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的風乾腸久負盛名,腸如其名,就是灌好的腸經過風乾製成。
「鼎鼎香」秘制幹腸,比哈爾濱正陽樓的幹腸、肉聯的幹腸、秋林裡道斯的幹腸等等都好吃。機緣巧合,我結緣了一位神秘的人物,從他那裡得到了「鼎鼎香」秘制幹腸的製作方法和香料配方。按照此法製做的幹腸肉質緊實,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口感鮮、鹹、甜、香,味道醇厚,越嚼越香。
好東西不想獨享,現將「鼎鼎香」秘制幹腸的秘方大公開!感謝主吧!
「鼎鼎香」秘制幹腸的加工方法和配方:
1. 豬腿肉(後鞧)或梅花肉10千克:瘦肉8·5千克、肥肉1·5千克。
瘦肉切1~1·2釐米的方丁,肥肉切1釐米的方丁,手工切。
祛腥臊:將與室溫同一溫度的肥、瘦肉丁放入盆中,倒入45℃左右的溫水浸泡20分鐘,攪拌攪拌,倒掉髒水,再用清水反覆衝洗,瀝淨水份。
2. 腸衣適量:用清水洗淨鹽份,用溫水浸泡30分鐘,控去腸衣內的水份。
3. 鮮姜、蔥白各130克,用機器打碎成蓉。
4. 生抽200毫升、老抽50毫升。
5. 精鹽300克。
6. 60°麯酒300克。
7. 白糖350克。
8. 蜂蜜150克。
9. 味精100克。
10. 混合香料50克。
拌料:將瀝淨水的肥瘦肉丁放入盆中,加入精鹽、生抽、老抽,充分攪拌,醃10分鐘;再加入酒、蔥姜茸、味精,充分攪拌,醃10分鐘;再加入混合香料,充分攪拌,醃10分鐘;再加入糖、蜂蜜,充分攪拌後備用。
灌制:手工或機器灌腸,要求粗細均勻緊實,每間隔80釐米用線繩繫結,間隔2~3釐米扎1個針孔排氣排水(做1個像釘耙一樣的平板針耙,把灌好的腸平鋪在案板上來打孔,提高效率)。
風乾:風乾室要求透氣性要好(為了散發掉水汽),室溫控制在28℃左右,將灌腸整齊地懸掛在一排排的竹竿上,用風扇(強檔)對著灌腸吹,吹2個小時,晾2個小時;到另一側再吹2個小時,晾2個小時;循環往復,直至皮幹(以單根腸靠牆能立住為標準)。
之後,掛於陰涼通風處,自然陰乾3~4天,下架綑紮,每12根80釐米的腸捆成一捆。
發酵:把綑紮好的腸,存放在乾燥、陰涼、通風的倉庫(庫溫18℃~22℃)內,庫大腸少,散放;庫小腸多,多層堆砌擺放,上下層井字碼放,同層兩捆間隔10~15釐米,發酵十天左右。從風乾開始到發酵完成,總的時間控制在15~20天之間。
熟制:每根幹腸對摺再對摺後,長度20釐米,用線或皮套捆綁固定兩頭,清水燒開後,把腸下入鍋內;保持開鍋狀態,十五分鐘後出鍋,晾涼後拆除綁線或皮套,即為成品。也可以水開後,蒸20分鐘熟制。
按上述配料標準和生產工藝,出品率在55%左右。
貯藏:幹腸的普通短期貯藏方法,把煮熟的幹腸掛在通風乾燥處,可保管十至十五天。長期貯藏,塑封或冰箱冷凍,可保管6~12個月。
成品幹腸要看著沒多少水分,在製作的過程中去除 了65% 的水分,這樣的幹腸肉質緊實,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口感鮮、鹹、甜、香,味道醇厚,越嚼越香。
麻辣川味幹腸:只需在上述配方中增加麻椒粉20克、二筋條辣椒粉75~150克,並將肉的比例改為:瘦肉7千克,肥肉3千克。
[鼎鼎香]秘制幹腸混合香料:紫蔻粉15克、企邊桂粉15克、小茴香粉12克、砂仁粉12克、甘草粉12克、八角粉12克、肉蔻粉9克、青花椒粉9克、陳皮粉7克、草蔻粉6克、沙姜(山奈)粉6克、白芷粉6克、良姜粉6克、白胡椒粉6克、丁香粉5克、草果粉5克,木香粉4克、香葉粉3克。合計150克。所有的香料需經曬乾或烘乾後粉碎過篩,越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