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8 17: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建設平安十堰
鑄盾為民
夯實車城平安之基
平安乃人民所盼、幸福之基,深化平安建設,事關百姓福祉和社會穩定。近年來,我市不斷優化警力資源,推動警力下沉,加快推進「雪亮工程」「智慧小區」等科技信息化工程創建,強化科技信息對警務工作的支撐力度,全力打造新時代治安防控體系升級版。
推行「一村一警」
探索基層治理的「十堰模式」
01
2020年10月27日凌晨,十堰一男子因感情和財產糾葛,持尖刀翻窗入室將前女友及其現男友刺傷。聞訊趕到的張灣區分局漢江路派出所駐村輔警張鵬飛挺身而出,果斷衝上前用警棍打掉尖刀,制服並搶下嫌疑人陳某手中欲吞服的農藥。
張鵬飛在尖刀利刃下救人,就是市公安局今年推行「一村一輔警」機制發揮作用的眾多案例之一。
按照「小切口、低成本、真管用、能複製、可推廣」的原則,全市各級公安機關想法設法探索「一村一輔警」工作方法。竹谿縣爭取到每年200萬的財政專項支出,為該機制的落實提供資金保障。鄖陽區創新做法,在不增加輔警員額和額外增加財政負擔的基礎上,將村治調主任、村後備幹部等納入輔警序列管理,同時由財政保障為其配發輔警服裝,既增加了他們的年收入,又增強了他們的榮譽感和使命感,激發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在積極推動之下,全市1786個行政村全部落實「一村一輔警」,他們充分發揮駐村輔警「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主動搜集情報信息,及時化解鄰裡糾紛,先期處置報警求助,成為公安機關的好幫手,打通社會治理神經末梢,初步形成了具有市域特點、十堰特色的社會治理新模式。
建設「雪亮工程」
讓黑暗無處可藏
02
因盜竊而「四進宮」的高某,與其同夥一行6人,在盜竊一建築工地鋼構件2500餘件後僅6小時,便被丹江口市公安局一網打盡。讓狡猾的高某快速「翻車」的,正是遍布全城的5萬餘個公共治安視頻探頭——「雪亮工程」系統。
目前,我市完成政府投資建設的攝像頭達1.6萬餘個,整合接入B類視頻3.4萬餘個。已經基本建成覆蓋廣場、道路等重點部位、重點單位的視頻探頭體系。這些密布全市的公共視頻探頭在偵查破案、治安防範、服務群眾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多的作用。
在廣大農村地區,公安機關全力推廣價格低廉,接入靈活的「微視頻」,彌補「雪亮工程」在廣闊的農村地區的空白。
2020年12月初,竹山縣得勝鎮村民李某在安裝了「微視頻」後沒多久,就發揮了作用。原來,某日李某外出,院內用於取暖的火盆木製框架被烤燃,這一幕剛好被派出所「微視頻」巡查工作人員發現,及時通知了李某及附近村民,將這一險情快速排除。
得勝鎮基本形成以得勝集鎮為中心向全鎮各村輻射,以重點部位為「點」、鄉村主幹道公路為「線」、居民生活區為「面」的治安防控「大網絡」。
織好「一張網」,惠及「百萬人」。在「雪亮工程」和「微視頻」的守護下,平安之基越來越紮實,安全防線越來越牢固。
打造「智慧小區」
引領平安建設新方向
03
在茅箭區京華園小區,社區民警王建軍正在檢驗該小區「智慧系統」的可用性,在系統後臺,進入小區人員先在門口自動拍照記錄,進入樓宇大堂門口時,須再次刷卡方能進入。人員進出留下照片,車輛進出留下車牌,主要出入口視頻探頭畫面在後臺大屏幕上清晰可見。
近年來,我市推行「智慧平安小區(村組)」建設,旨在提升基層社區防範和抵禦安全風險水平,推動形成數據智能採集、管理高效有序、智慧防範有力的現代社區警務新模式。
通過在小區安裝高清探頭、智能門禁、車輛道閘以及應用智能分析,建立一個住戶與物業、住戶與住戶、住戶與外部社會的綜合信息交互系統。創建智慧平安小區為居民提供了完善的綜合安全服務,打造了全新立體化的人防、智能技防一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對降低小區發案率、淨化治安環境,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起到積極作用。
據介紹,目前全市已開展智慧平安小區建設152個,聯網152個。該工程正在快步推進之中,預計未來,更多的小區會通過信息化改造升級,加入到智慧平安小區的行列中來。
END
熱烈慶祝
2021年中國警察節!
原標題:《【向人民報告】十年築基,打造城市安全的「金鐘罩」》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