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魔術貼的食物傳感器可檢測變質和汙染

2020-09-13 柔智燴

類魔術貼的食物傳感器可檢測變質和汙染

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程師設計了一種類似維可牢尼龍搭扣的食物傳感器,該傳感器由一系列的絲綢微針製成,可刺穿塑料包裝以取樣食物,以檢查是否有變質和細菌汙染的跡象。

食品質量監控,特別是整個食品供應鏈中細菌病原體和腐敗變質的檢測,對於確保全球食品安全和最大程度地減少食品損失至關重要。將傳感器整合到包裝中是有希望的,但是在使用食品安全傳感器材料時要達到所需的採樣量具有挑戰性。在這裡,通過利用絲素蛋白的水基處理,可以使用多孔絲微針陣列實現食品中病原細菌檢測的平臺。

微針陣列通過毛細管作用從食物內部採樣液體,將液體呈現給陣列背面印刷的聚二乙炔基生物墨水。通過生物墨水圖案的比色響應,大腸桿菌在注射魚粉後的16小時之內即可確定魚片中的汙染物。該響應不同於通過樣品pH值增加而測得的變質。還顯示出微針可以刺穿食品包裝,然後對液體進行採樣並將其提供給傳感器,從而使食品供應鏈中下遊的技術(如商店或家中)能夠適應。這項研究強調,再生的結構生物聚合物可以用作食品接觸和傳感的安全材料,具有強大的機械性能和定製的化學性質。

傳感器的微針是用蠶繭中的可食用蛋白質溶液模製而成的,旨在將流體吸入傳感器的背面,並用兩種類型的專用墨水進行印刷。這些&34;中的一種在與一定pH範圍的液體接觸時會變色,表明食物已變質;另一個在感覺到諸如病原性大腸桿菌等汙染細菌時變色。

研究人員將傳感器連接到生魚片上,該魚片中注入了被大腸桿菌汙染的溶液。不到一天後,他們發現傳感器上印有細菌感應生物墨水的部分從藍色變成了紅色-清楚地表明魚已被汙染。再過幾個小時後,對pH敏感的生物墨水也會變色,表明魚也變質了。

類似維可牢尼龍搭扣的食物傳感器由一系列的絲綢微針製成,可以刺穿塑料包裝以取樣食物,以檢查是否有變質和細菌汙染的跡象。

該結果發表在《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34; &34;)上,是開發一種新的比色傳感器的第一步,該傳感器可以檢測食物變質和汙染的跡象。

這種智能食品傳感器可能有助於防止疾病暴發,例如最近洋蔥和桃子中的沙門氏菌汙染。它們還可以防止消費者扔出可能超出列印出的有效期但實際上仍可食用的食物。

麻省理工學院Paul M. Cook職業發展助理教授Benedetto Marelli說:&34;土木與環境工程。疫情爆發後,人們還會浪費很多食物,因為他們不確定食物是否受到汙染。這樣的技術將使最終用戶有信心不浪費食物。&34;哈特回憶道。

該團隊希望創建一種可以穿透多種食物表面的傳感器。他們提出的設計包括一系列由絲綢製成的微針。

&34; Marelli說。

更深入的檢測

為了製造新的傳感器,Kim首先製備了一種絲素蛋白溶液(一種從飛蛾繭中提取的蛋白質),然後將溶液倒入矽膠微針模具中。乾燥後,他剝去了所得的微針陣列,每個微針長約1.6毫米,寬約600微米,大約是義大利麵條線直徑的三分之一。

然後,研究小組為兩種生物墨水開發了解決方案-可以與其他傳感成分混合的變色可印刷聚合物。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人員將一種對大腸桿菌分子敏感的抗體混入一種生物墨水中。當抗體與該分子接觸時,它會改變形狀並物理推動周圍的聚合物,從而改變生物墨水吸收光的方式。這樣,生物墨水在感覺到汙染細菌時可以改變顏色。

研究人員製造了一種生物墨水,其中包含對大腸桿菌敏感的抗體,以及第二種對與腐敗相關的pH值敏感的生物墨水。他們將細菌敏感生物墨水以字母&34;的形式印刷在微針陣列的表面,然後在其旁邊將pH敏感生物墨水印刷為&34;。兩個字母最初都顯示為藍色。

然後,Kim將孔隙嵌入每個微針中,以提高陣列通過毛細作用吸收液體的能力。為了測試新傳感器,他從當地一家雜貨店購買了幾片生魚片,並向每片魚片注入了含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或不含任何汙染物的液體。他在每個魚片上插入了一個傳感器。大約16小時後,研究小組觀察到&34;僅在被大腸桿菌汙染的魚片中從藍色變為紅色,表明該傳感器準確地檢測到了細菌抗原。再過幾個小時後,所有樣品中的&34;和&34;都變成紅色,表明每個魚片都變質了。

研究人員還發現,與僅檢測食物表面病原體的現有傳感器相比,他們的新型傳感器指示汙染和變質的速度更快。

金說:&34; &34;

該團隊正在尋找加快微針對液體吸收以及生物墨水對汙染物的感應的方法。優化設計後,他們設想該傳感器可以在整個供應鏈的各個階段使用,從加工廠的操作員(可以使用傳感器監視產品出廠之前的操作者)到可以選擇應用傳感器的消費者確保某些食物可以安全食用。

相關焦點

  • 傳感器熱點:類魔術貼的食物傳感器可檢測變質和汙染
    傳感新品 【類魔術貼的食物傳感器可檢測變質和汙染】 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程師設計了一種類似維可牢尼龍搭扣的食物傳感器,該傳感器由一系列絲綢微針製成,可刺穿塑料包裝以對食物進行採樣,以檢查是否有變質和細菌汙染的跡象。
  • 吃變質肉或死人 汙染肉毒桿菌或黃麴黴菌可致命
    「這通常就是肉類變質汙染後,產生的黴菌,有青色、白色和紅色等。 」農紹莊說,黴菌的種類很多,其代謝產物也有很多種,像黃麴黴菌、麴黴菌等,在變質腐敗的肉及食品中都容易發現。  聞味道,也是判斷肉質腐敗與否的根據,肉類變質往往伴有酸味。
  • 變質食物有什麼特徵這些特徵出現可能是變質了
    吃變質食物對人體的危害很大,我們常常都不知道一些食物是否變質,其實變質食物是會向你「表達」的,變質食物有什麼特徵?下面我們來看看變質食物是如何向你「表達」的。(資料圖)變質食物有什麼特徵?2.土豆切開後變褐、鮮榨果汁變色果蔬和薯類食物中天生存在「酚氧化酶」,同時還富含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多酚類物質」,它們如果碰到一起,再加上氧氣,就會發生「酶促褐變」,即酚氧化酶催化無色的多酚類物質發生氧化反應,生成有色的「醌類物質」。這些醌類物質能夠相互聚合,使顏色越來越深。這個過程中雖不產生任何有害物質,但褐變後多酚類物質的抗氧化能力下降,並且還伴隨著維生素C的損失。
  • 以石墨烯為原材料的傳感器可檢測室內空氣汙染:且精度很高
    (原標題:以石墨烯為原材料的傳感器可檢測室內空氣汙染:且精度很高)
  • 國外研發基於石墨烯的電化學傳感器,可快速檢測食物中的過敏原和毒素
    6月11日消息,美國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基於石墨烯的電化學傳感器,能夠比標準的實驗室測試更快地檢測食物中的組胺(過敏原)和毒素。研究小組使用氣溶膠噴射印刷技術製造了這種傳感器,通過軟體控制按需更改圖案幾何形狀的能力允許快速製作原型並有效優化傳感器布局。
  • 傳感器可利用唾液來檢測血糖
    目前無法得到廣泛使用,因為美國FDA批准過程將需要很長的時間,我們必須確認這個裝置如何可以準確用於檢測人類血糖,尤其對於那些大吃大喝的患者,因為這些患者唾液中含有大量物質,這很可能會汙染測試樣品,影響測試結果。
  • 一張圖看懂食物放冰箱幾天變質!趕快收藏
    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冷藏期限,不要以為只要將食物塞進冰箱就可以不用再管了。應儘量按照不同食物不同的保存天數冷藏,避免食物變質甚至中毒。  先看看冷凍室和冷藏室有什麼區別  冷藏室:以不凍傷食品又有保鮮作用為準,溫度為2℃至10℃左右;  冷凍室:用於速凍食品,溫度為-16℃至-26℃左右,在冷凍室中的食品可以存放較長的時間;冷凍室食品中的水分會凝結成霜,到一定程度還要除霜。
  • 植物可穿戴傳感器 可檢測植物的蒸騰作用
    打開APP 植物可穿戴傳感器 可檢測植物的蒸騰作用 工程師3 發表於 2018-04-30 09:07:00 來自愛荷華州立大學的植物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了一種可以貼在植物上的小型石墨烯傳感器,為研究人員和農民提供了更多的數據,從而可以帶來更加穩健的年度收穫。
  • 第一致癌物黃麴黴素危害巨大 變質食物勿食用
    尤其是溼熱的南方,陰雨天使得食物很容易發黴變質,在食品安全方面還需多加注意。黃麴黴素在生活當中,存在廣泛。在20-25度之間是最利於生長的。南方溼度比較大、連陰雨時非常有助於黃麴黴的生長。黃麴黴毒素,對肝臟有很大毒性,在世界衛生組織2003年就已經把黃麴黴素列為第一大的致癌物。
  • 檢測顯示小吃攤食物受微生物汙染嚴重
    檢測結果  小吃攤食物受微生物汙染嚴重  10月10日,本報報導《小吃圍堵海大門 香的臭的混一堆》,反映了海大南、北門小吃攤點的汙染、擾民、佔道經營等問題。今天,記者再次來到現場發現,由於天氣晴好,小吃攤點不減反增。  海大南、北門共有飲食攤點50餘個。
  • 國外造出新型二氧化氮傳感器,靈敏度高,可追蹤城市和工業汙染
    蘇塞克斯大學的科學家與總部位於牛津的M-SOLV以及歐洲的研究人員合作,共同開發了一種氣體傳感器,該氣體傳感器可在價格合理的可攜式物聯網設備中提供NO2含量的準確讀數,該設備可與智慧型手機和應用程式同步。  NO2來自內燃機和工業過程,長期暴露於汙染物中會導致呼吸系統疾病,對嬰兒和哮喘患者而言尤其嚴重,甚至危及生命。
  • 食安專家提醒:解凍後的食物應立即烹飪 再凍小心變質
    廈門市食品安全專家庫專家、廈門市食品藥品質量檢驗研究院主任技師駱和東提醒市民,以上行為會導致食物中的微生物呈數量級增長,如果沒有儘快烹飪並燒熟煮透,食用後易發生食源性疾病。  實驗  食物反覆凍融後,微生物呈數量級增殖  有些市民以為把食物放進冰箱冷凍層,細菌就被凍死了。
  • 國外研究人員研發石墨烯生物傳感器監控食品的新鮮度和安全性
    6月29日消息,據外媒報導,國外研究人員將他們新的列印傳感器浸入金槍魚肉湯中,觀察讀數。結果證明,用高解析度的氣溶膠噴射印表機在柔性聚合物膜上列印並經過調整以測試組胺、變應原和變質的魚和肉的指示劑的傳感器,可以檢測到百萬分之3.41的組胺。
  • 魔術貼吊汽車《加油!向未來》揭秘自然仿生學
    ­  魔術貼吊起商用車­  你知道蜻蜓翅膀的原理,改善了飛機飛行時產生的劇烈抖動嗎?你知道挖掘機的懸臂,是根據鶴的形態仿生發明的嗎?你知道潛水艇的原理是來自魚鰾嗎?上周日黃金檔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的《加油!向未來》第二季,節目組以怪力魔術貼實驗為例,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仿生學在人類生活中的妙用。
  • 二氧化碳傳感器報警值_二氧化碳傳感器檢測方法
    打開APP 二氧化碳傳感器報警值_二氧化碳傳感器檢測方法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5-08 09:13:38   所以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濃度一般報警值設置1000ppm   二氧化碳傳感器檢測方法   大氣的嚴重汙染讓測量氣體濃度的技術和儀器不斷出現和發展。其中包括化學傳感器、陶瓷傳感器及各種類型的電化學傳感器,以及測量溼度的溫溼度記錄儀,二氧化碳變送器等等。每種傳感器適用於一定的應用領域,但需要經常校準,並只能在清潔的環境中工作。
  • 上海中芯國際學校後廚發現過期食物 番茄長毛 洋蔥變質
    【新民晚報·新民網】10月19日,位於張江的上海中芯國際學校的家長發現學校廚房內的番茄和洋蔥腐爛變質,而食物的加工日期寫成了
  • 霍爾效應傳感器可測量磁場和檢測位置
    根據測量的空間特徵,需要使用合適的安裝方法來安置和保持檢測元件。典型的霍爾效應傳感器通常有橫向或軸向兩種配置(圖3)。橫向傳感器一般是很薄的矩形,設計用於磁路間隙測量、表面測量和開放磁場測量。軸向傳感器一般是圓柱體,用於環形磁鐵中心孔測量、螺線管磁場測量、表面磁場檢測和普通磁場檢測。
  • 新型傳感器助力醫療可穿戴設備
    其核心算法可以將採集到的有效肌電數據通過濾波轉化為清晰波形,然後通過處理波形應用到康復、健身、VR\AR等領域,目前已經通過國家二類醫療器械質量檢測。   2、日本研發膏藥式腦電波醫療傳感器   日本大阪大學的科研團隊於2016年8月17日宣布,他們成功研發出如同「降溫貼」一般,可以貼在額頭上使用的膏藥式腦電波傳感器,能夠幫助人們實時觀察大腦狀態。
  • 研究人員開發出可檢測微弱信號的新型傳感器
    研究人員開發出可檢測微弱信號的新型傳感器引入噪聲以改善微弱信號是動物領域中常見的傳感現象。然而,在人造傳感器的情況下卻較難辦到。與大多數傳感器(噪聲是應減少的主要問題)相反,研究人員觀察到引入確切數量的背景噪聲實際上可以增強信號,使信號太弱而無法被標準傳感器感知到。可以檢測到的水平。雖然研究人員的傳感器基於稱為二硫化鉬的2D材料,能夠檢測光,但相同的原理也可以應用於檢測其他類型的信號。與傳統傳感器相比,由於傳感器所需的空間和能量非常有限,因此可以廣泛地適應新興的物聯網(IoT)。
  • 加速度計和陀螺儀傳感器:原理、檢測及應用
    實際上,MEMS傳感器正在成為消費類和移動產品差異化的關鍵要素,例如遊戲控制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MEMS為用戶提供了與其智能設備交互的全新方式。本文簡要介紹MEMS的工作原理、檢測架構以及各種潛在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