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晚,陸豐甲子四中某雞場,發現一具疑似石虎的屍體。據網友報料稱:估計是昨晚又來雞場偷雞,被狗咬死的,貓狗不對付啊,我們雞場有幾條狗,以前也有石虎來偷雞,被狗抓到....
.
石虎也叫豹貓,是體型較小的食肉類,略比家貓大,體長為36~66釐米,尾長20~37釐米,體重1.5~8千克,尾長超過體長的一半。頭形圓。從頭部至肩部有四條黑褐色條紋(或為點斑),兩眼內側向上至額後各有一條白紋。耳背黑色,有一塊明顯的白斑。全身背面體毛為棕黃色或淡棕黃色,布滿不規則黑斑點。胸腹部及四肢內側白色,尾背有褐斑點或半環,尾端黑色或暗灰色。
豹貓的體形十分勻稱。頭圓吻短,眼睛大而圓,瞳孔直立,耳朵小,而呈圓形或尖形。牙齒的數目減少,只有28~30枚,但很多牙齒的形狀變得很強大,同時連帶著上下頜骨也變得短而粗壯,而控制頜骨的肌肉及附著的顴弓也變得更堅強有力。門齒較小而弱,上下頜各有3對,主要作用是啃食骨頭上的碎肉和咬斷細筋。犬齒長而極為發達,最為突出醒目,而且還與附近的門齒及前臼齒之間保持相當的空隙,是主要的武器,用來殺傷或咬死獵物,由於前後有間隙,因此能咬得更緊,貫穿得更深。上下4枚犬齒相合,好比4支槍尖交錯一般。臼齒只有1對,上臼齒退化,都是非常弱小,而且被壓縮到內側,但是下臼齒則很堅強發達。一般沒有第一枚上前臼齒,第二枚上前臼齒不大。裂齒強大,又有兩三個特別銳利的齒尖,上下交錯,形如剪刀,可以咬穿最硬厚的牛皮或割裂最堅韌的獸肉。裂齒位置靠後,接近咀嚼肌,所以它們的強力咬切動作均後移至嘴角。
生境:豹貓主要棲息於山地林區、郊野灌叢和林緣村寨附近。分布的海拔高度可從低海拔海岸帶一直分布到海拔3000米高山林區。在半開闊的稀樹灌叢生境中數量最多,濃密的原始森林、墾殖的人工林(如橡膠林、茶林等)和空曠的平原農耕地數量較少,乾旱荒漠、沙丘幾無分布。
食性:主要以鼠類、松鼠、飛鼠、兔類、蛙類、蜥蜴、蛇類、小型鳥類、昆蟲等為食,也吃漿果、榕樹果和部分嫩葉、嫩草,有時潛入村寨盜食雞、鴨等家禽。豹貓的食性和生活習性與俗稱「野狸子」的叢林貓很相似,雖然兩者外觀有差異,但仍然容易被搞混。
習性:窩穴多在樹洞、土洞、石塊下或石縫中。豹貓的巢域大小,豹貓主要為地棲,但攀爬能力強,在樹上活動靈敏自如。夜行性,晨昏活動較多。獨棲或成對活動。善遊水,喜在水塘邊、溪溝邊、稻田邊等近水之處活動和覓食。
更多勁爆消息,請在後臺回復
潮汕人必須關注的公眾號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封面達人在線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