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迪士尼皮克斯出品的動畫電影《心靈奇旅》近日上映,該片講述的是夢想成為爵士鋼琴家的男主角喬伊與厭世的靈魂22相遇,它們攜手返回現實世界尋找生命意義的故事。儘管排片不高,上映以來卻以高口碑引發大家關注,成為2020年評分最高的電影。《心靈奇旅》靠什麼抓住觀眾的心?
《心靈奇旅》主創曾參加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電影論壇,用錄播的方式向觀眾分享動畫的創作心得。該片導演彼特·道格特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首席創意官,由他執導的動畫電影《怪獸電力公司》《飛屋環遊記》《頭腦特工隊》也都創下過不俗的口碑和票房紀錄。
在電影中,一個小失誤把男主角喬伊從紐約的街道帶到「生之來處」——一個幻想的地方。新生的靈魂在降生地球之前,必須先在那裡獲得不同的個性、怪癖和興趣。道格特表示,這個獨特世界的想法經過了23年的醞釀。「想法來自於我的兒子,他現在已經23歲了,但從他一出生就擁有自己的個性。我之前一直以為人的個性是通過與世界的互動而發展出來的,但很明顯,我們生來就對自己有一種獨一無二的具體認知。」
在《心靈奇旅》中,每個人生來就有一個「心靈」,經過訓練獲得個性和興趣。「心靈代表了我們的性格、愛好甚至命運,聽上去我在講一個很大的概念,但在皮克斯,做任何一部電影,我們都會去做類似的思考與探索,正因如此,皮克斯的電影才會深入人心。」
當著手進行創作時,彼特·道格特發現「心靈」是難以被「畫」出來的。「如果我們要做一部關於心靈的電影,我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心靈長什麼樣?為此我們做了很多研究,我們學習了多個流派的哲學思想,研究了很多傳統,發現了以下幾個常見的形容方式:似煙似霧、非物質形態、無固定形態、呼吸、空氣,聽上去都很有意思,但對我們創作卻毫無幫助,空氣該怎麼畫出來?如果要在銀幕上呈現,我們必須得把它畫出來。」
《心靈奇旅》的製片人達娜·默裡透露,關於「心靈長什麼樣」的問題,皮克斯的很多藝術家都貢獻了他們的創意,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案,「我們希望呈現更具人性化的形態,希望它有易於辨別的臉部特徵,能夠傳遞表情和情緒。它既能體現出形態的捉摸不定,但又有面容。」創作團隊又通過嘗試不同的顏色,來表現「心靈」的豐富層次,甚至還開發了一種描線手法,最終完成了「心靈」這個角色的銀幕形象。
影片創意的靈感來自於爵士樂傳奇人物赫比·漢考克的一場線上大師課。赫比·漢考克有次與邁爾斯·戴維斯合作彈奏時,彈錯了一個和弦,錯得非常離譜,但邁爾斯深吸一口氣,然後吹奏了一些音符,在他的彌補下,那個彈錯的和弦變得和諧了,「當時的我,會帶著批評的眼光去評判我彈的每一個音符,但邁爾斯不會,對他而言,所謂的錯音不過是一個新的聲音,他用爵士精神欣然接納:無論發生了什麼,爵士樂手的意義就是發現他的價值。」彼特·道格特由此意識到,爵士樂與電影希望傳達的主旨非常契合,而爵士樂又被本片顧問之一約翰內塔·科爾稱作「黑人即興演奏音樂」,為此他們決定把主人公設定為一名黑人。
2017年,一部講述墨西哥故事、墨西哥文化的美國動畫《尋夢環遊記》讓許多中國觀眾感動落淚,背後的製作團隊也正是《心靈奇旅》的團隊。為了讓角色更加鮮活,片方邀請的電影及戲劇編劇坎普·鮑爾斯,同樣是一位黑人。鮑爾斯把一些親身經歷寫進了劇本,帶著團隊去理髮店、裁縫店、學校等走訪調研,不乏「苦差事」。
達娜·默裡邀請皮克斯員工中的非裔美國人充當文化嚮導,為了確保文化呈現上的原汁原味,還訪問了紐約及埃默裡維爾的多位爵士音樂人。「對我來說,喬伊的人生是具象的,是最能引起共鳴的,但創作任何一個故事,都需要超脫單純的個人化經歷,達到更高的高度,因此我們需要讓故事的觸及面更廣。」彼特補充說,正是這種既虛又實的處理方法,讓影片達到了一種平衡——既能讓觀眾鮮明地聯想到現實世界中的真實事物,又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新奇體驗。
《心靈奇旅》的故事發生在快節奏、以爵士樂為中心的紐約,以及抽象夢幻的「生之來處」,充分利用了大城市和奇幻世界之間的差異,但故事的核心,還是喬伊充滿信心的激情和二十二的不安所形成的反差。「電影不僅僅探索了主人公喬伊的生平與夢想,也帶領觀眾完成了一次自我的人生探索,如果你想知道你如何來到地球上,你的誕生又帶著怎樣的使命,《心靈奇旅》或許會給你答案。」彼特·道格特說。
電影中的音樂也是一大特色,獲得格萊美提名的歌手、作曲家喬恩巴蒂斯特為電影製作了爵士配樂,動畫師也研究了喬恩的彈奏細節為主人公設計彈奏鏡頭。九寸釘樂隊的特倫特·雷諾(Trent Reznor)和阿提戈斯·羅斯(Atticus Ross)演繹了靈魂世界的所有音樂。為喬伊配音的傑米·福克斯因在2004年的《靈魂歌王》中的表演而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和金球獎最佳男主角。新靈魂「二十二」則由演員蒂娜·菲配音。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鍾菡
微信編輯:車車
校對:huis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