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近期,江蘇啟動了「江蘇省百道鄉土地標菜」推介活動,確定了100道菜品為江蘇省百道鄉土地標菜。
在這個國慶假期,我們聯合宿遷臺、泗洪臺等媒體特別推出了《鄉土地標菜》系列報導,撩撥大家的味蕾的同時也留住了鄉愁。在這100道菜品裡,泗陽的膘雞和新袁羊肉成功入選。說道這膘雞啊,究竟有什麼獨特的魅力呢?它的製作過程那是相當複雜也很耗時。一起來看看。
梁婷:有肥有瘦、老少皆宜的膘雞是泗陽的頭牌菜,那麼在我左手邊的就是製作膘雞的原材料,它有新鮮的豬腿肉,雞蛋,生薑,山藥,千張,大蔥,還有紅薯粉,那麼這些原材料它是怎麼烹飪出好吃的膘雞呢?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丁楠:我們在原材料的選材上面也是特別講究的,每天都是現殺的新鮮的豬腿肉,在絞肉之前都用開水(漂洗),(漂洗)過了再用清水洗幾遍。如果全部選瘦肉,吃放嘴裡就沒有軟滑的感覺。有點發柴的感覺,就要肥瘦加起來,像這種有肥又瘦的是最標準的。
丁楠今年53歲,從1984年開始製作膘雞,至今已經是第36個年頭了。膘雞雖然名字帶有「雞」,用料裡卻沒有半點雞肉。肉餡準備好後,接下來就要準備山藥餡了。
丁楠:山藥它的功能本身就是一道老少皆宜的養生菜,它有很多種功能,所以我們就利用山藥這種功效。
丁楠:加上雞蛋在裡面,不但口感好,而且營養價值也高。我們首先經過原材料清洗,然後下面開始加雞蛋,這樣的雞蛋清,就是這樣把它們分開來,白的和黃的分開。
蛋清放在山藥糊糊裡,蛋黃則放在肉糊糊裡。這樣不僅可以保證口感軟滑,而且色澤誘人。膘雞是泗陽「十大碗」中的第一道菜,所以人們又稱它為"頭菜"。頭菜的製作很有學問,澱粉摻得少容易散,澱粉摻得多則易板,把握好量很重要。
丁楠:紅薯粉它就增加粘稠度,在裡面攪拌均勻了,用筷子夾起來柔柔軟軟的,在嘴裡面吃的比較軟滑,特別好吃口感。
食材全部準備完畢後,分別在兩個糊糊裡加入適量的味精、鹽等調味料,接著就開始製作了。
丁楠:第一步就是鋪千張,也就是百葉,千張就是防止糊子漏下去,然後就是澆上去肉糊,肉糊好了我們就可以澆上山藥了,振動一下,振平。肉糊現在上齊了,我們現在開始上山藥糊,就這樣澆齊了就行了。
只見,丁楠用手輕輕的將餡料放到百葉上。厚約一寸,靜置十秒後,再鋪上第二層,厚約半寸。從材料的準備到製作完成就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
我們的膘雞放在蒸箱裡已經蒸一小時零二十分鐘了,現在可以打開出籠了。哇!熱氣騰騰的,好香啊,香味撲鼻。
蒸熟後的膘雞,上層潔白如玉,下層肉糊紅潤,十分美觀,質地柔韌,肉香撲鼻。不過,現在還不能直接切開膘雞食用,靜靜的等待是對美食最起碼的尊重。
丁楠:這是剛剛蒸出鍋的,最起碼要冷涼六個小時,才能用刀切出來,因為是山芋粉,可以說是很黏的,所以要等冷透了才能拿過來切。
經過了六個小時的等待,膘雞自然冷卻後就固定成型了,切開後的膘雞紅白相間,層次分明。
梁婷:我手裡拿的這個膘雞呢,他已經經過了涼了大概有六個多小時,現在呢可以看到他的分層非常明顯,上面呢它就豬肉層,下面呢是山藥層,似如瑪瑙,吃起來呢,也是特別的好吃,可以蒸著吃,炒著吃,還可以燒著吃。待會我們一起來品嘗一下。
丁楠:延續多少年十大碗的那種切法,那它這個大概有多厚?一釐米這樣?沒有一釐米。八毫米,差不多。
膘雞的吃法多種多樣,在冬天進補的時候,可以用大骨頭高湯熬製,其它季節食用,則可以直接冷水下鍋煮,再加點時令蔬菜,清淡爽口,不肥不膩,口味鮮嫩。
已經聞到香味了,對,這個燒開來熱透了就行了,青菜在裡面開鍋就可以盛了。
梁婷: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簡單的烹飪方式,那麼經過剛剛只有五分鐘的蒸煮呢,這個膘雞就已經做好了,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吃它了,剛剛你說就是在夾起來的時候,它會有這個兩邊顫的這樣一個感覺。應該吃起來非常的Q彈,應該是,我來吃一口。不肥不膩,非常好吃。把膘雞封為是泗陽的頭牌菜,地標菜,沒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