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叉機構的疲勞壽命分析及結構優化

2021-01-08 起重運輸機械

趙海霞 王玉民 趙 曉青島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青島 266061

摘 要:疲勞失效是剪叉機構主要失效方式之一,根據剪叉機構高周疲勞的特性,選擇名義應力法對剪叉機構的疲勞壽命進行評估,建立剪叉機構的數學模型,基於子模型思想,對危險構件進行隔離分析,得到剪叉框架的最小疲勞壽命和最小安全係數的區域,進行結構優化,保證剪叉機構在設計壽命內安全運行。

關鍵詞:剪叉機構;疲勞失效;名義應力法;子模型;優化

中圖分類號:TH211 + .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0785(2018)07-0104-05

0 引言疲勞失效是剪叉機構主要失效方式之一,對剪叉機構的壽命研究是保證剪叉機構在設計壽命內可以正常工作,即不能因受交變載荷導致疲勞損傷而失效;當達到設計壽命時才開始逐步失效,即充分利用剪叉機構材料的使用性能。對剪叉機構進行疲勞壽命研究對保證工程安全和降低成本及提高產品性能都具有重要意義。

名義應力法是發展成型較早的疲勞壽命估算方法,通過對比構件危險區域的名義應力和應力集中係數來評估或校核構件疲勞壽命。名義應力法的前提條件是構件為理想的連續體且承載不大,斷面應力小於材料的屈服極限,材料應力應變為線性關係。

1 剪叉機構靜力分析在分析剪叉機構的疲勞壽命時,首先要確定應力的分布情況,以便確定危險位置。因此,疲勞壽命的評估基於靜力學分析結果,經過響應面優化後的有限元模型,查看其整體應力分布情況,如圖1 所示。可以看出,應力分布不均,與液壓缸鉸接的部分區域應力較大,最大應力出現在下剪叉框架的剪叉臂與鉸耳支撐連接處,為156.95 MPa,其他部分應力較小。

圖1 最大應力發生位置

2 剪叉機構疲勞壽命估算通過對剪叉機構的靜力分析,得到剪叉機構應力相對集中的構件為下剪叉框架。剪叉機構的材料為Q345鋼,泊松比m = 0.3,彈性模量E = 2×105 MPa,密度r = 7 800 kg/m3,據此得到圖2 所示材料S -N 曲線。

圖2 剪叉機構材料S -N 曲線

2.1 影響疲勞壽命的因素影響構件疲勞壽命的因素較多,除了載荷加載方式、順序和平均應力外,還受應力集中效應、尺寸效應、缺口效應和表面加工質量等因素影響。

1)尺寸效應、缺口效應和表面加工質量對疲勞壽命的影響剪叉機構材料S -N 曲線對數表達式為

式中:N 載荷循環次數,m 雙對數坐標系下S - N曲線斜率的倒數,C 材料參數,S 應力幅。當考慮尺寸效應、缺口效應和表面加工質量對疲勞壽命的影響時,S - N 曲線表達式改寫為

式中:Kf 為疲勞強度降低係數,KS 為缺口效應係數,ε 為尺寸效應係數,β 為表面質量係數。由於材料的S - N 曲線通過光滑試樣的反覆加載試驗獲得,與實際工況的疲勞壽命存在一定差別,因此要引入強度降低係數Kf 對材料的S - N 曲線進行修正,以獲得實際工況下材料的疲勞壽命。根據剪叉機構的工況及載荷類型,Kf 取0.91。

2)平均應力修正目前,發展較成熟的平均應力修正理論主要有Goodman、Gerber 和Soderbeg 等, 在此選擇Goodman理論對剪叉機構疲勞壽命進行修正。三種平均應力修正理論的修正曲線如圖3 所示。其中Goodman 曲線表達式為

圖3 三種平均應力修正方式

2.2 循環載荷加載方式在剪叉機構的實際工況中,液壓缸通過鉸耳與剪叉臂鉸接,為平臺提供舉升動力。在舉升過程中,液壓缸的推力隨起升角度的增大而減小,每一次從最低位置的舉升過程相當於載荷的加載過程,下降過程相當於載荷的卸載。因此,剪叉機構每進行一次起升、降落,就相當於一次載荷的循環加載。當剪叉機構下降到最低位置時,液壓缸的推力降為0。因此,在對剪叉機構進行疲勞壽命分析時,選擇載荷為零基準的循環加載方式,加載曲線如圖4 所示。

圖4 零基準常幅加載方式

由圖4 可知,循環應力採用餘弦方式加載,每次加載的最大值為靜力分析中得到的最大應力,該最大應力精度將影響疲勞壽命分析結果,故一個收斂性較好的靜力分析結果是準確評估疲勞壽命的必要條件。在子模型靜力分析模塊中,將應力較大的區域網格進行加密,網格尺寸為加密前的50%,重新進行求解,結果如圖5 所示。

圖5 加密網格後的剪叉臂框架應力分布

從圖中可以看出,網格加密後的分析結果最大應力位置沒有發生改變,最大應力值由156.95 MPa 增長到166.67 MPa,增長幅度為6.19%,滿足精度要求,故認為靜力分析結果已經收斂。

2.3 疲勞壽命分析疲勞壽命分析是基於靜力分析結果的,在之前的靜力分析模塊中插入疲勞工具,設置Kf 為0.91,選擇Goodman 平均應力修正。

1)疲勞壽命如圖6 所示,疲勞壽命最小值發生位置與靜力分析中最大應力出現的位置相同,在下鉸耳與剪叉臂連接處,為3.54×104 次。其餘絕大部分疲勞壽命都在6.89×105以上,最大疲勞壽命為106。由於此處的應力水平低於材料S -N 曲線中的壽命為106 時對應的應力水平,故被認為無限疲勞壽命。

圖6 下剪叉框架疲勞壽命評估結果

2)安全係數根據有關工程數據統計,剪叉式升降臺在實際工況下每日起升約50次,按工程機械常規設計壽命20 a計算,剪叉機構的總壽命為3.65×105,在後處理中插入安全係數進行求解,計算結果如圖7 所示。

圖7 下剪叉框架安全係數

安全係數反映了結構的安全程度,在疲勞分析中,表示材料疲勞極限與許用應力的比值。由圖7 可知,最小安全係數為0.56,發生在下鉸耳與剪叉臂連接處,區域相對集中,即當剪叉機構起升3.65×105 次時,此處區域最先發生疲勞破壞,故需對此區域進行優化;其餘絕大部分安全係數都大於3,安全性較高。

3)疲勞敏感度疲勞敏感度通過模擬改變載荷的大小(範圍為初始載荷的50% ~ 150%),評估最小疲勞壽命隨加載載荷的變化情況,在後處理的疲勞分析模塊中插入疲勞敏感度。分析結果如圖8 所示。

圖8 疲勞敏感度曲線

從圖8 可以看出,在50% ~ 75% 範圍內,最小疲勞壽命隨載荷的減小迅速增大;在75% ~ 150% 範圍內,最小疲勞壽命隨載荷的增大而緩慢減小。

2.4 疲勞壽命分析結果通過基於靜力環境下的疲勞壽命分析與安全係數分析,可得剪叉機構的疲勞壽命最小值發生下鉸耳與剪叉臂連接處,最小疲勞壽命為3.54×104 次,不能滿足剪叉機構的設計壽命,且此區域最小安全係數僅為0.56,需要對其進行優化。

從疲勞敏感度曲線可以看出,載荷對疲勞壽命的影響較大,而剪叉機構的載荷就是平臺起升所需的液壓缸最大推力,說明對液壓缸最大推力的優化對提昇平臺疲勞壽命有積極影響。

3 剪叉機構結構優化經過對剪叉機構的疲勞壽命分析可得,剪叉機構的最小疲勞壽命為1.9 a,達不到設計壽命要求,故需對剪叉機構進行優化。

由於最大應力發生在下鉸耳與剪叉臂的連接處,在下鉸耳與剪叉臂連接處增加一加強板,對高水平應力集中區域進行加強,通過增大下鉸耳與剪叉臂的接觸面積來改善局部受力情況,增加加強板後,按照前面的步驟重新進行分析,優化後的數據如圖9 ~圖11 所示。1)最大應力

由圖9 可以看出,經過加強板的強化後,最大應力由166.67 MPa 下降到98.512 MPa,降低了40.8%,下鉸耳與剪叉臂連接處的應力集中情況得到明顯改善。

圖9 優化方案應力

2)疲勞壽命由圖10 可以看出,經過加強的下剪叉框架最小疲勞壽命由3.54×104 上升到4.63×105,滿足了20 a 設計壽命的使用要求。

圖10 優化方案壽命

(3)安全係數由圖11 可以看出,經過優化的下剪叉框架最小安全係數為1.04,即所有構件在設計壽命的使用範圍內都是安全的。

圖11 優化方案安全係數

經過以上對剪叉框架優化前後的最大應力、疲勞壽命即安全係數的對比可知,剪叉機構的最小疲勞壽命和最小安全係數在較大程度上受危險區域的應力集中現象影響,如「木桶效應」,優化剪叉機構的最薄弱環節,對加強提升其整體性能有重要意義。

4 結論選擇名義應力法作為評估其壽命的計算方法,指出了用名義應力法評估其疲勞壽命時用到的相關理論;建立剪叉機構的數學模型,在其裝配體環境下進行整體靜力分析的基礎上,基於子模型法思想,將其中的危險構件——下剪叉框架從裝配環境中隔離出來進行單獨研究;基於靜力學分析結果,對剪叉框架進行疲勞壽命分析,得到剪叉框架最小疲勞壽命和最小安全係數的發生區域,並進行後續優化;優化後剪叉機構的危險區域的應力集中情況得到明顯改善,滿足設計壽命使用要求。

參考文獻[1] 曾午平. 剪叉式液壓升降臺參數化設計及結構分析[D]. 太原:太原科技大學,2009.[2] 張鴻鵠,郭蓮,王宇恆. 剪叉式液壓升降臺的設計[J].機械設計與製造工程,2014,43(12):69-72.[3] 趙海霞,趙曉,譚鵬,等. 基於ANSYS Workbench的剪叉式升降臺關鍵零件拓撲優化[J]. 機械設計與製造工程,2017,46(6):37-40.[4] 郭浩亮,穆希輝,呂凱,等. 剪叉式升降臺的仿真及優化設計研究[J]. 機械設計與製造,2015(10):91-93,97.[5] 曾午平,衛良保. 剪叉式液壓升降臺的設計計算[J].起重運輸機械,2010(1):20-22.[6] 謝志江,孫玉,李誠,等. 基於ANSYS Workbench的搬運機械手結構優化設計[J]. 機械與電子,2010(1):65-67.[7] 鄭玉巧,張堆學,毛建軍,等. 剪叉式升降臺液壓缸位置參數優化設計[J]. 工具機與液壓,2010,38(20):39-41.[8] 陸梓,王立華,何雨松. 剪叉式液壓升降臺的優化設計 [J]. 新技術新工藝,2013(11):76-78.[9]Yan Qin Zhang,Ze Yang Yu,Xiao Dong Yang,etal.Thermal Deformation Impact Analysison the Workbenchof Large Size Hydrostatic Bearing Plate Structure[J].Materials Science Forum,2016,3 901(836).

[10] 韓曉東, 王革鵬, 高飛, 等. 基於ANSYSWorkbench的變壓器油箱優化設計[J]. 高壓電器,2014,50(8):110-114.

相關焦點

  • 基於疲勞破壞的吊梁壽命評估分析
    吊梁結構受力多為交變載荷,而交變載荷正是吊梁結構發生破壞的主要因素,吊梁的最大應力點可能會出現位置和幅值的變化。通過計算出的疲勞壽命的大小來判斷其安全性,如果計算的疲勞壽命遠遠超出其規定或期望的使用壽命,可對其結構進行一定的減小或局部改進以降低其疲勞壽命,使其儘可能地接近期望使用壽命,這樣既可滿足使用要求,也能減輕自重,提升性能,降低成本。
  • 叉吊搬運車橫梁結構系統6σ 穩健優化設計
    關鍵詞:叉吊搬運車;橫梁結構系統;Kriging 模型;蒙特卡洛抽樣;6σ 穩健優化中圖分類號:TH21:TH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0785(2018)08-0093-050 引言叉吊搬運車將貨叉搬運與吊裝機構有機結合,擴大了其作業適應性和靈活性,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減輕工人勞動強度,並減少工作安全隱患。
  • 優化貨叉扁鋼33MnCrTiB生產工藝的實踐
    原標題:優化貨叉扁鋼33MnCrTiB生產工藝的實踐   摘要:本文針對33MnCrTiB鋼生產中出現夾雜物評級不合格和鑄坯出現凹陷、中心疏鬆等質量問題,系統性地對脫氧工藝
  • 江夏藏龍島辦事處剪叉式升降平臺出租實時報價
    江夏藏龍島辦事處剪叉式升降平臺出租實時報價剪叉式升降平臺租賃服務區域:湖北省武漢、黃石、十堰、荊州、宜昌、襄陽、鄂州、荊門、孝感、黃岡、鹹寧、隨州、江岸、江漢、橋口、漢陽、武昌、青山、洪山、東西湖、漢南、蔡甸、江夏、黃陂、新洲等地區。起重機新聞升降平臺常見安裝問題有哪些?
  • 基於LabVIEW的振動疲勞分析
    疲勞分析對材料和部件進行疲勞分析及預測壽命有幾種可能的方法,包括應力-壽命、應變-壽命、裂紋擴展和點焊接頭等方法。而應力-壽命方法是最為行之有效的技術,該方法在設計中被廣泛應用。下圖顯示了基於應力-壽命模型的疲勞分析過程。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33317.htm
  • 金屬所等開發出高速列車關鍵構件疲勞壽命預測軟體系統
    該團隊博士劉睿、王斌,副研究員張振軍、龐建超,與研究員張鵬,針對低周疲勞壽命、疲勞強度與疲勞裂紋擴展速率,提出系列疲勞性能預測與優化理論模型,作為解決材料疲勞性能大都依靠「試錯」問題的關鍵理論,被首次集成於疲勞分析軟體中。
  • 研究人員開發出高速列車關鍵構件疲勞壽命預測軟體系統
    高速列車關鍵構件服役可靠性是制約高速列車發展的核心因素之一,高速列車關鍵構件材料疲勞壽命預測與性能優化是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然而,材料疲勞性能優化多停留在依靠「試錯」階段,不僅費時費力,而且難以確保優化效果。儘管已有多種疲勞壽命預測軟體,但是國內仍缺少同類商用軟體。
  • 多軸疲勞計算
    1.多軸疲勞的基本概念無論從設計還是評價角度,多軸疲勞下的壽命預測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 常用的機械疲勞分析方法,都在這裡了
    該方法的特點是可以通過一定的分析、計算,將結構上的名義應力轉化為缺口處的局部應力和應變。它可以細緻地分析缺口處的局部應力和應變的非線性關係,可以考慮載荷順序和殘餘應力對疲勞壽命的影響。因此,到目前為止,局部應力-應變法是一種比較好的疲勞壽命估算方法。
  • 「第五期全國疲勞學術專題研討會—材料與結構疲勞壽命預測」召開
    10月9—11日,由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疲勞分會主辦,東北大學、瀋陽航空航天大學、瀋陽建築大學和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聯合承辦的「第五期全國疲勞學術專題研討會(2020)—材料與結構疲勞壽命預測」 在遼寧省瀋陽市友誼賓館召開。
  • 雙交流剪叉、玻璃吸盤車、電動臂車……宏信建發來訪鼎力!
    為解決客戶煩惱,通過不斷研發創新,鼎力已發布覆蓋全高度機型的雙交流剪叉,防水等級IP67,租賃商再也不用擔心涉水故障啦!鑑於雙交流剪叉的良好「水性」,7月6日下午,宏信建發總經理助理王一平先生、總經理助理權江輝先生蒞臨鼎力,觀看了雙交流剪叉在內的多款設備!
  • 進展|蛋白質動態結構分子開關:植物捕光天線實現高效捕光和光保護...
    該研究揭示,聚集態的LHCII三聚體的螢光壽命和強度受溫度和酸度調控,溫度升高或者酸度增加都能夠導致顯著的螢光淬滅現象。通過螢光壽命分析表明,LHCII存在兩種構像體,即長壽命的捕光構像(light-harvesting, H)和短壽命的能量淬滅構像體(Quenching, Q)。另外系統在較高的溫度下通常還存在變性的蛋白構像(Denatured, D)。
  • 進展 | 蛋白質動態結構分子開關:植物捕光天線實現高效捕光和光保護功能間切換的機理研究
    通過螢光壽命分析表明,LHCII存在兩種構像體,即長壽命的捕光構像(light-harvesting, H)和短壽命的能量淬滅構像體(Quenching, Q)。另外系統在較高的溫度下通常還存在變性的蛋白構像(Denatured, D)。因而在變溫過程中,系統中存在三種構像體,即H、Q 和D。結合螢光壽命和強度分析,可以嚴格得到三者相對含量隨溫度的變化關係。
  • 案例 晶片BGA封裝的焊點熱疲勞分析
    電子封裝以及組件在工藝或服役過程中,因材料的熱膨脹在封裝結構內將產生熱應力應變,從而會導致電子封裝的電、熱或機械失效,所以電子封裝的可靠性是該技術領域的關鍵問題之一。研究並預估電子封裝的可靠性,也是當前各相關演技機構的重點研究領域之一。本案例是對採用BGA方式封裝的晶片進行高低溫環境下的焊點熱疲勞分析,精確預測焊點的壽命,保證了晶片封裝的可靠性,從而進一步提升了電子產品的口碑。
  • 振動疲勞的主要意義
    來源:FESIM有限元分析作者:飛賽團隊從人們發現疲勞現象以來,疲勞研究經歷了以不同學科為理論基礎的研究階段,表達了疲勞破壞理論不斷發展與完善的過程。由於現代工業的蓬勃發展,工程結構所處的振動環境日趨複雜,仍然採用常規的疲勞破壞理論已難以精確地估算結構的疲勞壽命,或者無法解釋工程上某些結構疲勞破壞問題。
  • 點焊疲勞分析方法簡介
    對於汽車白車身這種複雜結構,在有限元分析中,焊點通常是採用簡化模型來模擬,一般不會給出細化的三維網格,所以無法精確計算焊點應力。Rupp等人於1995年提出,用有限元法來進行非常詳細的應力分析通常是不現實的,因為過分精細的模型通常帶來高昂的費用。所以他們認為,在工程分析和結構設計中,與點焊接頭承載載荷直接相關的名義結構局部應力比精確計算的點焊應力更為實用。
  • 橋梁壽命分析的探究——鋼筋混凝土T梁疲勞性能試驗
    隨著我國交通量的不斷增加,橋梁承受反覆車載作用的疲勞問題也愈顯突出,由此導致的結構短壽服役問題亟需引起重視。2014年頒布的《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14)已明確提出橋梁應考慮壽命設計。但是,當前我國規範及標準尚缺乏針對鋼筋混凝土梁橋疲勞行為、壽命的校驗方法或理論,因此壽命設計的規定及分析實質上並不落地。
  • 基於ADAMS 的伸縮臂式高空作業平臺 變幅機構鉸點優化
    變幅機構液壓缸鉸點位置的布置直接影響液壓缸受力和整體的緊湊性,進而影響系統的穩定性及可靠性[1]。本文藉助動力學分析軟體ADAMS,以伸縮臂臂架變幅液壓缸鉸點位置坐標為設計變量,液壓缸受力最大值為目標函數,對此變幅機構液壓缸鉸點位置進行優化設計。與傳統的解析法和作圖法相比,該方法簡單、可視性強,可以得到鉸點位置產生的更廣泛的影響性,為類似的結構優化問題提供了理論參考。
  • 研究改善鎳鈦合金材料疲勞壽命
    作為範例展示,獲得了柱狀、管狀和蜂窩狀結構;F. 等溫加載時各材料行為的對比;G. 絕熱加載時各材料行為的對比;H. 各材料的滯後特性和效率的對比北京時間11月29日,《科學》在線發表了西安交通大學能動學院錢蘇昕副教授與美國馬裡蘭大學材料科學工程系等合作論文「增材製造的抗疲勞高性能彈熱製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