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神州大地的一聲巨響,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消息一經傳出後,全國上下無不為之歡欣鼓舞!
作為中國航天2020年的重頭戲,此次發射任務和探月之旅將創造多項紀錄,成為美國和俄羅斯之後,世界上第三個能獨立在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這樣的成就不僅讓國人為之揚眉吐氣,也讓美國這樣的航天強國感到震撼。他們像2019年年初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背時一樣,通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官方推特向中國表達了祝賀,稱歡迎中國繼續為人類探索月球貢獻自己的力量。
不過,我們注意到,美國此次賀詞與以往有些不同,夾帶了不少「私貨」。NASA提到:「我們希望中國和全球科學界分享中國探月工程所獲得的數據,以增進我們對於月球的了解,就像美國阿波羅計劃和阿爾忒彌斯計劃所做的那樣。」而NASA的副局長託馬斯·祖布臣也在其個人推特上喊話中國:「我們期待看到這些從月球獲取的樣本返回地球後,將如何促進國際科學界的發展,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從研究這些珍貴的貨物中受益。」
可以看出,嫦娥五號還沒有抵達月球之前,美國就如此迫不及待的希望中國分享數據,其實站在全人類的角度來說,這一倡議並沒有錯,但是站在美國角度來說,似乎就有點「以公徇私」的意味了,通過這種賀詞提前向中國施加輿論壓力,是美國的拿手好戲。
不少人應該還記得一件發生在中美建交時的往事,時任總統尼克森首次訪華為了表達誠意,曾向中國捐贈了1克重的月壤。如今時間已經過去了近半個世紀,中國已然具備了同樣的能力,回首過去,我們發現中國做到了一個大國真正應該有的擔當,而美國的表現就如同那捐贈一克月壤的行為,讓人唏噓不已。
在涉及國際合作的重大航天項目上,屢屢將中國拒之門外,也正是如此,我們中國航天人知恥而後勇,才能有今天這樣的偉大成就。按照接下來的規劃,在未來兩年內我國將迎來一個高密度的航天發射期,其中包括我國的載人空間站項目的多個艙段發射任務,因此,接下來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主動找上門來,向中國提出合作請求乃至分享相關數據。
對此,中國國家航天局也曾表示,願與各國航天機構、空間科學研究機構和空間探索愛好者攜手合作,共同探索太空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