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美麗陽光的英語組教師
教育,從根本意義上來說,就是培養人追求幸福、感受幸福、創造幸福的能力。
在重慶市實驗學校校長楊紅越看來:「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唯有幸福的教師,才能提供幸福的教育;唯有幸福的教育,才能創造孩子的幸福生活。」
學校歷經百年發展,雖數遷校址、幾易校名,始終不變的是對幸福教育的追索。學校在始終關注學生幸福成長的同時也致力於成就教師,無論是推行先進的教育理念,創設廣闊的發展空間,還是營造優美的教育環境,激發無限的創造熱情,都讓一代又一代實驗人用幸福播撒幸福,傳遞幸福,獲譽累累。
英語組教師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一群「娘子軍」把幸福最大化,努力做新時代幸福而有成就的教師。
發現教育之美
塑造新時代教師風採
走進重慶市實驗學校英語老師黃潔的辦公室,目光不由得被生機盎然的綠植所吸引,深吸一口氣,淡雅的清香令人心曠神怡。熟悉的人都知道,愛美愛花的黃老師總是將辦公室布置得溫馨舒適,四季洋溢著花香。
教師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人生。「做教師應該是快樂和幸福的。」這是英語組組長龍穎的口頭禪,一個體會不到工作快樂、整日愁眉苦臉的老師,怎麼能夠培養出「陽光燦爛」的學生?
一個枯燥無味的課間活動也被英語組教師過得與眾不同。老師們經常會在校園裡跳起小蘋果、江南舞等時下流行舞蹈,隨著動感的音樂,踏起輕鬆愉快的舞步,每個人活力無限。
在校長楊紅越看來:「教師的幸福離不開教師對職業和生命的熱愛,離不開校內外生活的充實和對生命意義的感悟。一個能夠發現與創造幸福的教師,她必定能進入孩子的心靈世界,用靈魂影響靈魂。」
然而,如何使教師享有幸福的職業生涯,成為心靈豐盈、精神富有的人呢?
實驗學校秉承「以人為本,共享幸福」的辦學理念,以「學生學得幸福,教師教得幸福」為共同追求的「幸福教育」目標,關注教師的自我修養和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
學校打造幸福的教育環境。校園環境精美,教學設備先進,為學子靜心學習,教師敬業育人,勵行天下,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英語組教師們去鐵山坪爬山,在油菜花盛開的季節去拍照,在記錄美的同時,也將美傳遞到角落。
美麗大方、自信時尚、熱情洋溢,人人在工作上展現出一種心靈的自由、情感的舒展以及行動的睿智,這是實驗學校英語組教師身上一個顯著特質,他們在做好引路人的徵程中,讓幸福從內而外散發出光芒,照亮周圍每個角落。
升華專業能力
享受職業發展的幸福
「謝謝您楊老師,是您帶我們領略了英語這門課的魅力,讓我從害怕英語到喜歡上英語……」小玉在初一的時候,就暗暗下定決心,以後也要當一名像楊潔霜一樣的英語教師。
幾年過去,那個夢想經歷播種、成長、萌芽,逐漸開花結果。今年高考,小玉以高分考取了師範學校的英語專業。不少人都勸她,你完全可以報一個更有名氣,更有發展前景的學校和專業,她堅定如初。
從對英語不感興趣到熱愛甚至痴迷,在實驗學校傾心培育下,不少孩子都經歷了這樣的華麗轉身。很多人納悶,實驗學校學生生源不佔優勢,很多孩子的英語底子不好,究竟什麼促成了這些轉變?
這當然離不開一群會教、善教的專業教師。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楊潔霜老師會花很多心思,設置唱歌,表演,話劇等方式來讓學生大膽說出口。這些參與性強、內容豐富的活動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脫口而出。
為了幫助學生建立信心,凌玲老師第一節課就會略帶輕鬆的告訴學生:「為什麼世界上那麼多人都會說英語,就是因為英語最好學,最容易掌握。」為了給學生建立英語語境,凌玲老師堅持每一個堂課都全程用英文來表達,學生不明白,她就儘可能的用短語,手口並用的給學生做展示,旁敲側擊的讓學生理解。
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來自於學生的成長,教師的專業成長,來自教師自我價值的實現。
教研組是教學改革最前沿的陣地。英語教研組經過不斷探索、實踐、研磨,逐漸探索出富有特色的新課程理念下的教研組活動方式,藉助專業引領、課例研討等富有創意的教研活動,讓教師在實踐中鍛鍊成長。
如今,學校英語教師教學質量高、畢業學生英語水平高。學校是渝中區英語學科建設基地,多次承擔渝中區英語教師培訓、教研任務多次承擔國家「西部地區初中英語教師培訓」任務。
引領學生成才
於成人達己中彰顯價值
英語組14個老師,8個都兼任了班主任,甚至有的老師還兼任工會主席、德育主任等職責,可謂擔子重責任大,但她們卻在每一個崗位上都綻放出光彩。
黃潔既是學校工會主席,還是班主任,英語教師,但是她卻能把每件事都做的好。教育教學成績突出,工會活動有聲有色。
「強化孩子自主能力,讓更多的小幹部小能手在各項活動中顯身手。」這是黃潔老師的教育秘訣。原來,她在班級管理中設立小幹部崗位,給學生自主管理的機會。在家裡,她鍛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不是無時不刻的陪伴和監督。
眾所周知,實驗學校是桌球傳統學校和射擊特色學校。學校重視學生個性特色發展,開設了20多門以學生興趣為核心的自主選修課程。學生在市、區級桌球、射擊、籃球、航模、書法、繪畫、合唱、跳繩等競賽中多次獲獎,陳星彤、袁偉祺、曾劍鋒等多名學生因特長突出被區重點高中錄取。
「做一名好教師應該摒棄只求分數的育人標準,要著眼學生的長遠發展,讓學生通過受教育擁有幸福的人生。」凌玲老師不僅教學有一套,在班級管理上也有一套自己的辦法。
她特別重視學生個性發展,多元成才。下雨天不方便,她帶著學生在樓道裡跳臺階,鍛鍊身體。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校各項活動,班上湧現出書畫小能人,演講小達人,學生李霖林獲得了市級射擊比賽第二名的好成績。
實驗學校認為,好老師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學管理實踐中、在教育改革發展中鍛鍊成長起來的。
學校給教師搭建平臺,壓擔子。學校針對學生英語弱勢,特意把英語老師放到班主任的位置上。學校實行班主任與科任老師雙選制,通過申請,互選等幾層篩選,最終組建一個志同道合的團隊,大家實現從「要我教」到「我要教」轉變。學校搭建各種活動交流平臺,促進教師共同成長。
不負期待,他們回歸學校、回歸教師、回歸教育的本義,拼儘自己的智慧、青春、熱情,培育、塑造出一個個豐盈的生命個體,為每個孩子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何霜 胡忠英 圖片由重慶市實驗學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