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不願舉起屠刀,左防右防仍斷子絕孫,架不住侄子是吃人的真虎

2020-12-05 春秋硯

十六國史系列故事—38,敬請點擊"關注",查看更精彩故事

葛陂是石勒命運的轉折之地。311年,石勒屯兵葛陂,建造戰船,圖謀進軍江南。但一連三個月的大雨,使糧草不濟、軍中疫病流行,死傷過半。石勒軍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謀士張賓獻計回北方,以鄴城為中心建立根據地,爭霸天下。

石勒放棄了南下的初衷,斷然改變發展戰略,從而為基本統一北方和稱帝奠定了基礎。在葛陂,石勒的人生還迎來了另一個重大轉折:其母及侄子石虎來到葛陂。

石勒完全想不到,伴隨而來的親情溫暖,也種下斷子絕孫的青苗。

一、上陣父子兵

石勒當初18騎起兵,並非在自己部族的所在地,而是在其被賣到的茌平,因而多年打拼的身邊並無族親幫襯。在晉陽的西晉并州刺史劉琨試圖說降石勒,將被關押石勒的母親和侄子石虎送到葛陂。

石虎此時17歲,性情頑劣,石勒將其放到軍中鍛鍊。石虎自恃是石勒的侄子,無人敢管,在軍中以彈丸射人為樂,引發軍士紛紛告狀。

這是嚴重違反軍規、影響士氣的行為,按律當斬。石勒有意執行軍法,但他母親勸道

"快牛為犢子時,多能破車,汝當小忍之。"《晉書》

不到一年,忍耐的結果展現出來。石虎性情大改,不僅尊重人,而且弓馬嫻熟、勇冠三軍。石勒很高興,原先,派將領兵總是不放心,生怕叛變變節,畢竟,這是當時的亂世時有發生的事情。石勒自己的兒子還沒降生,指望不上,侄子的出現,使其能將軍隊交到一個自家人手中,感覺忠誠度大有保障。

石勒開始重用石虎,逐漸收回原有將領的兵權。石虎殘暴的本性不再偽裝、日漸暴露,四處屠戮,無惡不作,但石勒捨不得這把刀。就這樣,石虎奠定了自己在軍中的地位,除了石勒,無人能出其右。

二、家裡人就能放心麼

消滅王浚、吞併幽州、阻擊祖逖、滅國前趙,後趙石勒的基業越來越大,他的幾個兒子也相繼降生。330年,石勒稱帝,16歲的石弘被封為太子。兒子石宏為大單于,封秦王;石恢封南陽王。石虎則被任命為太尉、尚書令,晉升為中山王;石虎的兒子石邃封為齊王。

石虎對這個任命很不滿意,天下是他打下來的,不是親兒子,太子之位無份,但大單于理應歸他所有。因而發狠的對石邃說:"待主上晏駕之後,不足復留種也。"

石勒對太子是有所擔心的,因為石弘自小喜好經學、詩賦,這讓石勒很苦惱,安排其學習兵法、武藝。中書令徐光卻說:漢高祖騎馬打天下,孝文帝則以文治天下,如此安排正是天道。這個說法令石勒很滿意,徐光趁熱打鐵,要求讓太子參與朝政,儘快獲得實權。

太子的舅舅程遐也竭力想剷除石虎的勢力,他勸石勒,中山王殘忍不仁,心有異志,日後必將危害到少主,應該早日清除

這句話引起了石勒的反感,宗室可能危及皇權,外戚、權臣同樣有這種可能。因而冷冷的回絕:殺死石虎,你是不是就可以憑國舅之位擅權了?

還是徐光的勸說比較有效,一次他又找到機會:

"近於東宮曲宴,(石勒)有輕皇太子之色。陛下隱忍容之,臣恐陛下萬年之後,宗廟必生荊棘,此心腹之重疾也,惟陛下圖之。"《晉書》

石勒默然,他沒有進一步的行動,但心裡一定有所觸動

三、石勒設想的破滅

石勒對石虎一直有一種不舍,他怕的是亂世之下,除掉石虎,沒人能應對四方的威脅,希望留下他輔佐太子。但他也儘可能做了必要的防範。

石勒將幾個兒子封王后,派往外地帶兵。秦王石宏坐鎮關中,防範涼州、成漢;南陽王石恢坐鎮中原,防範荊州;彭城王、養子石堪坐鎮徐州,防範東晉。藩王平時對外,國內有變,則可協力勤王。

中央由石虎、程遐、徐光三人輔政,分別代表宗室、外戚、朝臣勢力,相互牽制,維持朝局的穩定。

332年4月,石勒生病,為了進一步約束石虎,一方面讓太子參與管理朝政,另一面對石虎的軍權"以中常侍嚴震參綜可否,惟徵伐斷斬大事乃之",這實際上剝奪了石虎的兵權。

只是,石勒太小看石虎了!

332年6月,石勒病重,臥床不起。石虎入侍,矯旨阻止其他人見駕,再矯旨將駐外諸王調回京城。石勒發現後,心知不妙,讓秦王石宏、彭城王石堪速回駐防,但被石虎阻住。

7月,石勒留下遺命:石弘兄弟應以晉朝司馬氏兄弟相殺為戒,互相扶持。中山王石虎當做周公、霍光,輔佐幼主,不要為將來留下罵名。

"大雅兄弟,宜善相保,司馬氏,汝曹之前車也。中山王宜深思周、霍,勿為將來口實。"《晉書》

這種勸誡生前石虎就置若罔聞,等石勒一死。石虎立即劫持石弘,逮捕程遐、徐光。太子在驚嚇中即位,權力全部掌握在石虎之手。

結語:

石勒的部署,輕而易舉就被石虎破解。作為史上最殘忍的君王,石虎不受一般王法、制度、道德力量約束的。而石勒,僅以自己的底線為出發點去設想石虎,只能是養虎為患。

其他的顧命大臣程遐、徐光很快被殺,拱為中央的藩王被軟禁在國都,二年後,石虎廢黜皇帝自立,石勒的兒子全部被殺。

十六國史系列故事—38,敬請點擊"關注",查看更多內容

相關焦點

  • 石勒拒劉琨共扶晉室,前鋒石虎助石勒攻下鄴城
    石勒早年被賣為奴隸,從那個時候就與他的母親王氏離散,已經有很多年不見了。劉琨是個有心人,一到了并州,便派人到處查訪,終於將王氏找到,然後帶到自己的府中,像對待親生母親一樣侍奉。等石勒回到河北時,劉琨便派人把石勒的母親送去,並附勸降信一封,希望石勒能"共扶晉室"。
  • 誰說虎毒不食子?他不但狠心殺死兒子,而且手段殘忍無所不用其極
    自然界中有一句話叫做「虎毒不食子」,意思就是說再兇猛殘忍的老虎,無論如何都不會去吃小虎崽,現在一般用其來形容愛子之心。本文的主人公石虎便是「後趙」開國皇帝石勒的侄子,此人生性殘忍,在尚未發家之前,他便以殘酷的手段先後殺死了兩位妻子。後來石虎跟著石勒南徵北戰,最喜歡做的事情便是坑殺在戰爭中抓獲的俘虜。由於戰功卓著,石虎一度官至驃騎將軍、太尉、尚書令,封王爵,連其子石邃都被封為齊王。
  • 激蕩四百年:石勒英雄遲暮黯然駕崩,石虎飛揚跋扈引發眾怒
    與此同時,陶侃的侄子陶臻和竟陵太守李陽攻克新野,郭敬恐懼遁逃,桓宣隨即奪取了襄陽,陶侃上表讓他鎮守襄陽。鎮守襄陽時,桓宣表現得十分出色,刑罰從簡,威儀從略,鼓勵、督促從事農桑生產,甚至親自率領民眾耕耘收穫。之後十多年裡,後趙多次進攻襄陽,都被桓宣以既少且弱的士眾抵抗防守,堪稱東晉的西北大門,時人認為他僅次於祖逖和周訪。
  • 邯鄲歷史人物——後趙太祖石虎
    邯鄲歷史人物——後趙太祖石虎 2020-03-16 10: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石勒與張賓:扮豬吃老虎、奔襲滅幽州,五胡十六國時期的謀略經典
    五胡十六國時期,羯族首領石勒扮豬吃老虎,明面上裝孫子迷惑對手,其後卻突然發動奔襲,兵不血刃拿下東晉司空、烏丸校尉王浚,隨後吞併幽州。而這一中國古兵法的經典手筆,出自漢人謀士張賓。羯族人石勒,在八王之亂中迅速崛起。起先,他依附東晉成都王司馬穎的部將公師藩,後來又投靠漢趙政權創始人劉淵,迅速成為匈奴劉氏橫行中原的王牌悍將。
  • 石勒去世後太子石弘,到頭來不也被石虎廢掉了!
    史稱石弘「幼有孝行,以恭謙自守」,是石勒理想中的接班人。石勒常說,劉邦在馬上打天下,漢文帝以玄默守之,隱然把自己和石弘比作劉邦、劉恆父子。但是,石勒侄石虎在常年的戰鬥中逐步掌握大權,就如同石勒本人之於漢/前趙的關係一樣。石勒手下大臣程遐、徐光勸石勒除掉石虎,石勒因為天下還沒有平定,需要石虎東徵西討,所以沒有答應。
  • 項羽不殺劉邦,曹操不殺劉備,石勒不殺石虎,其中的原因都一樣
    只能看故事,學學讀史能夠學習深度思考,不要光看歷史故事,看看石勒用人的背後原因現如今會有很多人問:曹操為何不早點殺劉備?項羽為何不早點殺劉邦?這一次我就以後趙的石勒為何不殺石虎,來分析下是為什麼。自此,石勒還是為了生存,不過這個生存變成了自己「權力」的生存。君主們首先考慮的便是自己的權力是否穩固,其次才是別的問題,諸如親情、友情。石勒建立趙國後,逐漸摒棄了曾經追隨他的十八騎和最早的漢人謀臣,改用一些石姓族人(有的是石勒收的乾兒子,有的是親人)和外戚。
  • 石勒有心弱化石虎在後趙的影響,便把許多機會留給了別人
    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今天小編帶大家來說一說魏晉南北朝時期石勒的故事!石勒既有心弱化石虎在後趙的影響,在許多關鍵場合便刻意把表現的機會讓給別人,希望一段時間之後就有成效。可惜事與願違,凡人總有無可奈何之時,石勒聰明一世,終究在這件事上栽了跟頭。
  • 食人虎,流竄兩國吃下436人,人們將它擊斃之後才發現吃人秘密
    接下來要說的老虎有些特別,它不僅不遠離人類,還對人類有著濃厚的攻擊性,其被稱為「食人虎」,四處流竄,常年生活在印度和孟加拉兩國,流竄期間吃掉436人,至於它吃人的秘密,人們將它擊斃後才發現,到底是什麼原因呢?01如果人們聽過上世紀發生的尼泊爾老虎襲人事件,就會更加深切地了解到老虎的兇殘。長期生活在尼泊爾或者孟加拉的老虎,人們把它們稱之為尼泊爾虎或者孟加拉虎。
  • 兩廣老虎案吃掉13隻虎 殺虎屠夫被擊斃墜樓亡
    在房子外面搭了一個涼棚,老倆口一天就是在涼棚下面的柴火灶上做飯吃,黃錦出事後,這個柴火灶再沒有用過。他的老伴有時去院子裡兒媳的家裡吃飯,有時去不遠處的弟弟家或者女兒家吃飯。家人說,黃錦從來不吃煙喝酒,「就是喝可樂也會醉的」。黃錦的一個侄子說,有時候孩子和外人吵架,黃錦一般都會大罵孩子一頓,隨後笑臉給人家賠禮道歉。
  • 深扒:石勒建立後趙,從將軍到皇帝,唯賢是用
    後趙的建立者石勒是十六國時期的傑出人物之一。筆者在前面幾篇中已經講到,他於晉建興二年(314年)攻殺幽州王浚。建立「君子營」是一項意義重大的措施。匈奴劉氏的其他諸將都沒有採取過類似的措施。晉永嘉三年(309年),這時石勒是漢安東大將軍,活動在河北的巨鹿、常山一帶,兵力已有十多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