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永生不死,意識可在軀殼之間轉換,Netflix新劇講了一樁250年後...

2020-12-05 36氪

250年後的世界會怎麼樣?Netflix的科幻新劇《碳變》可能會給你一個「暗黑」的答案。

1月11日,Netflix放出了科幻新劇《碳變(Altered Carbon)》的最新預告片以及海報。在預告片中,幾乎全是炫目又科技感十足的新畫面,飛行汽車、高科技的換臉技術、恐怖的重生手段都讓人毛骨悚然。

該劇由Richard Morgan的網絡朋克科幻小說改編,並由Joel Kinnaman (《自殺小隊》、《謀殺》、《紙牌屋》等作品)和James Purefoy(《殺手信徒》等)共同主演。

250年後,科技高度發達,人的大腦可以被數位化,當一具身體死亡,可以從脊髓中抽取神經和肌肉的記憶,並傳輸到另一個軀體上繼續生存。

故事的主角世界首富在存活了365年後慘遭殺害,卻被誤認為是自殺。在他重新「活過來」後,記憶受損,於是僱傭了一個精英戰士調查自己死亡的真相。

《碳變》第一季將於2月2日在Netflix獨家播出,遵循著Netflix一貫的原則,一口氣會將10集全部放出。

為了給《碳變》造勢,在今年的CES上,Netflix還將劇情中的「身體死亡,用意識永生」拿出了秀了一把,現場唬了不少人,還有觀眾問:換一具身體,你還是你嗎?一下子就進了Netflix挖的坑。

除了播出前的宣傳,在製作上Netflix對《碳變》的投入也是相當巨大,當然風險也更高。The Verge 引用 Joel Kinnaman的說法「這部劇的預算比前三季《權利的遊戲》還高。據了解,《權力的遊戲》每集的預算大約是450萬-600萬美元,粗略計算前三季的總預算為1.8億美元,也就是說《碳變》10集的預算就上億了。

整個2018年,Netflix計劃在原創內容上砸80億美元,以打造出類似HBO《權利的遊戲》、《西部世界》這樣的爆款劇集,來吸引更多的付費用戶,畢竟《紙牌屋》第六季換了主演前途未卜,Netflix也需要口碑和題材皆出彩的新劇。

就在Netflix放出《碳變》最新預告的同日,華爾街知名投行巴克萊將Netflix公司股票納入初步研究範圍,並給予該股票「增持」評級。其分析師Kannan Venkateshwar稱,Netflix的業務已經遍布全球,擁有大量的寬帶訂閱用戶,而且也呈現出較好的議價能力,提供的視頻內容數量也日益增多。「從營收角度來看,未來三至五年內,Netflix可能會成為第二大媒體公司(不計工作室和主題公園等在內),僅次於迪斯尼。」

相關焦點

  • 新劇開播:[副本/碳變/轉變的碳元素/Altered Carbon]第一季資源放送
    在未來,人的意識可以被數位化,並儲存下來。當一具身體死亡,意識可以傳輸到另一個軀體上繼續生存。光聽這個設定,就開始對這個作品產生了極大的期待。今天這個科幻劇就是講的未來世界,人類軀體「保鮮袋」可以儲藏你的肉體百年不腐爛。
  • 講書 |《永生的海拉》當細胞可以永生不死,它對人類意味著什麼?
    《永生的海拉》當細胞可以永生不死,它對人類意味著什麼?認識海瑞塔·拉克斯,及她身後的醫學奇蹟與爭議。,她的腫瘤細胞組織被醫生取走,培養成永生不死的細胞,取名為海拉細胞。但是,和海拉細胞的鼎鼎大名相比,細胞的主人海瑞塔六十年來卻默默無聞。直到這本《永生的海拉》問世,海拉細胞背後的故事才走進公眾的視野。
  • 人類的意識能夠永生嗎?
    人類意識能否永生?我們也許聽過一個雄心勃勃的藍圖: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可以拋棄肉體,將自己的思想移植到機器人身上,從而實現意識的永生。像Nectome這樣的矽谷公司相信,有一天能開發出完全複製人類大腦物理結構的必要技術,並且能重現人的意識,但實話實說,從科學已知的證據來看,要想實現意識的永生,簡直是一個「神話故事」。事實上,人類對意識還知之甚少,意識的本質和起源仍然是一個開放性話題,我們甚至不知道是什麼構成了記憶—意識的基本組成部分。
  • 如果記憶晶片在未來實現了,那人類會不會可以更新軀殼,記憶晶片不...
    ,記憶晶片不變,實現永生呢? 已輸入0字 提交 有7個回答 這個有點像哲學問題,所以你認為的不死就是指記憶永存了
  • 生命科學與量子科學的有機結合,未來人類可通過存儲意識實現永生
    存儲完成後,晶片保存了臨死之人的完整記憶,人類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實現永生。第一種方式:將存儲人類意識的記憶晶片裝入高仿真智慧機器人的機器大腦中,或將其裝入電腦、手機及電視機中,人類即可以與死去的人進行交流溝通。如果把記憶晶片裝入智慧機器人的機器大腦中,還可以把智慧機器人設計成人原來的樣子或年輕時的樣子,這樣人類就可以通過載體的形式實現永生。
  • 生命科學與量子科學有機結合,未來人類可通過存儲意識實現永生
    存儲完成後,晶片保存了臨死之人的完整記憶,人類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實現永生。第一種方式:將存儲人類意識的記憶晶片裝入高仿真智慧機器人的機器大腦中,或將其裝入電腦、手機及電視機中,人類即可以與死去的人進行交流溝通。如果把記憶晶片裝入智慧機器人的機器大腦中,還可以把智慧機器人設計成人原來的樣子或年輕時的樣子,這樣人類就可以通過載體的形式實現永生。
  • 2045年人類可以永生不死?谷歌首席未來學家如是說
    雷·庫茲韋爾是谷歌首席的未來學家,這個名字也許大家並不熟悉,但是如果對科技感興趣的話一定是聽過關於「奇點」的,而庫茲韋爾就是這一詞語的發明者,同時他也可能是過去幾十年間在人工智慧和其未來的最好的預言大師,他做過的關於未來的預言絕大部分都已經實現了,但是他最著名的預言卻是關於人類本身的,他預言人類將會在2045年實現永生。
  • 2029年人類踏上「不死之旅」 2045年實現永生?
    原標題:2029年人類踏上「不死之旅」?   谷歌首席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近日放出驚人之語——2029年,人類將開始「不死之旅」,到2045年將實現永生!生物技術應用於人體後,我們可以拋棄上千年不再使用的陳舊基因,大幅延長壽命。   其三,雷·庫茲韋爾推測,2045年,非生物智能的創造力將達到巔峰,超過今天所有人類智能總和的10億倍。屆時在技術的幫助下,人類將實現永生。   馬克·扎克伯格前不久宣布,將捐出個人持有的Facebook股份中的99%,推動全球三大挑戰的解決,其中一大挑戰就是攻克疾病。
  • 人類未來如何實現永生?如果可以,你會選擇一世的愛情還是永生?
    ——劉慈欣《2018》永生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如果有一份真摯的愛情和永生同時擺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哪個?三體的原作者劉慈欣曾寫過一部短篇科幻小說《2018》,講的就是關於永生的故事。故事中男主在愛情和永生之間猶豫不決,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永生。
  • 30年後人類將以全息形態實現永生
    2011年俄羅斯媒體大亨德米特裡·伊茨科夫發起了一個驚人的「俄羅斯2045」計劃,又稱「阿凡達計劃」。簡單說該計劃是將人類意識轉移到非生物載體上,以延長生命,甚至最後實現「永生不死」。3、2030—2035年,打造出和真人大腦功能完全相似的「人造大腦」,並可以儲存主人的所有性格和記憶,實現意識上傳,完全代替主人延續生命。
  • 人類「意識共享」可以永生?阿凡達計劃正在進行中!
    長生不老,永生不死,這或許是人類誕生以來一直追求的終極夢想,逆天而行,修行入道,與日月同輝,天地同壽,在恆古不變的歲月中,留下了無數長生的傳說,不管是妖魔鬼怪,世人都拼命擺脫卻逃不了的既定宿命。不管道家佛家都有靈魂不滅的說法,這其實就是一個具有靈魂的意識,或者有意識的靈魂,沒有了意識的存在,與其說長生,不如說是新生,這完全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了。所以我們會發現,拋開永生的其他因素來說,意識是無比重要的存在,這將直接決定你的永生是否有意義。就算現在你沒了意識,那你活著和死了有啥區別?
  • 科學家大膽預測人類即將永生不死,2045年到底有什麼魔力?
    導語:科學家大膽預測人類即將永生不死,2045年到底有什麼魔力?永生是人類一直以來的追求,從古至今,關於永生的話題一直存在,而且不少王公貴族早就付出了行動,就比如我們始皇大哥。古代條件有限,只能將永生寄托在仙神的身上,到處尋仙問道,到了現代,情況有所改變,人類不怎麼相信那些虛無縹緲的傳說,開始用自己的手上的工具和技術,延長人類的壽命,甚至有的科學家已經放出話,人類馬上就要做到永生不死了。霍金預言在2017年的時候,不少科學網站上突然流傳出霍金新的言論:2045年人類將獲得永生。
  • 人類永生計劃,你不願意,也得接受
    其實文明對永生的追求從未停止,作為個人來說,也許很多人並不希望永生,這一輩子過得開開心心,走的時候瀟瀟灑灑,正如徐志摩所寫「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而如果人類實現了永生,情況就不一樣了,每個專業領域有可以無限研究下去,文明將加速發展。(這裡都是以人類文明大方向來說明的,不細分到人類個體)。當然我們也要考慮到人口越來越多的情況,面對有限的資源如何分配的問題。所以我們在不斷的想辦法開發自由能源,所以我們更要推進文明的進步,地球人目前在0.75級宇宙文明的狀態,還不足以利用宇宙的很多資源。
  • 人類可能實現永生嗎?人類壽命最長有多長?
    人類實現永生就是為了逆轉「人類衰老和死亡」,克服人類身體和精神方面基本限制的計劃,但是站在進化論的角度來說,這種是不可能實現的,人類如今都是具有「衰老」的過程,排除所有的意外情況發生,那麼最終也會因為身體器官的衰老而走向死亡,所以人類要「超越」死亡的界限,這個可能性還是非常低的,除非有一種能夠讓人類的各種器官,細胞等等來活躍起來,但是至今沒有。
  • 人類幾十年後會有何變化?科學家預測2050年人類將實現永生!
    人類永生自古以來都是人們追求的目標,從西遊記裡的「唐僧不老肉」就可以看出古時候人們對於永生的渴望寄托在神話之中。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對於長生這一問題,人類似乎看到了一絲希望,而且在前幾年,還有一些科學家提出到2050年實現人類永生的預言,當我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第一反應肯定是不相信,但是還帶濃烈的好奇心,如果預言真的實現,以後的發展又會是怎麼養的呢?世界又會有什麼改觀呢?如果人類獲得永生,就意味著從現在起,人類將不再有自然死亡。
  • 霍金預言2045年人類將永生不死,永生計劃能實現嗎?有這三種方法
    古人對於永生的研究,實際上是一種封建迷信。因為在古代科技不發達,所以長生不老也都是痴人說夢。而現在就不同了,如今我們的科技如此發達,想實現永生未必不可能。網上傳得沸沸揚揚的霍金的預言「2045年人類將永生不死」,他認為人類在未來2045年時,已經掌握了能夠讓自身達到永生的技術。
  • 25人預定意識上傳服務,人類真的能實現永生?
    Netcome 是矽谷一家創業公司,由美國著名創業孵化器 Y Combinator 孵化。「致力於存檔你的思想」,這是 Nectome 的使命,赫然寫在官方網站的首頁。·戴明,她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研究長壽項目的實驗室;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終身教授、暢銷書《生命 3.0》作者邁克斯·泰格馬克,他在《生命 3.0》一書中指出,人類已經從生命 1.0 生物階段演化為生命2.0文化階段,正在向生命 3.0 科技階段演化,屆時,人類將實現永生。
  • 永生要實現了?首席科學家預測人類30年內將實現永生
    永生都是人類的夢想,也是歷代君王追求的目標,誰都希望自己可以永葆青春,不受病痛之苦以及死亡的恐懼。人類對於永生的迷戀,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的古埃及時代,有人在神話般的生命之水中尋求永生的秘密,有人則通過神奇的鍊金術來尋找答案,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好像沒有人能夠一直活下去。
  • 意識植入與人類永生
    現在正有科學家研究著意識移植甚至還有公司贊助這項活動,研究的目的就是將意識移植出來上傳到新的載體以使人類有意識的獲得永生。身體會衰老但人類的意識永遠都不會衰老你也不會消失如果在身體器官即將老化的那天將意識植入另一個載體(可以理解為另一個大腦)這個載體更可以是機器人。人腦的神經元錯綜複雜相互連接複製起來十分困難,所以人類第一步要複製昆蟲的神經元一隻蚊子或一個蒼蠅現在已經可以實現所以意識移植是可以實現的。
  • 人類的永生理想之暢想,再過1000年可能要進入永生系統?
    試想,如果有一天,人可以全息接入電子通道,不需要用眼睛這個通道,而是以電子的形態接入,那你到底是死了,還是沒死?就算沒電了,都沒有關係,只要重新接上電,就從網絡中復活過來,能思維、思考,能看還不用吃飯,可以指揮機器做事,而且自認為是有生命的,這不就是永生了?因為不管是電子形態,還是生物形態,生命的存續超越了時間的限制,人的永生便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