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石虎時代與後趙的滅亡

2020-12-05 巴西太守的書房

半年天子石遵

上回書說到,後趙皇帝石虎立幼子石世為儲,石世母劉昭儀為皇后,臨終時又改變主意,想改立率軍平叛歸來的燕王石斌,卻不想石斌已經被劉皇后矯命囚禁,隨後即被劉皇后及其親信張豺矯命殺害。另一位皇子彭城王石遵被從幽州調任關右,請求入朝,也被劉皇后阻止而沒能見到父皇最後一面。

石虎駕崩後,石世登基,劉皇后成為太后,張豺建議她以石遵和最年長的在世皇兄義陽王石鑑為左右丞相,以為拉攏。

石虎晚年最服眾的兒子就是石斌和石遵,如今石斌已死,當初跟著石斌平亂的軍界大佬們姚弋仲、蒲洪、石閔等人就找到了石遵,說他才是先帝器重的兒子,鼓動他奪位,推翻先帝在小人蠱惑下的臨終亂命。

當時張豺謀害將領李農事洩,李農出奔,張豺正在發兵攻打,等發現石遵率領九萬大軍來勢洶洶,急忙撤回攻打李農的軍隊,但也沒有用了,將士們覺得石遵是老皇帝的兒子,來奔喪天經地義,他們何必為張豺守城?紛紛投降。

劉太后和張豺計窮,只能任石遵為丞相、領大司馬、大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加黃鉞、九錫,增封十郡,委以國政。張豺還親自迎接石遵,當場就被石遵拿下了。

皇位就在眼前,石遵能滿足於宰相之位才怪。他本就是先帝的兒子,哪來外姓權臣篡權的那些顧忌?為父皇盡了喪禮後,他就滅了張豺三族,再以劉太后的名義下令石世禪位給自己,假意退讓後登基,大赦天下,也撤銷對李農的圍攻。

他改封石世為譙王,食邑萬戶,允許他不稱臣,廢劉太后為譙王太妃,但不久就讓他們都去伺候父皇了。

只當了三十三天的皇帝的石世因為年紀小,註定是傀儡。而石遵已經成年,可以自己執政。他以石鑑為侍中、沛王石衝為太保、樂平王石苞為大司馬、汝陰王石琨為大將軍、石閔為中外諸軍事、輔國大將軍、錄尚書事輔政。

當時石衝代石遵出鎮薊州、石苞出鎮長安,都不在朝,而且對石遵取代石世都很不滿,先帝的遺命也是你能推翻的?只準你推翻他,不準我們推翻你?而且石衝比石遵還年長,石世不配,你石遵就配了?

石衝的軍隊本來是五萬,但他一路走一路發檄文,得到了燕趙之地的廣泛響應,聚眾已達十餘萬。這時候,石遵大赦天下和任命太保的命令傳來了。

石衝本來也沒有必勝的決心和信念,猶豫了,說:兩個都是弟弟,就算殺了石遵,石世也不可能復活,沒必要再手足相殘了吧?

部將陳暹卻說:彭城王弒君之罪焉能不討?就算大王回去了,我也會繼續南下,殺了彭城王再迎駕。

於是石衝決定繼續南下,石遵派將軍王擢騎馬送書信給他講道理,他也不聽了。

既然石衝鐵了心要和石遵單挑,石遵也不能客氣了,派石閔、李農等人率精卒十萬和石衝開練,平棘一戰,石衝大敗被俘。

敬酒不吃吃罰酒,那麼想貫徹先帝遺命,那就自己見先帝去吧。為免石衝黃泉路上孤單,他的士卒三萬餘人也被坑殺了一同上路。

暫時平定內憂後,石遵就要面臨來自東晉的外患了:

在東晉大將桓溫經略下,揚州刺史王浹以淮南投晉,東晉派西中郎將陳逵進據壽春,徵北將軍褚裒的軍隊也到了下邳。石遵以李農為南討大都督,率騎二萬抵禦,把褚裒攔在了廣陵,嚇得陳逵燒了壽春逃了。

另一方面,石苞本來學習石衝好榜樣,還殺了堅決不同意的左長史石光等百餘人,但他「性貪而無謀」,不等他發兵奪位,雍州豪族就把東晉梁州刺史司馬勳招來了。司馬勳發兵到了長安附近,派治中劉煥攻殺了京兆太守劉秀離,關中豪族多殺死後趙的地方長官,率三十多個營寨和五萬軍隊響應。石遵派車騎將軍王朗率二萬精騎援助石苞,順手就把石苞抓回了鄴城;而司馬勳也因為被王朗攔住了,轉而攻克宛城,殺了石遵手下的南陽太守袁景就回去了。

來自地方和敵國的威脅都化解了,石遵的好日子好像要開始了,但事實上,已經到頭了。

石遵的堡壘是從內部炸裂的。因為還沒有兒子,為了爭取養侄石閔的死力效忠,他許諾立石閔為太子;等當上了皇帝,他卻立了石斌的兒子石衍為太子——這不是他急於過河拆橋,這是政治上的考量,既然他的父皇臨終改立石斌,那麼他立石斌兒子為儲就可以吸收石斌在軍政界的政治遺產,加強自己的合法性。

就這樣,他做出了得罪石閔的選擇,卻低估了石閔的心胸、野心和能力,對石閔依舊信任,任石閔一邊總領兵權一邊用官爵和宮女收買將士之心,還聽信石閔的話罷免了蒲洪的都督一職,氣得蒲洪投靠了東晉。在中書令孟準、左衛將軍王鸞提醒下,石遵才覺得不妥,但也只是削奪石閔的兵權,沒有對石閔下死手的決心,先召石鑑、石苞、石琨與母親鄭櫻桃商議。

鄭櫻桃曾因長子石邃被立為太子而被立為天王王后,但僅僅八個月後石邃就獲罪被殺,鄭櫻桃也被廢,這時候因為石遵登基,她才得以鹹魚翻身揚眉吐氣當上了皇太后。在石鑑等人都覺得石閔可殺的時候,只有她覺得他們母子能有今天,都是石閔的功勞,對石閔應該寬容一些。

她對石閔寬容,可別人對她卻不寬容了——石鑑這位先帝在世長子轉頭就去給石閔報信了。

你賴掉支票也就算了,都要殺我了我還能不動?石閔派將軍蘇亥、周成率三十個士兵去找石遵講道理。當時石遵正在和女人彈棋,眼看有人來索命了,也懶得求饒,問是誰造反?周成也沒正面回答,說:應該當皇帝的是石鑑。

也不知道石遵有沒有猜到石鑑背後站著的是石閔,但石鑑當初鎮守關中的時候因為賦役繁重和拔官員頭髮當帽帶而被父皇召回的「輝煌」業績他很可能有數,知道石鑑雖然年長但連地方長官都做不好,還怎麼做皇帝?

於是石遵說:「我當皇帝都這個下場,石鑑又能當多久?」

在當了大約半年的皇帝後,石遵去向父皇匯報工作了,和他一同上路的還有太子石衍、勸他殺石閔的孟準、王鸞、上光祿大夫張斐等人,甚至也包括了勸他放過石閔的太后鄭櫻桃。

傀儡工具石鑑

石鑑登基,又大赦天下,以石閔、李農錄尚書事,但第二個月,他就派石苞和中書令李松、殿中將軍張才攻打石閔、李農。

從這動手速度來看,他當初不像是單純覺得鄭太后靠不住尋求自保才押寶石閔的,他早就有先利用石閔奪位再幹掉石閔的打算。也不知道他憑什麼覺得石遵不能對付石閔,他就能了,就憑他年紀大嗎?

盲目自信要不得,李松、張才辜負了他的期望。石鑑擔心禍及自身,趕緊甩鍋,把石苞、李松、張才都殺了,推說這事和自己無關。

石遵通過立太子整合石斌的政治遺產的舉動雖然沒能保全自己,但還是收攏了軍界大佬們的心,蒲洪、姚弋仲不可能再和殺害他的石閔、石鑑合作了。他們需要尋求新的旗幟,並且很快找到了石虎諸子中唯一還在出鎮地方的——出鎮襄國的新興王石祗。

這樣,在石虎時代完全透明的石祗就有了唱主角的機會。當然,石鑑是不肯的,他派石琨為大都督,與太尉張舉、侍中呼延盛率步騎七萬討伐。

同時,他也沒放棄誅殺石閔、當實權皇帝的美夢。可是,反對石閔的人裡,先是中領軍石成、侍中石啟、前河東太守石暉事敗被殺,再是龍驤將軍孫伏都、劉銖攻打石閔、李農卻無法取勝。石鑑又一次出賣隊友撇清自己,把石閔、李農放進宮門,喊他們誅殺他剛才還贊為功臣的孫伏都。

這一場變亂,血流成河。石閔下令去留隨意,城門不設防,結果百裡內的趙地漢人紛紛進入都城鄴城,而鄴城的胡人們則紛紛出逃投奔石祗。石閔看胡人不為自己所用,就下令趙地漢人們「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牙門」。於是「一日之中,斬首數萬」;石閔還親自下場率眾誅殺羯人,不論貴賤、男女、少長,殺了二十餘萬,屍體丟在城外餵野犬豺狼,並且下令在外屯兵的將領也照做,連高鼻多須的人也被當作胡人枉殺了好些。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殺胡令吧。

石閔大動幹戈的時候,皇帝石鑑在幹什麼呢?顯然他已經徹底沒有發言權了,石閔派數千人把他關在御龍觀,用繩子從上面把食物吊下來給他。

這都幾波想殺石閔的人了,都和石鑑沒關係?當石閔傻啊。不知道當石鑑仰著頭等飯吃的時候,會不會想起當初和石閔一起帶兵討伐東晉的日子,或者在關中作威作福的日子。

石閔不傻,領兵在外的石琨、張舉等人也不傻,這時候還奉命討伐石祗那就是給石閔打工了,趕緊合流!

過完年,石閔詐稱讖語說「繼趙李」,就是應該有姓李的人繼承趙國,改國號為衛,自己也改姓李。石琨和張舉、王朗率眾七萬來討伐,石閔,哦不,是李閔,率千餘騎迎戰,親自衝鋒,斬敵三千,石琨大敗。

當時據守地方不服李閔的將領不少,都擁兵數萬,最出名的就是蒲洪和姚弋仲了。但李閔暫時沒興趣挑戰他們,他先出兵石瀆討伐張賀度。石鑑趁機派宦官聯絡滏口的張沈,讓他乘虛回京救駕。

這個宦官大概是石鑑的心腹,所以也深得石鑑賣隊友的真傳。知道後院有情況,李閔、李農仗也不打了,回來清理門戶要緊,讓石鑑帶著石虎的三十八個孫子去向石虎匯報工作了。

這一天距離石遵匯報工作也才一百零三天,石遵說得對,石鑑不可能超越自己。

最後希望石祗

這樣,後趙,哦不,衛國就沒有皇帝了,眾人勸進李閔,李閔又謙虛,我這個李是改來的,哪像李農那樣純天然,皇帝還是讓李農當……啊李農兄弟你死都不肯啊,那我就勉為其難了。

新君登基,又一次大赦天下,國號也改為魏,後來自己也改回本姓冉。雖然這時候石虎的功勳老臣蒲洪已經投晉,為了關右和曾經的隊友姚弋仲互相廝殺,甚至自己還被毒死了,但前燕卻趁後趙大亂奪取了幽州地區。

得知石鑑已死,石祗再無挑戰兄長的心理負擔,作為先帝僅存的骨血之一,眾望所歸之下延續後趙國祚責無旁貸,他稱帝了,以姚弋仲為右丞相、親趙王,加殊禮,以姚弋仲子姚襄為驃騎將軍、豫州刺史、新昌公,又以蒲洪的繼承人蒲健為都督河南諸軍事、鎮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兗州牧、略陽郡公,試圖把石斌、石遵留下的這兩大軍政力量又重新整合在一起為自己所用。

做完了這些,石祗又派石琨率軍十萬再伐冉魏。這一次,都不需要冉閔、李農出馬,衛將軍王泰就把石琨揍了個死者萬餘人。

不出馬和不出馬也不一樣,冉閔不出馬是因為不需要他親自出馬,而李農不出馬是因為他已經不能出馬了——這時候冉閔覺得自己打仗已經用不著李農了,對自己還有威脅,便乾脆借著先前李農攔截過東晉的褚裒的由頭殺了李農父子向東晉交了投名狀,要東晉出兵配合他一起消滅胡人政權。

東晉還真出兵了,派廬江太守袁真攻克了合肥搶了人……然而,合肥是冉魏的地盤——你冉閔都稱帝了,還號稱大晉忠臣,蒙小孩呢?

這時候冉閔暫時還是安全的,甚至還很強盛:他親自大敗了張賀度、段勤、劉國、靳豚的聯軍,殺了二萬八千人,追斬靳豚,盡俘其眾,部眾三十餘萬,旌旗、鉦鼓綿亙百餘裡,甚至還超越了後趙的巔峰期。

然而就是這樣超越了巔峰的冉閔,對消滅石祗也沒有足夠的自信,竟然又動了重新拉攏曾經被自己大肆屠戮過的胡人的念頭,還封自己的兒子太原王冉胤為大單于、驃騎大將軍,讓投降的一千胡人做冉胤的下屬。

單于是什麼概念,熟悉漢匈戰爭的朋友們應該都明白,那是少數民族頭領的名號!

光祿大夫韋謏勸他胡人不可信、應該去掉單于名號,他竟然還殺了韋謏父子。

冉閔發兵十萬,攻打襄國,圍攻一百多天後,石祗頂不住了,以傳國玉璽為許諾,派張舉求援於前燕、中軍將軍張春求援於姚弋仲。為了表示誠意,他後趙皇帝的名號也不要了,對前燕自稱趙王。

姚襄、石琨的救兵來到襄國,分別全殲了冉閔的車騎將軍胡睦和將軍孫威。

冉閔本來聽了王泰的話想躲避鋒芒,卻又聽信道士法饒「太白入昴,當殺胡王,百戰百克,不可失也」的迷信之言,全軍出擊。

且喜前燕皇帝慕容儁沒有來,雖然因為并州刺史張平投降,并州被前燕順走了。至於慕容儁為什麼沒來,那也在冉閔意料之中——就你石祗能派使者?冉閔也派了大司馬從事中郎常煒出使前燕,說玉璽在鄴城,襄國哪來玉璽?

然而,在交戰過程中,現場還是出現了燕軍——前燕皇帝慕容儁本尊倒是走了,可他的將領悅綰卻正好趕到了現場,在和魏軍有距離的時候揚塵作勢,嚇到了魏軍,姚襄和石琨正好配合悅綰夾擊。隊友那麼辛苦,石祗也不好意思幹看著,也出來幫忙。

魏軍大敗,冉閔僅僅帶著十餘騎逃回鄴城,冉胤和左僕射劉琦被俘,石祗殺了他們給家族償命,同樣死的還有胡睦、司空石璞、尚書令徐機、中書監盧諶及眾將士等十餘萬人。

冉閔氣得肢解了法饒父子,贈韋謏大司徒。

多年戰爭後,中原饑荒、瘟疫橫行,農耕荒廢。

石祗乘勝追擊,派將領劉顯率眾七萬攻鄴城,軍隊到了距離鄴城才二十三裡的明光宮。冉閔大驚,召來王泰想他合謀退敵。然而他上次不聽王泰的話導致大敗,王泰有了小情緒,以重病為由罷工。冉閔只能親自上陣,大破劉顯,斬首三萬餘級。劉顯害怕了,秘密請求投降,願意殺石祗作為投名狀,冉閔才放了他,回頭就把被告發要叛投蒲健的王泰滅了三族。

這時候的蒲健已經佔據關中,也不滿足於做東晉的臣子了,已經建立了秦政權,即史稱的前秦。

劉顯說到做到,回頭就殺了石祗、丞相樂安王石炳等,並且把他們的首級送到了鄴城,冉閔在大街上燒了石祗的首級,封劉顯為上大將軍、大單于、冀州牧。

嗯……又是大單于。

但劉顯卻又想自己幹了,不想依附冉閔,又發兵攻打鄴城,被冉閔擊退後,自己稱帝。

次年年初,劉顯攻打常山,冉閔親率八千騎救援,一路追殺到襄國,劉顯城破人亡,後趙完了。汝陰王石琨逃奔東晉,東晉十分感動,然後在京城建康送他上了西天。據史書記載,石虎一系徹底完了。

雖然補最後一刀的是東晉,但最終統計起來,佔大頭的仍然是冉閔。

當初有讖語「滅石者陵」而石閔受封蘭陵公,石虎感到不快,改蘭陵為武興郡,但還是沒攔住冉閔屠滅石氏子孫的步伐。

當然追根溯源,問題還是出在石虎自己身上,為了篡位折了石挺,過寵庶子折了石邃、石宣、石韜,擔心長子篡位立了小娃娃石世為儲導致劉皇后坐大,又折了石斌,等石世繼位就開啟了潘多拉魔盒最終一發而不可收。就算把外姓人劉顯也算上,後趙的後石虎時代也只有三年。

石虎一系完了,開國皇帝石勒一系呢?按當初石虎的狠話和殺戮力度,顯然兇多吉少。給石虎提供了一個這樣的舞臺,石勒也難辭其咎。然而數百年後,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晉皇帝石重貴的墓誌卻認祖石勒。

你信麼?

相關焦點

  • 晉滅亡前秦穆公和趙簡子做了同樣的夢 後來預言都得到了證實
    司馬遷在《史記》趙史中記錄了一段神話,大致是說晉國滅亡之前的預兆。秦穆公得了病讓扁鵲去瞧病,扁鵲看過後認為他沒有病,過幾天就會醒來。秦穆公醒來後說是做了個夢,天帝告訴他晉國不久就要滅亡。後來晉趙簡子得了病又讓扁去看,扁鵲說是和秦穆公一樣的病,過幾天會醒來的,並告訴他秦穆公的事。
  • 大清滅亡後,滿清八大貴族全都改了漢姓,你知道幾個?
    1.齊佳氏——齊 齊佳氏是八大姓氏中人口比較少的,但卻是最為顯貴的姓氏之一 清朝滅亡後多改姓大清滅亡後那拉氏改姓「那」、「南」兩姓,今天最有名的歌手那英了。
  • 深扒:石勒建立後趙,從將軍到皇帝,唯賢是用
    不獨於此,他在上一年已封石勒為趙公,幾個月後自己又改國號為趙,他一手造出兩個趙國,這也是從來沒有人做過的蠢事。同年十一月,石勒稱大將軍、大單于、領冀州牧、趙王,依春秋列國例,稱元年。「後趙」出現了。石勒建國頗有法度。他任張賓為大執法,專總朝政;以侄兒石虎為單于元輔、都督禁衛諸軍事。他還把胡人叫做國人。
  • 是什麼原因引發了恐龍時代的滅亡?
    作為曾經的地球統治者,恐龍一直都吸引著研究者們不斷對它的探索,人們試圖通過對恐龍的各方面了解,想要對那樣的時代各方面的地球環境有一定的認識。在研究者們對這種生物進行研究的時候,首先研究的是這種生物是如何從地球上消失的,是什麼原因引發了這種地球的統治者從地球上離開?
  • 戰國時代趙國基業的開創者是誰?不是聯韓魏滅智的趙襄子,是趙鞅
    但春秋不止五霸,戰國也不止七雄,春秋戰國大分裂的表象下,其實正在孕育社會制度的大變革,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春秋戰國是東周時期的前後兩段,從根源上講,春秋戰國算是一個整體,至於春秋和戰國的分界線,歷來有不同的說法,但最被大眾認可的是三家分晉,即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聯合滅掉智氏,晉國公室已名存實亡。
  • 人物採訪 | 趙志明:時代發展在前進,立足根本向前看
    用心去飛,腳踏起航趙老師談到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飛行體驗是在接到一次航拍任務飛行時,無人機通過地面站進行遙控控制,在完成規劃航線後,無人機對地面站發出的指令飛出幾公裡外採集回來我想要的素材資料,一一完成了任務。
  • 邯鄲歷史人物——後趙太祖石虎
    邯鄲歷史人物——後趙太祖石虎 2020-03-16 10: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類滅亡的可能,人類滅亡後地球會變成怎樣?
    幾乎沒有任何物種能給人類帶來威脅,但從自然生存法則來看何物種都有消亡的一天哪怕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由此我們不難推測人類也會有滅亡的那一天。人類滅亡的可能1.疾病疾病大流行無論是SARS,H1N1,伊波拉,寨卡病毒或者其它一些疾病,都有可能大流行,並且無法阻止。
  • 趙九章:人造衛星之父卻沒能看見衛星發射,含冤自殺後屍骨無存
    前言:在這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各大強國已經將競爭延伸到了外太空,甚至衛星發射的數量與質量也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彼此的話語權。以上個月北鬥3號收官之星發射成功為例,它不僅僅標誌著我國有了全球的衛星定位導航能力,也標誌著中國在外太空領域有了更多的發言權。
  • 趙鞅人生中的兩件大事:誅滅範氏、中行氏;黃池會盟
    作戰中,鄭國人擊中了趙鞅的肩膀,趙鞅受傷,倒在了車中,鄭國人趁勢奪走了他的帥旗。衛國太子聞訊趕來,救援趙鞅,將鄭軍打的大敗,俘虜了齊國運送給範氏的一千輛糧食。趙鞅高興的說:「現在可以了,咱們勝利了!」
  • 50億年後太陽將滅亡,在太陽滅亡之前,人類能發展到七級文明嗎?
    太陽孕育地球一切生物宇宙萬物都無法避免生老病死這個自然規律,太陽也不例外,像地球生命一樣,太陽這種恆星也經歷一個誕生、發展、滅亡的過程,這個過程大概需要100億年的時間,根據科學家觀測和分析,太陽已經存在50億年,再過50億年太陽將會變成一個紅巨星,然後再變成一顆白矮星結束自己的生命,那意味著50億年後,人類會隨著太陽的毀滅而滅亡
  • 為什麼愛因斯坦預言蜜蜂滅亡後,人類也會滅亡?
    愛因斯坦是一位劃時代的物理學家,他開啟了現代科學的新紀元,也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還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世紀偉人」。愛因斯坦的一生也足夠傳奇,二戰前,愛因斯坦建議美國抓緊原子彈的研究,二戰後卻反對美國的核研究和擴軍。
  • 哪一國最先滅亡,哪一國讓秦軍吃了大虧
    秦國將領王翦在滅趙的時候,不想和趙國發生大規模的軍事衝突,所以,他就採取了反間計,讓趙王除去了大將李牧。正如我們所了解的,秦國收買了趙王的寵臣郭開。郭開說李牧投降了秦軍,要和秦軍一起滅趙。沒想到趙王相信了,他選擇了秘密的把李牧給處死。李牧被處死之後,王翦帶兵攻打趙國邯鄲。很快,邯鄲就被攻打下來了,趙國滅亡。
  • 科學網—趙九章:最是那一抹東方紅
    1933年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後,赴德國深造,攻讀氣象學專業, 並於1938 年獲德國柏林大學博士學位。回國後,在西南聯合大學任教,並主持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工作。 解放戰爭後期,氣象研究所被命令遷往臺灣,趙九章和所內科學家一起留下來迎接新中國的誕生,為祖國的現代氣象事業立下不可磨滅的功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趙九章任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
  • 趙九章:最是那一抹東方紅
    他就是本書的主人公――趙九章先生。2005年曾出版《趙九章傳》,本次在「東方紅一號」發射升空50周年之際再版,既是對以趙九章先生為代表的老一代科學家的緬懷和致敬,更是激勵新時期航天人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建設科技強國和航天強國的時代需求。
  • 趙九章:最是那一抹東方紅
    他就是本書的主人公――趙九章先生。2005年曾出版《趙九章傳》,本次在「東方紅一號」發射升空50周年之際再版,既是對以趙九章先生為代表的老一代科學家的緬懷和致敬,更是激勵新時期航天人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建設科技強國和航天強國的時代需求。
  •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是如何進入到日耳曼文明之中的?
    在人類文明中,亞歐大陸東西兩端的文明經常用來作比較,不過到了公元三世紀末,兩種文明形態開始分道揚鑣,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為了抵禦南北兩邊外敵的需要,分裂了帝國,而最終西羅馬在一個世紀後崩潰,歐洲由此結束大一統的古典時代,進入分邦建國的日耳曼文明時期,而三世紀末的中國南方淝水之戰由於抵禦住了北方蠻族的大舉入侵
  • 中國科學家趙九章的成名歷程
    做完一天的工作後,他打開煤油燈,學習到深夜。 他特別喜歡關於科學的書。每次他得到這樣一本書,他都能讀到東方的曙光。 半夜的一天晚上,趙九章全神貫注地看書,被老闆娘發現訓斥趙九章為輕油。回國後,趙九章在西南聯合大學任教。 雖然他經歷過西方生活的質量,但他的生活並不奢侈,幾乎很窮。
  • 從秦趙戰爭中看胡服騎射的失敗之處
    二十五年,惠後卒。使周袑胡服傅王子何。二十六年,復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雲中、九原。《史記趙世家》從趙武靈王二十年一直到二十六年一連串暴打胡人和中山國(漢化白狄國家)。趙惠文王三年(此時趙武靈王已經禪讓自稱主父)徹底滅中山。
  • 石勒有心弱化石虎在後趙的影響,便把許多機會留給了別人
    石勒既有心弱化石虎在後趙的影響,在許多關鍵場合便刻意把表現的機會讓給別人,希望一段時間之後就有成效。可惜事與願違,凡人總有無可奈何之時,石勒聰明一世,終究在這件事上栽了跟頭。石堪擒獲劉曜,石生隨即鎮守長安,石勒的養子們不覺間成了後趙最耀眼的明星,但他們忠誠有餘,才華到底不及石虎,雖然石虎遭到了短期的雪藏,仍然足夠掌控全局。漢趙政權南陽王劉胤得知長安落入後趙之後。幾經輾轉還是決定要把首都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