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來臨,又到了進補養生的季節了,一鍋老鴨湯滋陰潤燥,一口老母雞湯溫中補氣,各有側重,各取所需。現在很多人都沒有自己處理這些鮮禽了,超市裡買來白白淨淨的處理好的肉,回家洗洗涮涮醃一醃就可以開啟煲湯模式了,很是方便。與此同時,我們也錯過了一些東西。過去自己殺雞,生活經驗稍微豐富的人都知道,雞內臟裡是有一味中藥來源的,絕不會把它隨意丟棄。
其實就是中藥雞內金,一般剛殺了雞,就會剖腹取出砂囊,趁血還熱的狀態就把砂囊內膜剝下來,因為如果剖開之後先拿水洗了,內膜就不易剝離會撕裂,如果是藥店回收品相就不太好,如果自用的話就無所謂,洗淨曬乾了就能用。
雞內金這味中藥,味甘性平,能歸脾、胃、小腸、膀胱四經。老百姓自用這味中藥時,多利用它運脾消食的功效,用於消化不良、食積不化的情況,尤其是小朋友。這味中藥消食力量較強,對於消化不良症狀較輕的可單用本品炒幹後研末服用,如脘腹脹滿、食慾減退等症狀較明顯,也可與山楂、麥芽等配伍既能泡水,也可以同米粥共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