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陽一中:學生科創能力在實驗中升華

2021-01-09 祁陽印象

本學期開學以來,祁陽一中要求理化生地等科目開足開齊實驗教學,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與動手實踐能力,為培養科技創新人才探索全新路徑。

祁陽縣a科技創新工作室負責人、祁陽一中科創專任教師席少明說,21世紀是創新的世紀,開展創新教育,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開發他們的創造力,已成為國際教育發展的潮流。高中階段是培養創新人才,建立創新思維的關鍵時期。學生「創新的火苗」從哪裡來?經過近三年的實踐,工作室全體成員認識到「實驗教學」是「點燃學生創新火苗」的行之有效的「打火石」。於是,從本學期開始,建議學校重視「實驗教學」的開設,以此加大對學生科技創新意識與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力度。

實驗是創新之本。科學家的發明創造大多出自實驗室,實驗是驗證、探索、發現新東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平時觀察到的新東西,要通過實驗來驗證,平時發現的奇異現象,要研討要探索,就要動手做實驗。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就必須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實驗能力。

工作室的具體做法有以下幾點:一是通過演示實驗的開設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描述實驗的能力;二是利用探究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活學生思維;三是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擴展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濃厚興趣;四是在科任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獨立設計實驗,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獨立操作和自學能力,使學生獲得比較熟練的實驗技能,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幫助學生學會用實驗手段研究科學問題的方法,鼓勵學生樹立信心,勇於探索,勇於實踐。

多數學生反映,實驗不再停留在老師的「黑板上」,而變成了「自己親身經歷的一部分」,通過觸摸那些「瓶瓶罐罐」和「顯微鏡」,學習變得「有趣多了」。(劉朝暉)

#祁陽印象#

相關焦點

  • 豐富師德內涵 升華專業能力 引領學生成才 重慶市實驗學校 用幸福...
    美麗大方、自信時尚、熱情洋溢,人人在工作上展現出一種心靈的自由、情感的舒展以及行動的睿智,這是實驗學校英語組教師身上一個顯著特質,他們在做好引路人的徵程中,讓幸福從內而外散發出光芒,照亮周圍每個角落。升華專業能力享受職業發展的幸福「謝謝您楊老師,是您帶我們領略了英語這門課的魅力,讓我從害怕英語到喜歡上英語……」小玉在初一的時候,就暗暗下定決心,以後也要當一名像楊潔霜一樣的英語教師。幾年過去,那個夢想經歷播種、成長、萌芽,逐漸開花結果。
  • ...記九江一中化學組全體教師參加新型實驗儀器使用培訓(組圖)
    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劉曼珍、王琳報導: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課對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起到重要作用。化學實驗能力的考查在歷年的高考和化學奧賽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都會考查到化學實驗常用儀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實驗探究及物質製備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九江一中近期特地引進了一批新型實驗儀器,為九江一中的化學教學教研工作提供更好的實驗條件,把更多的化學實驗帶進課堂,讓更多的學生走進實驗室。
  • 淮北一中、市實驗高中發布信息,事關高三學生返校!
    >淮北一中、市實驗高中等學校先後發布相關信息一起來看看淮北一中致全體高三家長和學生的一封信親愛的同學:根據省市統一安排,4月7日高三年級學生正式返校,複課的腳步越來越近,心儀的高校向你露出的微笑也越來越清晰
  • 引領課堂教學,融合數字實驗——記合肥一中化學組歲末馬鞍山之行
    首先由馬鞍山二十二中李旭老師通過一段微視頻展示了《探究氯化銨溶液與鎂反應》的數字實驗案例,隨後,馬鞍山二十二中特級教師後勇軍為大家展示了一堂精彩的翻轉課堂創新課——《鐵的重要化合物》。在課堂上,後老師將微課視頻、數字實驗、傳統實驗、在線測試等多種教學手段有機融合,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知欲,讓學生大膽進行實驗探究,在線測試及時反饋學生知識掌握,使聽課教師感受到數字實驗的魅力及翻轉課堂的創新。
  • 「新時代科創教育與學生創新能力發展方略研究」開題會在北師大...
    2021年1月12日,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課題「新時代科創教育與學生創新能力發展方略研究」開題會,在北京師範大學成功舉辦。本次開題會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中國機器人創客教育創新平臺、北京智能聯盟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召開。會議因新冠疫情影響,線上、線下同步進行。
  • 湖南樟樹王-祁陽千年古樟(樟樹篇1)
    >位置:祁陽縣黎家坪鎮官塘村蔣家坪坐標:東經111.803304度,北緯26.686396度樹齡:1200年胸圍:20.41米  祁陽縣黎家坪鎮官塘村生長有一棵千年古樟,相傳該樹為唐僖宗乾符六年(公元879年)10月,黃巢起義軍遭疫北上,經祁陽直下潭州途經官塘宿營時所植
  • 阜陽一中學生在2018年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中喜獲佳績
    激發阜陽一中廣大學生對科學和文學創作的興趣,為中學生提供展現科學素養、創造力、想像力與寫作能力的展現機會,實現文學與科學的融合,阜陽一中語文教研組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該比賽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與世界華人科幻協會聯合舉辦。
  • 喜訊| 城陽一中學生在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山東賽區)中喜獲佳績
    喜訊 | 城陽一中學生在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山東賽區)中喜獲佳績 2020-09-24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永春一中「頂尖學生」是怎樣煉成的?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永春一中校長陳小書告訴記者,尖子生培養歷來是永春一中教學的生命線,學校從高一開始就注重尖子生的培優工作。像數學、化學等競賽苗子的選拔工作在高一學生錄取後便開始進行。競賽苗子的選拔,不能僅通過幾次考試,也不能憑其初中的輝煌業績,而是應綜合分析,跟蹤考察。主要遵循以下四個原則:第一,學生的整體素質要好;第二,學生的總成績要好;第三,自學能力要強;第四,學生對競賽學科要有很濃厚的興趣。
  • 」升華和凝華「課後自評
    升華和凝華是八年級第三章物態變化第四節的內容,本節課是前面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的延續,由此讓學生完整地知道物質形態的六種變化。我對自己的課堂是如此評價的: 實驗探究效果優。儘管升華和凝華並不少見,但卻不易被學生注意,且氣體不易看見,而難於直接觀察到。因此我設計碘的升華和凝華實驗讓學生探究,讓學生從實驗中理解升華和凝華的概念,得出升華吸熱、凝華放熱的結論。培養他們的科學探究能力的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圖片展示更真實。
  • 宜昌市一中高一學生入圍信息學奧賽全國決賽
    市一中高一學生入圍信息學奧賽全國決賽他叫吳悅天,聽聽他是怎麼學習的三峽晚報訊(全媒記者柯樵通訊員高皓)昨日,記者從宜昌市一中獲悉,該校2019級學生吳悅天,今年以全省高一年級第二名的成績,進入信息奧賽湖北省省隊(全省僅10人),並由此獲得信息奧賽全國決賽資格,實現了宜昌市高一年級學生進入學科奧賽全國決賽的歷史性突破
  • 西安經開一中第六屆科技節在學科創新實驗展中拉開帷幕
    燈管竟能不通電就發光,人的手上竟會出現閃電,這些用實驗都可以精彩演繹出來。11月18日,經開一中第六屆科技節在學科創新實驗展中拉開帷幕,該校高一、高二年級同學在化學、生物、物理老師的精心指導下,設計了22項學科創新實驗,為大家帶來了三場科技的饕餮盛宴,物理深邃的思考,化學五彩斑斕的變化,生物蘊含的無窮奧秘,同學們都用一個個精彩實驗進行了驗證。
  • 泰安一中成上海科技大學優質生源基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侯海燕12月29日下午,上海科技大學優質生源基地授牌儀式在泰安一中舉行。作為一所高水平、國際化、研究型、創新型大學,年輕的上海科技大學與百年老校泰安一中進行教育資源碰撞,共同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有用之才。
  • 煙臺一中學子榮獲 全國化學奧賽一等獎
    ,又在決賽暨冬令營中喜獲國家級銅牌,實現了新的歷史性突破。煙臺一中成為煙臺市唯一一所連續五年獲得化學奧賽國家級一等獎的學校。據介紹,在今年的第34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初賽)中,煙臺一中高三年級趙孜碩、趙泮林兩名同學喜獲一等獎。在第34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中,趙孜碩同學再接再厲,以優異成績奪得銅牌,實現了化學奧賽國家級獎牌的重大突破。據了解,今年的化學奧賽決賽與往年不同。
  • 青年學生要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升華思想
    在這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我們新時代青年學生不但要擔負起一定的社會責任,還要在疫情防控這一特殊時期、特殊情境中歷練自己,把自己融入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從政治思想到具體實踐全面升華自己。可以說,這次疫情防控中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精神是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的新要求,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年學生要緊密結合新時代新實踐,緊密結合自身思想和所學專業實際,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實事求是,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去學習和思考。
  • 周南實驗中學:「課」展風採,「研」無止境——記郴州一中到我校...
    11月13日,郴州市第一中學北校區的老師們來到我校交流學習,在周南實驗中學張正軍校長、王東北書記、胡宗如副校長的陪同下,郴州市一中的老師們實地參觀了校園,對我校精緻的校園文化、積極教育下的育人理念、完全課堂理念下的教學實踐、自能管理的德育特色以及智慧校園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學印象深刻。
  • 中國海洋大學、青島一中和青島實驗小學獲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近年來,青島一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對照「六好」創建標準,重視環境薰陶,強化道德實踐,持續推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深入開展。青島一中校長王先軍說,獲評全國文明校園,是對學校工作的極大認可與肯定,更是對全校師生的鼓勵和鞭策。學校將以此次獲評為契機,繼續加強校風教風師風學風建設,全面提升育人環境,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校園文化建設,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做出一中人新的更大的貢獻。
  • 福一中高二學生 6天制出巨型明礬
    N海都記者 高洋洋 海都訊 一名17歲的高中生,熱愛晶體製作,建有自己的實驗室,曾榮獲全國及省級多個化學競賽大獎,還擁有幾項化學儀器專利……這位名叫鄭志凌的化學達人,是福州一中一名高二學生,他最新的一項驚人之舉是,製作了一個全世界最大最重(超過5公斤)的十二水硫酸鋁鉀(明礬)晶體,並準備申請金氏世界紀錄。
  • 冠絕三湘,祁陽水煮鴨的美味之謎
    而在祁陽金洞、八寶一帶,水煮鴨尤為食客們喜愛,許多外地人慕名而來,有辣出一身熱汗後,紛紛大呼不虛此行。祁陽水煮鴨之所以成名,食材是關鍵。當地人做水煮鴨,必須選擇農家散養四個月以上的仔麻鴨,這些鴨子每天啄食泥地裡的蚯蚓和稻田裡的魚蝦,聲音高亢有力,羽毛長得油光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