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迎來「空中名片」中部航空市場競爭大幕拉開

2020-11-02 國際空港信息網

在今年7月悄然於湖南長沙臨空經濟區掛牌之後,紅土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紅土航空」)徹底去掉此前的品牌烙印,變身為湖南本土航空事業的一個新起點似乎也只是一個時間上的問題。

在經過一段短暫的過渡期以及必要的行政程序之後,據一位接近湖南省的民航業人士透露,紅土航空已經在10月完成了工商註冊資料,並且獲得中國民用航空局(下稱「民航局」)頒發的經營許可證,在10月底得以正式以湖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湖南航空」)的新面目開啟運營。這也是紅土航空2017年被總部位於蘇州的在線旅遊服務商同程集團收購了多數股權之後,所發生的又一次重大的變動。

紅土變身湖南航

湖南航空的前身紅土航空於2014年在雲南成立,2016年正式投運,以昆明長水國際機場為主運營基地。雲南雖然是中國民航業較為發達的省份,但當地市場競爭也異常激烈,主要的市場份額一直被中國東方航空雲南有限公司(下稱「東航雲南」)和雲南祥鵬航空有限公司(下稱「祥鵬航空」)這兩家規模較大的航企所掌控,再加上已經投入運營超過十年的昆明航空有限公司,儘管有後來者想要分一杯羹,但實際上留下的機會並不太多。

這也是包括紅土航空和同期成立的瑞麗航空有限公司發展一直不快的主要原因,而紅土航空則因為股權構成較為複雜,因而面臨更多內外部的問題,這一狀況在同程集團入股之後開始有所改觀.

但對紅土航空來說,在解決了資本層面的問題之後,下一步就是如何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機遇,實際上想在航空與旅遊產業上有一番作為的同程集團也一直在尋求一個更為有利的解決方案。

一個有利條件在於,民航局早已經在審批國內幹線航空公司運營資質上進行了收緊,已經多年沒有再批准成立新的幹線航空公司,但全國幾乎所有的擁有機場的省地一級地方政府似乎都對航空業抱有一種「執念」,希望能夠有航空公司實體在本區域內「落地」,自2004年國內允許民營資本進入航空運輸業,以及後來幾次對新建立航空公司審批較為寬鬆的窗口期過後,目前國內客運航空公司的數量已經超過40家,大多數省級行政區都已經擁有了本土航司,但這其中並不包括湖南。

這恐怕也是湖南省決定在去年年底通過湖南省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引導基金斥資數億為紅土航空增資,並成為僅次於同程集團的第二大股東的原因。而正是這一步決定了紅土航空「拋卻故土」變身為湖南航空的必然結果。

對於同程集團而言,這也是一個最合適的選擇,因為作為一家民營航企,在越來越激烈的航空市場競爭中如果既沒有規模優勢,也沒有地方政府作為後盾,同時還處在一個強敵環伺的主基地,即便沒有今年這場對航空業造成滅頂打擊的疫情,恐怕前景都不會樂觀。

湖南的航空大計

作為處在中部地區的一個人口總量近七千萬,2019年GDP總量近四萬億的大省,湖南的航空運輸業在國內一直以來存在感不算太強。湖南長沙黃花機場2019年旅客吞吐量2691萬,全國機場排名第15位,省內還有包括張家界、常德、懷化、嶽陽等共八個省內民航機場以及一個與貴州共有的銅仁鳳凰機場,在基礎設施方面並不落後。

但在國內通常會出現的同區域或者相鄰省地暗中「較勁」的局面之下,湖南相鄰省份河南、湖北以及江西近年來都將航空業作為本地區一個重要的產業投入巨資大力扶持。比如河南省已經成功把鄭州打造成了一個主要的航空貨運樞紐,當地政府也先後通過投資盧森堡貨運航空以及龍浩航空公司等國內外行業企業的方式希望能夠有本土航空公司落地生根。同樣,湖北省提出了建設國際航空客貨雙樞紐的發展目標,中國首個以貨運為主的鄂州機場也正在加緊建設中。江西則不僅在中部幾省中率先建立了本土航司江西航空,更是逐漸形成了包括軍機和民機在內的航空製造業體系。

相比之下湖南除了之前通過補貼開通一些洲際航線之外,在航空領域一直以來風頭都被周邊蓋過。但此次能夠完成湖南航空在本地區「落地」,至少從航空名片的角度比河南和湖北更快一步。

不僅如此,9月21日,國務院印發《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下稱《方案》),標誌著湖南自貿試驗區正式獲批,涵蓋長沙、嶽陽、郴州三個片區的湖南自貿試驗區將建設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根據《方案》指示,在功能劃分方面,長沙片區重點對接「一帶一路」建設,突出臨空經濟。

《方案》在打造聯通長江經濟帶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投資貿易走廊方面還指出:要暢通國際化發展通道,支持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獲得包括第五航權在內的航權安排,開展經停第三國的航空客貨運業務,增加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國際貨運航班,積極拓展至東協、日韓等國家和地區接力航線。

同時,《方案》還明確,嶽陽片區重點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突出臨港經濟,重點發展航運物流、電子商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打造長江中遊綜合性航運物流中心、內陸臨港經濟示範區。

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原本在雲南較為邊緣化的湖南航空(紅土航空)有機會成為湖南新的航空產業發展進程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從而幫助本地區在航空以及相關產業的帶動上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目前湖南省內航空客運市場份額最大的是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但從其母公司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航」)在國內的業務布局來看,長沙優先級未必能較武漢和鄭州更高,因此全力扶持湖南航空實際上對湖南省來說也是一個更為有利的選擇。

按照湖南航空方面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所言,公司將以長沙黃花機場為主運營基地,本著立足湖南本地、放眼世界,發揮獨特的區域優勢、網際網路技術優勢以及旅遊資源優勢,不斷擴充機隊規模。

湖南航空機隊為全空客A320系列機型,目前運營十二架A320系列飛機,平均機齡僅2.5年,機隊中包括三架目前最先進的單通道幹線客機A320neo。2019年,湖南航空累計執行航班9444班,累計運輸旅客182萬人次。

湖南航空相關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透露,公司下一步將依託湖南省內豐富的支線機場網絡,和同程航旅大數據分析和產業鏈優勢,積極開發特色航空產品,推動航空客運、航空貨運和航空研發三大產業板塊落地,以客運帶動貨運,充分利用長沙機場的夜間航空通道資源,協同嶽陽機場的地理優勢,無縫對接公路、鐵路,將利用得天獨厚的位置條件,大力發展物流貨運產業,開闢圈內貨運航線,打造具有湖南本土特色的航空產業集群,強力推動航空四小時經濟圈快速發展。

2020年,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但是湖南航空依然在兩個航季新增包括長沙在內的多個航點豐富長沙進出港航線網絡,持續助力本地空中交通連通,推動本地臨空經濟發展。

在積極布局國內航線網絡的同時,紅土航空爭取國際航線運行資質,計劃未來逐步開闢和加密長沙至東南亞、東亞、東北亞、日韓等一帶一路沿線城市的航線航班,助力長沙機場成為中部省份民航門戶,進一步拓展湖南對接全國、世界的空中通道。

相關焦點

  • 湖南航空更名完成 湖南正式迎來首家本土航空公司
    湖南迎來首家本土航空(央廣網發 湖南航空提供)央廣網長沙12月2日消息(記者傅蕾)繼完成工商註冊資料變更並獲得民航局頒發的新經營許可證後,12月1日,湖南航空完成補充運行合格審定工作,拿到主運營基地和航空承運人名稱變更後的運行合格證,更名手續全部完成,湖南正式迎來首家本土航空公司。
  • 湖南航空更名完成,湖南正式迎來首家本土航空公司
    ,湖南正式迎來首家本土航空公司。從西南轉戰中部湖南航空前身為雲南紅土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5月首航,原主運營基地位於湖南作為中部重要省份,輻射範圍廣泛,「長沙四小時航空經濟圈」覆蓋了我國31個省(區、市、自治區)和港澳臺地區,到達東亞、東南亞、南亞主要國家的四小時航線網絡,其中涵蓋了大量重要旅遊目的地以及當今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發展活力最足的地區。湖南航空的進駐填補了本土航空公司的空白,也將通過不斷融入「長沙四小時航空經濟圈」整體建設規劃,實現公司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 「湖南航空」更名完成啦!湖南正式迎來首家本土航空公司
    ,拿到主運營基地和航空承運人名稱變更後的運行合格證,更名手續全部完成,湖南正式迎來首家本土航空公司。從西南轉戰中部湖南航空前身為雲南紅土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5月首航,原主運營基地位於昆明長水國際機場,2017年同程航旅入股後,成為全球首家由網際網路新經濟企業控股的航空公司,2019年9月,湖南省政府旗下的財信新興產業基金入股,並成為第二大股東
  • 紅土航空正式更名湖南航空,現已同步啟動機隊塗裝更改工作,不久將以湖南航空全新形象亮相
    繼完成工商註冊資料變更並獲得民航局頒發的新經營許可證後,12月1日,湖南航空完成補充運行合格審定工作,拿到主運營基地和航空承運人名稱變更後的運行合格證,更名手續全部完成,湖南正式迎來首家本土航空公司作為航空領域的後起之秀,湖南航空此前以航空公司扎堆的昆明為主基地,長期面臨區域競爭激烈、發展空間不足的困境。而湖南一年超3000萬人次的航空旅客吞吐量,增長勢頭十分強勁,卻一直面臨沒有本土航空公司的遺憾。
  • 湖南航空攪局長沙、鄭州、武漢中部第一航空樞紐爭奪戰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鄭州機場並沒有參與到武漢、長沙兩大機場對中部樞紐的競爭中區,而是另闢蹊徑,憑藉貨運發力,並帶動了客運的發展,終於2017年一舉實現了對武漢、長沙的超越。緊接著在2019年,武漢機場也實現了對長沙機場的反超。
  • 珠海航展如期舉行:大幕已經拉開,中國航空航天大時代來臨
    既然沒有官方聲明,那麼說明本屆珠海航展籌備工作一切就緒,只等大幕開啟。那麼是什麼讓珠海航展如期舉行的呢?大幕已經拉開,中國航空航天大發展時代來了中國航發經過多年的勵精圖治,艱苦創新,大力發展,苦修多年,終於要迎來了爆發,小涵道比中推已經發展成熟(渦扇-13、渦扇-13E、渦扇-19)、小涵道比大推力發動機渦扇-10B已經裝機,
  • 湖南航空能否助長沙黃花機場重回中部第一?
    可以說競爭將繼續下去,唯一優勢是明年底張吉懷高鐵和長沙西站的開通,以及長沙西站到長沙機場地鐵站的開建,將有利於吸引湖南西部客流(張家界和鳳凰古城是湖南兩大主要旅遊目的地),畢竟航線和通達方面長沙機場遠遠領先只有數條航線的地級市機場。
  • 你好,湖南航空
    未來,湖南航空以長沙為主營基地,不斷加大在本地的運力投入及航線網絡布局,積極融入「長沙四小時航空經濟圈」。湖南作為中部重要省份,輻射範圍廣泛,「長沙四小時航空經濟圈」覆蓋了我國31個省(區、市、自治區)和港澳臺地區,到達東亞、東南亞、南亞主要國家的四小時航線網絡,其中涵蓋了大量重要旅遊目的地以及當今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最快
  • 紅土航空更名湖南航空手續完成,湖南正式迎來首家本土航空公司
    新京報訊(記者 王真真)繼完成工商註冊資料變更並獲得民航局頒發的新經營許可證後,湖南航空於近日完成補充運行合格審定工作,拿到主運營基地和航空承運人名稱變更後的運行合格證,更名手續全部完成,湖南正式迎來首家本土航空公司。據介紹,目前湖南航空已同步啟動機隊塗裝更改工作,不久後將以湖南航空全新形象亮相。
  • 融入「長沙四小時航空經濟圈」,湖南迎來首家本土航空公司
    繼完成工商註冊資料變更並獲得民航局頒發的新經營許可證後,12月1日,湖南航空完成補充運行合格審定工作,拿到主運營基地和航空承運人名稱變更後的運行合格證,更名手續全部完成,湖南正式迎來首家本土航空公司據悉,湖南航空現已同步啟動機隊塗裝更改工作,不久將以湖南航空全新形象亮相,另外,在機票銷售、航班信息查詢等方面也都逐步替換使用湖南航空名稱及標識。
  • 象限儀流星雨今晚迎來峰值 拉開2021年「天象劇場」大幕
    【原標題】紫金山天文臺:流星雨拉開2021年「天象劇場」大幕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消息,新年伊始,象限儀流星雨3日晚將迎來峰值。隨著「許願流星」划過夜空,2021年「天象劇場」大幕就此拉開。象限儀流星雨與英仙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並稱「北半球三大流星雨」。
  • 紅土變湖南,湖南人民終於迎來自己的航空公司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作為處於中部地區、人口總量近七千萬,GDP總量近四萬億的大省,湖南省航空運輸業的發展顯然不能與其經濟總量相匹配。長沙黃花國際機場2019年旅客吞吐量2691萬,位列全國機場第15位,從排名上落後於同樣位於中部地區的鄭州和武漢,對於在2016年成為中部地區首個2000萬級國際機場的長沙黃花機場來說,「重回中部第一」是不可撼動的目標。
  • 寬帶中國變局大幕拉開:價格競爭將更加放開
    作為搶佔新時期國際經濟、科技和產業競爭制高點的重要舉措,由國家直接推動和介入,從而儘快縮小中西部地區因經濟發展不平衡而造成的信息鴻溝,建設覆蓋全國的「信息高速公路」。必將影響整個寬帶市場格局的是三家企業。去年末,中國移動終於拿到了期盼已久的固網牌照;民營運營商鵬博士將「前輩」長城寬帶收歸麾下;以及傳聞已久卻遲遲未能掛牌的國家廣電網絡公司。
  • 紅土航空更名,湖南航空下一步
    在去年9月湖南省國資增資紅土航空後,此前大本營在雲南的紅土航空,今年7月在湖南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掛牌,標誌著湖南首家本土航空正式落地,三湘大地也結束了沒有本土航空公司的歷史。而在積極布局國內航線網絡的同時,湖南航空也在爭取國際航線運行資質,計劃未來逐步開闢和加密長沙至東南亞、東亞、東北亞、日韓等一帶一路沿線城市的航線航班,助力長沙機場成為中部省份民航門戶,進一步拓展湖南對接全國、世界的空中通道。
  • 湖南首家本土航空推出湖南籍旅客專享特惠
    本報長沙訊 9月1日,湖南首家本土航空公司紅土航空面向湖南籍旅客推出了「湖湘特惠」專享服務產品。在即日起至10月22日期間,提前3天(含)以上購買紅土航空湖南進出港航線機票的湖南籍旅客(身份證號43開頭),均可享受到5折(含)以下艙位折上95折、5折以上艙位折上92折的專屬優惠。
  • 官宣:湖南航空更名完成,湖南正式迎來首家本土航空公司
    紅網時刻12月2日訊(記者 張興莎 通訊員 劉佳)繼完成工商註冊資料變更並獲得民航局頒發的新經營許可證後,12月1日,湖南航空(原」紅土航空「)完成補充運行合格審定工作,拿到主運營基地和航空承運人名稱變更後的運行合格證,這意味著更名手續全部完成,湖南正式迎來首家本土航空公司。
  • 流星雨拉開2021年「天象劇場」大幕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消息,新年伊始,象限儀流星雨3日晚將迎來峰值。隨著「許願流星」划過夜空,2021年「天象劇場」大幕就此拉開。 象限儀流星雨與英仙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並稱「北半球三大流星雨」。
  • 錦繡雲霄,鴻鵠「歸湘」——記湖南紅土航空「錦繡瀟湘」乘務示範組首次亮相
    10月1日,湖南紅土航空(以下簡稱「紅航」)「錦繡瀟湘」乘務示範組首次亮相於A67255長沙—哈爾濱航班,本次航班不僅僅是「錦繡瀟湘」示範組的第一次亮相,同時也是為了慶祝國泰民安,闔家團圓這個特別的日子。
  • 中銀證券光伏行業2021年度策略:需求景氣無憂 HJT產業化大幕拉開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銀證券研究沈成李可倫國內平價項目儲備充足,海外需求快速恢復,碳中和目標引導中長期需求向好,光伏需求景氣無憂;HJT產業化大幕拉開支撐評級的要點需求:平價大幕拉開,需求景氣無憂:由於產業鏈漲價,預計2020年總量25.97GW的競價項目多數將結轉至2021年上半年併網;平價項目方面,國家能源局公示的兩批項目以及近期由其他模式轉為平價的項目總額超過55GW。
  • 紫金山天文臺:流星雨拉開2021年「天象劇場」大幕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消息,新年伊始,象限儀流星雨3日晚將迎來峰值。隨著「許願流星」划過夜空,2021年「天象劇場」大幕就此拉開。象限儀流星雨與英仙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並稱「北半球三大流星雨」。在1月24日,神秘的水星將迎來今年首次「東大距」。由於距離太陽太近,水星很難被觀測到。只有等到水星和太陽的角距離達最大,公眾才有希望一睹水星的風採。「可以於黃昏後在西南方低空尋找水星的身影。」胡方浩表示,如果當天天氣不好,可以選擇前後幾天的晴夜進行觀測,或者等待下一次機會。水星公轉周期僅88天,每年都會有6至7次「大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