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鯉魚是美國對四大家魚:草鰱鱅鯉以及其他入侵魚類的合稱,最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左右,亞洲鯉魚被當做清理水藻的魚類被引進了美國,據說效果還不錯。
但很快當地人就意識到了不對,這些四大家魚憑藉著超強的繁殖能力,以及什麼都吃的天性,在當地數量越來越多,而當地魚類卻越來越少,甚至許多已經消失不見。
據當地媒體報導,亞洲鯉魚似乎就是一臺食物攪拌機,無論是水生植物還是岸邊的水草,無論是魚類的魚卵還是小魚小蝦,都可以成為它們的食物。以至於當地的魚類因無法捕獲相應的食物而數量瀕危。
除此之外,亞洲鯉魚的彈跳能力也非常驚人,在我國自古就有「鯉魚躍龍門」的說法,而到了美國它們也把這一特性發揚光大,能夠跳出養殖場,進入到當地的自然水系中。
在幾十年間,美國密西西比河的大大小小河流流域內,都能隨處可見到亞洲鯉魚的身影,儘管沒有人具體統計過它們的數量,但毫無疑問的是肯定在千萬條以上。
亞洲鯉魚之所以能在美國泛濫成災,離不開三個條件。
第一個條件是它們驚人的繁殖能力。和哺乳動物不同的是,亞洲鯉魚屬於體外受精,無論是雌性還是雄性都不參與繁殖工作,所以它們的產卵量非常高,一次可達500萬個以上。在我國,生活著許多亞洲鯉魚的天敵,它們能夠消滅一部分亞洲鯉魚魚卵,使得幼崽成活率並不高,種群數量維持在比較穩定的範圍內。
但美國缺乏它們的天敵,再加上亞洲鯉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非常強,以至於魚卵孵化率也非常高,使得它們能夠在野外迅速壯大。
第二個條件是當地缺乏天敵,這幾乎是所有入侵物種能夠泛濫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個條件是亞洲鯉魚驚人的適應能力。無論是水溫較高的水域,還是冰冷的河流,它們都能夠適應,並且它們逆流而上的天性也使得它們順著河流不斷蔓延到其他地區,在其他水系內泛濫成災。
當自然界中沒有它們的對手時,亞洲鯉魚將會以驚人的身姿告訴我們什麼叫做物種入侵。亞洲鯉魚中的青魚會攻擊當地魚類的魚苗,貽貝和蝸牛,而這些物種是當地漁民的重要經濟來源之一,給當地漁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除此之外,由於環境適宜,沒有天敵等,使得這裡的魚類身姿巨大,達到了驚人的50斤左右,而這個身姿在我國難以達到。
龐大的身姿,也威脅著當地的漁民以及遊客的安全。亞洲鯉魚中的鰱魚喜歡生活在水域的上方,並且特別容易受到驚嚇,當它們受到驚嚇時,會躍出水面,而這將可能會襲擊到遊客,甚至會損害到船隻,威脅船上人們的生命安全。
因為亞洲鯉魚在當地不斷造孽,以至於當地對它忍無可忍,美國政府更是對它們下了追殺令,禁止一切原因運輸活的亞洲鯉魚,禁止私自放生亞洲鯉魚,一旦發現亞洲鯉魚立即處死。
除此之外,人們還組建了射殺鯉魚大賽,每年會吸引許多人參賽,但這種方法並不能徹底根治亞洲鯉魚泛濫問題。
我國吃貨們可能會說,把我國廚師帶過去就能夠解決亞洲鯉魚泛濫問題,但這一方法並不好使,當地人也開發了許多菜譜,但是亞洲鯉魚中含有非常多的肌間刺以及土腥味較重,當地人並不喜歡,因此亞洲鯉魚在當地的售價非常低廉,要靠著政府的補貼漁民們才願意捕殺這種魚類。
捕殺到的亞洲鯉魚大多會被攪碎當做動物飼料,但這也只能控制它們的數量,無法根治亞洲鯉魚泛濫成災的問題。
目前,美國還在頭疼亞洲鯉魚泛濫的問題,甚至還有人想要設置聲波水泡牆來阻止亞洲鯉魚入侵無法呼,但這個項目耗資巨大,目前還沒有實施。
很多人認為四大家魚之所以沒有在我國泛濫成災,是因為我國吃貨們眾多,能夠快速消滅它們的數量。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四大家魚在我國演化多年,當地生態鏈中已經有它們的天敵,比如:鱖魚,黑魚等。有了天敵的控制,四大家魚的數量就能夠保持在相對穩定的區間內。
另外,當地也有其他魚類與它們競爭食物,也進一步壓制了它們的數量和體型。以至於在我國捕撈到的四大家魚體型大多不大,而在美國四大家魚的體重卻猶如一頭小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