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和五年(公元330年),石勒稱趙天王(後來正式稱帝),立世子石弘為太子。史稱石弘「幼有孝行,以恭謙自守」,是石勒理想中的接班人。石勒常說,劉邦在馬上打天下,漢文帝以玄默守之,隱然把自己和石弘比作劉邦、劉恆父子。但是,石勒侄石虎在常年的戰鬥中逐步掌握大權,就如同石勒本人之於漢/前趙的關係一樣。石勒手下大臣程遐、徐光勸石勒除掉石虎,石勒因為天下還沒有平定,需要石虎東徵西討,所以沒有答應。鹹和七年(公元332年),石勒去世,石弘即位,僅僅過了兩年,石虎就廢掉石弘,自立為帝,並將石弘殺死。後趙是十六國第一次基本統一中原,如果石弘能夠守住後趙的基業,也許中國的南北朝歷史將提前上演。
鹹康元年(公元335年),石虎正式稱制,立其子石邃為太子。石虎窮兇極惡,荒淫無道,他的兒子們比他還要厲害。石邃想要殺死石虎,以及兄弟石宣,有人向石虎告發之後,石虎就殺死石邃及妻兒二十六人,並將東宮二百多人一起處死。立石宣為太子。石宣使手下楊柸、牟皮、趙生等人殺死兄弟石韜,偏偏也被人告發。石虎怒不可遏,用鐵環穿過石宣兩頷,把他鎖在地上,把食物倒在木槽裡,像餵豬狗一般。讓石韜手下的兩個宦官郝稚、劉霸把石宣吊死,並焚燒他的屍體。把石宣妻兒九人,並東宮三百多人一併殺害。
石虎讓大臣們重新選出太子,太尉張舉認為應從石斌、石遵中二者選一。而張豺曾俘獲劉曜幼女,獻與石虎,生幼子石世。張豺想立石世,將來好成為輔政大臣。石虎認為這些成年的兒子個個都想殺死父兄,還不如立一個年幼的兒子,於是立石世為太子。太和六年(此處應為永和五年,即公元349年)石虎病死,張豺殺死燕王石斌,立石世為帝。各路諸侯都來興師問罪,石閔一馬當先,接著是石遵、姚弋仲、苻洪、劉國等人,他們殺死劉太后、石世、張豺,立石遵為帝。可憐石世在位僅有33天,就被廢掉,繼而被殺。
石衝、石苞是石虎的兩個兒子,聽說石遵即位,先後起兵聲討,都被石閔等人擊敗。石閔是石虎養孫,也是石勒、石虎這種類型的人物,憑藉東徵西討逐漸掌握大權。起初石遵曾許諾即位後立石閔為太子,但後來卻立石斌的兒子石衍,石閔因此大失所望,擁兵自立,先殺死石遵、鄭太后、石衍、上光祿張斐、中書令孟準、左衛王鸞等人,立石鑑為帝,石遵在位183天;然後殺死石鑑,並殺死石虎孫三十八人,石鑑在位103天。《晉書》稱後趙「石勒以成帝鹹和三年(公元328年)僭立,二主四子,凡二十三年,以穆帝永和五年(公元349年)滅」,此處應為記錄有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