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與國際傳播學會(ICA)舉辦2019新媒體國際論壇

2020-12-06 中國日報網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迅猛發展,算法推薦、機器寫作、圖像識別以及人機互動等智能化產品快速迭代,未來的媒體將被怎樣重新定義?5G與人工智慧的結合,應際而生的新興媒體,將會突破人類的哪些想像?

10月26日,以「人工智慧時代:新興媒介、產業與社會」為主題的2019新媒體國際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開幕。論壇由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與國際傳播學會(ICA)共同主辦,國際傳播學會主席TERRY FLEW教授、海內外專家學者500餘人,以及近40位新聞與傳播院院長分享了AI時代各種新興媒介、智能傳播產業及其社會影響,以及智能新聞傳播教育等前沿成果。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長胡昊致歡迎辭,上海報業集團副社長季穎、國際傳播學會(ICA)主席Terry Flew先後講話,對論壇的順利召開表示祝賀。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院長李本乾教授主持論壇。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黨委宣傳部部長胡昊致歡迎辭

上海報業集團副社長季穎致辭

國際傳播學會(ICA)主席Terry Flew致辭

上海交大媒體與傳播學院院長李本乾教授主持論壇

ICA主席、昆士蘭科技大學教授Terry Flew針對AI時代的新聞特點,圍繞技術與信任的話題展開演講,通過研究不同國家政府網絡信息治理的不同方法,提出了網絡治理金字塔模式。同時提出了在網際網路技術發達的當下,不能忽視倫理道德,並且還要考慮新的技術如何為社會創造福祉。

ICA主席、昆士蘭科技大學教授Terry Flew

史丹福大學社交媒體實驗室主任Jeffrey Hancock教授演講的主題是數字時代的真相與信任,他指出傳播學研究已經從CMC(計算機為中介的傳播)轉向為AI-MC(以AI為中介的傳播)。人工智慧可以幫助我們進行更高效的交流,但也使人類面臨更多的謊言,挑戰社會信任的基礎,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與自己交流的是人還是機器。

史丹福大學教授、社交媒體實驗室主任Jeffrey Hancock

ICA前主席、美國南佛羅裡達大學教授Patrice Marie Buzzanell通過3個研究個案,發現不同性別、不同種族的人對於AI輔導的需求和利用程度不同。根據數據捕捉的個人特徵,AI會在不同階段提出更個性化的指導,從而論證了AI在學術生涯輔導方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ICA前主席、美國南佛羅裡達大學教授Patrice Marie Buzzanell

ICA前主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Ang Peng Hwa研究發現,性別、膚色、族群等的差異會影響人臉識別技術的準確率。他認為,全球範圍內應該有相關的政策和法規發揮作用,讓AI數據囊括足夠的多樣性和可能性,提升數據質量,使人工智慧更好地服務於人類。

ICA前主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Ang Peng Hwa

香港城市大學教授、國際傳播學會會士Jonathan Zhu通過對過去30年傳播學學術論文的出版數據進行研究發現,傳播學的學術圈已經從美國主導的格局,發展到多國合作,更多的國家和地區加入的狀態,國際學術研究的網絡逐漸擴大,國際學術圈得到整合。其中,中美學術合作的質和量都有長足的發展,合作趨勢明顯,學術論文出版的量和質都有明顯提升。

香港城市大學教授、國際傳播學會會士Jonathan Zhu

法國信息與傳播科學學會榮譽主席、勃艮第大學教授Daniel Raichvarg通過對一系列以人工智慧為主題的影片的剖析,指出人工智慧研究與傳播研究相似,都是科學、文化、媒介等研究的結合,我們不僅應當將人工智慧視為科技存在,也應該在傳播語境下,將它看作社交關聯的生產者進行研究。

法國信息與傳播科學學會榮譽主席、勃艮第大學教授Daniel Raichvarg

首爾大學教授、人類傳播研究期刊主編Eun-Ju Lee後真像時代、錯誤信息和假新聞被機構選為年度關鍵詞,表明社交媒體信息的真實性面臨嚴峻的挑戰。AI應用的流行,越來越難辨別對方的身份,甚至不能辨認對方是否是機器。人工智慧時代,傳播中真實性的問題愈加凸顯。

首爾大學教授、人類傳播研究期刊主編Eun-Ju Lee

密蘇裡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Fritz Cropp以生動的案例,介紹了密蘇裡大學新聞學院在信息爆炸,和AI對信息真實性造成挑戰的當下,如何進行新聞學教學改革和課程創新,來訓練學生成為當代優秀的記者,迎接新興技術的挑戰。

密蘇裡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Fritz Cropp

騰訊公司公共事務副總裁陳勇從傳播主體、傳播內容及兩者的互動反饋方面,分享了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在隱私保護、傳播美好等方面的實踐與探索,表達了新媒體追求科技向善的願景與使命。

騰訊公司公共事務副總裁陳勇

澎湃新聞副總編輯孫鑑分享了東方早報集團的新媒體轉型之路,他強調媒體融合的本質就是傳統媒體人再創業的過程。澎湃新聞通過調查新聞「硬核化」、主題宣傳「爆款化」、策劃報導「全景化」、運營分發「貨架化」和內容開放「平臺化」等策略收穫了強大的影響力。

澎湃新聞副總編輯孫鑑

新浪微博社會化營銷研究院院長鄔潔林的研究發現,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發生很大的改變,數位化消費爆發增長,消費者越來越有話語權,消費者單從向接受信息,到主動搜索信息,微博社交媒體圈子使購物社交化。

新浪微博社會化營銷研究院院長鄔潔林

字節跳動AI Lab科學家王明軒介紹,字節跳動旗下的Ticktok、TopBuzz等產品在全球範圍內收穫了大量活躍用戶,多國新聞傳播、視頻推廣的需求呈指數級增長,海量信息翻譯無法由人力完成,必須使用機器翻譯。使用神經網絡機器翻譯技術,能夠進行有效的新聞翻譯、視頻翻譯和辦公翻譯,在全球化交流中解決了語言障礙、新聞安全審核和全球員工溝通問題,為5G時代信息的跨國界傳播提供了技術途徑。

字節跳動AI Lab科學家王明軒

中華女子學院校長劉利群教授在《新媒體為女性賦權增能的新可能》的演講中指出,人工智慧的發展不但能為人服務,也可以對女性賦權,為女性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

中華女子學院校長劉利群教授

北京印刷學院副校長王關義教授在演講中表示,媒體融合時代,需要產、學研融合,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專業思維、融合能力、動手能力。

北京印刷學院副校長王關義教授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黨委書記、執行院長張濤甫教授指出,媒介技術的變化,導致不確定性集聚。我國新聞傳播教育目前處在滯後水平,新聞教育的三大功能,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社會與行業服務都面臨挑戰。我們必須對時代的挑戰作出有力的回應。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黨委書記、執行院長張濤甫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執行院長胡百精教授以三個與AI相關的問題出發,分析了人工智慧時代的傳播特點,並從新聞傳播教育的專業理想、專業抱負、專業倫理等維度,探討了學界可能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執行院長胡百精教授

上海交大媒體與傳播學院光啟特聘教授郭良文在題為《從數字人文與智能傳播視點講好中國非遺故事》的演講中,通過大量的實例,演示了數字人文和數字敘事在傳播中國文化中的運用,倡導數位技術和傳統人文學科要跨界融合。

上海交大媒體與傳播學院光啟特聘教授郭良文

該論壇組委會主席、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院長說:我院與國際傳播學會(ICA)攜手連續7年舉辦新媒體論壇,打破了ICA國際會議輪流坐莊的慣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國際傳播學界對中國傳播學的肯定和期望。同時他指出:聚焦新媒體領域舉辦系列新媒體國際論壇,旨在為國內傳播學界引入國際學術前沿成果,也有利於中國傳播教育和學術最新成果「走出去」,提高中國傳播學術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院長李本乾教授

上海交大-國際傳播學會(ICA)2019新媒體國際論壇現場

本屆論壇特設「院長論壇」,包括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大學、暨南大學、四川大學、廈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蘭州大學、山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湖南大學、上海大學、深圳大學、中華女子學院、北京印刷學院、河南大學、內蒙古大學、寧夏大學、山西大學、上海理工大學、蘇州大學、揚州大學、重慶師範大學等近40家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所長齊聚一堂,共同研討人工智慧對新聞傳播教育的機遇與挑戰。

院長論壇場景

本次論壇從全國數百篇投稿中遴選出150餘篇論文,設立了21組分論壇,內容涉及智能媒體內容生產、智能媒體技術應用、智能媒體信息傳播、智能媒體產業研究、人工智慧與社交媒體、人工智慧與社會變遷、人工智慧與空間形塑、人工智慧與新聞傳播教育等領域。

本次大會共評出優秀論文11篇,其中教師組(5篇):李武、艾鵬亞、楊韞卿的《智媒時代再論「信息繭房」:概念界定和效應探討》、童清豔、劉璐的《網絡流行語反現實沉默的「匿名群體驅動」研究》,吳志遠的《農技員媒介使用能力影響因素實證研究》,徐敏、李小勤的《文化融合視域下網生代的社群互動與邊界跨越》,楊曉冬、隗來、蘇琪的《計劃行為理論下媒體對公眾環保行為的作用機制-以霧霾治理為例》;學生組(6篇):白如金的《社交媒介使用與社會責任認同的關係:基於上海城市新移民的實證研究》,Ekaterina Novozhilova,Yi Mou,Kun Xi,Evaluating AI-generated Content:A Comparison between American,Chinese and German Respondents,郭巧敏的《智能時代的健康傳播:醫療機器人的社交媒體認知研究》,管帥的《離散與共振:中外人工智慧倫理困境研究的知識圖譜比較研究》,黃天樂的《空間、身體、邊界:VR電影之重構與維新》,王唯瀅的《新媒體時代中國重大主題新聞對外傳播的受眾影響機制研究——基於海外受眾調查的SEM模型建構》。

本次大會共評出優秀論文11篇,ICA主席Terry Flew、ICA前主席Patrice Marie Buzzanell、ICA前主席Ang Peng Hwa、上海交大媒傳學院院長李本乾教授共同為師生獲獎者頒獎。頒獎晚會由該院副院長李曉靜教授主持,院黨委書記李新碗教授致辭。

ICA主席Terry Flew(右四)、ICA前主席Patrice Marie Buzzanell(右三)、ICA前主席Ang Peng Hwa(左四)、上海交大媒傳學院院長李本乾教授為獲獎教師頒獎

ICA主席Terry Flew(右三)、ICA前主席Patrice Marie Buzzanell(右二)、ICA前主席Ang Peng Hwa(中)、上海交大媒傳學院院長李本乾教授為獲獎學生頒獎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李新碗教授致辭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李曉靜教授主持頒獎晚會

上海交大媒傳學院全體師生參加了論壇,其中包括美國、英國、法國、日本、俄羅斯、巴西、阿富汗、泰國等五十多個國家的留學生也參加了本次論壇。在採訪時留學生們紛紛表示,通過參加此次在學院召開的國際新媒體論壇,進一步的學習和接觸到國際智能媒體研究的前沿議題,對如何結合中國情境特徵進行智能媒體研究有了進一步的領悟和想法,受益匪淺。媒傳學院新聞傳播系教授、原美國邁阿密大學新聞與媒介管理系教授米歇爾.杜培恩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本次論壇不論從規模、學者參與度、論文質量來看都實屬世界一流水平,自己在和與會專家學者交流之後,也感到深受啟發,收穫良多。

據悉,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藉助上海交大強大的工科資源,通過文理交叉的辦學理念,產學研結合的辦學模式,國際化辦學的發展道路,在建院17年的歷程中,在全國新聞傳播教育界異軍突起,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目前,該院已有11人次擔任國家社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主持國家社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21項。擁有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名和客座教授2名,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2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名,以及教育部跨世紀、新世紀優秀人才5名。有來自包括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莫斯科大學、利茲大學等世界著名大學在內的58個國家的近300名留學生在院攻讀各類學位,其國際化辦學已處於國內一流水平。2012年學院媒體與傳播學科已躋身QS學科排名百強;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該院新聞傳播學科創造了以碩士點身份躋身全國新聞傳播學科A類學科的記錄;2017年成功申報到新聞與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點,2018年被列入校「雙一流」骨幹學科建設項目。2018年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進入全國前三。該院畢業生也已在國內外新媒體等行業發揮出重要作用。

(文中圖片由主辦方授權使用)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上海交大與國際傳播學會(ICA)舉辦2020新媒體國際論壇
    10月24日,由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與國際傳播學會(ICA)共同主辦的2020新媒體國際論壇在該院演播廳隆重開幕。在全球新冠疫情蔓延的背景下,本屆論壇以「智能傳播與社會關懷」為主題,通過「在線會場 + 線下會場」聯動的方式進行。
  • 上海交大與國際傳播學會(ICA)舉辦2020新媒體國際論壇——新冠疫情背景下的「智能傳播與社會關懷」
    10月24日,由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與國際傳播學會(ICA)共同主辦的2020新媒體國際論壇在學院演播廳隆重開幕。
  • 2019新媒體國際論壇聚焦人工智慧時代的新興媒介(一)
    10月26日,以「人工智慧時代:新興媒介、產業與社會」為主題的2019新媒體國際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開幕。論壇由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與國際傳播學會(ICA)共同主辦,國際傳播學會主席TERRY FLEW教授、海內外專家學者500餘人,以及近40位新聞與傳播院院長分享了AI時代各種新興媒介、智能傳播產業及其社會影響,以及智能新聞傳播教育等前沿成果。
  • 上海交大舉辦「心理與腦高峰論壇」
    2019年1月18日,在上海交通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研究院、腦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及Bio-X研究院的聯合策劃下,2019年度上海交通大學「心理與腦高峰論壇」在徐匯校區舉辦。
  • 海洋工程總裝研發設計國家工程實驗室2019年技術論壇成功舉辦
    12月4日,海洋工程總裝研發設計國家工程實驗室2019年技術論壇在上海舉辦。本次技術論壇由海洋工程總裝研發設計國家工程實驗室、上海市船舶與海洋工程學會和中國造船工程學會船舶設計學術委員會聯合主辦。七〇八所副所長陳剛代表海工國家工程實驗室理事長單位出席論壇並致辭,來自實驗室各成員單位的代表及特邀嘉賓共六十多人參加了論壇。海工國家工程實驗室以中國船舶集團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為依託單位,聯合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等13家單位共同建設。
  • 2019年中藥與植物藥國際論壇深圳舉辦 推動中醫藥國際化
    2019年中藥與植物藥國際論壇深圳舉辦 推動中醫藥國際化 2019年中藥與植物藥國際論壇在深圳舉辦 鄭小紅 攝   中新網深圳4月25日電(記者 鄭小紅)國家藥典委員會秘書長張偉25日在此間表示,近年來,中醫藥逐步走出國門,通過開展多邊或雙邊的國際合作,中藥材和中藥飲片標準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所認識並接受。
  • 2019新材料國際發展趨勢高層論壇
    2019新材料國際發展趨勢高層論壇 舉辦時間:2019-09-24 ~ 2019-09-26 舉辦地區:
  • 首屆社會語言學高端國際論壇在上海外國語大學成功舉辦
    首屆社會語言學高端國際論壇在上海外國語大學成功舉辦 2019年10月15日 08:3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馮健高 字號 內容摘要:
  • 「金熊貓」國際紀錄片節國際傳媒製作人論壇
    地點: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天府廳  2015「金熊貓」國際紀錄片節緊貼製作播出機構及製作人的實際需求,以量身定製、媒體融合為關鍵詞,通過紀錄片評獎、市場交易、展播展映、國際傳媒製作人論壇、培訓班,以及國內外獲獎節目的一線創作者親臨現場與觀眾就節目製作、創意、
  • 美國華文文藝界協會將舉辦北美華人文學國際論壇
    原標題:美國華文文藝界協會將舉辦北美華人文學國際論壇  中國經濟網2月27日訊 2月21日,美國華文文藝界協會在舊金山華埠舉辦羊年春節聯歡會,來自舊金山灣區各地的70多位作家、畫家、書法藝術家、歌唱家、舞蹈家與會。
  • 2019第五屆國際服務機器人產業高峰論壇在南京召開
    6月29日,由中國機械工業國際合作諮詢服務中心、南京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南京市麒麟科技創新園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由中國服務機器人及特種機器人產業聯盟具體承辦的第五屆國際服務機器人產業高峰論壇在南京金陵飯店召開。論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指導,同時得到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的大力支持並受邀作為南京市政府舉辦的「2019南京創新周」的重要內容。
  • 【行業會議】2019(第八屆)民用飛機航電國際論壇即將舉辦
    2019(第八屆)民用飛機航電國際論壇2019年4月16日至17日  中國,上海
  • 2019(第六屆)益生菌國際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黃俊) 11月8日,「健康有益——2019(第六屆)益生菌國際高峰論壇」(簡稱「益生菌論壇」)在T.I.T創意園隆重舉行。
  • ...第五屆國際核電小堆發展高峰論壇(ISMRF 2019)在上海成功舉辦
    2019年12月5日-6日,第五屆國際核電小堆發展高峰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上海成功舉辦。本屆論壇是由上海英致商務諮詢有限公司作為主辦單位,中船集團719所、國家電投集團中央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作為支持單位共同舉辦。
  • 「文明互鑑 文明互譯」天外舉辦第二屆社會語言學高端國際論壇
    天津北方網訊:10月19日上午,天津外國語大學舉辦第二屆「文明互鑑•文明互譯」學術交流季(以下簡稱「學術交流季」)啟動儀式暨第二屆社會語言學高端國際論壇。
  • 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國際學術論壇舉行
    2020年12月14日至16日,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國際學術論壇(Academic Forum of Institute of Medical Robotics)在交大閔行校區轉化醫學大樓和線上ZOOM平臺同步舉辦。
  • KVB崑崙國際亮相2019第十二屆亞洲金融論壇
    力推「智匯金融」普惠香港中小企業  共創可持續生態與可共融未來 香港2019年1月15日電 /美通社/ -- 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香港貿易發展局聯合舉辦的第十二屆亞洲金融論壇KVB 崑崙國際集團(簡稱:「KVB 崑崙國際」)(上市業務股份代號:6877.HK)為本屆亞洲金融論壇官方受邀贊助商,聯合鳯凰網財經攜手舉辦以「『智匯金融
  • 俄「莫斯科北極和南極日」國際論壇推遲到秋季舉辦
    原標題:俄遠東和北極發展部網站編譯版:「莫斯科北極和南極日」國際論壇推遲到秋季舉辦 來源:駐哈巴羅夫斯克總領事館經貿之窗俄遠東和北極發展部網站3月12日消息,受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影響,俄羅斯遠東和北極發展部以及俄羅斯自然資源和生態部決定將「莫斯科北極和南極日
  • 2020(第十屆)上海·天目湖航空工業國際論壇在溧陽舉辦
    10月28日,由上海市航空學會、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製造有限公司、中國航空無線電電子研究所共同主辦的「2020(第十屆)上海·天目湖航空工業國際論壇」在溧陽市舉辦。上海市航空學會理事長史堅忠、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一級巡視員李穎,以及溧陽市領導葉明華、王耀慶出席論壇。
  • 2018年中國科技傳播論壇在京召開 - 學術活動 - 中國科技新聞學會
    2018科技傳播獎揭曉        11月25日,主題為「下一代網際網路時代的科技傳播」的2018年中國科技傳播論壇在京召開。論壇舉行了2018年科技傳播獎頒獎儀式,頒出了優秀個人、優秀團體、優秀作品等諸多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