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此物的確稀少珍貴,請識別外貌,若有幸遇見,別採摘破壞。
我們都知道,在農村的路旁,地裡,山裡等地方,會長出很多的野生物種。有些長出來被人們所認識,所以就會被善待,而有的長出來人們卻識不得它們,但它們卻會開出漂亮的花朵來,這樣的野生物種,多多少少都具有觀賞價值,因此不管是野草,還是樹木類植物,都會令人們心生好感,因此人們在踏青或旅遊的時候,只要看見它們,都會拍張合照,然後再順手摘一朵來玩玩。
這種情況,其實東家都別說西家,因為都半斤八兩,畢竟愛美之心人人有之,而且都是無心之失。但也是這種無心行為,最後還是給一些珍貴的野草植物造成了破壞,如圖中的這種野草就是如此,不知道夥伴們可有見過它?
01植物知識
此物被人們稱作東野菰,如果沒有圖片作證據的話,光從這個名稱中,你們中有沒有人認為它是菌類,而不是野草?只是事實勝於雄辯,東野菰不是哦菌類,它確實是野草,只是它和一般的野草有些區別,因為它是一種一年寄生的草本而已。
它雖是寄生草本,但該有的野草樣貌它一樣都沒有落下。東野菰的身高,一般情況下都是在15釐米左右高,只有生長在營養比較豐富的土質上,它才會偶爾長到40釐米左右高。
它有葉子,葉子一般都是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從這些形象特徵來看,它的葉子形狀和一般的野草沒什麼兩樣,但是在顏色上,卻比一般的野草要鮮豔的多。因為它的葉子是獨特的肉紅色,這種顏色的葉子在植物界中是非常少見的。
東野菰也有根莖,根莖部分是肉質的,顏色並不出挑。如果說東野菰的葉子顏色特別的話,那它的花朵顏色卻是多樣,它除了紫紅色外還有黃色和白色 ,只是我們常看到的都是紫紅色的比較多而已。
02植物的過去和現在
在目前東野菰主要分布在浙江省,這是有明確記載的,別的省份則沒有消息,但這並不代表東野菰不會在其它省份裡生長。
記得以前,每年的5月份左右,雨季開始來臨,山裡的環境都比較潮溼,而我們會趁著這個時間段到山裡去採摘蘑菇,當時的山裡遍地都是東野菰。
可是十幾年過去了,現在再到原來生長東野菰的地方走走,才發現昔日長相漂亮的東野菰已經沒了影子,要不是小的時候曾經見過,還以為這個地方從來都沒有出現過一種叫東野菰的野草。
03價值參考
現在的東野菰,在數量上已經越來越少了,應該算得上是稀少物種吧!如果它不能為人們提供什麼價值的話,在數量上少了就少了,沒什麼好惋惜的,畢竟它只是萬千野草中的一種而已。可它卻是有價值,而且還是較為珍貴的那一種。
那東野菰有什麼價值值得人們去注意的呢?據了解得知,東野菰是一味中藥材,而且歷史悠久,在古代的時候就已經被古人們用來扶傷治病了。也是因為它的這一功能被廣大人群熟知後,就出現人為的大肆挖掘,畢竟它是野生的,生長的速度肯定沒有人為採挖的速度快,因此造就了東野菰數量少的主要原因。
04結束語
東野菰的稀少除了人為採挖外,還有惡劣環境的影響。大家都知道,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每年的氣溫都會上升0.5度左右。長此以往下去,很多野生物種都沒辦法適應這樣的氣候,因此無法正常繁衍生息。
因為東野菰的繁衍緩慢,人們需要用到它的地方卻又多了起來,有些地方已經達到了供不應求的地步。
為了避開這種現狀,我國還專門進行培育,可惜都是以失敗告終,究其主要原因是:東野菰是寄生草本,它的生長除了需要宿主外,環境,氣溫,營養等都必須達到要求,而這些框框條條,限制了人們培育的腳步。
東野菰,一種培育困難重重的野草,在如今的確稀少,大家請識別其外貌,若在家鄉或是野外有幸遇見,別再採摘和破壞了,要不然等哪一天,它也會離開我們的視線,不見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