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滿雜物的窩棚內,汙水橫流的平房裡工人們正忙碌著做豆腐,做好的豆腐旁蒼蠅飛舞,「嗡嗡」的聲音十分刺耳。在另一間露天的窩棚裡,一隻黑乎乎的油桶內則浸泡著秘制豆腐乾。昨日,李滄區質監部門依法取締了這處位於文昌路附近的豆腐黑窩點。
反映
窩棚裡傳出別樣豆香味
「我們這裡有處加工豆腐的黑窩點,那個環境簡直就跟垃圾場似的,就這裡做出來的豆腐也能給人吃嗎?」近日市民劉先生撥打早報熱線82888000舉報說。劉先生告訴記者,有一天他在散步走到附近的一家木器廠時,發現從這家木器廠裡拉出來的不是木製品,而是整車的豆製品,木材的氣味也被一股濃重的豆香味蓋住,這讓他感到很好奇,走進木器廠,順著氣味他找到了這處豆腐加工點,就位於廠區東南角的一個窩棚裡,看著周圍的環境和生產車間,讓他胃裡一陣翻騰。
「這裡加工出來的豆腐肯定走不遠,都賣到周邊的市場了,想想我平時吃的就是這些東西我就噁心。」劉先生說,看樣子這處加工點已經存在了不是一天兩天了,為周邊居民的安全考慮,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儘快取締這處黑窩點。
探訪
記者進廠區尋找黑作坊
按照劉先生提供的線索,記者來到文昌路上的這個木器廠,走進廠區內記者看到這裡除了製作木器的主場區外,還有許多平房和用板材搭建的板房。「你們在這找什麼呢?」廠區內的一名工人詢問記者。對於陌生人的到來,廠區內的一些人顯得很警惕。在廠區轉了一圈,記者並未發現某處板房內有加工豆腐的痕跡,廠區內也沒有豆香味傳出,探訪一時陷入僵局。到附近打聽了一番,對於這處豆腐加工點的存在,許多住在周圍的居民竟感到驚訝,「我們這裡還有做豆腐的嗎?」大家都很疑惑。
垃圾成堆屋內熱火朝天
臨近中午時間,廠區內的一個窩棚內開始有人活動,走進這處窩棚,記者看到在門口處堆放著一堆白色的豆渣,走廊處則堆放著成袋的大豆,透過窗口記者看到窩棚內的工人們正忙著洗豆、泡豆。觀察這處豆腐加工點的環境,如舉報人所言,該窩棚的四周堆滿了各種生活垃圾,狗、雞等家畜家禽在窩棚內四處走動,從外面看上去這樣的環境讓人難以將其與食品加工點相聯繫。
檢查
遇檢查作坊老闆先關門
在掌握了相關事實後,記者與李滄區質監部門取得聯繫,20分鐘後執法人員趕到現場進行突擊檢查。看到身穿制服的執法人員到來,窩棚內頓時亂成一團。看到執法人員進入窩棚內,作坊老闆一把將門關上,之後近5分鐘的時間裡,任執法人員如何警示,作坊老闆始終不願答應,屋內不時傳來嘈雜的聲音。在執法人員的多次警示下,作坊老闆無奈打開門接受檢查。
環境
加工間環境令人作嘔
跟隨執法人員進入生產車間內,這裡髒亂的生產環境令人印象深刻。記者看到該豆腐生產車間四周的窗戶大開著,上面結著成片的蜘蛛網,不時有灰塵被風颳進來,車間的地面上汙水橫流,各種雜物堆積在屋內幾乎沒有下腳的地方。在現場記者看到泡製黃豆的大鐵盆裡,部分黃豆已經發黴變質。「你這裡做的東西是給人吃的,你覺得這樣的環境合適嗎?這完全是不合格的,這麼髒的環境別說是豆腐了,什麼食品都不能做。」執法人員對作坊老闆說。
成品豆腐蒼蠅先嘗
記者發現,由於四周的門窗均打開著,豆香味吸引來了成群的蒼蠅,大量的蒼蠅在車間內亂飛,發出刺耳的「嗡嗡」聲。在一塊已經做好的豆腐上,此時正有十幾隻蒼蠅落在上面,從窗外吹來的雜物也直接落到了這些豆腐上。
「你們這裡就是這麼儲存成品豆腐的嗎?」指著這塊被眾多蒼蠅「品嘗」過的豆腐,執法人員詢問作坊老闆。「有啊,我們都放到冰櫃裡了。」指著牆角處的一臺冰櫃,作坊老闆說道。但在檢查之後,記者看到在冰櫃裡的豆腐只有兩塊,其餘空間大都被其它物品佔據,許多豆腐都是在沒有任何遮蓋的露天環境下存放著。
石膏粉難覓QS標誌
在車間的一口大缸內,執法人員發現了大量的白色粉末,對此老闆解釋稱這是用於點豆腐的石膏粉,擔心執法人員懷疑,作坊老闆還特意拿出角落裡一袋還未開封的石膏粉,擦乾淨包裝袋上厚厚的灰塵讓執法人員檢查。在檢查過後,執法人員發現該加工點使用的石膏粉均沒有QS標誌,無法確定其是否適合食品生產,他們將取樣後再做調查。「這些石膏粉和消泡劑你平常都是怎麼個用法。」執法人員詢問。「都是憑經驗儘量少加,看著沒泡了就不加了。」老闆解釋說。
執法人員表示,對於製作豆腐使用的石膏粉和消泡劑首先必須都是食品級的,食用消泡劑大約12元一斤,劣質消泡劑只要四五元錢,這使一些窩點老闆為節省成本使用一些劣質的原料;再者就是用量有非常嚴格的規定,如果超量,則對人體健康具有危害。在現場執法人員並未發現有精確稱量添加劑的工具。
秘制豆腐乾配料有「秘密」
除了製作豆腐外,該加工點還兼做豆腐乾,在加工車間外,記者看到許多正在晾曬的豆腐乾,從外表看上去質感飽滿,顏色也十分誘人。這些老闆口中的秘制豆腐乾是怎麼製作的?在車間內執法人員發現一隻黑乎乎的油桶,在桶內裝著半桶黑色的液體,桶內散發著一股刺鼻的氣味。在執法人員的追問下,老闆坦誠這些就是用於加工豆腐乾的秘制醬料,配料中除了醬油外還包括大量的焦糖色。執法人員表示豆腐乾按照正常工藝製作,是由滷水和醬油加工而成,焦糖色卻是被禁止的。黑豆腐作坊內使用的焦糖色大都是簡陋作坊生產的,成本低,大量使用銨鹽催化來提高色率,使得氨氮、重金屬、四甲基咪唑等指標都超標,人體攝入後存在致癌風險。
對話
作坊老闆:
環境俺都覺得不像話
「這個環境吧,確實是挺差的,俺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像話。」對於這裡的生產環境,作坊老闆這樣說道。作坊老闆告訴記者,在製作豆腐的這些年裡,因為被舉報他換了許多地方,他也想找處正規的地方但這樣做就幾乎沒有什麼利潤,因此就一直在這裡躲躲藏藏地幹著,這次被查處後他表示,以後要不就好好幹,要不就不再幹了,躲藏了這麼多年實在是藏夠了。
說法
無證黑窩點立即取締
「這處豆腐作坊沒有營業執照和其他證件,屬於典型的黑窩點。黑窩點內部衛生條件較差,物品擺放雜亂,基本不具備食品生產安全條件。」李滄區質監部門執法人員稱,他們將立即取締該黑窩點,拆除其生產設備,同時將對其進貨和出貨鏈進行調查,讓黑窩點徹底失去生存的土壤。
本版撰稿攝影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