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歷經三年終於發射成功,是一場歷時16年的收官大作

2020-12-04 海峽資訊

在近幾年的時間裡,中國的航天技術突飛猛進,在航天領域的地位日漸顯赫。在日前,我國的嫦娥五號終於成功發射,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也迎來了世界各國的祝賀,卻也有個別國家不懷好意。

中國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根據11月27日鄭州廣播電視臺的相關報導稱,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給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解決了一定的資金問題。中國航天技術不斷發展成熟,而且中國也在大力支持航天事業的發展。因此,中國的航天事業在國際領域中嶄露頭角,猛追美國。現如今,中國的航天事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目前,中國又一探月工程發射成功。

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並且順利將探測器送到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根據相關資料表明,嫦娥五號是中國探月之旅「繞、落、回」三步走的「回」,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場歷時16年的收官大作!

照原定計劃,嫦娥五號本應該是在2017年執行的,並由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來發射升空。但後來因為長徵五號遙二火箭發射失利,不得不延遲日程。歷經3年延後的嫦娥五號照常發射成功,這是我國在航天領域中的一大重要成就。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表示,合作是全球科學家共同的願望,探索宇宙奧秘,都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責任,中國將會為人類探索宇宙做出更多的貢獻!

面對NASA的推文,日本網友「炸鍋」‍

中國近幾年的發展勢頭較猛,尤其是在航天領域,中國的航天技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眾所周知,美國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國家,美國在航天領域已經是佼佼者了。而中國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自然也會引來美國NASA的關注,在嫦娥五號發射成功的當天,不少國家都為中國送上祝賀。

美國NASA也在媒體上發表了一段祝賀,但這份祝賀卻是一份「不同尋常」的祝賀。NASA表示,隨著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中國已經努力進入了美國和蘇聯獲取月球樣本的國家之列。NASA還表示,希望中國能向全世界分享這些數據,就像是阿波羅計劃和阿爾忒彌斯計劃中一樣,來增進大家對月球的共同了解!

一邊在強調自己在月球探索中的地位,一邊又想要中國分享數據,算盤打得很好。對於美國NASA的祝賀,中國網友還沒有開始說話,日本網友就率先替中國說了公道話。NASA在賀詞中提到的「希望中國能夠分享數據」,一位日本網友用略帶嘲諷的語氣回懟道:你們希望中國分享數據,但是卻拒絕合作,這簡直就是雙重標準!

在2011年,美國國會通過的「沃爾夫條款」,在該條款中規定了,美國航空航天局在未經國會批准後,是不允許與中國進行任何形式的航天合作,甚至還明令禁止美國航空航天局對中國官方的接待。網友總結,美國在拒絕與中國在航天領域中的合作時都非常「小氣」,而在有求於中國的時候,提出的要求又很「大方」!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資訊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信息參考來源:鄭州廣播電視臺。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歷經三年終於發射成功,是一場歷時16年的收官大作!
    在日前,我國的嫦娥五號終於成功發射,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也引來了世界各國的祝賀,卻也有個別國家不懷好意。目前,中國又一探月工程發射成功。 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並且順利將探測器送到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根據相關資料表明,嫦娥五號是中國探月之旅「繞、落、回」三步走的「回」,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場歷時16年的收官大作!
  • 在NASA祝賀「嫦娥五號」的推文下,日本網友炸鍋了:恬不知恥
    歷時16年,中國探月迎來收官大作!根據相關資料表明,嫦娥五號是中國探月之旅「繞、落、回」三步走的「回」,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場歷時16年的收官大作!但是這一計劃卻因長徵五號遙二火箭的發射失利,不得不將其發射計劃延後。終於在兩年後,也就是2019年12月27日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復飛成功,這也讓幾近封存嫦娥五號的發射計劃再次提上了日程!
  • 在NASA祝賀嫦娥五號的推文下,日本網友率先「炸鍋」了
    我國的嫦娥五號終於成功發射,隨之而來的是一片關於祝賀中國成功的賀詞,但是在這其中卻摻雜了一個不一樣的聲音,那就是美國NASA的「賀詞」,並且該「賀詞」還受到了日本網友的回懟,稱其為「恬不知恥」的要求!歷時16年,中國探月迎來收官大作!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楊孟飛是嶽陽人
    今天4時30分,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而嫦娥五號的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正是湘陰人楊孟飛。「嫦娥五號任務有望創造多個『中國首次』,如我國航天探測器首次開展在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首次在地外天體起飛、首次開展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首次攜帶樣品高速再入地球等。」楊孟飛說。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之一,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成,分為15個分系統,計劃採集約2公斤月球樣品帶回地球。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嫦娥五號,是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的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月球探測器,全重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個部分組成。計劃由中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發射,將在探月工程三期中完成月面取樣返回任務,是該工程中最關鍵的探測器,也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奔赴月球「挖土」
    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五號是繼我國探月工程第二步「落」完成之後,開啟的第三步「回」的探測器,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作。2007年,我國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13天後進入月球環繞軌道展開科學探測,並成功獲取了全月球影像圖。第一步「繞月」順利完成。
  •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有何重大意義?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24日消息,今天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
  •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西安交大做出關鍵貢獻!
    今天,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搭載"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這標誌著我國嫦娥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目標的圓滿成功。嫦娥探月工程自2004年正式立項啟動以來,歷經16年終於贏得了如今的收官之戰,其背後是成百上千家科研單位和數以萬計的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辛苦付出,西安交通大學科研人員也為這項偉大的事業貢獻了一份力量。"嫦娥五號"直接影響自主採樣任務成敗的表取採樣視覺信息處理系統,正是由西安交大人工智慧學院鄭南寧院士指導下的視覺信息處理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空間視覺團隊完成,項目負責人是王飛教授。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北京越野首次全程參與嫦娥五號出徵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張冰)11月24日,嫦娥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作為中國探月工程官方戰略合作夥伴,北京越野同步開啟「使命召喚VII攬YUE計劃」,首次全程參與嫦娥五號出徵、返回整體任務。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升空 隨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重達8.2噸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一舉送入近地點約200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起飛 這意味著將歷時23天的嫦娥五號任務已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跑出舉世矚目的精彩第一棒。
  • VR直播見證「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在凌晨的四點,整個VR直播間觀看人數高達幾十萬,每個人都在為嫦娥五號加油助威,「中國加油」等評論被刷屏,千千萬萬的中國人心懷強國理想。當發射成功的那一瞬間,為我們的航天技術感到驕傲,吾輩應自強不息,奮力拼搏。2004年,我國探月工程立項實施確定了「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每一步都是對前一步的深化。
  • 進度喜人,嫦娥五號年內發射,嫦娥七號任務已擬定
    嫦娥系列發射概況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升空。2009年3月1日完成使命,撞向月球預定地點。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成功發射升空,順利進入地月轉移軌道。2011年4月1日嫦娥二號拓展試驗展開,完成進入日地拉格朗日L2點環繞軌道進行深空探測等試驗。此後嫦娥二號飛越小行星4179(圖塔蒂斯)成功進行再拓展試驗,嫦娥二號工程隨之收官。「嫦娥三號」探測器於2013年送入太空,是中國第一個月球軟著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
  • 遲到了三年的嫦娥五號,即將開始攬月之旅
    然而,在中國探月工程發展到第三期時,探月工程卻遇到了一個核心的問題,致使嫦娥五號任務被迫從2017年推遲到2020年前後發射,可以說,因為這個問題,探月工程三期任務推遲了三年。其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有中國的空間站,原定於2018年發射的空間站核心艙,也因為長徵五號遙二的失利,只能使空間站的建設推遲幾年了,而嫦娥五號的探月任務也是如此。
  • 嫦娥五號創5個首次 嫦娥五號任務紀實全紀錄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尾焰噴薄而出,閃爍著多彩的光芒映透整個夜空。山坡上、海岸邊,人們歡呼、慶祝,目送長徵五號全力託舉嫦娥五號向著月球飛馳而去。  23天後的12月17日凌晨,內蒙古四子王旗。在闖過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後,歷經重重考驗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返回地面。
  • 航天四院產品全力護航長徵五號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央廣網西安11月24日消息(記者劉濤 通訊員榮元昭)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起飛,將重達8.2噸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精準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大幕開啟,歷時16年的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迎來收官之戰。
  • 「大火箭」成功送「嫦娥五號」奔月!揭秘三大看點「組圖」
    探月三期工程收官之戰我國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三步走,「嫦娥五號」將執行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完成最後一步——回。因此,此次任務意義重大,是我國探月三期工程的收官之作,發射的成功為探月三期工程的圓滿完成奠定了重要基礎。
  • 「大火箭」成功送「嫦娥五號」奔月!揭秘三大看點
    隨後,「嫦娥五號」成功入軌,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歷經十年,大火箭「胖五」終於和「嫦娥」攜手奔月。而此前,探月工程的發射任務均由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完成。此次發射有哪些看點?記者邀請「胖五」的「娘家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的設計師,進行了詳細解讀。
  • 回顧「繞」「落」「回」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我國的偉大壯舉!
    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球表面軟著陸的探測器,將正式開始她的月面工作,完成她的使命!從2020年11月24日4點30分,「長徵五號」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至今已歷時8天有餘,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到達目地的,也可算是可喜可賀。
  • 嫦娥五號乘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 執行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
    2020年11月24日4:30,中國的首個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嫦娥五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搭乘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發射升空,奔赴月球!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收官之戰,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將挑戰我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分別是:①首次月面自動採樣;②首次月面起飛上升;③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④首次帶月壤高速再入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嫦娥大家族是如何奔向月球的!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