力學是一門歷史悠久的物理學問,早在古希臘時期,歐洲人就已經對力的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阿基米德曾經放下豪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文藝復興時代,更是出現了伽利略,牛頓等眾多力學天才。
中國歷史上,力學雖然沒有作為一種單獨的學問被人提及,但是中國勞動人民很早就會使用力,比如,恆山上的懸空寺不用一釘一鉚就能利用力學原理依附在懸崖上,堪稱巧用力學的典範。
近代以來,隨著西方物理力學體系傳入中國這一古老的文明,中國的物理學家開始重新審視力學這門學問。
說到中國近代的物理學力學開宗立派第一家,總不能從一個人身上繞開,然而,這位大師最初卻被清華物理系主任認為「幾乎沒有物理才能」,更是創下了當年中學時代一個不大好聽的傳奇,他是中國力學之父,中學物理卻只考5分,親歷國難後成為物理奇才,他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錢偉長院士。
1912年10月9日,江蘇的錢家裡,誕生了一個孩子,這個大戶人家,在當年赫赫有名,因為孩子的爹是國學大師錢穆的長兄錢摯,所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錢摯非常憧憬自己的弟弟,於是「望子成弟」,並覺得自家也一定要出一個國學棟梁出來。
於是,這個孩子就被命名為錢偉長,其中蘊含了錢摯許多的期望,錢摯自己就是著名的教育家,不過錢偉長16歲那年錢摯就英年早逝了,錢摯就拽著錢穆的手,讓他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
不過也許正是因為錢穆對於國學歷史的教學太過優秀,中學那會的錢偉長,歷史,中文都是全班第一,但是看到物理,化學以及數學,他就頭大,成了班裡的偏科兒童。
1931年,他高中畢業,就以十分兩級分化的成績被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中央大學五所名牌搶著要,最終錢偉長選擇了清華大學的歷史系,但是我們知道,同年的9月18日,日本侵略者開始侵佔中國東北,並蓄謀全面侵華。
在那一天的廣播裡,錢偉長聽到了這個消息,於是當天他和很多學生群情激奮的前往物理系主任吳有訓辦公室要求更換自己所選的學科,但是吳有訓一看到錢偉長的入學成績,就十分嚴肅的審視了一下錢偉長的愛國熱情,當年錢偉長考上清華,是因為中文和歷史的滿分,而錢偉長的物理只有5分,數學和化學加起來一共20分。
吳有訓跟錢偉長說:」天底下救國的路子那麼多,我看不一定非要撞死在一棵樹上。「我覺得歷史和中文也能救中國。但是錢偉長卻表示,自己通過後天的努力,也能夠在物理上有所建樹,而歷史和中文,他覺得自己可能一生都超過不了自己的伯父錢穆,中國的落後,不落後在文史上,中國人把文史當正經學問幾千年了,根本不怕被超越,但是西方的科學卻必須學!
校長被這個錢偉長給感動了,於是同意了他更換學科的決定,錢偉長的決定是對的,因為至此以後,真的在物理學上開創了一番天地,1940年,他出國留學,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主攻力學,次年,他他提出了「板殼內稟理論「,1942年到1946年間,他師從世界飛彈之父馮.卡門,發表了世界上第一篇奇異攝動的理論,被國際上公認該領域的奠基人。
1946年以後,錢偉長歸國後,擔任北京大學,燕京大學的校長之後他學術,愛國兩不誤,一邊研究諸如潤滑理論,建築史,扭轉問題等物理學理論,一邊參加中國諸多愛國主義進步運動,1954年,他提出的圓薄板大撓度理論,引起世界物理學界的廣泛議論,晚年的錢偉長,擔任上海工業大學校長,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2010年7月30日,錢偉長在上海去世,享年98歲。
到了晚年,錢偉長院士還經常提起自己只考5分的物理以及自己曾是文科天才的事,他常說,世界上沒有什麼不能夠通過努力去得到,如果不能,就再努力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