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機械疲勞分析方法,都在這裡了

2021-01-08 騰訊網

1

名義應力法

名義應力法是以結構的名義應力為試驗和壽命估算的基礎,採用雨流法取出一個個相互獨立、互不相關的應力循環,結合材料的S -N曲線,按線性累積損傷理論估算結構疲勞壽命的一種方法。

基本假定:對任一構件(或結構細節或元件),只要應力集中係數KT相同,載荷譜相同,它們的壽命則相同。此法中名義應力為控制參數。該方法考慮到了載荷順序和殘餘應力的影響,簡單易行。

但該種方法有兩個主要的不足之處:

一是因其在彈性範圍內研究疲勞問題,沒有考慮缺口根部的局部塑性變形的影響,在計算有應力集中存在的結構疲勞壽命時,計算誤差較大;

二是標準試樣和結構之間的等效關係的確定十分困難,這是由於這種關係與結構的幾何形狀、加載方式和結構的大小、材料等因素有關。

正是因為上述缺陷,使名義應力法預測疲勞裂紋的形成能力較低,且該種方法需求得在不同的應力比R和不同的應力集中因子KT下的S-N曲線,而獲得這些材料數據需要大量的經費。公眾號@機械知網,分享知識,傳播價值。

因而,名義應力法只適用於計算應力水平較低的高周疲勞和無缺口結構的疲勞壽命。近年來,名義應力法也在不斷的發展中,相繼出現了應力嚴重係數法 (S.ST)、有效應力法、額定係數法 (DRF) 等。

2

局部應力-應變法

局部應力一應變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據結構的名義應力歷程,藉助於局部應力-應變法分析缺口處的局部應力。再根據缺口處的局部應力,結合構件的S-N曲線、材料的循環。一曲線、E -N曲線及線性累積損傷理論,估算結構的疲勞壽命。

基本假定:若一個構件的危險部位(點)的應力一應變歷程與一個光滑小試件的應力一應變歷程相同,則壽命相同。此法中局部應力一應變是控制參數。

局部應力一應變法主要用於解決高應變的低周疲勞和帶缺口結構的疲勞壽命問題。該方法的特點是可以通過一定的分析、計算,將結構上的名義應力轉化為缺口處的局部應力和應變。它可以細緻地分析缺口處的局部應力和應變的非線性關係,可以考慮載荷順序和殘餘應力對疲勞壽命的影響。因此,到目前為止,局部應力-應變法是一種比較好的疲勞壽命估算方法。它克服了名義應力法的兩個主要缺陷,但它亦有本身固有的缺陷:

一是沒有考慮缺口根部附近應力梯度和多軸應力的影響;

二是疲勞壽命的計算結果對疲勞缺口係數K值非常敏感。

而在實際工作中,精確地確定結構的K值是非常困難的,這就影響了局部應力一應變法估算疲勞壽命的精度。此外,局部應力一應變法要用到材料的C-N曲線,而E-N曲線是在控制應變的條件下進行疲勞試驗而得到的,試驗數據資料比較少,不如S-N曲線容易得到,這也影響了該方法的使用。

3

能量法

基本假定:由相同的材料製成的構件(元件或結構細節),如果在疲勞危險區承受相同的局部應變能歷程,則它們具有相同的疲勞裂紋形成壽命。

能量法的材料性能數據主要是材料的循環應力一應變曲線和循環能耗一壽命曲線。雖然在現有的能量法中均假設各循環的能耗是線性可加的,而事實上由於循環加載過程中材料內部的損傷界面不斷擴大,因此能耗總量與循環數之間的關係是非線性的。這一關鍵問題導致了能量法難於運用於工程實際。因此能量法可能不是一種十分合理和有前途的方法。

4

場強法

基本假設:由相同的材料製成的構件(元件或結構細節),如果在疲勞失效區域承受相同應力場強度歷程,則具有相同疲勞壽命。此法的控制參數是應力場強度。用場強法預測結構的疲勞裂紋的形成壽命時,需要循環應力一應變曲線和S-Nf曲線(或£-Nf曲線),分析計算較複雜。

由上述四種疲勞壽命預測方法各自的特點可知,不同的已知條件需採用不同的預測方法:如對於具有大量的疲勞性能數據的材料製成的連接件或結構件可採用名義應力法;對於具有複雜的幾何外形且承受複雜載荷作用下的一些結構件可採用局部應力一應變法,尤其是瞬態的循環;一曲線和£-Nf曲線相結合的方法;應力場強法可以用於與局部應力一應變法相同的材料疲勞性能數據,即循環a一曲線和S-N或£-Nf曲線。

5

斷裂力學方法

斷裂力學理論是基於材料本身存在著缺陷或裂紋這一事實,以變形體力學為基礎,研究含缺陷或裂紋的擴展、失穩和止裂。通過對斷口定量分析得出構件在實際工作中的疲勞裂紋擴展速率(適用較廣泛的是Paris疲勞裂紋擴展速率公式),合理地對零部件進行疲勞壽命估算,確定構件形成裂紋的時間,評價其製造質量,有利於正確分析事故原因。事實上這種方法解決了工程中許多災難性的低應力脆斷問題,彌補了常規設計方法的不足,現已成為失效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

疲勞斷裂是結構零部件失效的主要模式。據統計,由於結構部件失效導致的重大事故中的85%-90%與疲勞斷裂有關。根據斷裂力學的觀點,金屬結構件的疲勞破壞是由於主裂紋擴展到臨界尺寸而造成的,結構的壽命取決於結構危險部位裂紋的萌生與擴展。

該方法將疲勞斷裂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構件在交變力作用下產生初始裂紋(初始裂紋定義至今仍無統一標準,習慣上為0.5-1mm);

二是裂紋開始擴展,以致產生較大宏觀裂紋;

三是裂紋急劇擴展,迅速導致破壞,它的壽命往往很短,稱瞬間斷裂壽命,工程上不予考察。

按裂紋產生的時間,又可將第一階段定義為始裂壽命,第二階段定義為裂紋擴展壽命(習慣上稱剩餘壽命)。對壽命的度量一般以經歷的循環荷載的次數來表示。該理論認為,疲勞極限是客觀存在的,也就是說,當構件承受的循環荷載幅值小於該構件材料的疲勞極限時,該構件不可能因產生裂紋導致破壞,即從疲勞壽命角度考察其壽命是無限的。此外疲勞壽命不僅與循環載荷幅值和材料物理、化學特性有關,還與載荷的變化頻率有關,故疲勞壽命有高周疲勞與低周疲勞之分。

前述名義應力法、局部應力一應變法等均是研究始裂壽命。而剩餘壽命的研究,則較複雜。目前是一個熱點問題,工程界尚未提出普遍接受的評估手段。

近年來,斷裂力學理論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它還很不完善,斷裂失效的機理還不是十分清楚,所以要應用該理論得出簡單而準確可靠的疲勞壽命預測計算式還有待時日。

6

可靠性設計方法

可靠性設計方法是應用可靠性理論和設計參數的統計數據,在給定的可靠性指標下,對零部件、設備或系統進行的設計。其目的是發現和確定產品存在的隱患和薄弱環節,通過預防和改進,提高產品的固有可靠性。公眾號@機械知網,分享知識,傳播價值。

但是機械系統的可靠性研究還很不成熟,況且用可靠性設計的方法也不能解決疲勞剩餘壽命評估的問題。

7

概率斷裂力學

斷裂力學是基於確定性參數的估算方法。概率斷裂力學是將斷裂力學中裂紋尺寸、斷裂韌性、應力強度因子、裂紋擴展速率等參數作為隨機變量,進行可靠性分析。這樣就提高了斷裂力學工程分析方法的可靠性。但該種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是其涉及到隨機變量和隨機數目前主要採用正態分布、三參數威布爾分布來產生,顯然不足以完全反映實際情況;

二是試驗數據不足。

故這種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目前也有人利用模糊數學和統計模擬的方法對金屬結構的技術狀態進行綜合評價,並在此基礎上推算它的剩餘壽命。這些方法是否可靠,不僅取決於數學方法,還取決於人的主觀因素。

8

金屬結構疲勞壽命評估理論基礎

試驗上側重於研究選擇適合於工程的金屬結構實際測量的方法,找到應用於實際的判斷依據,從而正確地評價其壽命。利用計算機的虛擬技術,提高對實測數據的處理,建立金屬結構件的專家系統,評定金屬結構的疲勞剩餘壽命和其餘的技術指標,進而研究金屬結構的設計、製造和技術改造等的人工智慧系統。

在今後的金屬結構疲勞壽命評估理論中,專家們一致認為應著手以下幾方面的研究:

理論上側重研究系統臨界狀態及多臨界狀態的優化問題,研究多判據情況下一次二階矩法;

研究驗證臨界失效模型的有效方法;

完善疲勞強度理論及斷裂力學方法;

研究更適合系統的概率失效模型,改進目前計算斷裂概率方法;

進一步研究計算可靠度的方法;

研究影響系統的敏感性參數,特別研究對系統的參數敏感性分析方法,從而系統有效地處理其敏感性指標。

相關焦點

  • 疲勞分析(4)-應力組合方法
    在疲勞分析過程中,除了振動載荷外的其他所有載荷,分析引擎均會根據疲勞載荷創建應力張量歷程。
  • 疲勞強度有限元分析
    螺栓連接、鍵連接、銷連接、鉚連接、焊接、膠接、過盈連接,其中螺栓連接因為其經濟性,方便性,可靠性,最常用,用的最廣,因而研究其在不同工作情況下的疲勞強度對於提高連接的可靠性,安全性,機械整體的性能,整個機械行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具有重要的意義。本論文側重研究其在交變應力情況下的強度計算機分析。
  • 飛機發動機疲勞及抗疲勞方法
    疲勞被稱為機械構件的致命殺手,據統計,機械零部件的破壞很大比例是由疲勞引起的(根據不同的數據來源及統計方法,常見的比例在40%~90%)。比如,葉片在承受起落循環造成的疲勞損傷的同時,也承受著振動引起的疲勞損傷,其失效往往是高周低周複合失效,複合疲勞壽命將比單獨的低周疲勞、高周疲勞壽命降低很多。航空發動機疲勞壽命預測常用方法零部件從投入使用到最後疲勞斷裂的壽命,由裂紋萌生壽命和裂紋擴展壽命兩部分組成。
  • 基於LabVIEW的振動疲勞分析
    疲勞分析對材料和部件進行疲勞分析及預測壽命有幾種可能的方法,包括應力-壽命、應變-壽命、裂紋擴展和點焊接頭等方法。而應力-壽命方法是最為行之有效的技術,該方法在設計中被廣泛應用。下圖顯示了基於應力-壽命模型的疲勞分析過程。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33317.htm
  • 點焊疲勞分析方法簡介
    對於汽車白車身這種複雜結構,在有限元分析中,焊點通常是採用簡化模型來模擬,一般不會給出細化的三維網格,所以無法精確計算焊點應力。Rupp等人於1995年提出,用有限元法來進行非常詳細的應力分析通常是不現實的,因為過分精細的模型通常帶來高昂的費用。所以他們認為,在工程分析和結構設計中,與點焊接頭承載載荷直接相關的名義結構局部應力比精確計算的點焊應力更為實用。
  • 剪叉機構的疲勞壽命分析及結構優化
    對剪叉機構進行疲勞壽命研究對保證工程安全和降低成本及提高產品性能都具有重要意義。名義應力法是發展成型較早的疲勞壽命估算方法,通過對比構件危險區域的名義應力和應力集中係數來評估或校核構件疲勞壽命。名義應力法的前提條件是構件為理想的連續體且承載不大,斷面應力小於材料的屈服極限,材料應力應變為線性關係。
  • 疲勞強度的影響因素
    但是實際零部件的形狀、尺寸、表面狀態、工作環境和工作載荷的特點都可能大不相同,而這些因素都對零部件的疲勞強度產生很大的影響。疲勞強度的影響因素可分為力學、冶金學和環境三個方面。這些因素互相聯繫影響,使得在疲勞強度設計和疲勞壽命預測時,綜合評價這些因素影響變得複雜。
  • 機械相關的面試基礎知識
    機械基礎知識,你們還記得多少呢?今天小編特地簡單整理了一些,也溫故一下學過的內容,不足之處還請大家指出,特別是找工作面試也可能遇到哦1、三視圖基本規則是什麼?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至於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剖視圖、向視圖大家有興趣可以了解)2、常用的熱處理方法有哪些?什麼是調質?
  • 焊點疲勞仿真工程方法探討
    許多汽車製造商都會對車身進行疲勞壽命分析,而車身上又採用如此大量的點焊連接,焊點疲勞仿真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顯而易見。點焊的性能與許多變量有關,如殘餘應力、材料不均勻性、焊接參數、厚度、熔核尺寸、熱影響區和基材的材料性能、塗覆層和粘合劑、載荷等。因此,需要有專業的焊點疲勞仿真分析方法和工具,實現對焊點的裂紋萌生進行足夠準確的壽命預測,以滿足工程應用需求。
  • 常用的數據分析方法及案例講解
    常用的數據分析方法有描述統計、信度分析、相關分析、回歸分析、聚類分析等。本文將結合實際案例,為大家一一講解這些數據分析的方法。如果你想了解如何做數據分析,就接著看下去吧~描述性統計分析是通過圖表或數學方法,對數據資料進行整理、分析,並對數據的分布狀態、數字特徵和隨機變量之間關係進行估計和描述的方法。這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最常用的一種數據分析方法,因此這裡就不再用案例展開講解了。2、信度分析信度即可靠性,它是指採用同樣的方法對同一對象重複測量時所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企業在招聘員工時會有一套性格測試題,這裡面就用到了信度分析。
  • 滑輪組機械效率綜合計算題的分析思路和常用公式
    【學習目標】掌握滑輪組機械效率的特點和分析方法.【方法點撥】1. 題型特點 機械效率綜合計算題2.定量計算機械效率基本原則①「同一根繩子上拉力相等」原則:不計繩重和摩擦時,一根繩子上拉力相等.②「繩長不變」原則;繩長几乎不變,自由端伸長量等於負重端繩子的縮短量.3.
  • 金屬所等開發出高速列車關鍵構件疲勞壽命預測軟體系統
    此外,該平臺還集成了團隊成員提出的強度與硬度關係、斷裂韌性-強度關係、斷裂韌性尺寸效應模型、等效疲勞壽命方法(EQ)及蒙特卡洛概率疲勞強度方法(MS),為簡化相關性能測試與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論與方法。  在疲勞理論創新的基礎上,該團隊副研究員白鑫集成了商用疲勞壽命分析軟體方法,建立基於國產材料與焊接接頭的組織與性能資料庫,解決了商業疲勞分析軟體與國產材料/焊接接頭疲勞分析方法在平均應力修正、結構應力修正、疲勞強度修正的方法及參數差異問題,集成了相應的經典修正理論,建立了該軟體平臺的構件壽命預測模塊。
  • 研究人員開發出高速列車關鍵構件疲勞壽命預測軟體系統
    近日,該團隊研究員張鵬、副研究員白鑫與中車長春軌道客車有限公司高速列車系統集成國家工程實驗室合作,針對高速列車轉向架等關鍵構件材料,將這些原創理論模型與傳統理論相結合,聯合開發出「軌道客車常用材料和焊接結構疲勞分析平臺」,並已完成所有軟體調試與驗收工作。該平臺功能與國產高速列車材料及焊接結構開發需求契合,得到中車長客的支持和認可。
  • 52種國產機械材料的S-N曲線表達式,機械設計人員必備
    用全尺寸零件進行疲勞試驗是取得零件S-N曲線的最精確方法。但是,在設計階段,零件尚未製造出來,而且,用全尺寸零件進行疲勞試驗費用很高,往往沒有條件這樣做。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材料S-N曲線推導出零件S-N曲線。因此,材料S-N 曲線又是零件S-N曲線的基礎。
  • 常用數據分析方法:方差分析及實現!
    方差分析是一種常用的數據分析方法,其目的是通過數據分析找出對該事物有顯著影響的因素、各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及顯著影響因素的最佳水平等。本文介紹了方差分析的基礎概念,詳細講解了單因素方差分析、雙因素方差分析的原理,並且給出了它們的python實踐代碼。
  • SEM優化常用的幾種數據分析方法
    SEM優化工作少不了做分析報表,而數據分析不僅僅是為了發現問題,為解決問題提供參考數據,也是對推廣效果的直觀展現方式,善用工具,能事半功倍地掌握工作,並及時作出調整。簡而言之,數據分析就是為了幫助我們對工作做到心中有數。
  • 礦山機械設備齒輪減速機的潤滑分析
    摘要:圍繞礦山機械設備齒輪減速機潤滑,首先分析了兩種基本的潤滑狀態,其次闡述了潤滑作業可能帶來的4 種影響,最後提出了7 點建議,以期能夠提高齒輪減速器潤滑度,優化礦山機械設備性能,推動我國礦山採掘行業發展。礦山採掘作業中所使用的齒輪減速器,其工作性能、使用期限和材質、參數設置等諸多因素相關聯,尤其是齒輪減速器潤滑條件。
  • 振動疲勞的主要意義
    來源:FESIM有限元分析作者:飛賽團隊從人們發現疲勞現象以來,疲勞研究經歷了以不同學科為理論基礎的研究階段,表達了疲勞破壞理論不斷發展與完善的過程。疲勞研究最初以材料力學為理論基礎,後來為滿足工程實踐對疲勞設計精度不斷增長的需求,逐步發展為以彈塑性力學、斷裂力學等為理論基礎。學術界與工程界對疲勞展開了大量的研究,進展飛速,但在研究結構疲勞時,都忽略了結構動態特性(例如,固有頻率、結構阻尼等)的影響。
  • 高壓斷路器機械故障診斷與定位的新思路:KPCA-SoftMax診斷方法
    在處理信號方面,給出了如小波包變換法、包絡分析法、數理統計法等,有學者提出了一種基於數理統計的方法,通過分析採集到的振動信號,使用標準差作為特徵參數,將機械狀態的振動信號量化處理。由均值和標準差確定各個狀態的置信空間,比較待診斷振動信號在各個振動狀態置信空間的置信度來得到振動狀態的分類結果。有學者探索了小波變換與小波包變換分析採集到的振動信號的區別,使用小波包變換提取特徵向量。
  • 基於疲勞破壞的吊梁壽命評估分析
    邵健帥 鄧鵬程 張國棟 於 軍0 引言航天產品對吊裝的可靠性、安全性要求較高,一旦吊梁出現疲勞斷裂,很容易形成彈毀人亡的慘劇,故對吊梁進行壽命評估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以往,在進行吊梁結構設計時,一般都進行吊梁靜力學強度計算,通過計算保證吊梁的安全係數不小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