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的皇帝有多狠?石虎將兒子挫骨揚灰,最寵的孫子也難逃一劫

2021-01-08 正史漫談

古代的滅門慘案不少,但所謂虎毒不食子,像後趙皇帝石虎那樣滅掉自己太子石宣滿門的,確實比較罕見。在這個血腥的過程中,還發生了尤其慘烈的一幕:

石宣的小兒子年僅數歲,聰明伶俐、乖巧可愛。所謂隔代尤親,石虎雖然一向殘暴,但對這個小孫子也是異常喜愛,平日裡少不了含飴弄孫,與尋常百姓家並無二致。

到了公元348年,石虎在殘忍殺害石宣一家時,對這個小孫子頗為不舍,抱著他痛哭流涕,甚至準備法外開恩予以赦免。但身邊的大臣們可不同意,他們上前強行搶奪,孩子被嚇得哇哇大哭,拽著石虎的衣服死活不鬆手。但最終石虎的腰帶都被拽斷了,孩子仍舊被當場殺死。此情此景,讓心如鐵石的石虎也難以承受,其後他大病一場,並在第二年死去。

但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造成這一局面的罪魁禍首,正是石虎本人。

筆者個人認為,如果給五胡十六國的君主們按照殘暴程度排個名,後趙石虎、前秦苻生可以競爭頭名。三歲看老,這倆人的壞,從小就嶄露頭角。

當初石勒的事業蒸蒸日上之際,晉朝司空劉琨為了示好,將其母親王氏及堂侄石虎送回。此時的石虎只有十七歲,但已經顯露出兇殘本性,「性情殘忍,喜歡打獵,遊蕩無度,尤善彈,數彈人,軍中以為毒患」,有事沒事喜歡打自己人作樂。石勒忍無可忍,準備剷除後患,卻被母親王氏勸阻。

其後石虎有所收斂,並逐漸發揮出自己作戰勇猛、帶兵有方的特長,成了石勒徵伐中原的得力助手。他為後趙政權的建立下赫赫戰功,曾經擊敗向東晉王朝效忠的鮮卑段氏,攻入關中、覆滅匈奴劉氏的前趙政權。

公元333年,石勒在臨終前留下遺命,囑咐兒子們吸取當初司馬氏手足相殘的教訓,要好好相互扶持、團結友愛;對於功勞赫赫、性格強橫的侄子石虎,石勒不忍斬草除根,反而留話希望其向周公、霍光看齊,當一個匡扶社稷的重臣。

事實證明,石勒還是過於婦人之仁了。他剛剛咽氣,石虎就劫持著太子石弘進宮。勒令其除掉當初建議石勒除掉自己的一眾大臣。宮中頓時大亂,石弘被嚇得要主動讓位給石虎;後者認為時機未成熟,以「大道」為辭加以拒絕。

但實際上,從此開始,後趙大權就落入了石虎之手,他擔任了丞相、魏王、大單于,加九錫,享有13郡的封國,頗有當初曹操的架勢。此後的石虎大肆清除異己、徹底掃除了反對者。公元334年,他正式篡位,自稱大趙天王,將石弘等一眾堂兄弟全部殺害。(直到去世前才正式自稱皇帝,過了一把帝王癮)

石虎在位期間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曾經發動40多萬人為自己四處修建宮殿,還動員了50萬打造兵器裝甲、17萬民夫打造水軍,這些人中,累計有1/3死於非命,大多被淹死,甚至被虎狼猛獸吃掉;生性奢靡、沉迷女色,熱衷用金銀珠玉裝飾宮殿,從民間挑選了上萬名女子入宮,陪同自己射獵、玩耍、巡遊、宴飲;此外,他還挑選了三萬多女子填充自己在各地的行宮,王公們也有樣學樣,以至於強行搶奪,有3000多民女的丈夫被逼自殺;同時他還酷愛狩獵,大量農田被劃為獵場,專門供他出行打獵的車子就超過千輛。

此外,石虎生性殘忍,動輒屠殺大臣、百姓,致使民不聊生,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他統治期間,也是中原百姓生存處境最為悽慘的時期之一。

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麼樣的父親,就會造就什麼樣的孩子。石虎的首個太子石邃,與其父親相比更是青出於藍,他曾讓最喜歡的漂亮姬妾打扮妥當,然後砍掉其腦袋,洗洗乾淨放在盤子裡,讓賓客們傳閱欣賞美麗的頭顱,緊接著煮掉被殺姬妾的屍體、共同品嘗。

最終,由於對石宣、石韜等兄弟爭寵的不滿,以及時常打罵自己的父親的痛恨,石邃試圖發動政變,卻被父親反殺。

緊接著擔任太子的是石宣。但石虎又犯了老毛病——對另一個兒子石韜過於寵愛,以至於動過改立儲君的心思。最終,石宣也走上了石邃的老路,他派人刺殺了石韜,其後他被也人告發,淪為了父親石虎的階下囚。

接下來,石虎對待自己親兒子的方式,沒有父親的一絲溫情。他用鐵環穿透石宣的下巴、吊在梁上,哀嚎聲響徹皇宮;其後他命人套著石宣的脖子,用轆轤把整個人絞上梯子,其後砍斷手腳、挖出眼睛、刺穿腸子,然後在下面燃起熊熊大火,將親兒子燒為灰燼。而石虎自己,則搭建起高臺,率領數千人在一旁欣賞這一場景。火滅後,石虎讓人把石宣的骨灰四處拋灑,真正做到了「挫骨揚灰」。

而緊接著,石宣的妻兒共九人也被一同殺害,其中就有前文提到的那名孩子。這還不算,石宣周圍的300多人,一律被活生生車裂後拋屍漳水,東宮被改成飼養豬牛的地方,十多萬東宮衛士則全被貶到涼州。

那麼,為什麼石虎想要赦免自己的小孫子,卻被周圍的大臣們拒絕呢?他不是說一不二、獨斷專行的暴君嗎?

他即使兇殘無止境,但也有基本的政治水平。石宣被殺,石虎本人,以及那些出謀劃策、具體執行的臣子們實際上都成了石宣之子的仇人;如果放任這個小孩長大成人,後趙朝廷日後必將迎來新一輪的血雨腥風,搞不好會讓石氏步入滅門的境地。因此,大臣們一定不會同意留下石宣之子,而石虎本人,即使他再疼愛自己的小孫子,也不可能真的痛下決心將其赦免。

但天理昭昭、報應不爽。石虎死後不久,他的兒子們就陷入了血腥的同室操戈輪迴;最終,石氏全族被石虎的養孫石閔(也就是冉閔)屠殺殆盡,這個從奴隸崛起為中原帝王的家族,就此化為烏有。這也是五胡十六國時期,中原大小割據政權的縮影:靠武力稱王稱帝,本質上卻並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最終反而害的家族死無葬身之地

相關焦點

  • 後趙皇帝石虎,為何被稱為十六國最殘暴的皇帝
    五胡十六國這個混亂的時期,是由五個少數民族掌握的時期,前後十六個國家,全都是有少數民族建立,後趙就是其中一個朝代,石虎就是後趙的皇帝,被稱為堪比秦始皇的暴君。回到石勒身邊的時候石虎十七歲,被石勒任命為了軍中的將領,曾將帶領軍隊去偷襲後晉的運糧船隊,但是因為是第一次出戰,急於想要建功,被晉朝的守將擊敗,差一點就死在了戰場之上。有了這一次的教訓,石虎開始虛心學習,逐漸成為一名合格的將領。
  • 石虎殺死自己兒子滿門的時候,那麼心疼小孫子,為何還是沒留下?
    這裡的小孫子,指的是石虎第二個兒子石宣的小兒子,但大家以為石虎只殺了二兒子一家嗎?太天真,石虎大兒子石邃一家,也是被他殺的。還有,石虎明確記載的妻妾有6位,其中3位是被他殺死的。  那個時期,最危險的身份大概就是當石虎的妻妾和兒孫,畢竟他狠起來連自家人都殺。
  • 石虎殺死自己兒子滿門的時候,為何劊子手還是奪過孩子殺掉呢?
    他是怎麼當上皇帝的石虎,字季龍,他是五胡十六國時代後趙開國皇帝石勒的養子。後趙是十六國之一,由羯族人建立的朝代,最強大時曾統治著今天的河北、河南、山東、陝西、山西、寧夏等地。史書記載,這些胡人在中國北方建立了16個比較大的國家,史稱為五胡十六國。在羯族(後趙)與匈奴族(前趙)的爭鬥之中,以羯族人石勒最終勝出,消滅了匈奴族的劉曜。石勒建立了後趙,是為後趙明帝。滅掉匈奴人以後,石虎的養父石勒幾乎統一了黃河流域,而後趙也是五胡十六國前期最強大的政權。
  • 史上最狠毒的皇帝莫過於他,一連殺了兩個兒子,還將其挫骨揚灰
    所以,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國,就有這樣的一位皇帝,他不僅對民眾殘忍,對自己的兒子也是同樣的殘忍。他的名字叫做石虎,羯人,是南北朝時期後趙政權的皇帝。 羯族在中國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不算太長,在東晉十六國時期建立了後趙政權,是北方遊牧民族匈奴族貴族的奴隸軍隊。匈奴造反的時候,羯人強大,最後,消滅了匈奴政權。
  • 後趙皇帝石虎將兒子石宣滿門抄斬,為何不留最喜愛的五歲孫子一命
    不可否認,在五胡十六國人人想做「第一」的亂世中,奴隸出身的石勒算得上是一位當之無愧的英雄,但後來的繼承者石虎卻是一位殺人不眨眼的魔王。關於石虎的殘暴不再列舉,總之殺起人來反覆無常,只有想不到的,沒有他做到的。
  • 史上最殘忍的皇帝,用重刑殘殺親兒子,還叫大臣來圍觀行刑過程
    中國有句老話叫"虎毒不食子",也就是父親再怎麼狠毒,都不會殺自己的兒子,就像《射鵰英雄傳》中的歐陽鋒,對歐陽克卻是十分好的,然而歷史上卻偏偏有例外,在皇室家族,有個皇帝十分殘忍,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要殺,而且還是虐殺,場面十分血腥。
  • 石虎:我怎麼會像司馬氏一樣骨肉相殘殺自己的兒子呢?
    最合理的解釋就是,石韜本就是杜珠的另一個兒子,即石宣的親胞弟。石虎很快查明真相,就下令用鐵環穿透石宣的下巴,又將他的飯菜倒入大木槽,讓他像豬狗一樣吃飯,又逼石宣舔兇器上的血。此時,這位殺弟兇手竟然發出了震動宮殿的哀聲。雖然佛圖澄勸石虎不要再殺兒子了,但石虎覺得實在沒必要在石宣身上浪費糧食了。
  • 後趙石虎殘暴成性,將兒子滿門抄斬,連五歲孫子都不放過,為何?
    濫施權力之後,會將自己推向另一個方向,恐怕也會帶領著整個王朝也走向滅亡。歷史上的殘暴君主很多,後趙皇帝石虎就是其中之一。石虎可以說是一個反覆無常,殺人不眨眼的魔鬼,他還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兒子,連五歲的孫子都沒放過。俗話說「虎毒不食子」,石虎再如何恨自己的兒子,也應該放了幼小的孫子。是什麼讓他一定要趕盡殺絕,就連自己的血緣至親都不留一次餘地呢?
  • 歷史上殘暴的皇帝,石虎
    歷史上有一個特別殘暴的皇帝,他就是石虎。石虎也是一個皇室宗親,他從小就特別的好強,他經常用石子打人為樂,以欺負人為樂趣。他十八歲的時候就因為武藝高強被石勒皇帝選為了將軍,並且他深受石勒的寵信。但是他得到權利了以後對權力就特別的嚮往,於是就動用自己在軍隊中的權力威脅當時的皇帝石宏被迫讓位,自己坐上了皇帝的位子。
  • 石虎所為殘暴引發各地叛亂,國家迅速滅亡
    自古殘暴之君比比皆是,但殘暴到殺父母,子女,孫子孫女,給自己滅三族的只有這個石虎了。石虎的父親是南北朝北朝後趙開國皇帝石勒的兒子。在鹹和五年(330年),石勒稱大趙天王,代行皇帝。此時正是後趙的全盛時期,幾乎統領中國整個北方,大有與東晉一較長短的之氣勢。石勒的太子是石宏,石宏有文採,深受儒家文化影響,仁厚寬廣,很受百官愛戴。
  • 後趙皇帝石虎的家庭魔性,父子兄弟相殘,怎一個被打臉的人生
    十六國史系列故事—39,敬請點擊"關注",查看更精彩故事虎毒不食子,殘暴如後趙皇帝的石虎也沒有泯滅這點人性。初期,對自己的幾個兒子,他也的確都慈愛有加,與其他父親無異。只是,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子孫耳濡目染,大多暴虐異常。當皇位傳承在即,便是對其父石虎也想取而代之,心中全沒有一絲親情。
  • 十六國春秋,後趙暴君石虎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徐光說:「中山王最恨的就是我們兩人,恐怕將來非但危國,而且你我二人還有家禍。」這一天石勒找徐光商議國事,擔心吳蜀兩地未平會遺禍兒孫,徐光趁勢進諫,吳蜀是國之四肢,不會危及生命,中山王權勢太大,這才是心腹之疾,石勒聽後默不作聲,但此後他開始分石虎的權利,並有罷免他的心思,但石虎在羯族貴族中很有威望,一時又讓石勒猶豫不決,對於這個侄子石勒比誰都了解,但此時江山未統,太子石弘又年輕文弱,他希望石虎能像周公輔成王一樣,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 古代唯一敢以姓氏做國號的皇帝,死後被挫骨揚灰,骨灰被萬人喝掉
    這裡,可以基本理解為,國號的存在是君主以國之名去提倡一種積極的、美好的、崇高的嚮往。當然,還有第二種現象,即開國之君以曾經封地作為國號,例如秦的祖先,被封在秦地;隋的祖上曾是隨國公;宋的建立人趙匡胤為官最得意的是宋洲節度使,等等。
  • 史上最殘暴的皇帝——後趙石虎
    五胡十六國時代,人倫廢棄,綱常崩殂,人性中惡的一面徹底爆發,所以昏君、暴君層出不窮。有一個人,可以稱得上是暴君中的暴君,史上最殘暴的皇帝,他就是後趙的第二個皇帝—石虎。石虎是後趙開國皇帝羯人石勒的侄子,生性殘忍,遊蕩無度,善射彈弓,曾射傷數人。軍中以他為患,石勒想殺掉他。有人勸石勒說:「快牛為犢子時,多能破車,你當忍耐。」後來,他果然作戰勇敢,殺人不眨眼,深得石勒的歡心,提升為徵虜將軍,並為他娶了將軍郭榮的妹妹為妻。再後來,石虎又對優童鄭櫻桃寵愛入迷,對他百依百順,乾脆將郭氏殺了。
  • 他不但狠心殺死兒子,而且手段殘忍無所不用其極
    然而,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卻發生過很多父親殺死兒子的故事,比如說易牙為了討好齊桓公烹殺自己的兒子,唐玄宗聽信讒言「一日殺三子」,王莽為了自己的利益接二連三逼殺親子等等。今天我們要說的也是一個父親殺死兒子的故事,這位父親便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後趙」國的第三位皇帝,同時也是歷史上著名的暴君——石虎。
  • 惡魔身旁綻放的有毒櫻桃,後趙皇帝石虎的後宮,鄭皇后空守雲開
    十六國史系列故事—40,敬請點擊"關注",查看更精彩故事後趙皇帝石虎擁有舊都襄國、新都鄴城兩座皇宮,宮掖美女無數。他並不滿足,又在長安、洛陽新建宮室,尤其是洛陽宮,規模宏大,徵發各州26萬人日夜趕工修建。與此同時,命令各地採選婦女3萬人以配置各處。
  • 中原之亂——後趙武帝石虎的殘忍行徑
    嗨大家好,我是你們最親愛的小編,我上線啦。最近天氣漸涼,氣溫下降,你們要注意出門多穿衣服哦,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石虎進攻涼州失敗之後,又聽說東晉佔了蜀漢,不由長嘆:「胡運將衰,晉當復興。」告發者有重賞。從此以後,所有大臣見面連吃飯沒有一類的問好的話都不敢說了,只能用目光交流。石虎因為石宣是自己的大兒子,嫡長子被自己所殺,所以立石宣為太子。可是石虎最喜歡的兒子是秦公石韜。所以也給石韜很大的權力,封石韜為太尉,派石韜和太子一人一天輪流執政,甚至讓石宣可以用和太子一樣規格的車馬、宮殿和裝飾。
  • 這個昏庸的皇帝石虎,甚至比紂王還要殘暴
    雖然大家沒有經歷過古代那個戰亂的時期,但是通過歷史也能夠知道一二相信都明白皇帝可是至高權力的擁有者,他們可比現在的主席有霸道多了,因為對他們來說所有的子民都是自己手底下的,想殺就殺,真正的隨心所欲,所以一旦有不好或者是昏庸的上位者,那大家可就遭殃了,而在歷史上這種昏君也並不少。
  • 古代最殘暴的五個帝王,石虎排名第二,第一是誰?估計沒幾個知道
    今天我麼就來看古代最殘暴的皇帝,他們沒有將百姓放在眼中,視生命如草芨,可以說是自作孽不可活,魏晉南北朝石虎可以排到第二,第一是誰?估計沒幾個知道。4、秦國第二個皇帝 胡亥秦國要一統中原,就是通過血腥屠殺來實現的,歷朝的皇位爭奪也是相當激烈的,胡亥在趙高的幫助下,從原本屬於原本要接位的公子扶蘇手中奪得,這個胡亥上位後不滿趙高的挾持,加上他生性多疑就將趙高等一幫助他上位的人全部殺害,因為他殺了自己的哥哥
  • 後趙皇帝石虎:虔誠佛教,熱愛倒鬥盜墓,死後墳墓被挖,還被鞭屍
    北方進入十六國時期。連年混戰,石勒建立後趙政權。後趙開國君主石勒的侄兒叫石虎,字季龍,上黨武鄉(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他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後趙的第三位皇帝。石勒青年時期曾從事耕田、漚麻等農業活動。荒年時曾被人販子販賣,後來與馬牧帥汲桑一起闖天下,投劉淵,混上了大將軍。在不斷地徵戰中,石勒的力量越來越強大,終於在公元330年,石勒改稱「大趙天王」,同年改稱「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