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10日電(趙竹青)湯森路透集團日前發布的2015年科技期刊引證報告(JCR 2014)顯示,中國期刊國際學術影響力再創新高。由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主辦的《光:科學與應用》影響因子大幅提升至14.603,在我國位於Q1區期刊中名列第1位,在SCI收錄的8618種國際期刊中名列第95位,躋身世界百強。
另外,在我國位於Q1區期刊中位列第2位的,是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主辦的《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其影響因子也已持續提升至12.413。
記者從中科院了解到,該院所屬期刊在2014年中影響因子顯著增加。國際同學科排名位於Q1區(前25%)的期刊數量由2013年的9種上升至12種,佔中國大陸17種期刊的71%。其中,《光:科學與應用》、《細胞研究》、《分子植物》等3種期刊SCI影響因子位於同學科前10%;位於Q2區(前25-50%)的期刊由2013年的16種上升到21種;位於Q1區、Q2區的期刊數量佔全院SCI期刊總數的比例由2013年的35%上升到43%。此外,中國科學院期刊在學科排名呈上升狀態的有31種,呈持平狀態的有38種,兩者共佔全院SCI期刊總數的95%。
《光:科學與應用》是由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主辦,與Nature出版集團(Nature Publishing Group, NPG)合作出版的中國第一本開放獲取的光學期刊,網絡版於2012年3月29日上線,印刷版於2013年開始出版。期刊在2013年10月份先後被國際知名的聯機檢索系統——湯森路透的SCI和Elsevier的Scopus資料庫收錄,2014年7月,被國際最大的開放獲取期刊目錄DOAJ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