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近為啥高調公布這一消息:別人打掉我們一顆衛星中國射十顆

2020-12-06 鷹眼圖說觀察


圖片為近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小型運載火箭,成功將三顆衛星發射升空。雖然此次任務採用純商業發射合同組織形式,但快舟一號甲小型運載火箭背後的快舟一號火箭確實不折不扣的我軍大殺器。2013年,「快舟一號」升空不到兩小時,美國航天網站便在頭條顯要位置,以「中國秘密發射新快速響應火箭」為題報導此事。報導稱,「快舟」其實就是中國的太空快速響應作戰系統。這次的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搶在美國之前,成為首個完整發射衛星-火箭一體化快速應急空間飛行器試驗的國家。

實際上,快舟一號火箭的真正名字叫快舟應急空間飛行器,在公開刊物《裝備指揮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第5期中,大致可以了解到中國應急空間飛行器的發展情況。文中提及,應急空間飛行器是一類快速集成、入軌、實現、具有星箭一體化創新特點的新概念飛行器。我們常常看到火箭運載衛星,火箭與傳統在軌太空飛行器都是獨立生產的,最後在總裝大廳衛星被安裝到火箭上,並發射升空,這段準備時間會非常長,一般從生產一個衛星到發射需要大約3年左右的時間,而發射準備少則幾個月,多則半年,如果碰到緊急任務怎麼辦?只能依靠在軌衛星多來幫忙,但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



圖片為快舟衛星模塊與火箭模塊連接段的情況,為了加快衛星的部署和應急發射能力,能不能把衛星和運載火箭在生產時,就組裝到一起呢?據了解,美國是全世界第一個提出「太空快速響應」計劃的國家,在本世紀初,美國在總結了目前空間技術現狀、近二十年主要戰爭經驗教訓,以及未來信息化戰爭可能的需求後,認為現有美國的空間技術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戰爭需要,主要表現在:美軍的航天發射準備時間實在太長,往往戰爭已經結束,而申請發射的衛星還在發射臺上進行測試,這遠遠不能滿足現代戰爭快節奏的基本需要,美軍在科索沃危機、伊拉克戰爭和反恐行動中多次因為突發事件沒有被衛星及時發現,而造成貽誤戰機。

大家知道,偵察衛星的過頂時間是有規律可循的,一般一顆軍用偵察衛星每天覆蓋目標區5至9次,每次覆蓋時間只有幾分鐘時間,這不僅提高了敵方進行反衛星偵察的效率,而且還讓敵軍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反偵察機動,如何快速補充衛星,讓敵人沒法掐算過頂時間成為應急衛星系統的一個主要使用方向。就在美國先後發射多顆應急快速響應衛星之後,中國則率先解決了發射準備時間長的問題,開創性的將衛星和火箭一起生產,衛星成為了類似於飛彈的戰鬥部一樣,與火箭組成一個一體化的星箭組合體,然後和飛彈一樣,這種星箭組合體批量生產,長期貯備,一次性使用,平時不用的時候被放置在保護髮射筒內,使用時由裝載發射車在野外機動發射,隨時隨地發射衛星,而一次發射準備時間不到12小時。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剛才我們說的偵察衛星過頂覆蓋的時間較短問題,可以通過發射數十顆廉價的星箭組合體,並設計合理的應急軌道星座,讓解放軍可實現對危機區域或者特殊緯度帶的長時間近持續覆蓋,滿足對危機區域覆蓋的需要。軍事專家雷澤先生告訴記者, 我國的快舟應急空間飛行器不僅單次發射時間快,星箭組合體還可以在短時間內連續多次發射,同一批次組織多次發射,衛星如果美軍進行太空戰,將中方衛星擊落,我方將隨機發射數十顆衛星進行太空能力的補充,而美軍卻沒有這麼快的反應能力。


相關焦點

  • 戰時衛星被打掉怎麼辦?中國一神器可24小時內發射衛星
    如果爆發大規模戰爭,太空運行的衛星毫無疑問會成為最先被打擊的目標之一,衛星被打掉就等於失去了眼睛,所以需要儘快補充發射。中國另外一種快速響應火箭就是最近頗為有名的「快舟」火箭。它的尺寸基於東風21與東風31之間,整體封裝在發射筒內,由發射車進行運輸。它採用了大量成熟技術,成本較低,能在戰時大規模部署應用。
  • 假如北鬥衛星被打掉一顆,還能導航嗎?西瓜視頻告訴你答案
    圖文|科技蜂鳥兩天前,隨著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服務正式開通,中國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第三個擁有全球性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這是中國8萬北鬥人持續奮鬥了26年的成果,可喜可賀!北鬥導航系統是中國目前為止研發的最複雜的系統,耗費了千億資金,我們來假設一個腦洞問題,如果有個外星人閒著沒事偷走一顆,那麼北鬥導航系統還能正常工作嗎?
  • 天宮2號剛墜毀南太,中國就公布又一好消息,太空升起一顆熱氣球
    圖為北京理工1號衛星【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3404期】近日,據媒體報導,此前天宮2號剛墜毀在南太,中國迅速就公布又一好消息,中國私營公司再次打破壟斷,成功發射私營運載火箭,在300公裡外的太空升起一顆「熱氣球」,它就是北京理工1號衛星,隨後西方多國發來賀電,祝賀中國私營公司在這一領域取得的巨大進展,軍迷對此也感嘆的稱:300千米外太空傳來又一好消息,標誌著中國私營航天企業從此將在外太空開始新的徵程。
  • 中國又一好消息傳來,美國學者:這次中國將造福全世界
    一次次「中國高度」的刷新,彰顯著國家工程的神聖和榮光。這不隨著一聲轟隆聲,中國又一好消息傳來,美國學者表示:這次中國將造福全世界。 這是因為在8月23號,中國的3顆衛星同時升空,分別是高分05號星、多功能試驗衛星以及天拓5號衛星這三顆,並且在當日這三顆衛星都圓滿被送入了預定軌道,或許有人會問這三顆衛星為何能夠造福於全世界呢?
  • 中國始料未及!SpaceX首批星鏈衛星頻繁出包,損失數字讓人意外
    最近,一個消息震撼國人!中國出口阿爾及利亞的阿星一號通信衛星及地面站圖案,被印製在阿爾及利亞新版500第納爾面額的紙幣上,這側面體現出中國航天技術實力的強勁,以及中國航天的影響力。自SpaceX公司15年公布了這個計劃以來,直到去年五月份完成六十顆星鏈衛星的發射,可以說SpaceX公司出盡了風頭。但是,細心的朋友可以發現,最近星鏈衛星好像下餃子一樣接連受控再入。到現在為止,最早發射的那六十顆衛星,只有26顆還在正常運行,有8顆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軌道衰變。
  • 太空圈地運動展開:SpaceX月產60顆衛星,中國企業要吃虧?
    前述消息人士透露說。 SpaceX與OneWeb兩家公司推進的衛星網際網路計劃申請發射的衛星數量均達萬顆規模,而中國衛星網際網路計劃的國際申報也已經開啟,以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衛星通信分公司名義進行申報的衛星數量超過1萬顆,這或是世界上第三個衛星數量達到萬顆的星座計劃。
  • 北鬥和GPS導航衛星區別在哪:他們壞一顆就不行,我們剩一顆就行
    我們經濟所能正常有序的運行,也很多時候需要依靠衛星定位系統來保障。在大數據日漸流行的背景下,衛星定位系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我們日常所用的手機也無一例外的安裝了定位系統,極大的方便了我們的出行和購物體驗。
  • 中國公司用十顆衛星去拍攝
    然而,威爾遜想去柬埔寨證實自己的這一發現,因為他認為分析可能存在缺陷。威爾遜表示,MH370的應答器被關閉了,因此可以去任何地方。雖然有消息稱它轉向南飛去,但如果是向北,北邊就是泰國,柬埔寨和越南。這條路線也很合適,它到了馬來西亞和越南領空交接的地方。「他們知道飛機在那之後就消失了,因此之後的一切都是猜想」。
  • 一枚火箭載多顆衛星,汽車運輸發射,中國航天低成本發射或已來臨
    要知道我國並不缺發射基地,不管是高軌道中軌道低軌道我們都有發射場,甚至海上發射我們也多次實驗成功。採用陸地機動運輸發射這種模式,背後有幾個深層的原因,同時也是世界航天發射的一個方向。採用移動運輸車,在看似簡單的發射,一個火箭發射多顆衛星,到底是為啥?第一個主要原因是省錢。
  • 一顆衛星引起巴西網友熱議:事實證明,只有中國在幫我們辦實事
    最近,中國運載火箭受到巴西網友的關注,因為中國要幫助巴西發射一顆衛星,也因此引發了巴西網友的激烈討論。據巴西媒體報導,這幾天,巴西與中國合作的中巴資源衛星4A(CBERS-4A)已經運輸到中國太原衛星發射中,並在發射塔與長徵4B運載火箭完成耦合。
  • 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6G實驗衛星
    而此前8月份,美國已經宣布批准進行本國的6G實驗,但到目前為止,尚未有研究成果公布。據觀察網11月6日報導,11月6日11時19分,我國已經成功在太原發射全球第一顆6G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目前該衛星已經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假如有一顆北鬥衛星被敵國擊落,北鬥導航還能正常工作嗎?
    說到擊落,我們也是想不通了,這衛星為什麼非要擊落呢?通過了解,我們知道,曾經被擊落的衛星都是在近地球軌道運行,而我們的北鬥衛星的軌道高度很高,多數都運行在中地球軌道,和地面有高達2萬多公裡乃至更高的高度。所以,距今來說,還沒有反衛星武器具備成功擊毀中地球軌道的衛星的能力。那麼如果真的被打掉一顆,北鬥導航系統還能正常工作嗎?答案是肯定的。
  • 中國首顆6G衛星上天啦!一箭13星
    >升空的「一箭多星「技術再次以令人驚嘆的姿態再次刷爆了各大媒體的科技板塊,其中兩大元素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一是這次發射的是中國首顆、全世界第一顆用於6G網絡通信的實現衛星,另一個是這一次我們總共一次性發射了13顆衛星!
  • 中國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等9顆衛星
    此外,財聯社消息報導,騰訊雲相關負責人表示:100 億早就完成了,只是趁著年底或將的時間點慶祝。小盒科技被曝裁員40%12月20日消息,近日有網友曝光小盒科技,原作業盒子裁員40%,「編程部直接解散,輔導中心、BD是重災區。」對於裁員消息,小盒科技相關負責人在回應媒體時表示,屬於公司正常調整。
  • 中國航天大會:2033年 我國3顆衛星探測引力波
    原標題:中國航天大會:2033年 我國3顆衛星探測引力波在近日舉辦的2020中國航天大會上,中科院院士吳嶽良公布了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的最新進展:我國計劃在2033年完成3顆衛星的發射,形成等邊三角形的布局來進行引力波探測。
  • 這就是中國速度!最後一顆北鬥衛星下月發射,徹底打破美太空霸權
    前段時間,中國剛發生了大事,那就是成功發射了北鬥第54顆衛星。而這顆衛星在發射後也成功進入到了軌道,在那時候,距離北鬥組網成功也只有一步之遙,當時就傳出消息,最後一顆衛星打算在五月份發射。由於疫情的問題,很多人都擔憂最後一顆衛星的發射是否會推遲,不過讓我們激動的是,終於有確實的消息傳來,最後一顆北鬥衛星將會下個月在西昌發射中心發射,到時候長徵三號火箭將會載著北鬥衛星升空,將徹底打破美國在太空上的霸權,同時也讓各國看到了這才是真正的中國速度!
  • 中國成功發射中巴第三顆「資源一號」衛星(圖)
    資源一號」衛星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北京時間9月19日11時26分,中國和巴西聯合研製的第三顆「資源一號」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星箭點火起飛約12分鐘後,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數據顯示,中巴第三顆「資源一號」衛星與火箭分離,順利進入近地點738公裡、遠地點750公裡、傾角98.5度的太陽同步軌道。中巴「資源一號」衛星系統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與巴西空間研究院聯合研製,被譽為高科技領域「南南合作的典範」。
  • ​世界第一顆量子衛星為啥叫「墨子號」? 「超期服役」的TA還好...
    ​世界第一顆量子衛星為啥叫「墨子號」? 「超期服役」的TA還好嗎?上海科普大講壇第157講聚焦當下熱議的「量子科技」話題,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王建宇,與觀眾一起探秘神秘的量子世界。
  • 數解中國高分系列衛星
    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電 題:數解中國高分系列衛星  作者 郭超凱  中國國家航天局10日對外公布高分七號衛星首批立體影像產品。高分七號衛星作為中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立體測繪衛星,是實現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高分專項)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提取關鍵數字,解讀高分系列衛星的特點。
  • 全球衛星數量評比,美國901顆,俄羅斯153顆,中國數據讓人欣喜
    在現代太空技術中,衛星變得越來越重要。目前,太空中飄著大概近5000顆衛星,它們就像月亮一樣,一刻不停的環繞地球運行,為人類提供服務。據不完全統計,到現在世界上擁有衛星的國家和地區已超過80個,其中美國有901顆,俄羅斯是153顆,那麼中國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