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歷史人物——後趙太祖石虎

2020-12-06 澎湃新聞

邯鄲歷史人物——後趙太祖石虎

2020-03-16 10: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後趙太祖石虎

石虎(295—349)是東晉十六年時期後趙國第三位皇帝。333年,石勒駕崩,其皇位由兒子石弘繼承。334年,石虎廢殺石弘,自立為王。349年正式即皇帝位,當年駕崩。石虎在後趙執政十五年,是後趙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在某種意義上講,後趙的歷史就是石勒和石虎的歷史。

石虎,字季龍,是石勒的侄子。晉永興年間,由於戰亂,石虎與石勒離散。311年,軍閥劉琨為討好石勒,把失散多年的石勒的母親王氏和石虎奉還石勒,當時石虎已經十七歲。石虎性情殘忍,沉溺於遊獵,驍勇善戰,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治國理政的政治智慧。石虎在創建後趙國家政權的過程中,東伐西討,南徵北戰,建立了不世之功,攻佔了鄴城,並對鄴城進行了修整和重建,使後趙政權有了一個穩定的立足點。還採取了一系列富國強民的積極措施,加強農業生產,開疆拓土。

建武十二年(346),石虎自稱皇帝,定年號為太寧。同年,石虎因病駕崩,享年五十四歲。在他統治時期,後趙成為中華大地上最強大、最富庶的國家政權。

來源:方志邯鄲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邯鄲為何頻繁發現「角石生物化石」?背後原因在這裡!
    邯鄲龍湖公園出現「魚化石」據報導,7月30日上午的時候,河北省地礦局第一地質大隊的教授級地質礦產工程師孔令海一行在接到反映後前往龍湖公園鑑定,如果新發現的化石真的是「魚化石」,那將會是邯鄲地質史上的一項重大新發現。經過認真的查看與仔細的鑑別後,最後孔令海確定此「魚化石」實為「角石生物化石」。
  • 後趙石虎的功過得失
    石虎(295-349年),羯族,字季龍,上黨武鄉人,後趙帝國第三位皇帝。石虎本性殘忍,好馳獵,趫捷便弓馬,勇冠當時,受封中山王。334年廢黜皇帝石弘,自立為帝,在位十六年。349年病逝鄴城,時年五十五歲,廟號太祖,諡號武皇帝,葬於顯原陵。
  • 激蕩四百年:石虎雄風不再列國輕視,代國因拓跋什翼犍而崛起
    本文是長篇系列文章《激蕩四百年》的第116篇慕容皝接連大敗石虎,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不僅讓石虎雄心不再,荒於政事,也讓後趙說一不二的權威逐漸蕩然無存。無奈放棄徵討前燕的計劃後,石虎變得心灰意懶,任用第五子石韜為太尉,讓他和太子石宣兩人按日輪換省視、裁決尚書的奏事,可以獨自決定賞賜或刑罰,不再向他稟報。
  • 太原的崛起離不開晉國趙氏家族,是趙鞅築了晉陽城
    簡子趙鞅太原的崛起是晉國趙氏促成。自晉景公時趙氏先內亂後遭清洗,到晉悼公擢升趙武為卿,晉平公時趙武主政,趙氏卿族在晉國的勢力越來越大。三家分晉 趙鞅是趙文子趙武的孫子、趙景子趙成的兒子。爺爺趙武帶領趙氏卿族重回權力頂峰,但是父親趙成基本乏善可陳。趙鞅繼任為趙氏的宗主後,晉國趙氏再次內鬥,晉陽趙氏和邯鄲趙氏火拼。
  • 邯鄲這裡有「園」來相會
    斑駁的老城牆,除了騎馬而來的趙月光,還有史筆如椽的感嘆,只言道江南好風光,誰料是中原捲簾,趙地砌香,枕著如意太行,若有人知春去處,定喚取歸來同住。借九月之光,將我們的後花園細數——它曾經的往來和不同葉片的葳蕤,乃至嬰兒般的啼哭,都仰仗於中黃的土地、日不落的大山、微瀾的湖光、這座三千年的不衰之城。我們拿一座山、一條河做引言。山河的走向就是人類的走向。
  • 魅力·V行邯鄲 | 邯鄲30餘家自媒體大咖到這些地方採風,你去過嗎?
    魅力·V行邯鄲 | 邯鄲30餘家自媒體大咖到這些地方採風,你去過嗎?市自媒體協會承辦的「魅力·V行邯鄲」網媒採風交流活動正式啟動。>活動中,邯鄲市30餘家自媒體深入邯鄲復興區園博園、廣平趙王印象城、趙王歡樂城、磁縣開河碼頭等地進行採風。
  • 激蕩四百年:立太子埋禍根皇后擅權,石虎病重後趙亂象已生
    誰能想到,就因為大赦天下的事兒,加速了後趙的滅亡。守衛石宣東宮的人中,有號稱「高力」的一萬多人被貶戍涼州,此時已行至雍城。按照正常邏輯,他們沒有參與謀反,應該赦免。但石虎對石宣恨之入骨,不肯赦免他們,命令雍州刺史張茂繼續遣送。貪財的張茂乘機扣留了他們的馬匹,讓他們推著運糧的小車徒步前往涼州,此舉引起了眾人的極度不滿。
  • 石勒去世後太子石弘,到頭來不也被石虎廢掉了!
    但是,石勒侄石虎在常年的戰鬥中逐步掌握大權,就如同石勒本人之於漢/前趙的關係一樣。石勒手下大臣程遐、徐光勸石勒除掉石虎,石勒因為天下還沒有平定,需要石虎東徵西討,所以沒有答應。鹹和七年(公元332年),石勒去世,石弘即位,僅僅過了兩年,石虎就廢掉石弘,自立為帝,並將石弘殺死。後趙是十六國第一次基本統一中原,如果石弘能夠守住後趙的基業,也許中國的南北朝歷史將提前上演。
  • 後石虎時代與後趙的滅亡
    張豺還親自迎接石遵,當場就被石遵拿下了。皇位就在眼前,石遵能滿足於宰相之位才怪。他本就是先帝的兒子,哪來外姓權臣篡權的那些顧忌?為父皇盡了喪禮後,他就滅了張豺三族,再以劉太后的名義下令石世禪位給自己,假意退讓後登基,大赦天下,也撤銷對李農的圍攻。
  • 石勒有心弱化石虎在後趙的影響,便把許多機會留給了別人
    石勒既有心弱化石虎在後趙的影響,在許多關鍵場合便刻意把表現的機會讓給別人,希望一段時間之後就有成效。可惜事與願違,凡人總有無可奈何之時,石勒聰明一世,終究在這件事上栽了跟頭。石堪擒獲劉曜,石生隨即鎮守長安,石勒的養子們不覺間成了後趙最耀眼的明星,但他們忠誠有餘,才華到底不及石虎,雖然石虎遭到了短期的雪藏,仍然足夠掌控全局。漢趙政權南陽王劉胤得知長安落入後趙之後。幾經輾轉還是決定要把首都奪回。
  • 誰說虎毒不食子?他不但狠心殺死兒子,而且手段殘忍無所不用其極
    然而,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卻發生過很多父親殺死兒子的故事,比如說易牙為了討好齊桓公烹殺自己的兒子,唐玄宗聽信讒言「一日殺三子」,王莽為了自己的利益接二連三逼殺親子等等。今天我們要說的也是一個父親殺死兒子的故事,這位父親便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後趙」國的第三位皇帝,同時也是歷史上著名的暴君——石虎。
  • 河北邯鄲發現早古生代奧陶紀「角石古生物化石」
    原標題:河北邯鄲發現早古生代奧陶紀「角石古生物化石」 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日前發現了「角石古生物化石」,這是距今4.38至5.1億年奧陶紀的角石古生物化石,對研究古地理有重要意義。這一化石嵌在叢臺區龍湖公園的一塊石灰巖內,殘片長約6釐米、寬約3釐米,灰褐色,體管、橫紋等結構較為清晰。
  • 《大秦賦》郭開有沒有歷史原型是誰 郭開結局是什麼揭秘
    《大秦賦》郭開是導致趙國滅國的人,他是趙國的寵臣但卻是秦國的奸細,可想而知會有怎樣的後果,連李牧和司馬尚都被他陷害,那麼郭開歷史原型是誰?郭開結局是什麼?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大秦賦》郭開歷史原型是誰  郭開是趙國後來的丞相,他在歷史上被定義為奸臣,但同時也是寵臣,郭開曾經為趙悼襄王、趙幽繆王兩代君王做事,此人頗為圓滑,自私自利。
  • 邯鄲叢臺書院掛牌成立啦
    、原邯鄲大學校長馮振生、政協邯鄲市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 郭培倫、邯鄲市文物局局長李擁軍、邯鄲趙文化研究所所長、邯鄲市人物研究會會長、教授 侯廷生、河北邯鄲叢臺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鵬亮共同為叢臺書院揭牌。
  • 激蕩四百年:李壽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石虎雄心勃勃終究一場空
    本文是長篇系列文章《激蕩四百年》的第115篇  李壽武力奪取成漢的皇位後,國內多有不服,各種流言四起。  李壽興奮莫名,派散騎常侍王嘏、中常侍王廣出使後趙。龔壯極力勸諫,李壽不聽,還多造艦船,整修兵器,積蓄軍糧。  九月,李壽任命尚書令馬當為六軍都督,徵集士卒七萬多人為水軍,在成都舉行盛大的閱兵式,鼓譟之聲充溢江面。李壽登上城樓檢閱,大有吞噬江南的志向。
  • 深扒:石勒建立後趙,從將軍到皇帝,唯賢是用
    後趙的建立者石勒是十六國時期的傑出人物之一。筆者在前面幾篇中已經講到,他於晉建興二年(314年)攻殺幽州王浚。建立「君子營」是一項意義重大的措施。匈奴劉氏的其他諸將都沒有採取過類似的措施。晉永嘉三年(309年),這時石勒是漢安東大將軍,活動在河北的巨鹿、常山一帶,兵力已有十多萬人。
  • 戰國叱吒風雲的人物 四大公子是誰?
    戰國四令郎是戰國叱吒風雲的人物,分別是魏國信陵君(魏無忌)、楚國春申君(黃歇)、齊國孟嘗君(田文)、趙國平原君(趙勝),而他們的一起特色就是,出世尊貴均為王公貴族,並且個個溫文儒雅,氣質特殊,有勇有謀,皆以養士三千而聞名全國,但在戰國四令郎中餘最敬佩者,就是四大令郎之首信陵君魏無忌。
  • 史書記載,公元920年遼太祖射殺一條「黑龍」,它究竟是什麼生物?
    , 《本草綱目·翼》描繪了龍的形貌:「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是也。」 《清史稿》中也有記載龍的存在:「浮山有龍飛入民間樓舍,須臾煙起,樓盡焚」。
  • 趙鞅人生中的兩件大事:誅滅範氏、中行氏;黃池會盟
    以前,公孫龍給範氏收稅,後範氏叛逃後,趙氏將他抓來獻給趙鞅。軍吏請求把他殺死,趙鞅擺擺手說:「他是為了主人做事,他有什麼錯?」阻止了軍吏,並送給公孫龍一些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