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2歲以前是自閉症最佳治療期,家長們不要錯過了

2020-12-02 騰訊網

目前的研究和臨床效果證實,當發現孩子有自閉症的症狀後,幹預越早,效果越好。有一種概念叫即時幹預,就是發現孩子有發育方面的異常就要及時幹預,而不能等到確診孩子就是自閉症了才進行幹預,這樣其實是耽誤治療效果。

現在孩子的自閉症確診時間普遍在2-6歲,治療時間也是在這個時間段,甚至是更晚。而家長發現孩子有自閉症徵兆的時候,往往從孩子幾個月的時候就開始了,但是基本都在孩子長大了,發現說話或者是智力方面存在一些問題的時候才被確診為自閉症,而這個時候再進行幹預治療等就會有些晚了。

該如何拯救你,「星星的孩子」

▼聽聽專家怎麼說▼

專家:不清楚發病原因,2歲前治療效果最好

廣州天使兒童醫院兒科主任龍軍介紹說,自閉症也稱孤獨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代表疾病,發病原因至今不清楚,醫學上也沒有根治方法。

「自閉症是嬰幼兒時期疾病,早期會表現為不喜歡和人一起相處、叫名字沒反應、沒有目光接觸、詞語能力差以及不願模仿學習等。」邵智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家長用手指一個方向,孩子的目光不會追隨。」

「孩子被確診患有自閉症,對家庭來說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他表示,由於沒有有效的根治方法,自閉症的康復治療是一場「持久戰」,無論是時間還是金錢,都是不小的投入。他說:「自閉症孩子的家長一般會經歷四個階段,分別是否認、絕望、病急亂投醫和理性治療,他們大多無法相信一個智力正常的孩子會患有自閉症。」

龍軍提醒,2歲以內是最佳的治療時間,通過心理、行為、生理和藥物等多個導向的治療,在經過2-3年的康復訓練後有望過上正常生活,所以家長一定要儘快理清思緒,不要因此耽誤孩子的治療時間。

龍軍主任溫馨提示:

1-3歲作為兒童神經系統發育的關鍵時期,也是開語言、形成正確認知的關鍵時間。在2歲時及早確診,應該可以爭取到最為寶貴的治療時間。在2歲時實行及時的幹預會有很好的收效,尤其是對程度嚴重的自閉症兒童而言。一旦晚於這個年齡,嚴重的自閉症患者在3歲以後再確診、幹預,收效就不會太樂觀,自閉症或許會伴隨終生。

相關焦點

  • 2歲兒童不說話,被誤診為自閉症……
    醫院一般就是給家長一張評估表,家長自己填寫,然後醫院再對孩子做個簡單的評估。 三歲以前,每個孩子的成長差異很大,2-3歲又是黃金幹預期,要搶救性幹預。但實際上,三歲以前,醫院不能確診,只會給你一個疑似自閉症的結果。但對於孩子父母來說,不管能不能確定,都不得不幹預,否則就是耽誤孩子。
  • 自閉症患兒的誤診經歷:精力旺盛被診為多動症
    雙胞胎精力旺盛被誤診為多動症,2歲孩子被診斷為智力發育遲緩,錯過黃金恢復訓練期……一項數據顯示,因為兒童自閉症的臨床診斷標準並不容易掌握,專業人士很少,超半數的自閉症患兒都曾有過誤診經歷。  溫州市區一家康復中心,一名自閉症患兒正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
  • 2年突然長高15釐米,25歲小夥慌了!醫生:已錯過最佳治療期
    日前,廣州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內分泌科門診收治了一位因為長高而恐慌的特殊患者,該患者是名25歲的男性,2年內身高突增15釐米,目前身高175釐米。醫生進一步了解得知,他在20歲之前,身高只有150釐米,相當於小學生身高,但是由於家中父親年輕時也是「長得慢」,並未引起家人重視,也從未踏足醫院檢查,直到這次突然長高,才慌了神。
  • 自閉症:不管多難,都別放棄治療
    今年7歲的小滿(化名),1歲半時,已經認識200多個字——這種驚人的聰慧曾給他的父母帶來極大的幸福與自豪。2歲時候,小滿突然發生了一些變化:語言功能嚴重退化,不知道任何危險,對別人的喜怒哀樂毫不在意……他突然把自己封閉在一個外人無法進入的空間,最後,小滿已經不認識爸爸媽媽。
  • 兒童自閉症確診,需要做哪些檢查?
    自閉症確診需做哪些檢查?點擊視頻,看劉莉醫生的靠譜解答答:確診自閉症,通常需要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檢查:1、體格檢查:測量身高、體重等,採集全面詳細的生長發育史;2、精神檢查: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心理、生理等特點,充分了解患兒的病史,需由醫生充分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互動交流時的反應,包括是否具有刻板行為、特別執拗的反應、語言交流方面的障礙等標誌性症狀;3、專用量表檢查:克氏行為量表、ABC量表等,可作為輔助診斷自閉症的方法。
  • 為什麼自閉症的兒童會形成語言障礙
    2、中樞神經體系疾病 2歲以上的孩子患中樞神經體系疾病,如果沒有及時醫治或處理不當,就可能造成腦組織損傷,使孩子失去患病前已有的語言能力。這種語言障礙稱為「失語」。 3、發音器官畸形 一些孩子出現喉部畸形,由於口腔顎裂、唇裂及舌體畸形而形成語言障礙。
  • 懷疑朋友家孩子有自閉症,該不該和她說?
    也有部分孩子雖然在2~3歲以前會說話,但總自言自語說別人都聽不懂的話;或多呈刻板性或重複性語言,比如你問他,「你今年幾歲」,他也說「你今年幾歲」;或者說無交流意義的語言,答非所問,或愛說廣告用語,並且語調會比較平淡,缺少抑揚頓挫,不能運用語調、語氣的變化來輔助交流。還有一部分孩子剛開始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正常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語言能力會逐漸喪失,甚至終身沉默不語。
  • 打球摔倒後「蛋疼」,因錯過最佳救治時間,12歲男孩被迫切除睪丸
    相信當家長的都知道,十來歲小男孩正是活潑好動的時候,偶爾受點傷在所難免,痛了忍一忍就過去了。不過,小編想說,有的疼痛千萬不可以輕視,稍不注意就會釀成大禍。圖文無關12歲孩子打球摔倒後「蛋疼」,醫生說要手術,家長拒絕了。
  • 家長的作用至關重要
    然而,有一類孩子卻無法體會到我們營造出的快樂氣氛,他們仿佛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願與人交流,迴避他人目光,不與人接近,不願交流,不依戀父母等,如出現以上情況,家長們可要當心了,這樣的孩子,可能是「來自星星的孩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自閉症或者孤獨症患兒。自閉症,是一種具有臨床多樣性的,以發育障礙,以社交障礙、重複刻板行為及狹窄興趣為主要臨床特徵的疾病。
  • 關愛來自「星星」的孩子 這些自閉症謠言不要再傳了
    人民網北京4月2日電 (孝金波 楊思萱)疫苗會導致自閉症?自閉症會傳染?自閉症患者都是天才?今天是第十一屆「世界自閉症關注日」,主題是「有你,我們不孤獨」。「求真」欄目盤點了近年來關於自閉症的不實傳言,希望大家能夠關愛、接納那些「來自遙遠星球」的自閉症患者。
  • 兒童自閉症治療:自閉症怎麼辦
    自閉症本質上屬於一種心理障礙性疾病,簡單地來說便是患者把自己封閉起來,不願意與外界觸摸,詳細症狀表現有所不同,有的不願意與人溝通,有的沉迷於某種遊戲或活動,有的則對某聲音圖片有較強的敏感度等等。自閉症多發於兒童,很多家長都非常要害自閉症醫治辦法。那麼,得了自閉症怎麼辦?
  • 孩子大腦開發的「黃金期」,這3個方法,家長們不要錯過
    科學家研究表明3-6歲是孩子右腦發育的黃金期,右腦的記憶能力可是左腦的100倍,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右腦開發。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部分左腦理性-邏輯:主要負責語言,數學、文學、推理、分析。右腦感性-圖像:主要負責情感,音樂、韻律、想像、創造。
  • 「星星的孩子」,自閉症是天生的嗎?抓住0-3歲這個「黃金時間」
    對於自閉症的了解,我是從影視作品上知道的。早年間看過一部韓國電影《馬拉松》男主角二十多歲,叫草原,他是一個自閉症患者。才知道有自閉症這種病。換種通俗的方式講,自閉症患兒,又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但自閉症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兒童生長發育期出現的。比較直觀的表現就是社交障礙還有一定的行為混亂。通常發病在3歲之前,有相關專家指出:通過錄像觀察,可以在孩子4-6個月的時候就發現行為混亂。越早發現,越早幹預,孩子更容易康復,回歸正常生活。
  • 10歲「數學天才」困於自閉症,醫生為他打開通向世界的門
    2020年9月,父母帶著晨晨來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就診,兒科神經專科主任羅向陽教授將他收入院治療。經過三個多月的治療,晨晨的社交能力已經有很大進步,情緒和行為習慣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正在逐漸脫離自閉症的「怪圈」。
  • 自閉症的最佳治療時間是什麼時候?當你完全確診的時候就已經晚了
    現在孩子的自閉症確診時間普遍在3歲左右,治療時間也是在這個時間段,甚至是更晚。而家長發現孩子有自閉症徵兆的時候往往從孩子幾個月的時候就開始了,但是基本都在孩子長大了,發現說話或者是智力方面存在一些問題才被確診為自閉症,而這個時候再進行幹預治療等就會有些晚了。
  • 那些自閉症兒童的明星父母,他們都在做些什麼?
    當時,她年僅6歲的女兒小香香被發現了患上自閉症,不愛說話,也不跟小朋友一起玩耍。為了能夠全心陪伴女兒康復,她毅然辭去工作,回歸家庭,親自陪伴女兒,每天給孩子講故事,和孩子一起玩遊戲。現在的香香漂亮文靜,雖然還不愛說話,但已經敢於和媽媽的粉絲一起互動,已然擺脫了自閉症的陰影,和正常的孩子無異。3.
  • 自閉症的表現有哪些,三種方法幹預治療,家長要知道
    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日常生活節奏的加快,大家對自閉症也越來越不陌生。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性的疾病,該疾病是先天性的,起源於嬰幼兒時期,發病率男孩高於女孩,輕微自閉症一般有興趣狹窄、行為刻板和言語發育性障礙等表現。那麼,自閉症的行為表現都有哪些方面?
  • 電擊療法治療自閉症 絕望下的唯一選擇?
    薩曼莎自小患自閉症,動不動就攻擊別人,不管是老師、親人還是別的小朋友,她動輒上手打、張嘴咬、抬腳踢,大家對她唯恐避之不及。小姑娘對自己也下手頗重,2005年12歲時撞頭撞得雙眼視網膜脫落。父母帶她到處尋醫問藥,卻無濟於事,不少學校和治療機構因她病情嚴重還對她下了逐客令。  希爾夫婦幾經周折,找到了羅滕貝格法官教育中心。
  • 孩子2歲不到就被診斷有自閉症,怎麼辦?
    最近,越來越多的人都慢慢接觸到了自閉症,很多家長一聽到自閉症,就噤若寒蟬,如果自己的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那更是瞬間崩潰。那麼,假如一個孩子2歲不到就被診斷有自閉症,作為家長應該怎麼辦呢?首先是什麼醫院檢查的?具體檢查的流程是什麼樣的?
  • 一文教你辨別自閉症的這9位「假親戚」
    在自閉症這個龐大的江湖裡,也有一些和自閉症「長得像」的傢伙混跡於此圈多年,自稱是自閉症親戚,並成功蠱惑家長,讓很多寶貝們因此錯過了好的幹預時機。 不是所有的異常都可以稱之為自閉症,以下就是大型辨真現場,讓小陀螺帶大家把這些「假親戚」們一個個拎出來,來揭開它們隱藏已久的真面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