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頒發一個多世紀,獎金咋越發越多?揭秘背後基金會的生財之道

2020-12-05 騰訊網

1896年12月10日,「炸藥大王」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在義大利去世。當時,他名下有近百家工廠,個人財產達到3000多萬瑞士克朗,這在今天也堪稱一筆大錢。諾貝爾生前共立了三份遺囑,最後生效的那份,是他於1895年(逝世前一年)留下的。他將財產的大部分作為獎勵,授與對人類社會有極大貢獻的人。至今,諾貝爾獎仍然是一份相當高的榮譽。

他在這份遺囑中寫到:「執行人可投資有價證券作為基金,將每一年所得的利息該利息分成五等分,分別頒給對物理學有重大發明或發現者;在化學上有重大發現或改良者;在生理學或醫學上有重大發現者;在文學上朝向理想主義而有最優良之作品問世者;調停各國間之糾紛,廢止或縮小目前之軍備,並對和平會議的組織盡最大、最好的努力者。」

諾貝爾

諾貝爾獎設立時,獎金總額約為3100萬瑞典克朗((約合920萬美元)。令人好奇的是,頒發了一個多世紀的這筆獎金,卻好像怎麼也用不完,額度還大有「穩中有升」的勢頭。

就拿今年來說,在疫情肆虐之下,全球經濟都受到了衝擊和影響,可諾獎單項獎金硬是比去年還提高了100萬瑞典克朗,6個獎項的獎金總額達到了6000萬瑞典克朗,究竟怎麼做到的?錢從哪裡來?原來,背後的「含金量」擔當,全部源自一個叫諾貝爾基金會的私募機構。

諾貝爾獎章

排除萬難

諾貝爾基金會最終成立

諾貝爾的遺書公布後,在當時引起了強烈爭論。瑞典社會輿論的批評和譴責之聲佔據上風。有人批判他身為瑞典人卻把財產分給世界各國的人士,這種行為是不愛國的表現;有人質疑評選者可能有受賄之虞,無法達成任務;加上遺囑以事實上未存在的基金會為繼承人,且諾貝爾的工廠分散在各國,由完全不同的法律所管轄…針對這些聲浪與難題,遺囑的主要執行人拉古納˙梭魯曼不畏艱難,動員各國的財政、科學、法律專家來清理遺產及解決糾紛。

諾貝爾遺囑手稿

由於諾內爾曾在一份遺囑中,提出過遺產的一部分(20%)將由其親友22人繼承,在他過世後生效的遺囑,剝奪了諾貝爾家族的繼承權,迅速引起了親友的不滿。諾貝爾的親友對他立的第三份遺囑非常氣憤,向法庭提起起訴。當時,遺囑合法性的決定權,交由瑞典的卡爾斯柯加縣法院審理。1898年2月1日開庭第一次審理時,諾貝爾的親屬提出了一系列抗議,指出遺囑中存在的缺陷,公開申明如果遺囑被判定無效,則他們有權繼承這筆遺產。

1898年2月的一天,瑞典國王出面召見了一名諾貝爾親友中最有影響的人物,此事才迎來了轉機。

1898年5月21日,瑞典國王宣布諾貝爾遺囑生效;在諾貝爾的二哥柳都別克家族成員的支持下,1900年,諾貝爾基金會成立;1901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5周年的紀念日,首次頒發了諾貝爾獎。

初期保守

從投資國債到火力全開

有人說,諾貝爾基金會成立以來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多次經濟蕭條和金融危機等風雨洗禮,但依然憑藉其高超的理財技巧和嚴謹的管理,保持著「非同一般」的口碑,成功實現了資產規模的「滾雪球」,堪稱投資奇蹟。那麼,諾貝爾基金會這家「百年老店」,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以錢生錢,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根據1901年瑞典國王批准通過的投資準則,這筆基金必須投資在「安全的證券」上,這種安全的證券在當時的情況下便是「國債與有房地產抵押的貸款」。

可是,連諾貝爾本人也萬萬沒想到的是,在1901年發放了15.0782萬克朗獎金後數年,獎金總額一路走低。

讓基金會如此苦不堪言的是巨額的稅金。當時基金會不僅要繳納10%的稅款,還在1915年開始增繳「臨時國防稅」。數據顯示,1922年基金的累徵稅負超,已經大於1923年的諾獎獎金。

直至1946年瑞典議會同意給諾貝爾基金享受免稅待遇,基金才「活」了過來。而更重要的是1953年,基金的投資規則從保守轉向積極,可以進行獨立的投資,可以將錢放在股市和不動產上。「這是一個裡程碑式的轉變」。即便是諾貝爾獎的官方網站,也用了這麼一句話來闡述這一轉變。華麗一轉身過後,1954年的獎金額陡升至18.1647萬克朗,比上一年多了6000多克朗。

尤其是到了上世紀80年代,股市增長迅速,房地產價值上升,諾貝爾基金會的資產增速加快,獎金也越來越多。最誇張是1991年,單個獎項的獎金一下從1990年的400萬克朗漲到了600萬克朗,增幅高達50%。直到2001年,獎金定額為1000萬克朗。

諾貝爾獎章

遭遇波動

金融危機重創諾獎獎金

從諾貝爾設下遺囑開始,「安全的證券」便是一個關鍵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和多次的金融危機,這個百年基金在董事會的要求下對「安全的證券」提法進行了全新的解釋——基金會明確表示不僅可以在證券和有擔保的貸款上進行投資,還可以自由地在不動產或者股票方面投資,甚至是在瑞典以外的地方進行投資。

新的經濟環境之下,諾貝爾基金新規顯山露水——20±10%投資於固定資產,50±10%在股票投資組合策略,30±10%用於另類資產(包括對衝基金等)投資。在諾貝爾基金會2011年年報上可以看到,2011年基金會在固定資產投資為20.22%,股票投入已達47.54%,另類資產投資佔33.24%。

「這也是諾貝爾獎金縮水的重要原因之一。」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深受金融危機、歐債危機的影響。」2011年年報中顯示,全球股票市場不振,基金的股票投資中虧損了1900多萬克朗。

金融危機、貨幣貶值、房地產縮水「三管齊下」,硬生生讓諾貝爾基金會遭遇滑鐵盧——由於面臨經濟危機,從資本中得到回報的增幅趕不上支出的增長,諾貝爾獎的獎金數額將削減20%。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了諾貝爾基金會的投資收益。2012年,獎金從1000萬克朗降至800萬克朗。2017年,獎金再次上調至900萬克朗。

諾貝爾獎章

收益大增

去年收益率達到16.6%

根據諾貝爾基金會披露的信息,2019財年結束時,他們的總資本為49.02億瑞典克朗(5.51億美元)。扣除直接持有的地產,全部投資資本市值為46.18億瑞典克朗。2019財年投資資本回報率為16.6%。有網友對比發現,1957年至2018年到62年間,股神巴菲特的年化收益率是19.91%,諾貝爾基金會年度收益竟能媲美股神巴菲特。

基金會披露的2019年資產管理報告顯示,所投資資產的具體分布為:股票基金和股指期貨佔47%,物業基金佔9%,固定收益資產佔13%,另類資產佔31%,應計貨幣對衝損失佔0.1%。

諾貝爾基金投資分布。據諾貝爾基金會2019年年報

然而,管理基金會並非易事。2019年期間,所有諾貝爾獎的總金額和運營費用是1.09億瑞典克朗。

具體來看,可分為四個主要類別:獎品為5400萬瑞典克朗;償付給評獎委員會的金額為2540萬瑞典克朗;斯德哥爾摩和奧斯陸的諾貝爾周花費1740萬瑞典克朗;管理費用等1240萬瑞典克朗。

諾貝爾獎官網新聞稿稱,自2012年初以來,諾貝爾基金會的投資資本已從30億瑞典克朗大幅增加至46億瑞典克朗。由於總體市場的良好表現,也由於基金會自身資產管理的良好結果,期間資本回報率每年接近9%。同時,基金會已採取措施減少運營費用。

「由於諾貝爾基金會的財務現在比以前穩定得多,因此有可能增加獎金數額。諾貝爾基金會的野心是確保將來,諾貝爾獎獎金的數額將遵循社會實際收入增長的趨勢」,新聞稿中寫到。

在最近幾年的基金會報告中也能看出,近幾年諾貝爾基金會收益其實差異較大。2019年的收益為16.6%,2018年的為-2.1%,2017年的為8.7%;2016年6.9%。

諾貝爾基金會執行長拉爾斯·海肯斯滕近日宣布,相較過去,諾貝爾基金會財務穩定性有很大提升。基金會的目標是,確保諾貝爾獎獎金未來跟上社會實際收入的變化趨勢。

封面新聞 王萌 綜合新華網、科學網、《羊城晚報》、《上海證券報》等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獎120歲啦,為啥獎金越發越多呢?
    第一屆諾貝爾獎於1901年頒發,設立了物理,化學,和平,生理或醫學,以及文學五個獎項。每項獎金數額為15.0872萬瑞典克朗,相當於當時一位教授20年的工資。一百年後,2001年,每項獎金已經達到了1000萬瑞典克朗。從此,諾貝爾獎金就基本維持在了這個水平。不過,去年,也就是2019年,諾貝爾獎金是900萬瑞典克朗。今年,重新恢復到了1000萬瑞典克朗。
  • 諾貝爾獎獎金為何發了119年還沒發完,反而越發越多?
    相比於2019年,今年每項諾貝爾獎獎金增加至1000萬瑞典克朗,這相當於759餘萬元人民幣。實際上,諾貝爾的遺產最初只有約3100萬瑞典克朗。但從1901年頒布諾貝爾獎開始,獎金不但沒有發完反而越發越多,這是為什麼呢?
  • 諾貝爾獎獎金為何發了119年還沒發完,反而越發越多?
    相比於2019年,今年每項諾貝爾獎獎金增加至1000萬瑞典克朗,這相當於759餘萬元人民幣。實際上,諾貝爾的遺產最初只有約3100萬瑞典克朗。但從1901年頒布諾貝爾獎開始,獎金不但沒有發完反而越發越多,這是為什麼呢?
  • 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三人分1000萬?119年為啥獎金越發越多
    Rice),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比以往額外多100萬克朗。由此,2020年「諾獎周」正式開跑,「諾貝爾獎」六大獎項包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將於10月5日至12日陸續揭曉。
  • 諾貝爾和平獎,758萬獎金,川普「落選」了
    我鄰居沒有告訴我,不然我也獲獎了希望多年以後我的鄰居也來通知我得諾獎了,哈哈哈哈哈哈哈!而諾貝爾獎自 1901 年第一次頒發至今,已經連續頒發了 119 年,這期間發出去的獎金早就超過了諾貝爾留下的遺產數額。為何諾貝爾的遺產到現在還沒有花完?
  • 諾貝爾和平獎,758萬獎金,川普「落選」了
    我鄰居沒有告訴我,不然我也獲獎了 希望多年以後我的鄰居也來通知我得諾獎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夢想還是要有的~ 據說,這兩個人不僅是鄰居,還是師徒,同時威爾遜之前也有兩位學生得過諾獎,名為羅斯、霍爾斯羅姆,由此金投網不禁想感嘆一句:名師出高徒。
  • 發了119年的諾貝爾獎金,如何做到「越用越多」?
    諾獎獎金為什麼發了119年了還沒發完,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過去幾年,諾貝爾獎得主的獎金都為900萬瑞典克朗。但今年,每個獎項的諾獎得主獎金將增加100萬瑞典克朗,達到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59.5萬元)。諾貝爾獎每年都要頒發幾千萬瑞典克朗的獎金,一個多世紀過去了,諾貝爾的遺產還沒花完嗎?
  • 發了119年的諾貝爾獎金,如何做到「越用越多」?
    諾獎獎金為什麼發了119年了還沒發完,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過去幾年,諾貝爾獎得主的獎金都為900萬瑞典克朗。但今年,每個獎項的諾獎得主獎金將增加100萬瑞典克朗,達到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59.5萬元)。 諾貝爾獎每年都要頒發幾千萬瑞典克朗的獎金,一個多世紀過去了,諾貝爾的遺產還沒花完嗎?
  • 諾獎獎金為何119年還沒發完?還越發越多?
    相比於2019年,今年每項諾貝爾獎獎金增加至1000萬瑞典克朗,這相當於759餘萬元。實際上,諾貝爾的遺產最初只有約3100萬瑞典克朗。但從1901年頒布諾貝爾獎開始,獎金不但沒有發完反而越發越多,這是為什麼呢?
  • ...今年每項諾貝爾獎獎金增加至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59萬元...
    【諾獎獎金為何119年還沒發完】10月5日下午,來自美國和英國的三位科學家獲得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相比於2019年,今年每項諾貝爾獎獎金增加至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59萬元。實際上,諾貝爾的遺產最初只有約3100萬瑞典克朗。但從1901年頒布諾貝爾獎開始,獎金不但沒有發完反而越發越多,這是為什麼呢?
  • 諾貝爾獎獎金是多少?為什麼能頒發100多年?
    諾貝爾獎包括獎金獎品  諾貝爾獎的獎金總是以瑞典的貨幣瑞典克朗頒發,每年的獎金金額視諾貝爾基金的投資收益而定,1901年第一次頒獎的時候,每單項的獎金為15萬瑞典克朗,當時相當於瑞典一個教授工作20年的薪金。
  • 原來這些名校校友都是諾獎得主
    ,總人口不到4000萬(還沒有上海和北京2個城市總人數多),可從諾獎頒布以來,已經有20多位諾獎得主來自加拿大,而且6個領域獎項(物理、化學、文學、生物或醫學、和平、經濟學)全部覆蓋。諾獎頒發時也很是配合她擅長短篇的特質,十分簡短有力的介紹「master of the contemporary short story」——現代短篇小說大師。
  • 諾貝爾獎金還有多久能發完?
    前幾天,諾貝爾獎經濟學獎得主米爾格羅姆被鄰居半夜告知自己得了諾貝爾獎上了熱搜。這位教授的心也真夠大的。辣麼多的獎金呀!話說諾貝爾獎從1901年開始頒布,直到現在獎金依然沒有發完,反而越發越多,每年的獎金額都在增加,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先來看看諾貝爾獎是咋來的。
  • 諾貝爾獎金曾經無錢可發?為什麼現在又越發越多?
    (來源:中國青年報,2020-10-14)今年的諾貝爾獎獎金相比去年增加了100萬瑞典克朗,達到了1000萬瑞典克朗,折合人民幣760萬。從1901年開始頒布諾貝爾獎到今年,諾貝爾一共頒發獎項602次,獲獎者超過900人,而且獎金呈現遞增趨勢。
  • 已經發了118年,諾貝爾獎金還越發越多,諾貝爾到底留了多少錢?
    據記載,1901年第一次頒獎時,諾貝爾獎單項獎金為15萬瑞典克朗,這在當時大概是瑞典一個教授20年的工資,非常豐厚。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份獎金的數額並未下調,反而有逐年增長的趨勢。截至到2019年,諾貝爾獎已經連續頒發了118年。
  • 發了119年仍沒發完,諾獎基金會有何投資秘訣?
    最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諾獎頒獎季,隨著2020年諾貝爾醫學獎、物理學獎、經濟學獎等陸續揭曉,人們在全程觀摩、熱議新晉獲獎人以及他們的研究成果時,對諾貝爾獎金髮了119年仍沒發完的原因,也充滿了好奇1901年,諾貝爾留下的遺產僅有3100萬瑞典克朗,但如今幾乎每一年的獎金都要大於這一金額。實際上,諾獎獎金不僅存續了119年,今年還漲了。9月24日,諾貝爾獎基金會宣布,今年的諾貝爾獎單項獎金是1000萬瑞典克朗(約人民幣760萬元),比2019年增加了100萬瑞典克朗。
  • 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解讀諾獎"最年輕"獎項
    「不是諾獎」的諾獎  經濟學獎是2017年諾貝爾獎中最後一個頒發的獎項。與生理學或醫學、物理學、文學獎等諾獎「元老」獎項不同,諾貝爾經濟學獎到1969年才首次頒獎,是諾獎中「最年輕」的獎項。  事實上,經濟學獎與其他幾位「老大哥」除了年歲差很多以外,其真正的全稱其實叫「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也稱「瑞典銀行經濟學獎」,是瑞典國家銀行與諾貝爾基金會合作成立。
  • 已經發了118年,諾貝爾獎金還越發越多,諾貝爾到底留了多少錢?
    據記載,1901年第一次頒獎時,諾貝爾獎單項獎金為15萬瑞典克朗,這在當時大概是瑞典一個教授20年的工資,非常豐厚。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份獎金的數額並未下調,反而有逐年增長的趨勢。截至到2019年,諾貝爾獎已經連續頒發了118年。1980年,諾貝爾獎的單項獎金漲到了100萬瑞典克朗,1991年增加到600萬,1992年650萬,2000年則直接達到了900萬。之後的19年裡,諾貝爾獎金數額都沒有變動,都是1000萬瑞典克朗,折合當時的美元匯率約為145萬美元,1000萬人民幣出頭。
  • 諾獎得主40多篇論文作假?諾獎背後的風起雲湧
    Clare Francis是當代的「科學警察」,是一個為一群在觀察之後發現了科學論文中可能出現的抄襲,作假等行為的人提供的匿名筆名。這個名字背後的人,不管是用ps修改了圖片還是論文作者忽略了數據,他們都會發現,並且通報出錯誤。
  • 119年了,諾貝爾獎金為什麼總也發不完?
    但從1901年頒布諾貝爾獎開始,獎金不但沒有發完反而越發越多,這是為什麼呢?要說獎金的事情,就得先從諾貝爾這個人說起。曾在1895年11月27日立下遺囑,將其遺產所得設立一個基金會,每年頒發獎項、獎金給全世界在科學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根據諾貝爾遺囑,其留下的3100萬克朗其實並不直接用作獎金,而是用於投資理財(3100萬中2800萬用做獎金基金),其中每年90%的收益會用於評獎事宜。在諾貝爾基金會成立初期,為避免有風險的投資,基金會將資金完全投資於銀行存款和公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