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勞分析(4)-應力組合方法

2021-01-14 CAE小二哥
在疲勞分析過程中,除了振動載荷外的其他所有載荷,分析引擎均會根據疲勞載荷創建應力張量歷程。為了進行疲勞計算,程序需要將這些應力張量轉換成標量值,然後與材料S-N曲線進行對比,從而進行損傷計算,得到材料疲勞壽命。

即:將有限元計算結果中的應力張量與材料S-N曲線標量應力進行等效轉換的過程稱為應力組合。其實現過程如下所示:


應力組合實現過程

常用的應力組合方法包括:

(1)AbsMaxPrincipal

(2)SignedVonMises

(3)SignedShear

(4) CriticalPlane

(5)MaxPrincipal

(6) VonMises

(7) Shear

一般情況下,一個應力張量有9個應力分量,考慮到對稱性,該矩陣減少為6個應力分量:

由於需要將有限元計算結果應力與材料S-N曲線應力進行等效轉換,因此選用一個不隨坐標系變換而變化的客觀評價量——主應力,三個主應力σ1≥σ2≥σ3。

下面針對上述應力組合方法進行總結。

1.AbsMaxPrincipal(最大主應力的絕對值)

2.SignedVonMises(帶符號的VonMises等效應力)

此方法可以依據主應力的正負有效反應出載荷歷程的正負性。

4. CriticalPlane(臨界面)

臨界面方法僅對2D平面進行標記,該方法通過雨流計數法在多個平面進行計算,是疲勞分析中應用較多的方法。


主應力在臨界面的轉換

每個面上的應力計算方法為:

其中,ф取值為0,10,20,30……170°。

5.MaxPrincipal(最大主應力)

最大主應力是最大的第1主應力,但是是當第1主應力幅值小於第3主應力時,該方法可能會導致錯誤結果。因此,不推薦使用。

該方法得到的應力結果始終為正值,無法評估壓縮載荷結果,因此也不推薦使用。

7. Shear(剪切應力)

該方法也未考慮應力的正負性,也不推薦使用。

總結:
1.有限元計算得到的應力張量在疲勞分析過程中是無法直接使用的,需轉換為一個標量值才能與材料S-N曲線進行對比,得到疲勞壽命結果,上述過程就是應力組合;
2.上述應力組合方法中,推薦使用第(2),(3),(4)方法,考慮相對較為全面,結果更為準確。


相關焦點

  • 常用的機械疲勞分析方法,都在這裡了
    該方法的特點是可以通過一定的分析、計算,將結構上的名義應力轉化為缺口處的局部應力和應變。它可以細緻地分析缺口處的局部應力和應變的非線性關係,可以考慮載荷順序和殘餘應力對疲勞壽命的影響。因此,到目前為止,局部應力-應變法是一種比較好的疲勞壽命估算方法。
  • 疲勞強度有限元分析
    在應力理論、疲勞強度、螺栓設計計算的理論基礎之上,以疲勞強度計算所採取的三種方法為依據,以汽缸蓋緊螺栓連接為研究對象,進行本課題的研究。假設汽缸的工作壓力為0~1N/mm2=之間變化,氣缸直徑D2=400mm,螺栓材料為5.6級的35鋼,螺栓個數為14,在F〞=1.5F,工作溫度低於15℃這一具體實例進行計算分析。
  • 焊點疲勞仿真工程方法探討
    因為焊接連接會產生一定的缺口從而造成應力集中。裂紋的起始位置一般在應力集中的地方,然後通過焊點和母材擴展,這使得通過點焊連接的結構在工作期間常常在焊接處發生失效破壞。許多汽車製造商都會對車身進行疲勞壽命分析,而車身上又採用如此大量的點焊連接,焊點疲勞仿真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顯而易見。
  • 點焊疲勞分析方法簡介
    對於汽車白車身這種複雜結構,在有限元分析中,焊點通常是採用簡化模型來模擬,一般不會給出細化的三維網格,所以無法精確計算焊點應力。Rupp等人於1995年提出,用有限元法來進行非常詳細的應力分析通常是不現實的,因為過分精細的模型通常帶來高昂的費用。所以他們認為,在工程分析和結構設計中,與點焊接頭承載載荷直接相關的名義結構局部應力比精確計算的點焊應力更為實用。
  • 基於LabVIEW的振動疲勞分析
    疲勞分析對材料和部件進行疲勞分析及預測壽命有幾種可能的方法,包括應力-壽命、應變-壽命、裂紋擴展和點焊接頭等方法。而應力-壽命方法是最為行之有效的技術,該方法在設計中被廣泛應用。下圖顯示了基於應力-壽命模型的疲勞分析過程。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33317.htm
  • 基於疲勞破壞的吊梁壽命評估分析
    止動銷圖1 吊具結構組成示意圖焊縫在使用環境下疲勞問題的分析方法,一般包括按疲勞強度進行安全性校核和按焊縫疲勞特性曲線進行壽命預測兩大類。前者分析方法較粗糙,但易於操作和實施,它通過將不同形式的焊接接頭進行分類,根據經驗方法及修正技術給出各種焊接結構的疲勞強度,並據此評估焊接結構的安全性,該方法無法分析得到焊縫的疲勞壽命,只能定性地判別是否存在疲勞斷裂問題。
  • 剪叉機構的疲勞壽命分析及結構優化
    對剪叉機構進行疲勞壽命研究對保證工程安全和降低成本及提高產品性能都具有重要意義。名義應力法是發展成型較早的疲勞壽命估算方法,通過對比構件危險區域的名義應力和應力集中係數來評估或校核構件疲勞壽命。名義應力法的前提條件是構件為理想的連續體且承載不大,斷面應力小於材料的屈服極限,材料應力應變為線性關係。
  • 多軸疲勞計算
    多軸疲勞理論的發展,提供了許多比例或非比例加載狀態下的應力應變計算模型。應力應變狀態分析為了更清晰的理解多軸疲勞的基本概念,需要對單軸載荷下結構的應力應變狀態有所了解。結構在簡單拉伸靜態載荷作用下,其上任意一點的應力應變狀態可以用莫爾圓來描述。
  • 應力分析設計標準和規則設計標準的主要區別
    從制訂應力分析設計規範開始,一方面由於已認識到這一點,另一方面,由於引入了疲勞失效準則,由高應力(應變)、低循環疲勞機理和大量實驗數據的整理結果可知,採用最大剪應力理論或最大能量理論遠比最大主應力理論為合適,且由於最大剪應力理論使用方便,所以採用了最大剪應力理淪。
  • 金屬材料應力腐蝕分析
    可要是有力作用在粘壁雞蛋粘塊上面,此時對湯鍋的應力可以看作是一種作用在湯鍋上的力,比如說拿清潔球或洗碗布去擦洗粘壁雞蛋粘塊,那不到幾分鐘就可以清理掉粘壁雞蛋粘塊。換個角度看上面的事件,應力就好像拿清潔球或洗碗布去擦洗,腐蝕就像洗潔精。應力腐蝕不是某一種腐蝕,而是應力和腐蝕的共同作用下的組合環境。
  • 飛機發動機疲勞及抗疲勞方法
    比如,葉片在承受起落循環造成的疲勞損傷的同時,也承受著振動引起的疲勞損傷,其失效往往是高周低周複合失效,複合疲勞壽命將比單獨的低周疲勞、高周疲勞壽命降低很多。航空發動機疲勞壽命預測常用方法零部件從投入使用到最後疲勞斷裂的壽命,由裂紋萌生壽命和裂紋擴展壽命兩部分組成。
  • 名義應力、廣義名義應力、熱點應力、結構應力、等效結構應力
  • 組合微型水力壓力與井眼成像測量全應力張量
    巖石的應力狀態對於所有的地質力學應用非常重要,從井眼的穩定性到油藏強化處理。然而,目前還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單獨確定應力張量。通常有3類方法可以直接從井眼測量應力。當然,還有其他一些能夠得到應力信息的方法。 第一類方法基於巖心分析,像滯彈性應力恢復(Teyful,1984),應力差異分析(Strickland等人,1980)和套取巖心(Goodman,1989)。
  • 鋼-混凝土組合梁負彎矩區設計方法的中、歐、美、日規範對比分析
    鋼-混凝土組合梁負彎矩區設計方法的中、歐、美、日規範對比分析 1.浙江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23000 摘要:鋼-混組合梁負彎矩區的計算方法對於連續組合梁設計是重難點,國內外關於該區域的計算方法有較大差異。通過對比中歐組合梁相關技術規範,發現國內規範均未考慮混凝土拉伸剛化引起的鋼筋應力增加。
  • 疲勞損壞案例與分析(二)
    ◆點蝕損壞的保險責任討論  點蝕是疲勞失效的一種形式,其形成源於材料表面重複受壓形成的脈動應力(應力從零到最大值往復變化),稱為接觸疲勞。這種疲勞損壞的表現形式與前一案例軸類零件不同的是,其表面裂紋一旦產生,隨工作應力作用裂紋張開,此時將有潤滑油進入裂縫,從工作偶件相互作用(如齒輪嚙合)到脫離接觸進入下一工作循環,粘滯於縫隙中的潤滑油受裂紋彈性閉合和工作應力作用同時擠壓,在縫隙內形成很大的壓力,就使得除了受到表面的壓應力外,工作零件材料內部還受到油壓對裂紋的作用,加之其他各種原因的綜合作用,零件表面材料凹坑狀脫落,稱為點蝕。
  • 螺栓失效分析方法
    檢查螺栓的螺紋部分,看螺距是否有變化,這可以幫我們判斷螺栓是否承受了較大的載荷,如果螺距變大,說明螺栓應力超出了屈服應力。 圖1.韌性斷裂 脆性斷裂一般情況下端面是平的,端面和疲勞失效相似,不過看上去更光亮一些,露出晶粒狀斷裂。脆性斷裂不會顯示處形變的跡象,有些斷裂會顯示指向應力起始點的鋸齒痕或瀑布紋。
  • 南洋理工《Scripta Mater》拉伸性能相同,疲勞性能差異竟如此大?
    隨著對合金機械性能的需求不斷增長,促使材料學者們為高強度高延性組合而探索混合或非均質材料。多層鋼(Multilayered steel,MLS)就是一種混合材料,這種材料是由軟而延性好的奧氏體和硬而脆的馬氏體層狀交替堆疊而成,從不同組分可以中獲得高強度和高延展性的組合。
  • 3.4 梁結構的切應力 切應力流 正確識別切應力方向
    3.4 梁結構的切應力 梁彎曲切應力強度校核: 細長梁的控制因索通常是彎曲正應力。此時,滿足彎曲正應力強度條件的梁,一般都能滿足切應力的強度條件。
  • 典型壓力容器用鋼1.25Cr0.5Mo疲勞蠕變交互作用機理成果介紹
    而疲勞、蠕變及其交互作用作為典型的失效模式,始終是各國學者研究的重點和難點。本研究針對石化行業廣泛使用的1.25Cr0.5Mo鋼,對其進行了大量的高溫疲勞蠕變試驗和斷口分析,探討影響疲勞蠕變行為及其壽命的主要因素,建立能反映疲勞損傷、蠕變損傷及疲勞蠕變交互作用損傷相互轉換關係的四種斷裂特徵圖,提出免於蠕變失效分析的判定條件,建立疲勞蠕變壽命預測方法和損傷評估方法。
  • 帶孔平板的應力分析
    ,幫助同學們初步了解WELSIM建模和分析的基本步驟,掌握應力問題的分析方法。要求分析圓孔應力集中處的Mises應力。材料屬性: 彈性模量 E= 200 GPa, 泊松比為0.33拉伸載荷: p=100 MPa平板厚度: 5 提示: WELSIM中的量都沒有單位,用戶應自己保證量綱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