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許劇透)
這部電影很容易讓我聯繫起2017的《尋夢環遊記》,同樣是皮克斯出品,同樣是音樂交織夢想,同樣是在不經意中靈魂的穿越,不同的是《尋夢環遊記》討論的是生死和親情,《心靈奇旅》討論的是更深人生存在的哲學命題。
先來說說這部電影裡面的音樂,皮克斯動畫裡面的音樂都很精彩,《尋夢環遊記》裡面的墨西哥風格音樂歡快明亮,在《心靈奇旅》裡面卻完全使用了沉重、宏大,低沉悠揚爵士音樂,我曾經看過的一部電影《爆裂鼓手》在電影結尾的那場表演上,師徒兩人拋卻了仇恨和偏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融合和升華,而促成這種結果的媒介恰恰是爵士樂。在西方也只有爵士樂才能達到那種忘我的狀態,《心靈奇旅》通過音樂的觸感就讓你感受到電影裡面透過樹縫的陽光,花朵的香氣。進而完成靈魂的穿越,通過音樂映射電影主題,反映了博大的人生哲學。
個人感覺《心靈奇旅》要在動畫電影的配樂上要做一次全新的嘗試,它似乎在努力擺脫固有動畫配樂的模式,並做出極致創新。
《心靈奇旅》裡面有一個人類的終極哲學命題,人究竟為什麼活著?
主人公Joe是一個很有才華的高中音樂老師(兼職),他指揮的樂隊非常差,但這不是他的人生目標,他有夢想,他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偉大爵士音樂家,終於他有了一次機會,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在爵士酒吧和一個著名的爵士音樂家同臺演出。
電影的開頭和其他皮克斯電影一樣含蓄內斂,看似在平靜的講一個很俗套的屌絲逆襲的故事,但永遠不要低估皮克斯動畫偉大的創意能力,他永遠會在不經意間,通過一個華麗的轉折讓你感受到他非凡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那麼這次在大街上興奮過度的一跤,就是這個轉折,Joe的靈魂被甩出了軀殼,和《尋夢環遊記》裡面的靈魂穿越不同,那個是尋找,這個是反思,在Joe靈魂穿越的瞬間他回顧了他的一生,看到他人生中的各種無奈和心酸,看到了至今一無所有的自己,他感嘆他的人生毫無意義,或許這在裡,電影在映射好多成年人現實中的無奈。
但Joe還不想死,他還想去完成那場夢寐以求的合奏。他需要探索如何回到陽間,他認識了一個非常厭世的千年靈魂22,22沒有人生目標不想轉世,但在各種鬼使神差下Joe回到了一隻貓的肉身上,22卻回到Joe自己的肉身上,22用Joe的身體感受著新世界的一切,並真實感受著天空、道路、陽光、人家瑣碎的生活等,並對此充滿的嚮往和好奇。
等22和Joe再次回到了靈魂世界時,讓人不可思議的是22變得不在厭世了,並做好了重新返回陽世的準備,Joe很茫然,他認為22沒有找到人生的目標。
但是電影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22的人生目標就是人世間體驗的世俗快樂,這也可能就是電影中的目標「火花」,這倒是很有一種大人問小孩:寶貝你想選什麼興趣班啊。小孩對這些興趣班會毫無興趣,他們的興趣僅僅是看動畫片,吃糖果,去遊樂場玩而已。
Joe映射的是成年人現實的心酸,而22映射的是一種純粹生活本真。
人活著非得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嗎?或許這並不完全是人活著的意義!
Joe終於返回了人間,完成了那次合奏,但是那個名家卻讓他明天再來,再次表演一遍今天的曲目,他很困惑,這就是我畢生盼望的演奏,我以為會有其他的感受。
那個爵士名家告訴他了一個預言,年輕的魚在尋找海洋,老年的魚告訴他其實你就是海洋裡面。
Joe想起了22,想起了她那在自己眼裡平凡日常的「目標火花」。
Joe感受著自己人生,他夢想成為一個音樂家,他拋棄了愛情、穩定的工作、包括親情。但當他終於夢想成真的時候,卻十分迷茫,他感覺自己錯過人生中那些平凡的美好。
在我們成人現實世界裡面,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要提前安排好未來幾天的工作,未來的人生目標,我們默默的坐在地鐵上看著手機,冷漠看著這個鋼筋混凝土的世界。
當然我們也完全在生活的間隙裡,看看《心靈奇旅》這樣讓人溫暖思考的電影。
原創作者酷不理咳(發文不易,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點讚、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