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家機構同時開工日均檢測量1.4萬份 武漢核酸檢測存量全面清零

2020-12-04 手機鳳凰網

長江網2月21日訊 連日來,武漢市40家核酸檢測機構同時開工,日均檢測量達14000份,實現全市臨床確診、疑似、密切接觸者、發熱患者的核酸檢測存量全面清零。

武漢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四類人員」核酸檢測工作一直備受關注,武漢市目前核酸檢測能力達到每天20000人次。最近3天累計進行42515人次的核酸檢測工作,21日完成全部存量的取樣送檢,今後可以做到對「四類人員」的核酸檢測日清日結。

自武漢獲準自行開展病毒核酸檢測工作以來,採取多種措施,確保檢測工作流程通暢高效,要求各具備自檢能力的醫院從臨床採樣到出具檢測結果時長一般不超過10小時;尚不具備自檢能力的醫療機構和隔離點的樣本,通過轄區疾控中心,就近轉運至有檢測能力的相關機構檢測。

近段時間,武漢各區疾控中心每天滿負荷運轉,確保轄區內採樣單位當天採集樣本全部轉送至檢測機構。檢測機構自接收樣本到結果交付周期不超過10小時。

為提高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信息統計效率和數據質量,武漢緊急研發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信息系統,該系統已於2月11日正式啟用。系統數據可與「健康武漢」APP對接,患者第一時間在手機上查看病毒核酸檢測結果推送,該功能已於2月19日上線。

千麥醫學檢驗所:當日送達樣本當日完成

21日,位於岱家山科技城的千麥醫學檢驗所內,分子生物實驗室正在緊鑼密鼓地進入核酸檢測,檢測量已由前期的每天300—500人份增加到3000人份左右,實現當天送達的樣本當天完成,並提交報告。

千麥醫學檢驗所的檢測樣本來自江岸區、新洲區、蔡甸區、青山區、礄口區等區疾控中心、隔離點以及相關醫院。

樣本中除了咽拭子、鼻拭子,還有相當一部分是痰液。標本接收,貼流水號,進信息系統,核酸提取,上機檢測……每一步都嚴格地按照試劑說明書流程來。「每一個樣本背後都有一個焦急等待的家庭,這個時候,檢測人員都希望能再快點。」武漢千麥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實驗室負責人申建維介紹。

為了儘快提速,千麥集團負責人徐志勇,春節期間由鄂州自駕逆行返漢,由成都、鄭州、杭州分公司調派6名技術骨幹馳援武漢,和本地工作人員共50餘人並肩作戰。檢測設備也由初期2臺增加到5臺。檢測人員安排4個班,24小時連軸轉,保質保量地完成核酸檢測任務。

中南醫院:近期不到兩成樣本為陽性

「隨著全市檢測機構的不斷增加,核酸樣本存量已經不大。」中南醫院醫學檢驗科主任李一榮介紹,醫院核酸檢測的高峰期出現在1月中下旬,科室十幾個同志輪轉,從早8時一直工作到轉鍾,最高峰日檢測量500—600份。

如今,全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都可以進行核酸檢測,已經度過了最緊張的階段。目前,中南醫院檢驗科主要承擔本院和七醫院樣本的檢測工作,平均每日檢測量在200—300份之間。

李一榮介紹,1月底2月初的一段時間,核酸樣本中60%以上都是陽性。最近這段時間,大約只有10%—20%的樣本為陽性。李一榮分析,這和檢測對象的變化有關,早期採集的都是新入院病人的樣本,多數病人CT片上已有明顯的病毒肺表現,近段時間檢驗的更多是即將出院患者、疑似病例以及密切接觸者的樣本,陽性率明顯降低。

「單就檢測來說,最快2小時可以得出核酸檢測結果。」李一榮說,由於樣本是分散送來,而檢測是批量進行,患者下午5點以後採集的樣本,有可能次日早上拿到結果。

檢測人員正在檢測核酸樣本 通訊員李晗 供圖

湖北省中醫院:社區防治醫療隊一隊日均採樣百餘人次

半個多月以來,省中醫院新冠肺炎社區防治醫療隊一隊的26位醫護奔波在9個社區隔離點,截至21日,團隊共採集了2165人次的核酸檢測樣本。

該院耳鼻喉科學科主任鄧可斌教授是這支醫療隊的領隊,2月3日,他接到醫院的任務——帶隊前往社區隔離點,進行疑似患者核酸檢測樣本採集。來自耳鼻喉科、超聲科等多個臨床科室及救護車隊的26名醫護迅速組成社區防治醫療隊一隊。

鄧可斌介紹,由於分隊負責的9個隔離點相對分散,因此,大家根據社區每日反映的情況,機動劃分成3至4組來安排工作。為了完成任務,醫護們常常需要等候住在不同小區的患者,最久的一次,整整等了4小時,為的就是「不落一人,真正清零」。

21日當天,小分隊在洪山區的5個隔離點,完成了98人次的樣本採集工作。(記者黃琪 劉睿徹 武葉 劉晨瑋 通訊員李晗 胡夢 萬凌翔)

醫療隊一隊隊員的工作照 省中醫院供圖

相關焦點

  • 上海捐贈的10臺全自動核酸提取儀安裝完成 為武漢日均增加5000份...
    (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供圖)湖北日報訊 (記者餘瑾毅)2月22日,由上海捐贈的新冠病毒全自動核酸提取儀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和黃陂區人民醫院安裝完成。至此,上海捐贈的10臺設備全部在漢安裝完成,每天全速運轉將可完成5000人份核酸檢測量。
  • 日檢測量最高可達30萬份 溫州市首個核酸檢測基地通過實戰檢測
    日檢測量最高可達30萬份 溫州市首個核酸檢測基地通過實戰檢測 2021/01/11 00:09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遊歷 瀏覽:1247
  • 溫州市第一個核酸檢測基地通過檢測,日檢測量最高可達30萬份!
    1月8日,溫州市第一個核酸檢測基地順利通過實戰測試。該基地位於溫州市中心醫院南白象院區(溫州市第六人民醫院)。基地投入使用後日常單採單檢日均核酸樣本3萬份,應急狀態下24小時運轉採用「十合一」的混合檢測模式,檢測量最高可達30萬份。
  • 探訪山西省城市核酸檢測基地:日最高可檢30萬份
    (抗擊新冠肺炎)探訪山西省城市核酸檢測基地:日最高可檢30萬份    中新網太原1月12日電 題:探訪山西省城市核酸檢測基地:日最高可檢30萬份  中新網記者 範麗芳  在位於山西省人民醫院的城市核酸檢測基地內,身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樣本滅活、核酸提取。
  • 山東首輛5G移動核酸檢測車下線 日檢測量達2萬人份
    11月19日,由銀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省內首臺客車式5G移動核酸實驗室下線交付。該檢測車集自動化設備和實驗室管理系統於一身,單車具備2萬人份/天的核酸混檢能力,最快可在2小時內出結果,檢測數據實時傳輸,為常態化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撐。當天,該車在山東省第三十次檢驗醫學學術會議現場亮相。
  • 38秒|日檢測量可達2萬人份!山東省首輛5G移動核酸檢測車下線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9日訊 由銀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省內首臺客車式5G移動核酸實驗室今天在濟南下線交付。該檢測車集自動化設備和實驗室智能管理系統於一身,單車具備2萬人份/天的核酸混檢能力,最快可在2小時內出結果,檢測數據實時傳輸,為常態化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撐。
  • 深度關注丨核酸和抗體檢測知多少
    疫情發生後,我國政府、科研機構、企業等多方匯聚合力,對核酸檢測試劑開展攻關、加速生產、保障供應。早在1月10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等專業機構就初步研發出檢測試劑盒,武漢市立即組織對在院收治的所有相關病例進行排查。1月19日,國家衛健委向全國各地發放核酸檢測試劑。
  • 【視頻】符合P2實驗室標準,日檢測量2萬份!湖北首臺移動式核酸檢測...
    由武漢客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武漢華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發。武漢光谷®核酸檢測車採用大型豪華客車平臺,配備負壓過濾系統及紫外消毒系統,並整合華大智造的自動化設備及實驗室智能管理系統,符合P2(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標準。
  • 提升能力 擴大範圍 核酸和抗體檢測知多少
    疫情發生後,我國政府、科研機構、企業等多方匯聚合力,對核酸檢測試劑開展攻關、加速生產、保障供應。 早在1月10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等專業機構就初步研發出檢測試劑盒,武漢市立即組織對在院收治的所有相關病例進行排查。1月19日,國家衛健委向全國各地發放核酸檢測試劑。
  • 萬象羅湖 | 戰疫,這裡核酸檢測量全省公立醫療機構第一!醫改,羅湖...
    萬象羅湖 | 戰疫,這裡核酸檢測量全省公立醫療機構第一!醫改,羅湖居民健康素養穩步提升!接到通報後,羅湖區以最快的速度和疫情賽跑,第一時間啟動應急處置,重點場所實行全面消殺,對片區居民開展核酸檢測,短短14個小時內300多名醫護人員、400多名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協助採樣,持續奮鬥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以最嚴格、最全面、最徹底的防控舉措,全力維護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 湖北疑似病例確診速度加快 核酸日檢測能力提升
    (抗擊新冠肺炎)湖北疑似病例確診速度加快 核酸日檢測能力提升中新社武漢2月6日電 (記者 郭曉瑩)近三天,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日檢測量超1萬份。截至2月5日,全省累計檢測89600多份。楊雲彥說,加快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速度不僅對確診病人的及時救治有非常重要意義,同時對加快病人的收治、控制傳染源也非常重要。為了解決檢測難的問題,湖北省已先後分五批擴充了核酸檢測機構數量,加快核酸檢測工作進度。目前,全省共97家檢測機構開展核酸檢測檢驗,包括66家醫療機構、18家疾控中心和13家第三方機構。飽和狀態下,湖北省日檢測能力最高可以達到萬人份。
  • 天隆科技向武漢捐贈1萬人份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
    本報記者 殷高峰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根據病毒的基因序列,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隆科技」)研發出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
  • 日檢測量1.2萬份!海南2臺移動PCR方艙實驗室預計明日投入使用!
    該移動方艙核酸檢測實驗室預計25日投入使用,每臺日檢測量可達6000份。盧海浪 攝「為滿足應檢盡檢人員新冠肺炎核酸檢測,醫院配備了兩臺移動方艙核酸檢測實驗室(PCR),機器投入使用後,日檢測量可達到12000份,大幅度提高檢測能力。」 海南省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主任檢驗師黃濤介紹,移動方艙核酸檢測實驗室(PCR)機動靈活,應對突發狀況時可及時轉移至有需要的地方,同時也節約了人工成本。
  • 新野縣人民醫院核酸檢測PCR實驗室投入使用 最大日檢測量為400人份
    龍騰南陽訊7月21日,記者從新野縣衛健委獲悉,新野縣人民醫院新冠病毒核酸檢測PCR實驗室建設項目近日通過省級驗收,正式投入使用,實現了新野縣核酸檢測能力「從無到有」的跨越。據介紹,新野縣人民醫院新冠病毒核酸檢測PCR實驗室分為試劑準備間、標本製備間、擴增/分析間三個操作區,區域分工明確,潔汙路線清楚,獨立的通風管道和負壓排風系統,可保證實驗室內外環境安全,能有效防止交叉感染。
  • 濟南市核酸檢測能力突破萬份
    濟南市核酸檢測機構總體布局已從「2家疾控機構+6家醫療機構+1家第三方檢測機構」擴容至「3家疾控機構+13家醫療機構+8家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核酸檢測能力由每日3750人份提升至突破萬份。第一批認定8家第三方機構為加強對不明原因發熱患者的管理,濟南市規定,所有不明原因發熱患者(超過37.3℃的)均需進行核酸檢測。同時,隨著企業復工復產,省外返濟人員急劇增加,部分企業對核酸檢測的需求也急劇上升。
  • 湖北直接接觸冷鏈食品從業人員每7天核酸檢測1次
    據「健康湖北」微信公眾號消息,湖北省針對以湖北為第一入境地的進口冷鏈食品,實施採樣全覆蓋、樣本全檢測、包裝全消殺、商品全追溯措施,嚴防疫情輸入。湖北省新冠疫情防控指揮部已增設進口冷鏈食品防控組,由市場監管、海關、交通運輸、衛生健康、商務、公安、政務辦等單位組成4個工作專班開展聯合辦公。及時制定出臺《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防控工作方案》及《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實驗室檢測技術指南》《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防控預防性消毒技術指南》。
  • 如何確保日最高檢測30萬份?為何...
    溫都訊 日檢測最高可達30萬份的溫州市第一個核酸檢測基地順利通過實戰測試。今天,記者走進這個核酸檢測基地一探究竟。日檢測量最高達30萬份該核酸檢測基地位於溫州市中心醫院南白象院區(溫州市第六人民醫院),建設面積1200平方米,包含1個試劑準備區、3個核酸前處理區、1個擴增分析區、2個應急倉庫等分區,採用標準化壓力通風系統,整體負壓、單流向,確保實驗室生物安全。
  • 棚改工地7天建成核酸檢測實驗室,每日可達1000份檢測量
    昨天,龍泉醫院方艙式核酸檢測實驗室全面完工,正式交付。這個實驗室位於門頭溝棚改項目的東西辛房C地塊,僅用7天就建成,可達到每日1000份的檢測量。新華社資料圖記者從施工方中建一局獲悉,實驗室使用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方式,可迅速掌握患者體內的病毒含量,是目前醫院、疾控中心應用最廣泛的一類核酸檢測實驗室。據悉,該實驗室由兩個移動箱式方艙組成,能在疫情發生地快速組織、第一時間開展檢測,有效減少患者流動,減少樣本流轉時間,降低傳播風險,提高檢測效率。
  • 關注院感風險 核酸檢測高效
    記者從市衛生健康委了解到,全市117家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猶如「崗前哨兵」發揮著重要的篩查作用;深入社區的200家發熱哨點診室,則是最靈敏的觸角,對發熱患者開展篩查、甄別、治療和轉診,整個流程環環相扣,形成閉環管理。此外,上海日均核酸檢測量可達62.1萬,可有效保障檢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