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和人類的發展是避不開的,只要出現了衝突,到最後大多都是通過戰爭解決。不管是哪個年代的戰爭,只要打起來,是必然會產生傷亡的。而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在相對發展落後的古代,戰爭結束後,士兵們成千上萬的屍體是如何處理的?
早前的作戰模式通常都是冷兵器交鋒,不會對屍體造成太大的損害,凡是在戰場上陣亡的士兵,全都只能橫七豎八的躺在地上。所以有人就會好奇,這麼大批量的屍體,古人究竟是怎麼處理的。通過專家的多年的研究,在大部分情況下,他們都是像下面這樣處理屍體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是最沒人道主義的處理方法,那就是懶得管了。因為一般戰場清理都是戰勝方,本來剛剛才經歷完一場慘烈的戰爭,看到這些倒下的敵人,很多都恨不得上去再補兩刀。如果時間和條件允許的話,勝利的一方會選擇把戰友屍體帶回去,如果出現意外情況的話,別說敵軍屍體了,可能連友軍的都懶得管,全部扔在那裡自然分解。
當然這只是無奈之舉,除非逼不得已否則沒人會這樣做,而且假如真的放任不管,是會釀成大錯的。古代醫療水平本來就不行,一旦這些屍體腐爛爆發瘟疫,局面根本就控制不住,這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
然後就是戰場上基本會使用的方法,選擇就地掩埋。土葬自來也是中國的傳統,這些戰士不管怎麼說,也是為了國家而犧牲的英雄,如果都不管他們,也太讓人寒心了。但由於一般屍體都太多,所以大多數都是挖一個大坑,把他們全部埋在一起,這樣可以節約非常多的時間,同時也把問題個解決了。
這樣做也不怕屍體瘟疫,但有一個缺陷就是,因為人數太多了,可能有些還能搶救一下的傷兵,被迫無奈的選擇在地上長眠,還有根本沒辦法細緻把兩方士兵分開,很多就只能埋在一起,如果封建點來說,兩方都得不到安息。
還有一種是進行焚燒,但這個要進行起來有點麻煩,在封建社會死無全屍是讓人難以接受的。不過拿來燒敵人就沒啥問題了,本來就是互相仇視的,如果把他們拿來焚燒,不僅可以解決瘟疫問題,還能讓自己開心一下,而且比挖坑掩埋可太省力了,這是處理屍體最高效的辦法。
不過大家都生活在和平年代,就不要去糾結這些屍體怎麼處理了,因為就現代武器那個殺傷力,估計一場戰爭下來,也不會留下多少完整的屍體。全世界都應該有拒絕戰爭的覺悟,這才是人類最好的出路,否則只能迎來世界毀滅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