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19年,羯人石勒脫離了前趙的管轄,在襄國建立了政權,國號趙,史稱後趙,在公元329年他率軍攻滅前趙,此時的後趙在他的帶領下如日中天,蓬勃發展,但卻也埋下了極大的隱患,
早年身為奴隸的石勒當然沒有兒子,直到成勢之後才娶妻生子,幾個兒子年紀都很輕,雖然稱帝後他就冊立長子石弘為皇太子;次子石宏為驃騎大將軍、秦王;三兒子石恢為輔國將軍、南陽王。但這幾人完全無法和他的侄子石虎相比,石虎幼年就和石勒離散,和石勒母親相依為命,在17歲時才被劉琨找到送給了石勒,石虎兇猛殘暴,打仗時帶頭衝鋒,石勒打仗每每都是以他為先鋒,因此屢立戰功,但石勒稱帝後只封他為太尉,中山王。這讓石虎大為不滿,他和兒子抱怨,皇上百戰成功,皆我之功勞,本應傳位與我,他卻立黃毛小兒為太子,連大單于之位都不讓我當,他死後我必報此仇。
公元333年太子石弘20歲了,石勒命他開府理事,但太子重文輕武,喜歡文人雅士,石勒對中書令徐光感嘆,太子文弱,世未承平,恐誤大事,徐光趁機勸道,太子天姿聰穎足以守成,但中山王勇武過人,殘暴多詐,恐怕日後威脅太子,石勒點了點頭,但石虎平時對石勒恭順得體,他又將削權之事放下,太子石弘的舅舅程遐也很擔心,也進言勸石勒,中山王掌兵多時,殘暴不仁群臣畏懼,他的兒子們年長又分別掌兵,將來必為害少主,請陛下早除,沒想到石勒卻說程遐要除掉宗親,想外戚獨掌朝政,根本不聽他的良言相勸,程遐出去後又找到徐光。徐光說:「中山王最恨的就是我們兩人,恐怕將來非但危國,而且你我二人還有家禍。」這一天石勒找徐光商議國事,擔心吳蜀兩地未平會遺禍兒孫,徐光趁勢進諫,吳蜀是國之四肢,不會危及生命,中山王權勢太大,這才是心腹之疾,石勒聽後默不作聲,但此後他開始分石虎的權利,並有罷免他的心思,但石虎在羯族貴族中很有威望,一時又讓石勒猶豫不決,對於這個侄子石勒比誰都了解,但此時江山未統,太子石弘又年輕文弱,他希望石虎能像周公輔成王一樣,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不久石勒感染風寒,病勢沉重,他下詔太子石弘,中山王石虎,中常侍嚴震進宮,石虎先行進宮封鎖宮禁不許太子進宮,並假傳旨意,要在外掌兵的石勒最信任的秦王石宏和彭城王石堪回京,以方便他控制,這一日石勒迴光返照突然清醒,發現秦王石宏在宮裡,問他誰讓你回來的,我讓你鎮守藩鎮,是為了防止內部有人作亂,如果有人假傳旨意召你回來,我就殺了他,石虎搶著回答,是秦王想你了回來看看陛下,隨後他怒目而視著秦王石宏,石宏支支吾吾了幾句退出宮中,不久石勒再次彌留,留下遺詔,子孫宗族要相親相愛,團結一致,勿重蹈司馬氏覆轍,中山王老成持重,要勉力匡扶社稷,
這邊石勒剛咽氣,石虎就扣押起太子,石弘哭著要讓位給石虎,石虎卻說,你是先皇之子,讓你當皇帝你就當,然後脅迫太子登基,隨後讓兒子石邃看住新皇帝,他又下旨抓捕徐光,程遐將兩人處死,自封大丞相,魏王,大單于,加九錫總覽朝政,歷史上加九錫的權臣下一步就是篡位,新皇帝石弘如囚徒一般,太后劉氏密召彭城王石堪要他起兵殺死石虎,結果被石虎派兵剿滅,石堪被捉住燒死,劉太后也被逼自盡,另兩位宗室石生石朗也起兵勤王,石虎親率大軍打敗兩人殺死了事,
石虎得勝而回,皇帝石弘再次捧著印璽讓位,石虎大罵石弘,誰當皇帝自有天命,用得著你讓來讓去的嗎,石弘回到宮中只有和母親程太后抱頭痛哭,不久天降祥瑞,冀州有隕石掉落,群臣上表說是上天示警要除舊布新,要求石虎稱帝,石虎再次來到宮中,指著石弘的鼻子罵道:你這種無能之輩有什麼資格讓皇位與我,只有被我廢黜的資格,說完命人遷走石弘,隨後下旨,將石勒的后妃子孫全部殺光,並改稱大趙天王,大單于,殺完石勒的子孫後他又覺得襄國有石勒的鬼魂作祟,這讓他心裡不舒服,石虎又下令在鄴城建造新都,遷都到鄴城才算安下心來,開始了他殘暴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