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奇旅》自由不羈的靈魂二十二號 活著就是偉大

2021-01-08 中華網娛樂頻道

心靈奇旅二十二號

與導演彼特·道格特耗時五載打造的前作《頭腦特工隊》在2015年上映時收穫如潮讚譽,一改皮克斯數年來創作疲軟之勢相仿,道格特歷時四年半的新作《心靈奇旅》一經放映即廣受好評,還贏得美國《綜藝報Variety》所評選出的年度最佳電影這一殊榮。本片以情節結構觀之,不妨視作是對《頭腦特工隊》的一次更新優化(臺譯「靈魂急轉彎」與「腦筋急轉彎」或更能說明二者在同一團隊創作上的承接關係),試圖藉由某種預設性的理論概念,解構個體的組成,從分析情緒和行為之間的關係提升至對人之所以為人的探問,呈示出「人」形成與發展的過程。

但相較前者僅僅是將無形的情緒狀態具象化,實質仍不過是圖解式的符號標籤而言,《心靈奇旅》的敘事呈現要更為豐滿而深入。通過主角試圖「還陽」的掙扎與探險,引領觀眾進入到一個打破生死界限的靈魂世界,妙想天開筆酣墨飽地書寫了人是如何被注入靈魂的整套流程。它不僅延續著創作者天馬行空的腦洞,既建構起現實層面的大蘋果紐約市,又設計出抽象維度的投胎先修班,以截然不同卻相互勾連的兩個世界塑造彼此影響的人物群像。同時,影片還傳遞了一種類似「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的價值理念,倡揚保持自然所賦予我身之真性,縱心而動,縱心而遊,勿矜一時之毀譽,不要死後之餘榮。比之導演過往的作品,在思想立意上成功開闢出全新的格局。

《心靈奇旅》以身心二元為基礎,卻又並非粗暴將之對立的靈肉二分,而是在敘說一個由重新審視到相互補完的故事。喬是空有火花但亟需還魂肉身的黑人音樂家,22則是缺乏火花的厭世魂靈,他們的相遇為彼此帶來審視自我的契機,由之衍生出一段奇旅。片中的「火花」比較趨近於一般意義上的興趣、追求、志業或說是理想,它被認為是在生之來處就先有所決,爾後再由靈魂攜帶著奔向人世的新生。

關於這種先天論的設想,導演彼特·道格特在陳說創作緣起時便有提及:「靈感源自我的兒子,他今年已經23歲,他在嬰幼兒時期就已具備獨特的個性,我一直認為我們的個性是與社會互動衍化而定型,但很明顯的,從我們出生那刻起,就有特殊的性格和才能相隨。」有趣的是,22作為一個與靈魂世界扞格不入的例外而存在,始終對應不到火花的它一任哥白尼、聖雄甘地、特蕾莎修女、亞伯拉罕·林肯等賢才大能作為導師對之言者諄諄怒其不爭,它自聽者藐藐無動於衷甚或反唇相譏以此為樂。偏生是喬,一個侘傺不遇四處見摒的落拓樂手引起了它些微的好奇,再由一塊披薩餅的香氣勾動了天雷地火,促使這位厭世的雄辯家、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笨拙地行走了起來,進而產生了自發的行動。《心靈奇旅》劇照

影片「去中心化」的意味由此顯現,崇高、宏偉、遠大、神聖的志業和理想被消解與戲謔。對日常的肯定,對現世的青睞,構成了它普世的曲調:人的存在自有其價值。相比我思故我在的論調,本片無疑更側重於「我在」,思考的雄辯抵不住披薩的香氣,直觀的行動與體驗勝得過浮泛的談論與口號。它的動人抑或說是精明之處在於為芸芸眾生提供了一個肯定和認同自己的理由。而服務於此主旨,影片劇作上的配合亦相當周至,儘管套路卻設(算)計得十分在點。臺詞的錘鍊細緻精到,敘事的節奏漸入佳境,每一環節的扣合均甚緊密。儘管是立意深刻的嚴肅作品,創作者亦未忘卻藉助喜劇性橋段以保持觀賞趣致,只是因應成人向設計的緣故而顯得不甚普適。

譬如22與喬講述它同林肯之間的一席對話(大意如此):「林肯先生,你真的不介意被印在一美分的硬幣上嗎?」「當然不會,這是一種榮譽。」「但安德魯傑克遜(第七任美國總統,支持奴隸制、強硬專橫,被稱作印第安人殺手)被印在了20(美元)上。」「什麼?傑克遜?!」片中的林肯頓時怒髮衝冠一蹦三尺高,若然觀眾對傑克遜缺少認知則易不明就裡,但會心者定當不禁失笑。又如來到忘我之境時,22向喬展現它多年來是如何戲弄紐約尼克斯這支NBA球隊的。此處對接的梗則是尼克斯隊球星隕落的紐約魔咒:自從當年尤因退役之後,眾多明星球員在尼克斯隊狀態滑落,不復當年之勇(尼克斯球迷們終於知道禍根了)。而在喬的學生康妮來找喬表示要退出樂隊,認為爵士樂和學校教育都是毫無意義虛擲光陰之際,附身在喬軀體上的22頓時心有戚戚,當場援引了一段喬治奧威爾對於國家教育的吐槽。這些笑點的經營或許相對隱晦,同敘事節奏的咬合卻十分到位,指引情節前進方向之餘,精巧安排的留痕也處處可感,俯拾即是。

不過這部作品最值得人稱道的地方是它並未陷入到後現代有破無立的窠臼當中,沒有單單僅止於消弭和否定傳統的價值精神,而是選擇重塑。這仿佛也是好萊塢電影近年來類型創作的趨向隱顯:並非視打倒古典為目標,更多是以改良為鵠的。將舊日的思維理念置換為更合乎今時主流需要的觀念意識,藉此重塑類型價值的規範與信條。22的火花不依循於往昔好萊塢所崇尚的宣揚美國夢的個人奮鬥史,更貼近當下社會的現實情狀。去體驗一陣微風,愛撫一片落葉,享用一塊披薩,這每一個日常性的瞬間即是它的火花,構成了那恣意流轉的生命長河。大展宏圖、志存高遠這些說法更多像是強逆其性的心之外物,是壓抑與摧折它的病疾和魔障,也是「他人即地獄」的縮影。它最需要得到的,是被認同與正視,鼓勵其順應自然之性。

這與導演在《頭腦特工隊》裡對「悲傷」小人的定位幾近一致,它們都不見容於既有的集體,一直遭受否定,但不代表沒有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彼特·道格特值此之際終於顯露出自己全新的突破,因為他導筒之下的「悲傷」作為一種情緒狀態仍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是人感官的重要組成。而在22這裡,他把格局拓寬至對無用之用予以肯定、存在本身無需附麗於任何外物的思想境界。改變22這位靈魂犬儒、厭世演說家的,並不是諸如成績、作用、功能、志向、價值等教義宣講抑或理論分析,僅僅是感官上的撫慰與體驗。它缺失的不是導師和思考,乃是真真切切的存在感。自耽溺於思考或醉心於宏願的情境中抽離出來,漫無目的的去追隨身體、依從本性,將直觀的體驗放諸抽象的認知之前,掙開外物綁縛,抱擁存在本身。

可與之形成對照的則是喬。如果說22作為一種新的主流價值規範被確認,那麼擔負起解構傳統之責任的實質卻是形象意義上最為傳統的喬。喬應該算是好萊塢電影傳統中時常觀照到的孜孜汲汲於個人夢想並為之不懈奮鬥的主角類型。然而當他費盡周折窮盡其技終於上臺演出並大獲成功後,他卻悵然若失地詢問樂團團長:「那麼接下來呢?」對方回以:「明天照舊。」,接著又給喬講了關於一條魚的故事。喬就像故事中的那條魚,明明已處居海中,卻自覺身周不過是水,一意擺脫當下所處的「暗陬」,而致力尋求海洋的傳說。

奧斯卡·王爾德嘗言:「人生有兩大悲劇,一種是求而不得,另一種是求而得之。」道格特借本片為觀眾揭示了傳統意義上成功的背面:若你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再不抬眼欣賞這一路風景,必將會在無形之中失卻許多寶貴的東西。喬自以為相談甚歡的理髮師朋友其實只是為了回應熟客的需求並與之打好關係,他更樂意與喬談談爵士以外的話題,也期盼喬能問一些關於他自己個人的事情。喬只覺得母親處處針對於他,不支持他實現夢想,也多少忽略了母親心底裡對他所懷揣的愛子之情。成功不過是一種結果,虛渺的巔峰縱抵而不能久,心願得償的歡愉亦不可能縱貫人之一生。支撐起這一切的則是日常性的碎片,它使靈魂飽滿,令生命盈潤,一點一滴地還原出人活過的證明。

此外,導演還匠心獨運地設計了一個靈魂世界中的忘我之境。只有人全然忘我地沉浸在某樣事物中時方能進入,可一旦為自己的執念與焦慮遮蔽,便會成為迷失的靈魂。片中的迷失者是22,它因無法取得火花的自我否定自我懷疑而陷溺於盲目的追求。但這樣的22宛然便是喬的另一種可能性映射,它向喬展示了一昧偏執於志業理想和遠大抱負的危害,即落入無止無休否定和貶抑自我存在的怪圈裡面。最終喬對22的認同與肯定補完了它的缺失,引導其回歸到正軌,但這也等於是救贖了喬自己,從而釐清並界定了二者相互扶助彼此成全的人物關係性質。

及至喬個人奮鬥的「成就」退居幕後,傳統價值觀的勝利就此土崩瓦解,且作為一種外物被22代表的新式主流所經營起的一道不可嚮邇的斥力隔絕開來。儘管這不意味著二者絕無相容的可能,可就影片立意的傾向性而論,顯然是對滿足生命、從心所欲,不為外物所累,歌頌平凡與日常的題旨更為青眼有加。

雖則《心靈奇旅》的敘事仍是困囿在一個相對保守的價值結構之中,但影片自身不俗的立意與導演打磨拋光後的細節相疊加,依然堪稱是呈現了一出令人目不轉睛的鐐銬之舞。電影的英文名為Soul,除卻靈魂一詞直抒胸臆的點題外,同時也包羅著黑人文化中所謂靈魂樂、爵士演奏等重要元素,使音樂也成為影片中一個俏皮俊敏的特別角色。以爵士樂這種鮮明熱烈又隨性活潑的風格調性為影片奠下基調,生命當如爵士樂般自在灑脫瀟灑即興,這即是緣何我心目中的結尾停留在喬對22說:「我活過了,現在到你了。」的剎那。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生命毋庸被賜予機會不斷重來,滿足了體驗的自由靈魂,無論它會否就此步入消隱的光暈,都將化作最令人心旌搖曳永矢弗諼的情感記憶。

相關焦點

  • 心靈奇旅:我們縱使生而平凡,但活著就是意義
    我們從何而來,去向何處,「活著」的意義又是什麼?跨年之際,皮克斯用流暢的線條,看似簡單的故事,透過影片《心靈奇旅》層次分明地告訴我們:在這個世間,哪怕很平凡、很簡單,也會生而不凡,「活著」就是意義。此時,「心靈奇旅」的故事才剛剛開始。他是幸運的。喬伊在一個黑洞中醒來,隨後在心靈學院遇到二十二號靈魂,還陰差陽錯地以一名心靈導師的身份,客觀地回顧自己過往簡短、乏味的一生。他想站在舞臺上,卻頻頻失敗,既得不到母親的認可,就連學生也不願意認真地聽他講課。
  • 《心靈奇旅》——活著就是活著的意義
    版權聲明: 悟00000空 | 作者, 秦朔朋友圈| 來源最近有一部電影很火,評分極高,被認為是「2021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頭號熱門」「最能治癒2020年的一部影片」,這就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出品的《心靈奇旅》(Soul)。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是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在蘋果手機之前創造的另一個奇蹟。
  • 《心靈奇旅》:投胎是個技術活
    如果對兩者進行比較,《尋夢環遊記》只能算是淺嘗輒止,《心靈奇旅》則首次將人類的終極命題擺上了臺面,這就是——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目前,《心靈奇旅》在專業影評網站豆瓣的評分是8.9分,已經進入了優秀電影的行列,這說明《心靈奇旅》得到了很多中國觀眾的認同。那麼,《心靈奇旅》對於人類的「生死命題」給出了一個怎樣的答案呢?
  • 《心靈奇旅》活著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原來片名是《Soul》,翻譯成《心靈奇旅》真的是很像爛片,不過這片還是可以一看的。聽名字感覺就是很老套故事的感覺,可是套路雖老,卻一樣可以治癒某些人的心靈吧。(電影片尾有一個很小的彩蛋,一定要看到最後最後哦)其實在看到預告片的時候,感覺會和《尋夢環遊記》或者《頭腦特工隊》很像,《尋夢》是講「死」,《頭腦》是講「情緒」,而《心靈奇旅》講的是「生」,主題都是讓我們積極的面對生活,享受當下。「你的人生不需要有意義,不需要有一個目的,你活著的每一刻本身就是人生意義。」
  • 心靈奇旅,滿分神作!
    今天,口袋君想要安利,今年我最喜歡的滿分神作:心靈奇旅Soul上映2天,《心靈奇旅》的中國票房僅為1700萬元。而迪士尼給這部皮克斯神作的投資是10億人民幣看了上千部電影,真正讓鋼鐵直男口袋君在影院動情流淚的只有4部:《鐵達尼號》《玩具總動員3》《摔跤吧!爸爸》《心靈奇旅》從《心靈奇旅》這個項目一誕生起,從小看皮克斯的成年影迷們就死死盯上了這片子。
  • 消解了成功的意義後 心靈奇旅就像剝洋蔥
    消解了成功的意義後 心靈奇旅就像剝洋蔥  如果我們沒有經歷過2020這段無比魔幻又混沌不堪的日子,大概每個帶著孩子滿懷期待走進電影院看《心靈奇旅》的家長,都會有點不知所措。和過去所有充滿夢幻、笑聲,輕盈美好的迪士尼動畫片相比,這部作品顯得如此深沉。
  • 新年上班第一天,年度口碑冠軍《心靈奇旅》為你注入靈魂
    上班第一天,讓《心靈奇旅》為工作繁忙的你注入靈魂,用「滿格能量」迎接新一年的好心情!腦洞大開 注入靈魂天空中的氣球飛屋、頭腦中的情緒小人…皮克斯無數次用顛覆認知的想像力和表現力,帶全球觀眾在動畫世界,體驗人生的一萬種可能性!這次,皮克斯邀請你一起去往屬於靈魂的「生之來處」。
  • 電影《心靈奇旅》:「平平無奇」!
    歸根結底,能否觸及心靈才是最重要的。而《心靈奇旅》做到了。生活的意義是什麼?是生活本身?是追逐並實現目標的滿足?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自己生命中的「火花」到底是什麼?我們該如何面對千篇一律的每一天生活?這是《心靈奇旅》給出的思考方向,看完這部電影,相信內心會有屬於自己一份答案。一、《心靈奇旅》讀後感《心靈奇旅》的故事並不複雜。
  • 心靈的奇旅,就是發現真正的自己
    《心靈奇旅》這部電影,你看了嗎?最近真是好評如潮,我也在朋友的推薦下去影院欣賞了一下,的確,名副其實。有人說,這只是美國動畫界一部流水線產品,畫質各方面的處理甚至還不如之前的《飛屋環遊記》。還有的說,溫情是的確夠溫情,就是太普通了,沒什麼新奇。我的感受截然不同。甚至不害臊地告訴你們,我還哭了。
  • 《心靈奇旅》:我們獨一無二的人生,為什麼失去了火花?
    | 作者:秋葉大叔朋友小紅紅突然發來消息,說自己在看一部電影《心靈奇旅》,她說,你一定要去看看,趁著還在上映。真的是好片!夢想成為爵士鋼琴家的喬伊·高納遭遇意外,靈魂脫離身體,在通往彼岸的路上,他想盡千方百計逃避,只因為他的心願還沒有完成。
  • 清華學霸放棄科研參選秀被批,我在這部《心靈奇旅》上找到了答案
    01今天正好帶孩子去電影院看了一部電影叫《心靈奇旅》,這部剛上映兩天便獲得了豆瓣9.2分超高評價的影片,看完之後,我突然對潘超這種「即使所有人不支持,我也要勇敢選擇一次」的草率和任性有了新的看法。《心靈奇旅》主要探討的是一個關於「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的故事。
  • 《心靈奇旅》:不是「毒雞湯」
    《心靈奇旅》目前豆瓣評分高達9.0,但在讚譽聲之外,也有不少評論認為《心靈奇旅》是一碗毒雞湯,讓人不思進取,抹殺努力的價值。我倒是覺得這種定論過於簡單粗暴了。
  • 《心靈奇旅》:反成功學的成功
    2021年的第一部電影,是《心靈奇旅》。因為太喜歡《尋夢環遊記》,所以對同是皮克斯製作的《心靈奇旅》充滿期待。結果,果然沒有令我失望。有人說,《尋夢環遊記》講的是如何面對死,而《心靈奇旅》講的則是如何去生活。我很是贊同。
  • Pixar《心靈奇旅》逐夢音樂人 悟道生與死
    《心靈奇旅》以輕鬆手法探索人格的起源及宿命,反思生命有何意義,我們將如何度過一生。生而為人 尋生命中的火花原來返回人間,需要擁有「地球徽章」(The Earth Pass),而No. 22卻尚欠最後一格「火花」(spark)而無法投胎。
  • 僅靠口碑逆襲,皮克斯新作《心靈奇旅》讓人落淚的現實!
    (有些許劇透) 這部電影很容易讓我聯繫起2017的《尋夢環遊記》,同樣是皮克斯出品,同樣是音樂交織夢想,同樣是在不經意中靈魂的穿越,不同的是《尋夢環遊記》討論的是生死和親情,《心靈奇旅》討論的是更深人生存在的哲學命題。
  • 《心靈奇旅》導演:我從未期待能回答「活著到底是怎麼回事」
    皮克斯最新動畫電影《心靈奇旅》(Soul)在2021的開年,給很多人帶來了意外的驚喜和溫暖。年長的魚說,「那就是你現在所在之處啊。」「這裡嗎?」小魚說,「這裡是水,我想要的是海洋。」喬伊終於明白,靈魂的火花不是多麼偉大的目標,而是對生活的熱情,體會活在當下的每分每秒,才是生活真正的意義。就像電影裡講的那樣,「當這種快樂成了一種執念,脫離了生活,人就成了迷失的靈魂。」
  • 《心靈奇旅》被片名阻擋的動畫
    《心靈奇旅》這部動畫,單從片名聽還以為只是一個小孩看的關於靈魂冒險的故事,但這部動畫更適合成人觀看,這部動畫需要豐富的人生閱歷才能看懂,尤其適合進入社會很久,為自己夢想打拼的人們。當他再次回到人世間的時候,他的身體裡有著一個靈魂,一個從來沒有見過地球的靈魂,他卻進入了貓的靈魂當中,可正是這樣他以第三視角看著自己的生活,發現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相信的完全不一樣,他身體裡的靈魂叫二十二,二十二第一次擁有了人類的身體,所有的一切都是新鮮的,普通的披薩、糖果,他都用心在品嘗著,當他的身體需要理髮時,他來到了理髮店,這麼多年,他都是來這裡理髮,而這次是二十二帶著他的身體來到了這裡
  • 迪士尼動畫《心靈奇旅》,憑什麼抓住觀眾的心|睡前分享
    由迪士尼皮克斯出品的動畫電影《心靈奇旅》近日上映,該片講述的是夢想成為爵士鋼琴家的男主角喬伊與厭世的靈魂22相遇,它們攜手返回現實世界尋找生命意義的故事。儘管排片不高,上映以來卻以高口碑引發大家關注,成為2020年評分最高的電影。《心靈奇旅》靠什麼抓住觀眾的心?
  • 《心靈奇旅》中,啟發22號靈魂火花的是什麼植物果實?
    皮克斯又一動畫大片《心靈奇旅》上映,講了一個關於「靈魂」的故事。 其中的世界設定非常有趣,關於生前生後的價值設定,更類似於我們所說的「輪迴」,每一個靈魂從生之來處去往地球,而每一個要前往地球感受人生的靈魂,需要被賦予性格和補齊點亮人生的「火花」,才能得到前往地球的門票。
  • 《心靈奇旅》:喬伊實現理想後為什麼感到迷茫?
    元旦前去電影院看了動畫電影《心靈奇旅》,雖然排片率比較低,但是口碑極佳,目前在豆瓣已經獲得了9.0的高分。從《玩具總動員》系列,到《飛屋環遊記》、《尋夢環遊記》,皮克斯一直致力於詮釋夢想的意義,在這次的《心靈奇旅》中,皮克斯又對夢想做出了不同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