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關注我們吧
"
作者:王赤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主任
趙九章,氣象學家、空間物理學家。他是我國現代氣象學奠基人之一,是把數學、物理學引入氣象學的第一人,是我國開展海浪研究的第一人,是我國開展現代空間物理學研究的第一人,是我國空間科學事業的奠基人,是我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1970年4月24日北京時間21:35,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成功升空,我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開啟了我國航天事業和空間科學的新紀元。這項對我國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有著深遠影響的偉業,與一個人的高瞻遠矚、真知卓識和堅持不懈密不可分。他就是本書的主人公――趙九章先生。2005年曾出版《趙九章傳》,本次在「東方紅一號」發射升空50周年之際再版,既是對以趙九章先生為代表的老一代科學家的緬懷和致敬,更是激勵新時期航天人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建設科技強國和航天強國的時代需求。
1964趙九章、王淦昌與科大學生在一起(後排中)
趙九章是我國傑出的氣象學家、地球物理學家、空間物理學家,著名的教育家,中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元勳,他開拓了我國動力氣象學和空間物理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我們的周邊環境遠非今日中國所面臨的世界之友好,趙九章等為國分憂,探索突出重圍的道路。他敏銳地抓住國際地球物理年這個機會衝破封鎖,躋身國際舞臺,並出任中國國際地球物理年國家委員會秘書長。1958年10月,他親率中國科學院高空大氣物理代表團訪蘇,遺憾的是爭取衛星研製外援未果,回國後果斷提出「中國發展人造衛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級到高級」的重要建議。1964年12月,趙九章根據國內運載工具的發展,給總理呈送建議信,審時度勢地提出了開展人造地球衛星研製工作的建議,高屋建瓴地闡述了發射衛星和發射洲際飛彈、人造衛星對國防的作用,人造衛星對尖端科學及工業的關係。1966年1月,他出任中國科學院衛星設計院院長,該機構也是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的前身,推動中國第一顆衛星研製重新上馬。1967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簡稱國防科委)正式命名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為「東方紅一號」。改革開放初期,198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首次頒發,「『東方紅一號』及衛星事業的開創奠基工作」第一獲獎人授予了已於1968年去世的趙九章,歷史沒有忘記這些功績卓絕的「兩彈一星」元勳。
1933年,趙九章與同班同學傅承義(右)、王竹溪(左)在清華園
作為空間物理的後來者,我於1985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學習,趙九章先生也是該系的首任系主任,從我進入空間物理領域的第一天起就在趙先生開拓的道路上蹣跚起步。雖然我未能親耳聆聽先生的教誨,但先生等人編著的《高空大氣物理學》是我入業的第一本專業教材。先生的研究生胡友秋教授是我本科畢業論文的指導老師,我空間物理的血液中注入了先生的基因。2017 年年底,我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而先生是我們空間中心的創始人,因此,我又繼續在先生開拓的道路上接力前行。先生從德國留學歸來,一心想報效祖國,並且胸懷探索浩瀚宇宙的夢想。他高瞻遠矚地謀劃了我國衛星系列規劃的設想,提出以科學試驗衛星作為開始和打基礎,以偵察衛星為重點,全面發展應用衛星,如通信、氣象、導航等衛星,從而配成一個完整的體系。這幾乎就是中國航天60多年自主發展的縮影,我不得不驚訝於這是先生1966年報告的要點,也因此不得不對一代科學大師的真才實學和遠見卓識肅然起敬。先生時刻不忘把自己的科研和國家的需求緊密結合在一起,正確處理好任務和學科的關係,「任務帶學科,學科促任務」的發展思路至今仍然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之所謂開拓創業者,必有勝於常人之雄才偉略。先生一生重視人才,愛惜人才,誨人不倦培養人才,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為我國地球物理、大氣物理和空間物理培養了一大批中流砥柱。例如,空間物理界的劉振興院士是趙先生招收的第一位研究生,王水院士也得到趙先生的親自指導,這是我們事業發展長盛不衰的基石。
趙九章給周總理的親筆籤名信
展望未來,我國正處在從航天大國成為航天強國的歷史機遇期,我們開始從知識的「使用者」向「創造者」轉變,空間活動呈現出重大科學牽引與自主技術創新雙輪驅動的新特徵。空間科學爭取在我國科學家有基礎、有優勢的極端宇宙、時空漣漪、日地全景和宜居行星等重大前沿若干點上率先實現突破。勾勒時空四維太陽系的全景,從月球到火星再到更深遠的太陽系邊際,我國正逐步走近空間探索的世界舞臺中央。如果先生在天有靈,一定會為他所開創、所寄予夢想的事業的蓬勃發展而感到欣慰。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趙九章先生對我國空間科學事業做出的不朽功勳,先生的家國情懷、勤勉奉獻、開拓創新、治學嚴謹的精神將與天地萬物同行,激勵我們在發展空間科學事業的道路上砥礪前行,接續奮鬥,樹起人類探索太空的新豐碑。
本文摘編自《趙九章傳》序,作者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王赤,標題和內容有調整。
來源:科學人文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