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政府建設跑出「加速度」

2021-01-09 杭州網

近日,《2020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正式發布。報告顯示,中國電子政務發展指數排名提升至全球第45位,其中,在衡量國家電子政務發展水平核心指標的在線服務指數上,中國表現躍升至全球第9位,達到「非常高」水平。今年以來,從數位化防疫到數位化防汛,中國政府精細化、智能化的數位化服務邁上新臺階。

「安全碼」助力防汛救災

「雨量要是繼續增大,就及時前往村裡的集中避災安置點,然後打開『安全碼』,村裡會進行掃碼登記。」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報福鎮洪家村村幹部來到村民任如意家中,幫助她申領「浙江安全碼」,並告知其使用方式。

原來,為防汛防颱風,浙江未雨綢繆,早在今年3月就開始研發「浙江安全碼」。這是一個服務於自然災害風險防範、應急救援的數位化平臺。浙江市民通過支付寶搜索「浙江安全碼」小程序,可領取屬於自己的安全碼。出現颱風洪水等災害情況後,特定地區應轉移群眾的安全碼變為紅色,意味著需立刻轉移。居民還可憑藉安全碼進入避災安置場所,申領救援物資等。

「這幾天一直在下雨,要是在以前,我們晚上都擔心得睡不著覺,現在有了安全碼,能時刻掌握自己是否處於危險區域,放心多了。」任如意說。

除了防汛安全碼,杭州還利用數位化方式提升治理能力。例如,杭州市蕭山區臨浦鎮派出所副所長林祥瑞介紹,以往傳統的防汛搶險通知方式靠打電話、發傳真,層層傳達,效率較低,如今用上釘釘,汛情通知更精準及時。

「各家誰收到、誰沒收到,一目了然,這樣我們就能更有針對性地查缺補漏,省下了大量時間到一線去處置隱患。」林祥瑞說,居民通過釘釘「你釘我辦」等功能,還能將所見安全隱患一鍵上報職能部門,為防汛救災發揮群眾力量。

從年初健康碼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到如今安全碼幫助防汛救災,還有平日裡不打烊的線上辦事等,中國各地結合實際,探索出許多獨具特色、深受歡迎的好做法。北京「優化營商環境」、上海「一網通辦」、江蘇「不見面審批」、浙江「數字政府改革」、安徽「皖事通辦」等創新經驗已成為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的生動實踐,中國政務服務平臺品牌的知曉度、辨識度、美譽度全面提升。

「一網通辦」入選聯合國案例

建設數字政府,是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早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的概念。近年來,各地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通過推進電子政務發展來優化發展環境,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例如,上海首創的「一網通辦」已成為頗具中國特色的詞彙。聯合國近日對全球190多個國家的電子政務發展進程進行調查,其中重點介紹了上海「一網通辦」的經驗做法。在聯合國全球城市電子政務評估排名中,上海位列前十。

不僅在上海,在各地,「粵省事」「北京通」「浙裡辦」等線上政務應用和程序紛紛推出,許多地方加速建設城市智慧大腦。此外,給中小企業的復工復產服務通道、給廣大居民的電子消費券等新型政務形式,讓老百姓獲得感滿滿,數字政府建設邁上新臺階。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松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各地政府和大的平臺公司合作,將數字消費服務的整體經驗平移到電子政務上,使較為完善的商業基礎設施在社會服務方面發揮重大作用,給企業經營、市民辦事、城市治理都帶來好處。「可以說,在全世界範圍內,中國的『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的用戶體驗和覆蓋廣度、迭代速度等都領先。」

電子政務變「三難」為「三通」

為提升中國各地網上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由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委託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研究中心評估並編制的《省級政府和重點城市網上政務服務能力(政務服務「好差評」)調查評估報告(2020)》近日發布。報告顯示,2019年11月上線試運行的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註冊用戶已達3.39億,這意味著在全國9.04億網民中,平均每3個網民就有1個是全國一體化平臺用戶。報告同時指出,目前網上政務服務還面臨著區域間發展不平衡、法律規範尚需完善、業務協同能力有待提升等問題。

面向14億多人口和1億多市場主體用戶,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需要更好地優化完善、服務社會。在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看來,經過多年建設,整體看中國電子政務發展還是比較快的,今後重點是將互聯互通難、數據共享難、業務協同難這「三難」變為網絡通、數據通、業務通的「三通」。只有解決了這些體制機制方面的障礙,跨層級、跨部門、跨地區的全國一體化政務平臺才能真正派上用場,發揮更大的作用。

劉松表示,有了智能端和公共雲,將數位化治理表現優異的先進地區治理經驗應用到中西部地區,技術門檻已經越來越低,主要還是推動理念、組織方式和運營思路的提升。未來,打造數字政府,要藉助平臺化和智聯網等,讓政府部門、企業、個人都參與進來,使政務服務和社會治理融為一體,形成多方共治的良好生態。(人民日報海外版 記者 葉子)

相關焦點

  • 寧夏法治政府建設跑出「加速度」 良法善治推動依法行政
    寧夏法治政府建設跑出「加速度」 良法善治推動依法行政 2021-01-12 0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會展中心建設跑出「加速度」
    內容提要:從市住建委獲悉,作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標誌性工程,國家會展中心(天津)工程建設跑出「加速度」,目前已完成鋼結構、幕牆、屋面工程,正在進行室內精裝、設備安裝等收尾工作。其中,國家會展中心(天津)一期展館將於今年6月24日投用。
  • 朱法棟:跑出永定建設加速度
    奮力跑出永定建設加速度——訪市人大代表、永定區人民政府區長朱法棟1月9日,市七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就如何貫徹落實市七屆人大五次會議精神,記者採訪了市人大代表、永定區人民政府區長朱法棟。在談及「十四五」規劃時,朱法棟說,永定區將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新發展理念和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圍繞「三高四新」戰略,深入實施市委「對標提質、旅遊強市」 戰略,堅持「旅遊帶動、綠色崛起」,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建設國內外知名旅遊勝地不動搖,推動「雙循環」相互促進,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項目招引跑出「加速度」
    就在昨天下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主辦的第三屆數字經濟產業合作大會上,落戶桐鄉的百度人工智慧產業園項目成功籤約,擬打造百億級人工智慧產業生態。「烏鎮時間」,落地桐鄉的「大單」不只一筆。據統計,本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期間,我市共集中簽約項目27個,總投資174.1億元,主要圍繞數字經濟、高端裝備、現代服務業等產業,桐鄉已通過「靶向」招商激發產業發展新活力。項目招引跑出「大會」加速度,得益於桐鄉IP效應的持續放大。
  • 兩條高速公路同日啟動建設,普洱公速路網建設跑出「加速度」
    原標題:思茅至瀾滄、思茅至江城、瀾滄至孟連,普洱高速公路建設跑出「加速度」!一條高速公路建成!兩條高速公路準備開工建設!普洱的高速公路建設跑出「加速度」思茅至江城、瀾滄至孟連高速公路項目建設啟動12月31日,思茅至江城、瀾滄至孟連高速公路項目建設啟動儀式在思茅區倚象鎮舉行。那麼,兩條高速公路項目起止點在哪?更多的信息,普報君給你播報啦!
  • 烈日燃激情 京唐鐵路唐山段跑出「加速度」
    新華社石家莊8月9日電(記者楊帆)為了確保工程進度,每天工作11個小時,平均喝下5升水——近日,在河北省唐山市,建設者頂著高溫全力奮戰,力推京唐鐵路唐山段建設跑出「加速度」。  正在建設中的京唐鐵路是京津冀地區軌道交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後將打造北京至唐山的快速交通走廊,對進一步加強京津冀聯繫、帶動沿線地區經濟發展和提升區域整體經濟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由中鐵四局承建的京唐鐵路跨唐山機場快速路特大橋是一座「網紅橋」。今年7月21日,長達128米的跨機場路連續梁順利合龍。譚亞峰正指揮工友們對橋面進行清理。
  • 【關注】元寶區:抓出「大力度」,跑出「加速度」
    【關注】元寶區:抓出「大力度」,跑出「加速度」 2021-01-09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數字賦能 政務「瘦身」 政府數位化轉型跑出「加速度」
    政務服務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協同共享,是全方位實現「一網通辦」的關鍵所在,也是建設數字政府的重要內容。像這樣打破部門界限,優化辦事流程的一站式集成服務,降低了企業、群眾的交易成本和行政負擔。  高效協同  科技企業賦能政府加速數字轉型  事實上,正如杭州城市大腦的創建運營,各地政府加快推進數字政府的建設,其背後有不少科技型企業的身影。遊客向管理人員出示健康碼「綠碼」並檢測體溫。
  • 立足大灣區 交行跑出金融「加速度」
    原標題:立足大灣區,交行跑出金融「加速度」   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建設高速發展。
  • 跑出加速度!2020新基建成績單折射什麼
    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國新基建在2020年跑出了加速度,交出了一份讓人滿意的成績單。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中國累計開通5G基站超過70萬座,終端連接數超過1.8億個;國家電網開發的智慧車聯網平臺,已接入充電樁超過103萬個;推進智能製造、柔性定製,全國範圍內「5G+工業網際網路」建設項目超過1100個……新基建的快速發展能給中國帶來什麼?
  • 攻堅 進行時|「雁塔速度」再創新紀錄 民生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3天,100餘商戶動遷搬離,完成約26000平方米地面附著物拆除和垃圾清運工作,收儲102畝項目用地,為雁塔市民中心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 「三駕馬車」齊發力 跑出發展加速度
    「三駕馬車」齊發力 跑出發展加速度 ——專訪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商務局局長黃家傑「這次巡迴看變化看了這麼多園區,有這麼多好產業、好項目和好企業,令我們非常振奮。」黃家傑告訴記者,2020年,我市商務系統全面落實「六穩」「六保」決策部署,認真貫徹「鏈長制」工作要求,深入推進「項目建設提速年」活動,積極開展「5020」項目攻堅行動,全市商務經濟呈現持續回穩、不斷向好發展態勢。
  • 復興號 跑出幸福「加速度」
    在石家莊從事管道項目建設工作的安佔坤,需要常年奔波於各地外出開會、考察,復興號高鐵已經成了他出行的首選。 他說,以前出門談生意,開私家車太累,坐普通火車又太久。「自從有了復興號,跟過去有了天壤之別。」
  • 「一帶一路」帶中歐班列跑出「加速度」 五股火
    (原標題:「一帶一路」帶動中歐班列跑出「加速度」)「一帶一路」帶動中歐班列跑出「加速度」「比海運省時間,比空運省運費」。
  • 平陰觀摩項目航拍|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空中視角帶你看現場
    Player FPS Video type Video url Video resolution Video duration 視頻統計信息 關於作者 DPlayer v1.25.0 視頻加載失敗 今年以來,平陰縣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對標全市打造「五個濟南」、建設
  • 瀘州江陽:重點項目奏響最強音 跑出「加速度」
    2020年,江陽區始終堅持「以項目促投資穩增長」的理念,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大抓項目,抓大項目,以問題為導向,指導、協調、督促項目加快建設,項目建設奏響最強音、跑出「加速度」,全區實施區重點項目128個,計劃總投資2118.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88.3億元,完成投資290.2億元,佔年度計劃的100.7%。
  • 南通:奮力跑出加速度 確保實現「開門紅」
    昨天下午,市委書記徐惠民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新年賀詞和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將「奮鬥」作為新一年關鍵詞,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弘揚務實作風,在新賽程開局之年奮力跑出「加速度」,確保實現「開門紅」,勇當全省「兩爭一前列」排頭兵,以優異成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 蘇評│砥礪前行 跑出交通強省 「加速度」
    滬蘇通鐵路、連淮揚鎮鐵路和鹽通高鐵等多條鐵路先後建成開通,全省高鐵初步成網,「軌道上的江蘇」主骨架基本形成,交通強省建設跑出了「加速度」。  江蘇位於「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三大國家戰略疊加區,加快重大交通項目建設,建設交通強省,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是江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更是走在前列、為全國發展「探路」的更高要求。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業興。《交通強國江蘇方案》中一個個重大交通項目,奏響了交通強省壯麗樂章,為江蘇鋪開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新藍圖。  快馬加鞭,交通強省跑出「加速度」。
  • 重點項目跑出「加速度」 激活發展新動能
    江潮訊(記者 張紅 通訊員 申雯)一個個生產車間內機器轉動,一個個建設工地上塔吊高聳……從疫情發生以來的緊抓復工復產、搶抓建設時效,到年末項目建設攻堅、百日加油衝刺,江陽區重點項目跑出「加速度」,激活經濟發展新動能。
  • 重慶雲谷:大數據產業跑出加速度
    「加速度」,1至10月,園區共新籤約77個招商引資項目,其中48個項目實現了當年籤約、當年投產運營,投產率62.3%。  阿里巴巴客戶體驗中心項目,投資3億元,主要從事集團整體客戶服務及業務體驗服務,建設坐席5000席,首期建設坐席1000席,於今年8月投入運營,現有在職員工700人。  愛奇藝永川文創產業園項目,投資10億元,將整合愛奇藝產業孵化資源,在永川建設數字文創產業園區5000平米,引進項目20家以上,現已啟動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