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33歲億萬富翁山姆·阿爾特曼付了 1 萬美元(約 6.3 萬人民幣)「買兇殺人」,而這個被殺害的對象卻是自己……他這樣做是為了「將自己的大腦意識上傳到網際網路」,從而獲得永生。
而這個把他的意識上傳的公司,就是 Netcome。
Netcome 是矽谷一家創業公司,由美國著名創業孵化器 Y Combinator 孵化。「致力於存檔你的思想」,這是 Nectome 的使命,赫然寫在官方網站的首頁。
圖片來源:Nectome.com
其聲稱能夠將人腦中的信息上傳到網際網路,然後存儲在電腦中,如果一切都按完美的計劃進行,人們的大腦在經過該公司處理後,最終會以數字形式再次「復活」。這一消息瞬間吸引了無數科技巨頭的注意,億萬富翁山姆·阿爾特曼便是其中之一。
山姆·阿爾特曼
但是,令人感到可怕的是,保存大腦的過程需要在人還未死亡時進行,以獲取新鮮的大腦,這也意味著想完成意識上傳,需要經歷特殊的「安樂死」過程。目前,已有 25 人繳納了 1 萬美元訂金,進入「等待名單」。
近年來,將「人腦意識上傳到電腦保存在雲端實現永生」深受矽谷科學家的追捧。那麼,人到底能否實現永生呢?
今天,湛廬君為你推薦的這本新書——《最後一個人類》,作者是愛爾蘭著名科技記者、專欄作家馬克·奧康內爾,他通過長期採訪並親自參與致力於根除衰老、破解死亡的個人和團體,為你揭秘一場正在根除衰老、破解死亡,實現永生的運動。
點擊上方小程序,即可購買《最後一個人類》
1.
瘋狂激進的超人類主義者
在實現永生這條道路上,最激進和執著的莫過於超人類主義者了,他們正在利用冷凍技術保存人體,等待未來復活;利用植入物增強身體,打造半機械人;或是嘗試將意識上傳於計算機或機器人體內,實現人機融合。
他們認為,死亡和衰老不是人類必定遭受的命運,而是一種疾病,我們應該像對抗近視、天花這樣的疾病一樣,利用技術來破解它。
何為超人類主義?
實際上,超人類主義是一種信仰,相信科學技術會帶來永生。它的發起者是生物學家朱利安·赫胥黎,他在 1957 年普及了這一詞彙。赫胥黎的作品曾激勵了許多哲學家,其中就包括庫茲韋爾。
庫茲韋爾也是超人類主義的一位重要代表,其他超人類主義者的支持者還包括:納米技術先驅埃裡克·德雷克斯勒;PayPal 創始人和風險投資家彼得·泰爾;暢銷書《虛擬人》作者、美國傑出企業家瑪蒂娜·羅斯布拉特;美國科學家蘿拉·戴明,她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研究長壽項目的實驗室;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終身教授、暢銷書《生命 3.0》作者邁克斯·泰格馬克,他在《生命 3.0》一書中指出,人類已經從生命 1.0 生物階段演化為生命2.0文化階段,正在向生命 3.0 科技階段演化,屆時,人類將實現永生。為此他成立了未來生命研究所,致力於讓科技更好地服務人類。
超人類主義的思想基於兩個核心理念:第一,通過科技進步,生命的永生是可以實現的;第二,未來人類的意識可以被數據化,能夠存於計算機中或者機器人體內,讓生命體擺脫機體退化的限制,這將從根本上改變人類的定義。
超人類主義者還相信人體冷凍技術,在死亡後將屍體冷凍,希望在遙遠的將來能夠復活。
在《最後一個人類》這本書中,作者奧康內爾深入走訪了正在通過人體冷凍技術實現永生的著名機構——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
該基金會是全球四大冷凍保存倉庫之一,其中三個在美國,一個在俄羅斯。其科學顧問是被稱為「千歲教授「的奧布裡·德·格雷,他致力於通過「回春療法」來根除與年齡相關的疾病,甚至是終結衰老和死亡本身。
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提供兩種價格不一的服務:
支付 20 萬美元,該基金會會保存整個遺體,直到可能復活的那一天;
支付 8 萬美元,只保存頭顱。
基金會將身體和頭顱統稱為「病人「,各自都被冷存在一種叫作「杜瓦瓶」的充滿氮液的圓柱體容器中。他們相信,未來有一天,技術能將他們解凍、復原,或是有一天,他們頭顱內部那 1.5 千克重的神經網絡能夠被移出,並通過掃描將貯藏在其中的信息轉化為代碼,上傳到一些新的機械身體之上,從此不再受衰老、死亡和其他一切人類缺陷的影響。
目前,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已經接收到 117 位病人,其中就包括中國女性作家杜虹。超人類主義的許多支持者,比如科技大咖庫茲韋爾、納米技術先驅埃裡克·德雷克斯勒以及風險投資家彼得·泰爾,都計劃在自己死後將屍體冷凍在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等待某一天人類科技發展到一定水平時,重新「復活」。
基金會稱這部分已經死亡的客戶為「病人」的原因,是他們的生命僅僅是暫時停滯,而不是永久終止。
3.
意識上傳,人機融合的未來
超人類主義者相信,人類未來的走向必是逐漸捨棄自身的肉體。只要科學家破解意識上傳的奧秘,便可實現這一點。這也正是那些在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的杜瓦瓶中冷凍保存的軀體和頭顱的未來:將意識上傳到機器上。
我們開篇說到的 Nectome 公司,就是在研究「意識上傳」。而且,雷·庫茲韋爾一直也是「意識上傳」的支持者,他預測,人類將在 2030 年前後實現上傳意識所需的大腦掃描技術。
在《最後一個人類》這本書中,作者奧康內爾還介紹了一位活躍在意識上傳領域的專家——蘭德爾·科恩,他成立了一家非營利性機構,聚集了納米技術、人工智慧、腦成像、認知心理學、生物技術等領域的專家,致力於通過全腦模擬和神經假體來重造大腦的功能,實現所謂的「基底獨立意識」。基底獨立意識類似於那些具備平臺獨立性的程式語言,可以在各種不同的計算系統中編譯、運行。
如果實現這一點,人類便可以將意識上傳到各種形式的機器上,人類將具備無限可能的存在形式,可以無限制地進行自我複製和迭代。
實現基底獨立意識的原理是:
首先,通過某種或某些技術的組合(如納米機器人、電子顯微鏡等),掃描出大腦中的信息,需要掃描的內容包括神經元、神經元之間無數的枝狀連接、信息處理活動(人類意識正是它的副產品)等。而這些通過掃描得到的信息,就成了重塑大腦神經網絡的藍圖。
然後,藍圖會被轉化為計算模型。
最終,我們將這個模型安置在第三方非肉體的基底上(它可能是某種超級計算機或是人形機器),從而讓人類本體的生命體驗得到複製和延伸。
4.
成為半機械人,逃離衰老與死亡的桎梏
如果你覺得冷凍保存,然後等待未來復活,以及將意識上傳到機器上的技術離我們很遙遠,那成為半機械人則是人類正在邁向的未來。
作者奧康內爾走訪了美國匹茲堡一家名叫「磨房溼件」的公司,這裡聚集著一群致力於實現「安全、便易的開源技術以增強人類能力」的人。他們設計製造的設備,可以經由皮下移植,提高人體的感知和信息處理能力。
這些人掌握了這一領域的前沿技術,除了生物黑客的身份之外,他們本身還是半機械人。他們有的給自己植入了生物測量設備,這個設備每隔 5 秒就會記錄一次他身體的各種生物數據,並通過藍牙將數據傳輸到他的手機上,再上傳到網際網路,這樣就可以根據他的體溫變化,調整房屋的中央供暖系統;有的人在手中植入 RFID(無線射頻識別)晶片,只需揮揮手,就能解鎖他們實驗室的大門;有的在指尖植入了電磁體,獲得了一種新感官能力,能夠感應到磁場等。
他們認為,血肉是一種必亡的存在形式。我們現在擁有的「硬體」只適合在非洲大草原上敲開動物的頭骨。如果我們不想僅僅作為純粹的動物而存在,就需要擁抱技術的潛力,讓自己成為機器。
其實,無論是冷凍保存技術,還是意識上傳技術,抑或成為半機械人,這些都是人類實現永生之旅的探索。
在40年代,人們只能活59歲左右,但現在平均壽命能達到80歲,這證明科學和技術是延長人類壽命和實現永生的最有效的方法。
最後,用《最後一個人類》作者馬克·奧康內爾的話結束今天的文章:
最終,我居然覺得並不存在什麼未來,或者它只是當下的一種虛幻的形象,它可能是講給自己的自我安慰的童話,或是令人驚懼的恐怖故事。我們只是想借它去證明或者譴責我們現在所生活的世界,這個被創造出來的我們周遭的世界。這些行為完全處於我們的欲望,儘管理智告訴我們這不一定正確。
#今日互動#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與湛廬君分享你的想法~
書單| 2019年讀什麼,我推薦你看看湛廬最值得關注的這18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