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期刊影響力首次躋身SCI世界百強

2020-12-02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7月10日電(趙竹青)湯森路透集團日前發布的2015年科技期刊引證報告(JCR 2014)顯示,中國期刊國際學術影響力再創新高。由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主辦的《光:科學與應用》影響因子大幅提升至14.603,在我國位於Q1區期刊中名列第1位,在SCI收錄的8618種國際期刊中名列第95位,躋身世界百強。

另外,在我國位於Q1區期刊中位列第2位的,是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主辦的《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其影響因子也已持續提升至12.413。

記者從中科院了解到,該院所屬期刊在2014年中影響因子顯著增加。國際同學科排名位於Q1區(前25%)的期刊數量由2013年的9種上升至12種,佔中國大陸17種期刊的71%。其中,《光:科學與應用》、《細胞研究》、《分子植物》等3種期刊SCI影響因子位於同學科前10%;位於Q2區(前25-50%)的期刊由2013年的16種上升到21種;位於Q1區、Q2區的期刊數量佔全院SCI期刊總數的比例由2013年的35%上升到43%。此外,中國科學院期刊在學科排名呈上升狀態的有31種,呈持平狀態的有38種,兩者共佔全院SCI期刊總數的95%。

《光:科學與應用》是由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主辦,與Nature出版集團(Nature Publishing Group, NPG)合作出版的中國第一本開放獲取的光學期刊,網絡版於2012年3月29日上線,印刷版於2013年開始出版。期刊在2013年10月份先後被國際知名的聯機檢索系統——湯森路透的SCI和Elsevier的Scopus資料庫收錄,2014年7月,被國際最大的開放獲取期刊目錄DOAJ收錄。

相關焦點

  • 《氣象學報》入選全國百強科技期刊
    中國氣象報記者簡菊芳報導 9月15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公布2015年「百強報刊」推薦結果,《氣象學報》入選百強科技期刊。  據悉,「百強報刊」評選活動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組織舉辦,共有694家報刊參加評選。
  • 影響因子首次突破20!科技期刊「中國陣營」崛起
    促進中國科技原始創新、推動中國科學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國科學界在全球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高水平科技期刊發揮著重要引領作用。  1990年《細胞研究》創刊時,國內學術期刊一片低迷。2001年,《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次過「2」,創下中國創辦、出版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大於2」的歷史紀錄——彼時,對於中國而言,「國際一流學術期刊」似乎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
  • 中國首次 上海一科技期刊影響因子超20
    ■上海科技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為20.507,這是我國自主創辦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    ■今年,中國共有九種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超過10,「上海原創」期刊佔據1/3    ■
  • 上海科技期刊躋身國際一流期刊陣營
    同樣出自上海學術出版陣營的《納微快報》和《分子植物》影響因子雙雙突破12;《運動與健康科學》創刊八年即躋身世界體育學期刊第五;《光子學研究》在世界光學期刊中排名第十……這一串亮麗的成績單與迅速拉升的排名,折射出的是一個立足上海、背靠中國的高水平國際學術交流與展示平臺的「硬核」崛起,也是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的生動實踐,更是上海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的軟實力體現。
  • 我國自主創辦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 中國科技期刊提升話語權
    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為20.507,在專業信息與分析服務機構科睿唯安195種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排名第七,在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領域學術期刊中繼續排名第一。其影響因子已經超過多個《自然》和《細胞》旗下該領域內的高端子刊,學術水平躋身國際一流期刊之列。
  • 《運動與健康科學》躋身SCI體育學期刊...
    這標誌著這本體育雜誌已具備相當的國際影響力,邁入國際一流體育學術期刊行列。SCI體育學期刊世界前五,成為國家七部委「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重點支持對象,堪稱學術期刊界「更快、更高、更強」奧運精神詮釋的代表。
  • 上海科技期刊躋身國際一流期刊陣營
    同樣出自上海學術出版陣營的《納微快報》和《分子植物》影響因子雙雙突破12;《運動與健康科學》創刊八年即躋身世界體育學期刊第五;《光子學研究》在世界光學期刊中排名第十同樣出自上海學術出版陣營的《納微快報》和《分子植物》影響因子雙雙突破12;《運動與健康科學》創刊八年即躋身世界體育學期刊第五;《光子學研究》在世界光學期刊中排名第十……這一串亮麗的成績單與迅速拉升的排名,折射出的是一個立足上海、背靠中國的高水平國際學術交流與展示平臺的「硬核」崛起,也是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的生動實踐,更是上海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的軟實力體現。
  • 上海提升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江曉原:我們可以嘗試探索建立中國版SCI
    如何進一步提升我國科技期刊的國際影響力呢?縱觀如今全球9000多種SCI期刊中,《自然》《柳葉刀》等常年盤踞在前20名的「國際頂級科學期刊」中,目前最高的影響因子是223.68,最低的也有34.65。「影響因子破20實屬不易,這是我國自主創辦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
  • 上海科技期刊躋身國際一流期刊陣營
    同樣出自上海學術出版陣營的《納微快報》和《分子植物》影響因子雙雙突破12;《運動與健康科學》創刊八年即躋身世界體育學期刊第五;《光子學研究》在世界光學期刊中排名第十……這一串亮麗的成績單與迅速拉升的排名,折射出的是一個立足上海、背靠中國的高水平國際學術交流與展示平臺的「硬核」崛起,也是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的生動實踐,更是上海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的軟實力體現。
  • 中國已有67種科技期刊進入SCI
    新華網北京7月15日電據中國科技信息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專家介紹,2001年度ISI(美國科學情報所)的期刊引證報告近期公布,中國進入世界著名檢索系統SCI的期刊已達67種,在中國有計量指標數據的59種期刊中80%以上的期刊影響因子呈上升趨勢,約90%的總被引頻次都有所提高。
  • 《Engineering》:建設一流科技期刊 影響力再創新高度—新聞—科學網
    《Engineering》:建設一流科技期刊 影響力再創新高度
  • 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 上海產生十大最具國際影響力英文學刊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獲悉,滬上《細胞研究(英文)》在我國被SCI(科技類)收錄的所有期刊中影響因子排名第一;《運動與健康科學(英文)》則在我國被SSCI(社科類)收錄的所有期刊中影響因子排名第一。今天(8日),在上海大學期刊社,這些代表性期刊入選首次公布的十大「上海最具國際影響力英文學術期刊」,其中有的還是創刊不到10年的「年輕期刊」。
  • 《中國光學》躋身Scopus資料庫Q2區期刊行列
    9月9日,全球著名學術出版商Elsevier公司Scopus資料庫收錄期刊影響力評價平臺SCImago Journal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主辦期刊《中國光學》2013年SJR影響因子達到了0.598,躋身
  • 江蘇11家藥企躋身中國化學製藥百強
    【中國製藥網 國內新聞】近日,「2015中國化學製藥行業年度峰會」在南京舉辦,會上發布了包括2015中國化學製藥行業工業企業綜合實力百強在內的共計四大板塊的28個獎項。江蘇11家藥企躋身中國化學製藥百強    其中,11家蘇企上榜「2015中國化學製藥行業工業企業綜合實力百強榜」。正大天晴藥業集團和南京正大天晴分別排名第3位和第57位。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著力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航母」
    2019年,為貫徹落實《關於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中國科協等7部門聯合組織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推動科技期刊改革發展。本報今起開設「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經驗談」欄目,通過對期刊主編、期刊編輯、院士專家等進行深度訪談,剖析一系列中國科學院的辦刊案例,梳理創新舉措、分享成功經驗,以期為廣大讀者帶來更多的啟示與思考。
  • 中國科技期刊國內外影響力逐步提升
    9月25日,以「合作共贏 賦能未來——共築科技期刊生態圈」為主題的第十六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在長春圓滿收官。論壇上,學術界、期刊界、企業界及政府管理部門等圍繞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標,凝聚挖掘優質稿源、強化編輯修養共識,追蹤國際領先科研領域發展態勢,推動中國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引導中國科技期刊融入創新型國家建設,助力我國由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轉型。
  • IAP喜報 《大氣科學》入選2016期刊數字影響力100強
    「2016期刊數字影響力100強」遴選結果發布在2016年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上,我所主辦的《大氣科學》入選「2016期刊數字影響力100
  • 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影響力首次發布 海洋所三刊榜上有名
    12月26日,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中國知網在國家會議中心發布《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2012版)》、《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報告(2012版)》,並首次發布了「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名單。
  • 我國自主創辦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超20
    本報訊 (見習記者陳妙然)國際權威機構科睿唯安近期發布的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顯示,上海科技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為20.507。據《解放日報》報導,這是我國自主創辦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
  • sci期刊如何選擇
    投稿發表sci論文,可選擇的sci期刊範圍比較廣。不同的論文,不同的目的,選擇sci期刊的標準是不同的,一旦選錯,很難成功發表,或者發表了不被認可。可見,期刊選擇很重要。那麼,sci期刊如何選擇?首先,確定自身對sci期刊的需求發表的sci論文,可能是用來評職稱、畢業、展示科研成果,也可能是其他。不同的目的,面對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評職稱發表sci論文,sci期刊要達到職稱單位認可的標準,比如幾區、影響因子。作者在選擇sci期刊前,需要確認這些標準是什麼,從而圈定自己可選擇sci期刊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