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深圳地鐵集團發布的《深圳機場至大亞灣城際深圳機場至坪山段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全文公示及公眾參與說明公示》中發現,其完整公布的《深圳機場至大亞灣城際深圳機場至坪山段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顯示,深大城際鐵路深圳段11座車站的詳細規劃首次披露,11座車站中有10座樞紐和換乘站,可以無縫銜接高鐵、城際鐵路以及城市軌道交通。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蔣偲
乘客可無縫換乘20條地鐵5條城際鐵路
報告書顯示,深圳機場至大亞灣城際深圳機場至坪山段工程線路(以下簡稱「線路」)長69公裡,全線共設站11座,其中樞紐站和換乘站10座,分別為T4樞紐、機場東、石巖中心、龍勝、民治北、五和、白泥坑、大運、坪山、聚龍;普通站1座,為黃麻布;均為地下線和地下站。設九圍動車段1處,設置於九圍西地塊,接軌於黃麻布站。全線共設九圍動車段、五和、坪山3座牽引變電所。
記者梳理發現,深大城際鐵路深圳段不僅橫貫深圳東西,還可以無縫銜接地鐵1、3、4等20條地鐵線路,穗莞深城際鐵路、深惠城際、深莞增城際、廣深中軸城際、深惠城際大鵬支線等5條城際鐵路,深茂鐵路、廈深鐵路、深汕高鐵和廣深第二高鐵等4條高速鐵路,還能夠換乘機場APM線路和坪山雲巴線路等。
線路起自深圳寶安國際機場T4樞紐,與地鐵11號線、穗莞深城際、規劃地鐵20號線、規劃陸側APM、在建空側APM等5條軌道交通線路換乘。線路出站後向東南方向下穿規劃深茂鐵路,沿機場四路繼續向南引入機場東站,可與地鐵1號線、在建地鐵12號線、規劃地鐵20、26號線、規劃深茂高鐵、廣深第二高鐵、APM線等線路換乘。
線路在泰安路交口設黃麻布站。而後在寶石東路與石巖大道交叉口設置石巖中心站,與規劃深莞增城際、地鐵25、在建地鐵13號線換乘。隨後,線路折向東南下穿G15機荷高速、在建地鐵6號線、廣深客專、在建贛深客專及福龍路高架橋後至布龍路,沿布龍路向南至和平路交口設龍勝站,可與地鐵4號線、在建地鐵6號線換乘。
線路沿布龍路行進,在布龍路與民治大道交口處設民治北站,與規劃地鐵22號線換乘。線路至五和大道設五和站,與地鐵5號線、地鐵10號線、規劃深惠城際和廣深中軸城際形成換乘樞紐。線路隨後沿布龍路向東敷設,在橫東嶺路和東泰路交口設白坭坑站,與規劃地鐵21號線、18號線換乘。
線路沿龍飛大道引入大運樞紐,與在建地鐵14、16號線,既有地鐵3號線換乘。隨後線路在廈深鐵路南側並行引入坪山樞紐,與廈深鐵路、規劃深汕高鐵、規劃深惠城際大鵬支線鐵路、在建地鐵16號線、規劃地鐵23號線以及在建雲巴換乘。線路在錦繡中路與翠景路交口西側設終點站聚龍站,與規劃地鐵19號線換乘,站後預留延伸至惠州的條件。
線路預留向中山延伸條件
報告書顯示,深大城際深圳段除了建設正線工程和九圍動車段相關工程,還將同步實施深莞增城際聯絡線預留工程。未來深大城際鐵路將採用時速160公裡的8節編組動車,除了開行T4樞紐-聚龍(遠期至大亞灣)和T4樞紐-惠東本線列車外,還將開行T4樞紐-新大、前保-坪山-(新大)等跨線列車。值得注意的是,該環評報告透露,未來深大城際鐵路還計劃延伸到中山等地。
環評報告披露,深大城際是串聯深圳外圍組團、支撐城市空間拓展的市域組團快線。深大城際位於最外圍半環線18號線與都市核心區之間,耦合城市第二空間圈層,支撐網絡化空間布局,是填補通道空白的一條市域軌道快線。規劃深大城際串聯了機場、石巖、龍坂、橫崗、坪山等多個外部組團,能夠快速連通深圳東西兩翼,服務市域通勤交流,帶動沿線地區經濟發展,是深圳外部一條能力大、時效高、 服務優的外圍組團快線。同時深大城際的建設能夠有效支撐深圳市「多中心、網絡化、組團式」市域空間格局,強化龍崗-坪山東部市級中心的空間布局地位,推動橫崗、石巖等外部組團優化發展,是拓展城市空間、推動深圳兩翼發展的重要東西軸線。
深大城際還將完善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客運集散體系、擴大機場向東輻射能力,打造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的機場軌道快線。目前深圳寶安機場有 28%左右的旅客來自深圳北部、東部地區,12%左右的旅客來自西岸中山等地區。目前機場既有及規劃軌道交通線路以南北向為主,缺乏橫向集散通道。深大城際的建設將能夠填補機場橫向集散通道的空白,形成石巖、龍坂、大運、坪山等地區快捷聯繫機場的高質量服務走廊,使坪山至機場的時間縮短至40分鐘,實現外部組團與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的快速對接。深大城際遠期延伸至大亞灣,預留向中山延伸條件,能夠有效擴大機場輻射範圍,提升寶安機場在大灣區機場群中的樞紐地位,是完善寶安機場客運集散體系、擴大機場輻射能力,打造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的機場軌道快線。
此外,該項目是改善大鵬、大亞灣對外旅遊交通方便遊客出行的旅遊快線。深大城際直通大亞灣,通過與龍大城際鐵路互聯互通溝通大鵬半島旅遊區,為深圳西部及灣區其他城市至大鵬、大亞灣遊客提供高品質運輸服務,是方便遊客出行的旅遊快線,有利於改善對外旅遊交通服務水平,提高景區吸引力和競爭力,助力大鵬新區打造世界級濱海旅遊度假區。
深圳共規劃9條城際鐵路
2020年7月30日,國家發改委批覆了《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發改基礎〔2020〕1238號)。大灣區將形成「軸帶支撐、極軸放射」的多層次鐵路網絡,構建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主要城市至廣東省內地級城市2小時通達、主要城市至相鄰省會城市3小時通達的交通圈,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大灣區近期規劃建設13個城際鐵路和5個樞紐工程項目,總裡程約775公裡,形成主軸強化、區域覆蓋、樞紐銜接的城際鐵路網絡。深圳機場至大亞灣城際深圳機場至坪山段工程為《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2025年近期建設項目,主要途經深圳機場、龍華、坪山,線路長度70公裡。作為本工程的上位規劃,工程建設符合《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的要求。
根據《珠三角城際軌道深圳地區布局規劃(修編)》,在既有5條城際鐵路基礎上,規劃新增深莞城際、深廣中軸城際、深大城際和深汕城際4條線路,形成「東西貫通,南北放射」共9條城際軌道網絡,線網總長379.2公裡,新增線路規模約203.9公裡。深大城際符合《珠三角城際軌道深圳地區布局規劃(修編)》的要求。
環評報告認為,深大城際深圳段工程建設符合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和交通規劃,與深圳市的城市定位和城市發展目標相協調。深大城際線路長度大,沿線敏感目標較多,工程施工、運營期生產作業將產生一定程度和範圍的噪聲、振動、水、大氣、固體廢物等環境影響,經過落實設計和報告書提出的環保措施,施工期和運營期產生的各類汙染物經過處理後都能達到相應的排放標準,工程建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可以得到控制和減緩。待項目完善環境敏感區相關行政許可手續後,從環境保護角度分析,深大城際鐵路線深圳機場至坪山段工程建設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