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光大證券
報告摘要
事件:
生態環境部、發改委、國家開發銀行等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薦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試點項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多管齊下解決生態環境治理資金問題
後金融周期,環保行業發展面臨的核心問題是:中央、地方財政及央、國企成為生態環保、綠色發展的投資主體,總預算金額、應用渠道且市場化機制有限;而民營企業投資意願較低,部分企業依然面臨融資難的問題。在此背景下,已有中央預算、地方專項債、央/國企、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等多方資金流入並撬動社會資本投向生態環保領域;本次通知中明確國家開發銀行將對符合條件的試點項目在資源配置上予以傾斜,加大支持力度,為環境治理資金流入增添助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商業模式變化有望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我們認為,我國環保產業的外部性和資金對項目收益內部性的要求是制約資金流入生態環境治理領域的核心矛盾,而EOD模式意在通過特色產業運營為支撐,肥瘦搭配組合開發,實現關聯產業收益補貼生態環境治理投入,創新生態環境治理投融資渠道,通過優化商業模式、提升收益水平的方式吸引社會資本投向生態環保領域;同時,通知要求試點工作需注重建立推進長效機制並進行試點項目的長周期運營維護,意在保障後續商業模式發展的可持續性,並為未來的推廣打下基礎。
重點關注生態修復類試點項目推進情況
日前,國家發布《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不低於3.26萬億元的投資規模和長達15年的規劃體現均體現出生態修復的重要性;但是該領域投資健康發展的核心前提是理順合理且完善的商業模式,總體規劃中提出在一定前提下允許利用1~3%的治理面積從事相關產業開發有望打破行業發展掣肘;我們認為生態修復類項目是本次試點工作推進的重點支持細分,需持續關注後續項目的收益情況和政府的支持力度。
風險分析:環保政策因經濟下行而要求力度降低;地方政府釋放更多債務問題;試點項目推進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低於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