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前的科研勢頭,中國何時可以出牛頓、達爾文式的科技大伽?

2021-01-11 思路哥

在熱衷於分數為王的應試教育,浮躁而功利的研究心態下,根本不可能產生牛頓和達爾文這樣科學巨人!中國普通大眾對牛頓和達爾文的了解,大多從老師口中所說的蘋果砸在頭上創立萬有引力定律和人是從猴子變過來的進化論開始的,其實,這只是二位科學巨人成就的冰山一角!

牛頓

一、牛頓是科學巨人,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尊享國葬的自然科學家

在美國學者哈特所著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牛頓名列第2位,僅次於穆罕默德(伊斯蘭教先知)。

在2003年英國舉辦的全球性評選活動中,牛頓被評為最偉大的英國人之首。

英國最偉大的詩人波普,為這位科學巨人寫下最崇敬與最有詩意的墓志銘:

自然與自然的定律都隱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說讓牛頓來吧!於是一切變為光明!

將牛頓比作驅散世界黑暗的光明,是上帝派來拯救人間的使者!牛頓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國葬的自然科學家。

在牛頓誕生後的數百年裡,在他的偉大理論基礎上構建的近代科學,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

二、牛頓是經典力學的集大成者,其理論,除了愛因斯坦,無人能超越

牛頓,出身於1643年,享年84歲,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代表作《自然定律》。

牛頓創造性地將地球上物體的力學和天體力學統一,創立了經典力學理論體系,最著名的就是萬有引力和牛頓三大定律,全面揭示了低速運動的宏觀規律,首次實現自然科學的大統一。

牛頓擁有百科全書式的「全才」,除了經典力學,在光學、音速、微積分(數學)、金本位制度(經濟學)等方面也有非常傑出的貢獻。

牛頓是經典物理的集大成者,其理論影響長達3個多世紀,直到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量子物理才超越了經典物理,讓人們更深入地認識物質的運動規律。

量子力學

三、達爾文是進化論的奠基人,牛頓的後輩,校友,死後又是鄰居

達爾文,英國生物學家,出生於1809年,比牛頓整整晚了166年,進化論的奠基人,代表作《物種起源》,「進化論」被稱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徹底摧毀了當時的各種唯心神造論以及物種不變論,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牛頓和達爾文都在劍橋大學上過學,是校友,牛頓是以減費生的身份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習,而達爾文則受其父親的安排在劍橋大學學神。

劍橋大學

牛頓和達爾文去逝後都葬於西敏寺,而且墳墓相鄰,西敏寺是英國社會名流夢寐以求夢以求的葬身之地,包括狄更斯、邱吉爾等3000餘名傑出人物均長眠於此。

四、牛頓、達爾文這些偉大科學家究竟具有怎樣的科學品質

01 少歷磨難與艱辛

牛頓出生前3個月父親去世,早產瘦小,據其母親說剛出生時小到可以裝進一夸脫的馬克杯中,在3歲時母親改嫁,自己與外祖母相依為命,對母親、繼父充滿敵意!而達爾文則在8歲喪母。

02 均非神童天才

牛頓和達爾文少年時期的成績並不特別突出,也就一般般,根本不是什麼天賦異稟的神童天才。

牛頓故居

03 都是不聽父母話的「熊孩子」,衝破一切阻礙堅守自己的興趣

牛頓的母親只希望他成為一個地道的農民,贍養家庭,甚至後來為生活所迫被迫停學在家務農,但他根本不想務農,只想讀書!幸好他刻苦好學的精神感動舅父,勸服了母親才得以復學!

當時達爾文被父親送到愛丁堡大學學醫,但他一點也不喜歡,反而愛上農學院的動植物標本採集及自然歷史。父親認為他「不務正業」,將他送到劍橋大學改學神學,但他最終卻完全放棄了神學。

04 執著堅守,數十年如一日地進行科學實驗、研究

兩位科學家從小都喜歡閱讀看書,尤其是喜歡動手搞科學小試驗及奇怪的小發明,同時擁有永無止境的好奇心,認真仔細觀察周圍世界,勤於思考,善於提出深層次的問題,在科學研究方面,可謂孜孜以求,不求功名,卻極具創造性。

牛頓進行科學研究長達40餘年,一心撲在研究上,竟然終身未娶妻!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

而達爾文在歷時5年的環球航行中,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了大量認真仔細觀察和採集,之後便進行了長達幾十年如一日的進化論研究。

五、中國在可預期的未來之內,根本不可能產生如牛頓、達爾文式的科學巨匠

從上述介紹,不難看出牛頓、達爾文都是數百年難遇的科學巨匠!他們在科學理論體系上的貢獻都是開創性,甚至是顛覆性的!要達到這樣的成就,根本不是錢能堆出來的,最根本還在教育以及對科學孜孜以求的信仰,而反觀我們目前的教育,卻存在如下的弊端:

01 以中高考為核心的應試教育,學生從小都成為刷題、培訓班及考試的機器,發自心內的學習渴望、興趣與想像力早已蕩然無存!

02 為了應付中高考,物理、化學和生物等的各種實驗基本上都是在黑板上完成,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都很差!

03 分數為王,學生眼裡只正確和錯誤,從小沒有培養獨立思考、質疑與批判的精神!

04 為了不浪費高考分數,高考志願填報時大多是以名校和熱門專業為準,哪裡在考慮學生真正的興趣!

05 功利與浮躁在學術界非常普遍,很少有人能真的沉下心來,數十年如一日地進行潛心研究!

06 以論文為核心的科研評價體系,很難讓科研人員在基礎領域持之以恆地開展研究。

07 在功利主義的驅駛下,中國人根本不重視基礎研究與原創,反而是精於模仿和應用。

…………

綜上所述,牛頓和達爾文都是科學巨人,其傑出成果都是理論性、開創性和顛覆性的!而在目前我國應試教育及以論文為王的考評體系下,浮躁而功利的研發人員,在可預期的未來,根本不可能產生類似的科學巨人!

相關焦點

  • 中國何時能出一個SpaceX公司?沒有一個馬斯克,再過十年都難
    但同時也不禁發問,中國何時能出一個SPACEX公司?對此國內宇航研究員指出,沒有馬斯克,十年都難。SPACE X再度完成了突破值得肯定,同時將目光轉回國內,中國的商業航天市場未來將走向何方,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陶建中對國內航天行業的現狀和前景進行了介紹。商業航天市場主要包括三方面,運載火箭、小衛星和航天應用。
  • 張田勘:中國何時才能成為世界科技中心
    施一公所指的言論是「中國的科研成果發表在西方雜誌是在為西方免費勞動」。  媒體引用的施一公的言論內容來自2014年9月他在「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第三屆年會」上發表的演講,其中還有一段:「我們的大學在科研上的導向,就是指揮師生在西方雜誌出版文章。
  • 中國哪位科學家可以比肩愛因斯坦?研究員給出答案
    其實大家或許會發現一個問題,無論是牛頓還是伽利略、愛因斯坦,他們無一例外的都是外國人,那麼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明至今已經5000多年,仔細查閱歷朝歷代,歷史上也都曾出現過很多改變現狀的名人,可是為何他們都沒有成為向愛因斯坦、牛頓之類的,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呢?
  • 牛頓與蘋果樹
    原標題:牛頓與蘋果樹 牛頓坐在蘋果樹下,蘋果砸到了他頭上。牛頓受啟發,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這是一個幾歲兒童都知道的故事,幾乎所有人都是這樣描述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過程。 其實,「最重要的是那棵蘋果樹。」
  • 中國太空人何時才能登月?科學家給出期限,人們卻不願相信
    審核:小文1969年7月20日,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邁出飛船,小心翼翼地抬起左腳,緩緩地放到月球之上,自此,人類航天史掀開嶄新的一頁,人類終於成功飛出地球,並且登陸到另一個星球之上。而在這偉大的壯舉背後,還有很多人們不得而知的真相。
  • 血族禁域:梵洛伽和戈辰的合作,兩個成熟男人的魅力和風度
    戈辰把屍手借給梵洛伽,他得知了自己母親死去時的悲慘和父親一生的願望。他有恨有痛,但不得不承認戈辰的提議是對的,上一輩的恩怨已經帶給他們無窮盡的影響,在他們這一代,或許可以繼續父輩們的努力,放下前嫌,開始魔黨和密黨的合作。
  • 中科愛伽與子同行暨大餐自由三亞新品發布會電音節活動圓滿收關
    中國科學院中恩醫用食品聯合實驗室副主任、中恩醫藥(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漢民博士在會上對產品進行了講解,大餐自由通過「功能分子靶點技術」以達到阻斷脂肪類食物過多吸收的目的,通過「調節交感神經中樞應答機制」的脂肪氧化,能量消耗技術,以達到快速消耗攝入食物目的,並擁有秋葵粉中國/國際雙專利 、綠茶粉歐洲發明專利、南瓜膳食纖維粉專利及大餐自由商標TM專利。
  • 「反人類」科技!違背牛頓第三定律,外媒:中國已掌握該技術
    人類目前所有的科技都離不開這些定律,但曾經有一個英國人發明了一個引擎,這個引擎在當時引發了巨大的爭論,因為它嚴重違背了牛頓第三定律,可它依然能夠正常工作,而且對人類探索宇宙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目前已經掌握了該技術。
  • 中國何時能夠登月!中科院士給出答案
    中國人何時「登月」?再次在中國人心中響起。中人真的很想登上月球看看有麼有廣寒宮,有沒有嫦娥。孫家棟「兩彈一星」元勳、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家棟卻告訴了我們真實的答案,表示只要國家確立的項目,中國就可以在十年內實現載人登月夢想。數千年來,中華民族對月亮有著深深嚮往的情結。
  • 世界各國的天才,英國是牛頓德國是愛因斯坦,那麼中國代表是誰?
    科學技術的進步,讓人類邁入了嶄新的時代,如今我們的生活已經被各種高科技產品所包圍,可以說我們在發展科技的同時,也逐漸被科技所支配,如果哪個國家能在科技領內有較大的突破,那這個國家就可以在國際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 世界各國的天才,英國有牛頓,德國有愛因斯坦,那中國有誰呢?
    而世界各國的天才中,英國有牛頓,德國有愛因斯坦,那麼中國的代表是誰?不用擔心,我們有他。大家對牛頓肯定是不陌生的,我們有時候在外面看到蘋果樹時,腦海中也偶爾會想起牛頓的故事,另外在高中的物理課本上,也可以看到牛頓的名字。牛頓其實不僅是一名優秀的物理學家,他在光學、熱學、天文等領域都頗有建樹,是很多科學家心中的標杆。
  • 砸中牛頓的蘋果樹,400多年依然活著,還來中國了?
    蘋果樹後面就是牛頓曾經住過的臥室,只有數學考的最好的學生才可以住進這間臥室,他可以每天站在窗口看看蘋果樹。這對於劍橋學子來說可是莫大的榮譽!很多展示牛頓與蘋果的故事圖中,用的都是又大又圓的紅蘋果,現在我們知道這是人們想當然的結果。
  • 「奇點」何時到來--中國數字科技館
    在書中他指出,科技的力量正呈現指數式的擴張。他用「奇點」來表示獨特的乃至無法掌控的事件以及種種奇異的影響,堅信奇點就是這樣一個「技術以指數級的發展推動人類的解放,使人類能力產生質變的」時刻。  在科學史上,與奇點相似的概念被稱為「範式轉移」。
  • 牛頓都沒有算出的引力常數,中國科學家在山洞耗費30年,終於得到!
    1687年,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在他的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被提出,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指出了使蘋果落地的力和維繫行星沿橢圓軌道運動的力本質一致,而這種力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小到看不見的基本粒子,大到宇宙天體,這就是「萬有引力」。
  • 3大科學巨人之一,牛頓和愛因斯坦,究竟誰更偉大?
    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最不可或缺的,便是各個領域中傑出的科研人員,如果說沒有他們為人類逐一的點亮了科技燎原的燈火,那麼,或許一直到今天,人類的文明仍然是非常落後的,我們的生活,也仍然非常的落後,甚至說可能仍然非常的原始。
  • 愛因斯坦、牛頓、霍金相繼去世,那麼目前誰的智商排在第一位?
    愛因斯坦、牛頓、霍金相繼去世,那麼目前誰的智商排在第一位?我們都知道,現在的科技實力和科學的發展都是非常的迅速,其實之所以能夠這樣,小編認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一些給人類作出貢獻非常巨大的偉人,比如說愛因斯坦、霍金和牛頓等等,這些人所做出的貢獻是後人無法比擬的。
  • 《海賊王》:從四大「科學家」出發,談談價值觀對科技的影響
    當初為海軍服務也是被迫無奈,但至始至終對待科學有著嚴謹的科研精神,絕不會把不成熟的研究應運在海軍身上。以人造惡魔果實為例,他並有將此項技術武裝給海軍部隊,他知道這是違背科學與人道的,因此停掉了該項研究。文斯莫克.伽治:伽治是北海恐怖家族傑爾瑪66的掌門人,本身也是科研人員。為了維持家族霸主地位,一直在部隊中實施血統因子的研究。
  • 中國科技實力世界第二,為啥諾獎這麼少?下一次高光時刻在何時?
    這篇文章從論文發表數和 PCT 專利這 2 個維度,衡量中國的科技實力在世界上的地位。我的結論是:目前全世界是分成了三個梯隊,第一梯隊美國,第二梯隊中國,第三梯隊英德法日,換而言之——中國的科技實力目前全球老二。
  • 去年測得最精確引力常量G的中國科研團隊,今年編入了高中教科書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指出了使蘋果落地的力和維繫行星沿橢圓軌道運動的力本質一致,而這種力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小到看不見的基本粒子,大到宇宙天體,這就是萬有引力。要計算物體間的萬有引力,則需知道引力常數G的大小,但令人遺憾的是,截至目前,我們並不知道G的精確值是多少。
  • 世界各個國家的天才:英國是牛頓德國是愛因斯坦,那中國呢?
    侄子能問出這樣的問題,一方面說明他很愛國,雖然他不知道愛國的意義,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一個問題,我們忽視了對科學家、史學家等民族驕傲的普世教育。中國不但有科學家,還有很多,古代有、近現代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