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太陽,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這是一顆人類賴以生存的恆星,為地球生物的生存提供能量,有「萬物生長靠太陽」之稱。曾有人分析研究過,如果太陽消失,人類還能活多久,我只想說,如果太陽消失,不管人類會怎麼樣,都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太陽除了給地球生物帶來能量的同時,還會有大量輻射,也會帶來不利的影響,就像夏天人們會抱怨太陽光太強會曬傷一樣。對這個人們又愛又恨的天體,你又能了解多少呢?
正如我們所知道的太陽已經存在相當長的時間了,據科學家推算大概有46億年和48億的時間,而通過物理的學習,我們了解太陽的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其質量大約是2×10千克,大約是地球的330000倍,太陽光到達地球大概需要8分鐘,太陽光帶來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要的能量的同時還會帶來有害的輻射,這些輻射會被地球外層的磁場以及地球表層的大氣吸收絕大部分,隨著地球大氣的破壞,到達地表的紫外線等輻射越來越多,對地球生物的影響變大,太陽也會越來越毒,所以各國都在積極治理。
而太陽的誕生也是一個有意思的過程,很久以前一片巨大分子雲中一小塊的引力坍縮,大多坍縮的質量集中在中心,形成了太陽,引力坍縮通俗的講就是,恆星自己因為引力的作用下向內塌陷的過程,其餘部分攤並形成了一個圓形星盤,繼而形成了數以萬計的行星、衛星、隕星和其他小型的太陽系天體系統。
而古代人也有自己對太陽的獨特認知。比如最早的「蓋天說」,以及後來的「天圓地方」等等,再如後來人們所熟知的列子所著的《兩小兒辯日》,一個連孔子都難倒的問題。
人們都知道,燃燒是需要氧氣的,而在太空中是沒有氧氣的,那太陽是如何發光發熱的呢?正如我們知道的原子彈爆炸,核能發電會產生巨大的能量,而這些是核裂變產生的,而核聚變產生的能量要遠遠大於核裂變。太陽的燃燒並不是因為氧氣,而是因為氫原子核聚變的反應,這就是太陽能夠一直發出耀眼光芒的原因。
當然太陽還有很多我們目前科技探究不到的秘密,要想更深入更詳盡的了解這個我們賴以生存的天體,只有等到人類文明更進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