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突然長高15釐米,25歲小夥慌了!醫生:已錯過最佳治療期

2020-12-06 瀟湘晨報

日前,廣州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內分泌科門診收治了一位因為長高而恐慌的特殊患者,該患者是名25歲的男性,2年內身高突增15釐米,目前身高175釐米。

醫生進一步了解得知,他在20歲之前,身高只有150釐米,相當於小學生身高,但是由於家中父親年輕時也是「長得慢」,並未引起家人重視,也從未踏足醫院檢查,直到這次突然長高,才慌了神。

體內生長激素太低

經檢查,醫生初步診斷為「生長發育遲緩」,檢查骨齡片時,發現其骨骺線仍未閉合,身體只有「13歲」,第二性徵發育遲緩,最後確診特發性低促性激素性性腺功能減退症(IHH)。第二性徵發育不全的男性,往往看上去白白淨淨、沒有鬍鬚和喉結,說話聲音尖細。

據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孫豔介紹:

IHH被國家《第一批罕見病目錄》收錄,患者大多因為某些未知原因,下丘腦沒有發送信號給垂體,垂體無法分泌促性腺激素,導致患者出現青春期不發育等一系列病症。這種罕見病鮮有人知,容易錯過最佳治療期,但其實及時發現、早期治療可以改善生活質量。

儘管該患者已經25歲,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但醫院內分泌科團隊還是盡力幫助患者實現其期望目標,促進其第二性徵發育。目前,該患者已完成第一個月隨訪,治療效果明顯。

「青春期發育遲緩」要重視

醫生提醒家長朋友:

如果男孩在14歲時睪丸還不發育或在16歲時還出現骨骼生長突增,女孩到了13歲時乳房還未發育或到15歲出現骨骼生長突增,則可考慮為「青春期發育遲緩」。家長應重視起來,及時帶孩子到內分泌專科就診,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來源:中國經濟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14歲娃長年吃補品骨齡18歲 醫生稱難以自然長高
    肖延風說,沒想到14歲的兒子上初中後身高長到162釐米卻再沒有長過,甚至比許多同齡人都矮。  「骨齡測試他已達到18歲的水平了,骨骺也已完全閉合,不可能再自然長高了。」肖延風說,根據「0~18歲兒童青少年身高、體重標準差單位數值表」,14歲孩子的平均身高是165.9釐米,而18歲孩子的平均身高為172.7釐米。
  • 7歲女孩一年長高十多釐米,醫生卻說慘了!睡前一個習慣讓孩子提前發育
    7歲女孩一年長高十多釐米,醫生卻說慘了!,近一年裡長高了十多釐米,彤彤媽起初覺得很高興,但最近,她卻發現孩子有早發育的表現,到醫院一查,醫生竟說骨齡超齡了3年,未來身高可能難超過150cm了!
  • 30歲女子2年減重約80斤長高5釐米?醫生揭秘了
    在廣州,一位28歲的女生在兩年內成功減重了七八十斤,而且還給她帶來了另外一個意想不到的變化。這兩張差異巨大的照片,一張是陳小姐二十八歲時的自拍,另一張則是她最近剛滿三十歲時拍下的。兩年間,她除了瘦了幾十斤,還奇怪地長高了4釐米。
  • 13歲女孩骨齡17歲 1年沒長高的原因就是這個 
    如果您的孩子發育比別的孩子早,在十二三歲大幅長個之後,突然出現長高明顯減速的現象,應該儘快找專科醫生就診並進行及時幹預。為什麼孩子會出現性早熟?主要跟以下幾個因素有關。1、油炸食品挑食的孩子迷上了炸雞、薯片等。2、家禽的脖子和內臟如果常吃雞鴨鵝的頸部,就成了『促性早熟』的高危行為。
  • 兒科醫生變身科普達人,守護數萬孩子長高夢想;@家長們,收好這份...
    今年11月,《柳葉刀》一篇對比研究結果顯示,1985年至2019年間,中國19歲男孩、19歲女孩平均身高增幅分居世界第一和第三,達到175.7釐米和163.5釐米。數據一發布,有網友自嘲「又給國家拖後腿了」,也引發家長對於孩子的「身高焦慮」。
  • 孩子長身高的3個「黃金期」,爸媽若能抓住,娃可長高10釐米
    正常情況下,孩子在0-1歲會長高25裡面,1-2歲會長高10裡面,2-3歲會長高7-8裡面。 ·比較法:給孩子找一個參照物,比如院子裡年齡相仿的小夥伴,在相同時間段比較孩子的身高。也可以對比百分位數值表(通過百分位來判斷孩子身高是否異常)或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生長曲線圖(根據生長發育的折線,來評估孩子的發育情況)。
  • 廣州28歲女子不僅瘦了100斤,還長高了4釐米
    廣州一名28歲的女子,不僅在兩年內成功減重100斤,減肥後還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變化——長高了4釐米!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議?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這四張差異巨大的照片,全部都是本文的主人公——28歲的林小姐(化名)。前面兩張是林小姐28歲時的自拍照片,後面兩張則是最近她剛滿30歲時拍下的。
  • 8歲女孩1年長高10釐米,兒科醫生:飲食習慣很不錯,值得學習
    爸媽們注意了:孩子常吃這10種食物,每年多長5釐米小穎今年8歲了,讀小學2年級,今年入學後,她的座位從第一排調到了最後一排。短短一年的時間,小穎成了班上最高的女孩,這讓很多同學和家長很是意外。很多家長和老師紛紛詢問小穎媽媽,讓孩子增高的秘方是什麼。
  • 14歲男孩身高定格158釐米,家長千萬別掉進這些長高陷阱!
    >14歲男孩身高定格158釐米,家長千萬別掉進這些長高陷阱!「秘方」,給孩子吃了一年的仔公雞和三七粉,沒想到卻造成孩子骨骺線提前閉合,身高最終定型在了158釐米。事實並非如此,遺傳給的只是身高的範圍,上下有10釐米的偏差,而這10釐米的差距就是由後天因素決定了。如果孩子的身高向遺傳上限靠近,身高就較為理想,反之身高就偏矮小。也就是說,父母高,孩子未必一定高。不管遺傳條件如何,只有從寶寶出生起注重身高管理,抓住0-3歲和12-14歲兩個黃金髮育期,維持好4-11歲的身高增長穩定期,最大化地發揮後天潛力,才能達到甚至突破遺傳身高。
  • 9歲女孩大補被「催熟」 骨齡已16歲很難再長高
    9歲女孩大補被「催熟」 骨齡已16歲很難再長高 晚上9時開始,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前提是孩子已進入深度睡眠,否則,分泌量會大大降低。這就是小「夜貓子」難長高的原因。  欣欣的母親說,有可能是這個原因,兒子精力充沛,越晚越精神,經常到晚上11時才不情願地上床睡覺。
  • 家長注意丨女孩13歲骨齡到了16歲,再也長不高,或因她從小幹了這事!
    從小,蔓蔓的身高一直高於同齡人,近兩年,卻像是停止了生長,個子被同齡人甩開一大截,到醫院經過骨齡檢測,蔓蔓的骨齡已經16歲,骨骺已接近閉合,幾乎沒有再長高的機會了,醫生給她下了診斷:矮小症。  在就診過程中,醫生發現一個細節,原來,從蔓蔓5歲時,媽媽就開始給她用口紅、眉筆化妝打扮。
  • 16歲少年在這裡長高了15cm?
    長高了15cm?怎麼會?2008年,2歲的朗朗突發高燒,左腿腫脹、疼痛,朗朗爸趕緊把他送到了鄉鎮醫院,經過一周輸液、消炎治療後終於退燒,但卻出現了腿部破潰流膿……病情加重朗朗又轉到了縣城醫院,檢查竟是骨髓炎,骨頭已經快被細菌吃完了。
  • 小夥聊天突然變啞 醫生:遲1分鐘腦細胞數百萬死亡
    (原標題:聊著聊著天突然啞了!醫生:耽誤1分鐘腦細胞以百萬級數量死亡,這種病正在年輕化!)
  • 廣州28歲女子減重100斤 還長高了4釐米?
    這兩張差異巨大的照片,一張是陳小姐二十八歲時的自拍,另一張則是他最近剛滿三十歲時拍下的。兩年間,他除了瘦了一百斤,還奇怪的長高了幾釐米。
  • 孩子如何才能長高呢?4個方法,讓寶寶多長5釐米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都是4歲的孩子,有的孩子都快1米2了,我們家孩子才1米多一點。也有人問我,我和我老公個子都不高,非常擔心孩子也長不高,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增高啊。遺傳學家認為,孩子長大後的身高和遺傳有很大關係,尤其是媽媽的身高關係更大。
  • 當初曾花16萬鋸斷骨頭,只為長高7釐米的小夥,他如願以償了嗎?
    這位男子名字叫做李亞諾,他花16萬讓醫生將自己的腿骨鋸斷,然後進行相應的輔助治療,只為長高了7釐米,那麼他如願以償了嗎? 一、被身高困擾的小夥 從小的時候開始,李亞諾就發現自己身上有個非常不對勁的地方,小夥伴們在噌噌噌的轉告,而他的身高卻長得非常的慢,這讓李亞諾非常的苦惱。
  • 多少歲記憶力最好?健康不可錯過的最佳年齡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25~35歲是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除了生育,人體還有很多最佳年齡,比如最佳矯正牙齒年齡、最佳長個年齡、最佳記憶年齡、最佳情商年齡、最佳護心年齡等,《生命時報》邀請專家告訴你健康不可錯過的最佳年齡。
  • 燉小公雞湯可以長高嗎?14歲男孩身高158釐米因吃了一年半小公雞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兒科副主任王春林在朋友圈裡感嘆:「門診工作中遇到太多因盲目吃小公雞、三七、海參而錯過最佳幹預時機的孩子。」  記者採訪時,王春林說,有個14歲的男孩身高158釐米,同齡的孩子平均身高要比這高11釐米。而原因竟然是吃了一年半的小公雞。
  • 11歲孩子一個月左右長高近4釐米,原因竟是……
    楚天都市報4月29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代雨朦 譙玲玲)父母個子都矮,擔心孩子長不高,所幸去年貼敷一個月左右的「生長發育貼」,孩子長高了3.5釐米。4月29日,父母帶孩子又來到武漢市第一醫院兒科門診,諮詢今年是否可以再次貼敷。
  • 江蘇12歲少女患罕見特納綜合症 身高只有1.3米
    12歲的女孩菁菁(化名)身高只有1.30米,體重卻達到45公斤。家人一直以為她是發育不良,昨日在蘇北人民醫院接受檢查,才發現是得了特納綜合症。該病患者比常人先天缺少一條染色體。   暑假期間,不少家長都帶著孩子到醫院看矮小症門診。其中不少已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