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議並原則同意倒扒獅歷史文化街區和大觀亭歷史文化街…
陳冰冰主持召開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管理委員會會議 審議並原則同意倒扒獅歷史文化街區和大觀亭歷史文化街… 2020-05-15 2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倒扒獅歷史文化街區元旦正式開放 古城新生迎新年
2020年1月1日,由人民路以南歷史文化街區指揮部主辦,安慶古城文化旅遊管理有限公司承辦的倒扒獅歷史文化街區開放活動正式拉開序幕,吸引了眾多本地市民及外地遊客前來遊玩,當日現場人流突破8萬,熱鬧非凡。此次開放的倒扒獅歷史文化街區北臨人民路,南為沿江中路,東接建設路,西靠龍山路,為安慶古城一期項目,由倒扒獅街、國貨街、四牌樓街組成,總佔地約2.24萬平方米,總長440米。倒扒獅歷史文化街區起源於明朝,倒扒獅這一街名自啟用至今已有四百餘年,街區建造時間則更為久遠。街區內保留有各個時期的代表性建築,是為數不多保留安慶古城傳統風貌的商業街,也是全國罕見的歷史建築博覽園。
-
又見安慶府,重回倒扒獅
新年第一天一大早,就有朋友在朋友圈裡曬出了安慶倒扒獅重新開業的火爆場面。因為工期的原因,雖然只是交付了不到百米的工程,但是足以讓安慶市民歡心不已。因為白天有脫不開身,晚上,雖然濛濛細雨,我還是忍不住去了。倒扒獅街起源於明朝,至今有四百多年歷史。
-
倒扒獅!曾經安慶最繁華的地方正在改造,未來可期!
人民路步行街上的這些標識地,都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地方。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的倒扒獅歷史街區也併入了「安慶古城」項目的改造建設中,未來可期。街區入口處的御碑亭裡有人在唱戲。倒扒獅清潔堂現狀,這裡曾經商業發達,兩邊都是服裝店,早年間在這裡做生意的都成為安慶最早發家的商業大佬了看似這裡落寞冷清,可這裡的一磚一瓦一梁一柱都還有著歷史的痕跡。還有一部分商戶在營業。幾代人的記憶現在卻成了雞肋,成為如今安慶人心中便宜貨地攤貨代名詞。
-
倒扒獅、四牌樓驚豔歸來!
安慶古城即人民路以南L型歷史文化街區項目,其中L型街指倒扒獅街、國貨街、四牌樓三條街所形成的L型的街區。根據市自規局項目介紹:L型街佔地面積約2.24萬㎡。街區總長約440m,共有歷史建築65棟,建築面積約1.25萬㎡;其它建築33棟,建築面積約1.65萬㎡。這裡的倒扒獅街曾經被稱為「皖省第一街」。
-
安慶倒扒獅歷史文化街區元旦正式開放
留住古城,喚醒記憶,2020年元旦,重建的安慶歷史文化區正式開放,吸引了眾多遊客。它起源於明朝,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每個時期都有代表性的歷史建築,它是中國罕見的歷史建築展覽公園,它是少數幾個保留了安慶古城傳統風格的商業街之一。
-
倒扒獅再現安慶府街頭特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倒扒獅在恢復維護上出力,同時增加不少街頭點綴。這點綴花錢不多起畫龍點睛作用,是好鋼用在刀刃上。通過這點綴讓人想起,陳年舊月小時候的事和情。一進倒扒獅牌坊左邊,豎著個站牌圍許多人。無論外地人還是本地人,都津津有味地評論不停,笑聲不斷。怎這樣吸引人?原來這是介紹安慶方言的地方。人們一邊議論,一面體會這方言的精妙與好笑、真是「土掉渣」。如:「你這個抓江底子兒」、「莫谷妹耶,你媽媽叫你,港去吃飯喲」、「乖乖隆地東,韭菜炒大蔥。」這是什麼怪腔、怪調?這就是外地人「嘲笑」,安慶佬獨有的「侉餅腔」,黃梅調!
-
安慶倒扒獅古街休閒打卡攻略
倒扒獅古街位於安慶老城區中心地帶。起源於明朝,是為數不多的明清風格古商業街,古街長200多米寬3米。因街口古牌坊基座上的4隻倒扒石獅得名,現存石獅牌坊為1986年仿建。地理位置:位於安慶市人民路與龍山路交叉口處南面。
-
歷史文化街區:傳承城市文脈的原生性基因
天津五大道歷史文化街區、金街歷史文化街區與意式風情街無疑就是在原生態文化肌體的基礎上,被賦予新時代的特徵,逐漸衍生發展成為城市文化新地標,成為城市文脈新的發源地與成長點。科學處理歷史文化街區與城市文脈的保護與傳承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明確指出:「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
-
古地今生——細說鼓樓-玉皇閣歷史文化街區
鼓樓-玉皇閣歷史文化街區規劃範圍圖。資料圖片鼓樓-玉皇閣歷史文化街區。記者李靖攝近日,按照《關於轉發住房城鄉建設部進一步加強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築確定工作的通知》的相關要求,銀川市鼓樓-玉皇閣被劃定為歷史文化街區,待相關審核程序通過後,將正式向社會發布。由此,這片積澱著厚重歷史文化底蘊的街區,也將得到更完善的保護和利用。
-
揚州南河下街區上榜中國首批歷史文化街區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21日公布了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名單,揚州市南河下歷史文化街區入選。 據介紹,南河下街區位於揚州老城區南部、古運河畔,區內現存花園巷、南河下、丁家灣等老街古巷。街區範圍大致為北至廣陵路,南至南河下中段及花園巷一線,東至徐凝門路,西至傅家甸、渡江路一線。
-
青島五大歷史文化街區範圍劃定 含八關山魚山等
我市通過編制《青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來處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城市建設發展的關係,規劃中新劃定了13個歷史文化街區。繼觀海山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率先完成後,昨日,青島市規劃局發布公告:八關山、魚山、信號山、觀象山、無棣路等五大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許可批前公示,正式劃定出每個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範圍和相應保護控制措施。
-
杭州橋西歷史文化街區,博物館藥館林立,被稱「最有文化的地方」
橋西歷史文化街區位於杭州城北拱宸橋的西側,因故得名,是一處頗具歷史底蘊的老杭州文化街區,目之所及,都是白牆黑瓦的兩層木樓,被稱杭州最有文化的地方。街道還算寬敞,兩側的樓閣窗外掛著一排黃色的旗子,標識著一家家存在久遠的老字號店鋪。這裡老字號林立,聚集著一大批博物館和中藥店。
-
內江「四方塊」改造已到這裡,一年內
四方塊是不少老內江人的記憶,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曾經的核心商業街區已跟不上城市交通和居住環境的需求,在2020年底廣大市民期盼已久的「四方塊」改造工程正式啟動,經過一段時間的拆遷動工,改造的情況如何,跟著記者的鏡頭去看看。
-
江漢路步行街主街改造升級
4月1日市領導小組召開江漢路步行街規劃評審會,邀請中國建築設計院、上海羅蘭貝格公司等多領域頂級專家參會,共同把脈江漢路改造提升。4月11日市領導小組各部門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研究江漢路步行街規劃和工作方案,籌備相關文件報市政府常務會審議。4月23日江漢路步行街規劃和工作方案報第86次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
-
上海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古剎即將迎大修 遵循最小幹預原則
龍華寺將動工修繕,而龍華塔也將啟動保養維護工程。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網站最新發布的審批公告顯示,龍華寺保護修繕工程設計方案和龍華塔保養維護工程立項的請示均已獲批。龍華寺是上海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古剎,始建於三國吳赤烏年間(公元238-251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寺名來源於佛經上彌勒菩薩在龍華樹下成佛的典故。
-
劉闖到南昌二中調研老舊校區改造工作
8月8日上午,區委書記劉闖來到南昌二中蘇圃路校區實地調研老舊校區改造工作。區委副書記賈彧超,區政協副主席、區城建局局長萬曉榮陪同。劉闖一行實地察看了校區改造進展情況、校區改造設計方案,詳細了解了學校具體情況,聽取了校區改造施工安排及完成進度情況的匯報,並就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現場協調調度。
-
水井巷街區明年7月全新亮相
11月30日,記者再次來到市民關注度較高的西寧市水井巷商業文化旅遊街區改造現場看到,3棟商業樓及戲臺主體已完工。記者從水井巷施工項目部了解到,為保證項目明年7月前正式投入運營,已開始冬季施工工作。千年「水眼頭」,百年水井巷。
-
深圳首個「統建樓」改造試點項目動工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1月18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鄧紅麗 通訊員 郭強 陳昊雲)近日,深圳首個「統建樓」改造試點項目在光明區合水口動工,預計2022年底完工。屆時,這些統建樓將「變身」人才安居樓,提供超過2000套人才住房,讓更多人才在深圳安家。
-
松江這個鎮改造工程啟動
石湖蕩鎮街區顏值再提升 恬潤商業街正在提升改造 石湖新路改造提升工程也即將啟動 這些街區都將美麗蛻變 快跟著小松一起來看看吧~ 恬潤新苑小區外的商業街 眼下,石湖蕩鎮恬潤新苑小區外的商業街正迎來嶄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