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曾正
編輯:正昊
近期,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傳來好消息,凌晨4時30分,長徵5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嫦娥5號"完成登天,順利預定軌道,這又將是中國航天事業一次壯舉。按照計劃,嫦娥5號會從月球帶來約2千克月球土壤。
劃時代意義
中國將採集月壤樣本也讓世界感到沸騰,中國此舉具有劃時代意義,不僅體現在其將是人類太空飛行器44年來首次赴月球進行土壤取樣,還在展現中國日益強大自主科技實力。一旦取得成功,繼蘇美之後世界將多出第三個有能力實施登月採集行動的國家。
據光明網報導,俄科學院地球化學與分析化學研究所月球實驗室主任葉夫根尼·斯柳塔對中方成就表示慶賀,對此非常興奮並拋出橄欖枝,同時也希望能從中國同行處獲得少數月球土壤樣本與中國同享月面採集樣本數據。
在這之後,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也公開發文,認可中方矚目成就,但也希望其能像之前美方"阿波羅計劃"所做那樣,將數據與國際科學界分享,NASA認為這是幾十年後人類再次深入了解月球的大好機會,期待與中方達成合作。
俄美紛紛希望分享合作
俄羅斯找中國要土,美國也強烈要求分享數據,足以證明"嫦娥升天"影響力,以及各國科學界對月球研究的渴望。斯柳塔指出這一計劃將列入雙方未來會商日程,即俄方會努力與中方談判,共同討論成立基礎研究聯合項目可能,這當中就包括交換研究數據。目前,中國方面還未對該協議進行回應,但大概率中方會本著分享精神與全世界科學家共同解開月球之謎。
中國航天發展最好證明
早在美蘇爭霸時代,太空競賽這一概念就被正式提出,而航天軍工業也在這一時期迎來高速發展,美蘇兩國共同目標便是"徵服月球",並且雙方在各自研究領域都有不同成就。後來的歷史資料也記錄很清楚,美國最終成功登月並採集了大量月壤和巖石樣本,而對月球的研究也慢慢放緩。
在長達幾十年時間裡,這些樣本和數據一直被美國視若珍寶般保存著。雖然在中美建交時美方曾拿出來表現過"誠意",但其小樣本還是讓中國科學家感到捉襟見肘。此外,美國國會曾在2011年出臺法案禁止NASA與中國合作,現在卻又到頭來尋求資源分享,不少媒體指責美國這種行為十分"雙標"。這次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後,將身兼著重要科研使命,土壤樣本研究將會是中國在未來騰飛的穩定基石。
免責聲明:本文由《沙漠軍志》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