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奇旅》導演:我從未期待能回答「活著到底是怎麼回事」

2021-01-07 Lens

皮克斯最新動畫電影《心靈奇旅》(Soul)在2021的開年,給很多人帶來了意外的驚喜和溫暖。

這部由執導了《怪獸電力公司》、 《飛屋環遊記》、《頭腦特工隊》三部皮克斯電影的導演彼特·道格特(Pete Docter),帶領《尋夢環遊記》金牌團隊前後製作五年的電影,一經上映就大獲好評,被多家媒體排上了2020最佳電影的榜單,也被一些人認為是皮克斯繼《尋夢環遊記》之後的另一部佳作。

如果說《尋夢環遊記》是想讓觀眾思考如何面對死亡,那麼《心靈奇旅》則是試圖讓觀眾思考如何面對生活,思考究竟是什麼塑造了真正的自己。

一如導演彼特·道格特所說,這部電影是關於意義的,「關於我們為什麼要呼吸?我為什麼會在這裡?為什麼我沒有得到我想要的東西?」

奇幻外表下的現實主義

劇情並不複雜,除了靈魂部分的虛擬設定,裡面主人公的生活其實格外的真實和現實。主創團隊把故事設定在大都市紐約,街頭形形色色的人們、路旁的店鋪、房屋的擺設,他們力圖還原展示一個生活在紐約的人的真實生活。

電影中的紐約

主人公喬伊是個普普通通的中學音樂老師,住在小房子裡,擠著地鐵,不敢和喜歡的人告白,人到中年一無所成。

終於這天,喬伊由兼職轉為了全職,得到了一份「五險一金」全包的穩定工作。但喬伊卻開心不起來,他無比熱愛爵士樂,始終夢想著成為一名真正的鋼琴家,家裡面的牆上也都貼著各個大師的海報。

故事一開頭就拋給了大家一個無比現實的困境:是繼續追逐夢想?還是選擇一份安安穩穩的工作?開裁縫店供養喬伊長大的母親極力要求喬伊接下這份穩定的工作,「我們費盡心思讓你接受教育......」「把那些沒有前途的演出拋在腦後。」

就在喬伊躊躇間,他接到了巡迴演出的邀約,這意味著他可能終於出人頭地了,喬伊興奮地跑到了馬路上,意外就這麼發生了。

陰差陽錯地,喬伊的靈魂來到了「生之來處」(the Great Before)成為了靈魂導師,在那兒,尚未投生的靈魂們被賦予獨特的個性,但每個靈魂都缺少一個「火花」(spark),只有激發了火花才能擁有前往地球的通行證,而火花由靈魂導師幫忙激發。

喬伊匹配到了這裡的「釘子戶」22,一個憤世嫉俗的靈魂,始終認為地球的生活太無聊,人類生活毫無意義,一眾靈魂導師也無法激發22的「火花」。

喬伊一心想回到自己的生活,22想看看他一無是處的生活到底哪裡值得留戀,就這樣兩個靈魂一起回到了地球,開啟了一段尋找意義的旅程。

22的靈魂意外地進入了喬伊的身體,喬伊的靈魂則進入了一隻貓體內,二人得以用另一種視角審視生活。

關於我們從何而來?

影片中關於靈魂的設定,其實源於導演彼特·道格特的好奇,他試圖用這種虛構的方式解釋人的個性從何而來。

「我只想談談我們從哪裡來?為什麼我們天生就有個性?我的孩子也是這樣。為什麼有的孩子更冷靜,更開朗,更靈活?我不知道,但這就是我們的答案。」

而他給出的答案就是電影裡所提到的「火花」。

22的心靈導師們,貼滿了整面牆

在地球上,沒有味覺、嗅覺和觸覺的22借喬伊的身體第一次品嘗到披薩、糖果的味道,見到飄落的樹葉,在地鐵聽流浪藝人的歌唱,在街頭肆意地奔跑......那些早就被人們習以為常的事,點燃了從未體驗過生活的22的「火花」,讓她終於獲得了去往地球的通行證。

22沉浸在這種喜悅之中,喬伊卻認為,22的火花只是平庸人的生活。然而,當喬伊拿著22的通行證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身體,完成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演出後,卻發現實現夢想的自己,也沒有想像得那麼開心。

一同演出的音樂家給喬伊講了這樣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也是電影裡的經典語錄之一:

一條小魚遊向一條年長的魚說,「我正在努力尋找他們所說的海洋。」

「海洋嗎?」年長的魚說,「那就是你現在所在之處啊。」

「這裡嗎?」小魚說,「這裡是水,我想要的是海洋。」

喬伊終於明白,靈魂的火花不是多麼偉大的目標,而是對生活的熱情,體會活在當下的每分每秒,才是生活真正的意義。

就像電影裡講的那樣,「當這種快樂成了一種執念,脫離了生活,人就成了迷失的靈魂。」喬伊始終追尋著夢想,卻忽略了對生活的真切感受,因為沉迷爵士樂,而忽略了與母親的交流,要好的理髮師朋友的故事也從未了解過......

有時候,我們就像是那條一直在尋找海洋的魚,卻沒有發現自己已然置身於海洋。其實,生命的意義不在於尋找,而是在於體驗的過程。

導演彼特·道格特:

灰色地帶,是最有趣的部分

很多動畫愛好者恐怕都對導演彼特·道格特並不陌生,從他的第一部皮克斯電影《怪獸電力公司》開始,到《飛屋環遊記》和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頭腦特工隊》,彼特·道格特在很多人心中已經成為了口碑的代表。

有人說,彼特·道格特是皮克斯最具野心的創作者。他的動畫往往擁有看待童年的獨特視角,探討人的性格的複雜形成,也深挖許多對於生活內在命題的討論。

彼特·道格特和《飛屋環遊記》的卡通形象合照

而這些創作靈感,其實來自於彼特·道格特自己對生活的洞察。

1968年出生的彼特,很小的時候就被動畫所吸引。小時候的他性格比較內向,因為個子高顯得有些笨拙,在學校裡總是被惡霸欺負,他經常自己一個人在家後院的小溪旁玩。

獨處的機會讓他有時間投身於動畫之中,他自學漫畫,用家庭攝像機自製翻頁書和動畫短片。高中畢業後,他在明尼蘇達大學花了一年的時間研習哲學和美工,直到1990年畢業後開始在皮克斯工作。

從左至右 Pete Docter, Andrew Stanton(《玩具總動員》編劇、《海底總動員》導演), Joe Ranft(《賽車總動員》編劇、導演) 和 John Lasseter(《賽車總動員》、《玩具總動員》導演)

或許正是這樣的童年經歷和性格,讓他的作品總是會回歸到人的童年、人性格的伊始。在日後的採訪裡,彼特不止一次地提及童年生活對他的影響:

「我身上仍然有某種程度上的殘餘問題,因為那段初中時的困難時期。這或許就是我要去做動畫的原因,和別人說話太難了。坐在我的房間裡畫畫就容易多了,畢竟你還是有話要說的......」

《飛屋環遊記》

《怪獸電力公司》的故事來自於他小時候總覺得衣櫃裡藏著怪獸;《飛屋環遊記》的創意靈感則來自彼特不想和人交往,幻想逃跑的念頭;《頭腦特工隊》則是他觀察到自己女兒性格的轉變,她在十一歲的時候突然從開朗的性格變成了安靜,讓他越發想要探索孩子們究竟在想什麼......

《頭腦特工隊》

「沒有一個人會不受童年經歷的影響而成長。」 「灰色地帶,是最有趣的部分。」彼特這樣解釋自己對這一主題的關注和迷戀。

對現實生活的美麗的小窺視,

也是他的電影要做的

對彼特來說,製作動畫也是一個不斷發現的過程——

「偉大的創意不是被賦予的,而是被創造出來的。每一個看似顯而易見的精彩故事,都要經過多年的完善和整理。所以,真正的問題不是你從哪裡獲得靈感,而是你如何發展它們?」

「創造性的工作是發現的過程,不可能是規劃好的。你會迷路,而且你應該迷路;如果你不迷路,你有可能就是在做一些以前做過的事情。」

他習慣記錄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事物,並從中獲取靈感,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故事變得更加真實。

「當我開始創作的時候,我最初只不過是尋找那些讓我興奮的東西,可能是一個概念,一個隨機的笑話,一個新的技術,一種感覺,我的一些經歷......任何經驗都可以,無需遵循特定規則。」

《心靈奇旅》

《心靈奇旅》的構想是就是在《頭腦特工隊》獲得奧斯卡獎之後,彼特達到了自己「一生熱愛動畫的頂峰」,但又經歷了一次他意想不到的低谷時完成的。

「我已經在皮克斯執導了幾部電影了,但是仍然沒有感覺到任何不同。我開始想知道,把生活全部維繫在夢想之上,真的是幸福生活的關鍵嗎?」

他開始意識到並非是他追求動畫事業的進步讓他幸福,而是與朋友們一起工作的過程。在這樣想法的影響下,他們重新構思了這部電影,「我認為的故事主線是,你找到了自己喜歡的東西,你這樣做了,你就會感到幸福。」

《心靈奇旅》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一直是彼特的偶像,在他看來宮崎駿的電影中,只是一些小小的觀察,就是它們的全部。「它們並沒有推動劇情的發展,只是對現實生活的美麗的小窺視,以某種方式捕捉和提煉出來並通過動畫變得更加真實。這也是我們在這部電影中要做的事情。」

《心靈之旅》或許並不完美,一部影片也無法給出一個終極的答案,但它的意義在於,每個觀看的人都會從中獲得自己的感受,從而思考自己的生活。

有人說,「它會令很多成年人流淚。」

也有人說,「Soul之所以感人,是因為它最終揭示了,真正重要的不是目標、不是成功,而是我們在生命中所經歷的。」

《心靈奇旅》

而導演彼特·道格特說,「我們從來沒有期待能夠回答『活著到底是怎麼回事』這個問題。要是有誰認為自己可以回答出這個問題,那就太荒謬了。但至少,我們希望能引發一些良好的對話,讓人們去『好了,我們得去喝杯咖啡,談談這個問題。』」

問這些問題很重要,也許我們應該經常問問自己。

《飛屋環遊記》

主要參考資料:

https://www.pluggedin.com/blog/whats-the-heart-of-soul-a-conversation-with-director-pete-docter/

https://www.nytimes.com/2020/12/24/movies/soul-review-pixar.html

https://uproxx.com/movies/pete-docter-interview-soul-pixar-kemp-powers-dana-murray/

https://www.vulture.com/2015/06/pete-docter-pixar-inside-out.html

https://www.artella.com/index.php/2016/03/17/141211270456/

https://pixar.fandom.com/wiki/Pete_Docter

相關焦點

  • 《心靈奇旅》——活著就是活著的意義
    版權聲明: 悟00000空 | 作者, 秦朔朋友圈| 來源最近有一部電影很火,評分極高,被認為是「2021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頭號熱門」「最能治癒2020年的一部影片」,這就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出品的《心靈奇旅》(Soul)。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是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在蘋果手機之前創造的另一個奇蹟。
  • 《心靈奇旅》:反成功學的成功
    2021年的第一部電影,是《心靈奇旅》。因為太喜歡《尋夢環遊記》,所以對同是皮克斯製作的《心靈奇旅》充滿期待。結果,果然沒有令我失望。有人說,《尋夢環遊記》講的是如何面對死,而《心靈奇旅》講的則是如何去生活。我很是贊同。
  • 《心靈奇旅》:投胎是個技術活
    如果對兩者進行比較,《尋夢環遊記》只能算是淺嘗輒止,《心靈奇旅》則首次將人類的終極命題擺上了臺面,這就是——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目前,《心靈奇旅》在專業影評網站豆瓣的評分是8.9分,已經進入了優秀電影的行列,這說明《心靈奇旅》得到了很多中國觀眾的認同。那麼,《心靈奇旅》對於人類的「生死命題」給出了一個怎樣的答案呢?
  • 《心靈奇旅》活著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真是不知道到底是誰起的這個譯名,當初看到這個名字時,真是沒有想看的欲望,不過後來被朋友突然提起來後才想起來這部動畫。原來片名是《Soul》,翻譯成《心靈奇旅》真的是很像爛片,不過這片還是可以一看的。聽名字感覺就是很老套故事的感覺,可是套路雖老,卻一樣可以治癒某些人的心靈吧。
  • 《心靈奇旅》:不是「毒雞湯」
    《心靈奇旅》目前豆瓣評分高達9.0,但在讚譽聲之外,也有不少評論認為《心靈奇旅》是一碗毒雞湯,讓人不思進取,抹殺努力的價值。我倒是覺得這種定論過於簡單粗暴了。
  • 電影《心靈奇旅》:「平平無奇」!
    很多人說《心靈奇旅》讓他們熱淚盈眶,帶著滿滿的感動看完了電影。我不是,我覺得「平平無奇」,我也沒有留下淚水,一直很平靜。看完就像喝了一杯淡淡的茶水,沒有很濃的滋味,沒有很長的回甘,但我認為這是一部好電影。為什麼呢?什麼是好電影?
  • 消解了成功的意義後 心靈奇旅就像剝洋蔥
    消解了成功的意義後 心靈奇旅就像剝洋蔥  如果我們沒有經歷過2020這段無比魔幻又混沌不堪的日子,大概每個帶著孩子滿懷期待走進電影院看《心靈奇旅》的家長,都會有點不知所措。和過去所有充滿夢幻、笑聲,輕盈美好的迪士尼動畫片相比,這部作品顯得如此深沉。
  • 心靈奇旅:我們縱使生而平凡,但活著就是意義
    我們從何而來,去向何處,「活著」的意義又是什麼?跨年之際,皮克斯用流暢的線條,看似簡單的故事,透過影片《心靈奇旅》層次分明地告訴我們:在這個世間,哪怕很平凡、很簡單,也會生而不凡,「活著」就是意義。01故事的主人翁喬伊·高納本是一名編外的中學音樂老師,曾有過一段灰暗的時刻,縱使他後來得償所願,擁有正式編制,也沒能給他帶來更多的快樂。喬伊的夢想是登上舞臺,這看似不難實現,可誰能料到,就在紐約最好的爵士俱樂部演奏之後,他卻不小心掉進下水道,生命就這麼倉促地結束了。此時,「心靈奇旅」的故事才剛剛開始。他是幸運的。
  • 「心靈奇旅」,皮克斯獻給「打工人」的年度治癒之作
    就是他,《心靈奇旅》。01背景很多人從2020年初就開始期待這部電影,因為導演是著名的彼特·道格特(Pete Docter)。即使你不熟悉這個名字,他的作品你也一定看過。這部《心靈奇旅》的設定,很容易讓人聯想到Pete Docter之前的作品《頭腦特工隊》。後者是將人的情緒設定為由五位情緒小人樂樂、怕怕、怒怒、厭厭和憂憂共同支配。而在本片中,人出生前的靈魂是需要被分配一些人格元素,加上「火花」,才擁有來到人世的地球通行證。
  • 《心靈奇旅》自由不羈的靈魂二十二號 活著就是偉大
    心靈奇旅二十二號與導演彼特·道格特耗時五載打造的前作《頭腦特工隊》在2015年上映時收穫如潮讚譽,一改皮克斯數年來創作疲軟之勢相仿,道格特歷時四年半的新作《心靈奇旅》一經放映即廣受好評,還贏得美國《綜藝報Variety》所評選出的年度最佳電影這一殊榮。
  • 清華學霸放棄科研參選秀被批,我在這部《心靈奇旅》上找到了答案
    楊冪詢問他家人是否支持,得到否定回答後也開玩笑說「我要是你媽我也不支持!」潘超聽到幾位導師毫不留情的批判,額頭開始頻頻冒汗,我相信他放棄所學專業選擇唱歌這條路時,那些話他在生活中應該聽的並不少。他說,當年那個孩子沒有想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只是覺得學習好,又被保送到清華,所以便順其自然的上了。
  • 點燃全球的年度神作《心靈奇旅》,值得被稱作是最好的皮克斯動畫
    最近上映的動畫電影《心靈奇旅》大家都看了嗎?這部撫慰了全球觀眾心靈的年度神作,為2020和2021年的銜接做了一個完美的過渡。事實上,《心靈奇旅》自從2019年6月發布先前海報以來,就一直都是令人期待的。它由皮克斯最偉大的動畫電影導演之一的彼特.道格特執導(《怪獸電力公司》(2001)、《飛屋環遊記》(2009)和《頭腦特工隊》(2015))。
  • 《心靈奇旅》:動畫片也屬於成年人
    近期上映的動畫片《心靈奇旅》,口碑很好,而且聽說是關於哲學的題材。剛好最近接觸了哲學的我,很感興趣地在一個傍晚打車去了電影院。不得不說這部電影真的很冷門,我的這一場觀眾大概只有10個人左右,不由得有些可惜。
  • 迪士尼動畫《心靈奇旅》,憑什麼抓住觀眾的心|睡前分享
    由迪士尼皮克斯出品的動畫電影《心靈奇旅》近日上映,該片講述的是夢想成為爵士鋼琴家的男主角喬伊與厭世的靈魂22相遇,它們攜手返回現實世界尋找生命意義的故事。儘管排片不高,上映以來卻以高口碑引發大家關注,成為2020年評分最高的電影。《心靈奇旅》靠什麼抓住觀眾的心?
  • 25年10座奧斯卡,製作《心靈奇旅》的皮克斯靠什麼取勝?
    記者 | 袁 穎編輯 | 葉雨晨製圖 | 程 星上映首周,皮克斯動畫電影《心靈奇旅》在內地只取得了3608萬的票房。受疫情影響,《心靈奇旅》並未在原定的11月登陸北美院線,最終選擇聖誕節當天在迪士尼流媒體平臺「Disney+」免費上線,這也導致了盜版泛濫,迪士尼甚至放棄了往常大張旗鼓的前期宣傳,在內地零宣傳上映。
  • 《心靈奇旅》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
    女音樂家走出來問他怎麼了,他說,「我一直夢想彈鋼琴,把演出當做人生目標,可是現在夢想實現了……」 聽到這,女音樂家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曾經有一條小魚,一直渴望找到『大海』,而大魚告訴它,你一直在大海裡呀!小魚不肯相信:這只是水,怎麼能是大海呢?」
  • 僅靠口碑逆襲,皮克斯新作《心靈奇旅》讓人落淚的現實!
    (有些許劇透) 這部電影很容易讓我聯繫起2017的《尋夢環遊記》,同樣是皮克斯出品,同樣是音樂交織夢想,同樣是在不經意中靈魂的穿越,不同的是《尋夢環遊記》討論的是生死和親情,《心靈奇旅》討論的是更深人生存在的哲學命題。
  • 《心靈奇旅》再造神奇世界 何炅毛不易致敬想像力
    《心靈奇旅》再造神奇世界 何炅毛不易致敬想像力 近日本片發布皮克斯好友特輯,何炅、毛不易、張若昀、郭麒麟等,與《心靈奇旅》中文主題曲演唱者林俊傑一起,致敬想像的力量,並邀請億萬觀眾共赴激動人心的新旅程!
  • Pixar《心靈奇旅》逐夢音樂人 悟道生與死
    這些都是人類自古有之的大哉問,《靈魂奇遇記》(Soul)就是在這個主題下創作的動畫,導演彼德託達(Pete Docter)是彼思(Pixar)的首席創意官,過去曾執導《怪獸公司》(Monsters, Inc.)、《沖天救兵》(Up)及《反轉腦朋友》(Inside Out)等膾炙人口、叫好叫座的佳作,擅長將虛幻抽象的概念擬人化,以溫暖易懂的方式探討宏大的主題,再將其轉化為扣人心弦的有趣故事。
  • 心靈的奇旅,就是發現真正的自己
    《心靈奇旅》這部電影,你看了嗎?最近真是好評如潮,我也在朋友的推薦下去影院欣賞了一下,的確,名副其實。有人說,這只是美國動畫界一部流水線產品,畫質各方面的處理甚至還不如之前的《飛屋環遊記》。還有的說,溫情是的確夠溫情,就是太普通了,沒什麼新奇。我的感受截然不同。甚至不害臊地告訴你們,我還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