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把三清像扔進糞坑,為何沒被報復?玉帝:動一下試試

2021-01-20 瀟湘客讀名著

文/瀟湘客

眾所周知,道教裡面最高規格的神仙是三清,也就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和靈寶道君,其中太上老君更是被道教奉為道祖,地位非常的高。而在《西遊記》當中,三清之上還有玉皇大帝,主宰著三界的一切事務,不管是三清還是西天如來,都要聽從玉帝的號令,這樣的規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映射了明代的宮廷,玉皇大帝便是人間的帝王,三清和如來都是玉帝手下最重要的官員,但無論代表著什麼,我們要了解到一點就是,三清的地位不可侵犯,在西遊中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豬八戒是《西遊記》中最為逗趣的角色,在取經團隊中充當著插科打諢的角色,像是整個取經團隊的潤滑劑,有了豬八戒,取經團隊便不會那麼無聊,由此看來,豬八戒是一個妥妥的小角色,在西遊宏大的世界觀下,群魔亂舞,豬八戒是最不起眼的,但就是這麼一個不起眼的角色,曾經也幹過一件了不得的事情——把三清像扔進了茅坑。

話說這天師徒一行人來到了車遲國,孫悟空打聽到車遲國這裡有妖道橫行,殘害了無數和尚,這天傍晚便帶著八戒沙僧要去妖道常去的道觀一查究竟,道觀中供奉著三清神像,兄弟三人正在偷吃貢品的時候,三個妖道突然前來,三兄弟為了不被發現,就變化成三清神像的模樣,而原有的神像被孫悟空處理掉了,怎麼處理的呢?孫悟空命令豬八戒把三座神像扔進了『五穀輪迴之所』,也就是古人對茅坑的雅稱,豬八戒雖然嘴上抱怨讓自己幹髒活,但迫於大師兄的壓力,還是嘟囔著去了。

這件事問題大嗎?有朋友覺得大,笑話,三清是什麼人,剛才我們也說了,三清是道教祖師爺,而豬八戒是佛門弟子,西遊的大背景就是佛道相爭,豬八戒這樣幹,不就是打了道教的臉面?那三清能放過他?

有朋友覺得這事情不算什麼,因為三清地位崇高,不會和小輩計較,這話說得也不錯。

那到底這事情大嗎?在筆者看來大也不大,說它大是因為確實有傷三清顏面,不嚴肅處理會讓佛教笑話,說它不大是因為這件事三清確實沒有因此報復豬八戒,至於理由,筆者認為有三個。

其一:就是我們剛才所說,三清不和小輩計較,所以壓根沒把這事放心上。

其二:三清欺軟怕硬,承接第一條,說三清不和小輩計較倒不是因為三清度量大,相反,在西遊一書中不管是道教神仙還是佛教神仙,氣量都很小,拿烏雞國國王來說,當時文殊菩薩下凡度烏雞國國王證金身羅漢,但文殊不走正規程序,變成一個凡僧和國王辯論,他是西天第一辯論高手,人家國王哪能是他的對手,幾句話被他懟得啞口無言,你想想,人家好歹是一國之王,況且你變成凡人他也不認識你,國王能不生氣嗎?於是國王把他抓了,扔在御水河泡了三天三夜,後來文殊為了報復國王,讓自己的坐騎下界把國王推到井裡泡了三年,三天換三年,真夠狠的!

再舉一個道教的例子,鳳仙郡有個郡主,有一天因為打翻了進貢給玉帝的貢品,讓狗給吃了,玉帝覺得顏面盡失,就罰鳳仙郡大旱,並定下規矩,等到雞啄完米山,狗舔完面山,蠟燭燒斷銅鎖方可下雨,如此三年大旱,要不是取經人路過此地,解救了鳳仙郡,那按照玉帝的來,鳳仙郡一郡的人都活不成了。

所以說,神仙氣量很小的,三清也不例外,而三清之所以沒有報復豬八戒,就是欺軟怕硬,他們欺負凡人還可以,但遇到神仙他們得掂量掂量,想當初孫悟空大鬧天宮空手推了老君一個倒栽蔥,你三清只是個文官,真正實力是個戰五渣,我豬八戒作為孫悟空的二弟,我怕你幹什麼?

其三:取經是玉帝支持的,取經一事,按照哪吒的說法,是海深之善慶,天大的福緣,這也是觀音為何允許孫悟空叫天天應、叫地地靈得資本,她肯定沒這麼大權力,肯定是經過三界之主玉帝允諾的,所以說取經團隊背後的後臺其實就是玉皇大帝,而皇帝會因為小孩子玩鬧,讓手下一個文官丟了顏面而幹擾自己的取經大業嗎?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三清想要報復豬八戒也得掂量掂量。

相關焦點

  • 豬八戒竟是三清唯一弟子?取經路為何一直隱瞞實力?
    一、豬八戒在孫悟空降妖除魔之時與沙和尚一起保護唐僧。西遊記中,孫悟空有很多時候都是不能伴在師傅身邊的,或是因為化緣,或是因為幫助路上的人斬妖除魔,也是作為出家人的積德行善之心,在這個時候,唐僧身邊僅僅有一個沙和尚是不夠的,需要兩人共同保護以防妖怪。二、與路上遇到的眾多人打好關係。
  • 車遲國時孫悟空師兄弟敢將三清像丟在廁所中,真是因為太上老君被罰...
    《西遊記》中在「車遲國」時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曾大鬧三清觀,更是將三清像丟在廁所中。三清作為天庭德高望重的大佬,孫悟空師兄弟為何敢將他們塑像丟進廁所中? 玉帝看在眼裡,為老君記下一功。所以在天庭眾刑罰都傷不了孫悟空後玉帝立即聽從老君的建議命他將孫悟空丟下八卦爐中。 誰知,這八卦爐沒能燒死孫悟空,孫悟空大鬧天宮。太上老君馬上將責任推給了自己手下,所以這些手下被罰去火焰山當了土地,老君總算逃過了玉帝責罰,但從此也失去了玉帝的信任。
  • 太上老君作為三清之一,為何不降服孫悟空,還要請如來佛祖前來?
    太上老君作為三清之一,為何不降服孫悟空,還要請如來佛祖前來?《西遊記》中,玉帝為何一定要請如來佛祖降服孫悟空?《西遊記》中,孫悟空本天產石猴轉世,剛出生時就眼運金光,射衝鬥牛,驚動天界玉帝和諸神。玉帝也是大怒,派十萬天兵捉拿猴子,還出動了顯聖二郎真君,雖然捉住了孫悟空,卻奈何不了他,後被太上老君拿到八卦爐中,練成火眼金睛,銅頭鐵腦,法力更勝從前。孫悟空一路打到通明殿外,被護殿的王靈官擋住,兩人一通好殺,不分勝負。此時玉帝卻著人宣西方如來佛祖降服孫悟空,最終將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這才算告一段落。《西遊記》中,如來佛祖也屬於五方五老之一,是玉帝的臣屬。
  • 西遊記三清也要聽命於玉帝?原來天庭管理暗藏這個規則!
    既然咱們聊的是西遊記,那麼所有的觀點也只能限於西遊記內,超出範圍自然也不算,如果是這樣對於以上問題就比較好解釋了,首先小易心中的答案,既不是太上老君,也不是如來,這是為何?太上老君在西遊記中的貢獻確實非常大,比如開天闢地、代練女媧補天、化胡為佛等,身份更是高到了三清,這些都是一般神仙無法超越的,但在小易心中,太上老君在西遊記裡只能算是精神上的最高領袖,並非實際性的老大。
  • 天庭有三清和玉帝,為何不直接滅了靈山?看看觀音的真實身份
    《西遊記》中大鬧天宮一回,孫悟空因為無法參加蟠桃大會和玉帝產生了矛盾,從而導致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被打得躲到了桌子下,最後還是請來了西天如來佛祖才解決這一危機。由於受到《西遊記》原著的影響,其實大家都被原著所誤導,讓大家覺得玉皇大帝十分弱小。但是事實是玉皇大帝遠比如來佛祖厲害。為何這樣?
  • 《西遊記》中的豬八戒師傅是誰?通過什麼人脈本事得以在天庭擔任...
    這位真仙和道教又有著很深的淵源,因為他讓豬八戒脫胎換骨的手段就是賜給豬八戒一顆九轉大還丹,傳授豬八戒修煉功夫。他與天庭的關係又很深厚,他的徒弟豬八戒得道飛升時,天庭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並立即授予重要的官職天蓬大元帥,統領八萬水軍。
  • 玉帝三清或聯手牽制他們
    文:四角夔牛(作者原創授權)孫悟空大鬧東海,搶走了東海的定海神珍—金箍棒,後來又大鬧地府,強銷了死籍,東海龍王向玉帝上奏本,請求玉帝緝拿孫悟空,奏本的開頭寫到:水元下界東勝神州東海小龍臣敖廣啟奏大天聖主玄穹高上帝君。從這裡我們發現,原來人間又名水元下界。一般而言,人們常說的三界,我認為是指天界、人界、冥界,這是從空間劃分的。
  • 太上老君為道教至尊,為何甘願在玉帝手下為臣?
    太上老君為道教至尊,為何甘願在玉帝手下為臣?太上老君作為道祖,為何會在玉帝手下為臣?在道教神仙體系中,太上老君是至高無上的創世神。道生一,已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玉帝是三界的主宰,統轄神人魔佛仙聖,全稱「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金闕雲宮九穹御歷萬道無為大道明殿昊天金闕至尊玉皇赦罪大天尊率穹高上帝」,他是傳說中萬神世界的最高統治者,統御諸天,綜領萬聖,主宰宇宙,開化萬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萬物,濟度群生,權衡三界,統御萬靈,而無量度人,為萬天帝王。民間更將其視為天上的「皇帝」,其祭祀儀式往往超過了三清規格。
  • 玉帝為何放著太上老君等三清不用偏讓人去請如來?你看他在想什麼
    表面上看似如來安排唐僧等人取經,玉帝在背後默默支持。其實這期間暗藏著道家和佛派之間的鬥爭,這又該怎麼說呢?原來在天庭之上,以太上老君為首的道家代表。他們的權勢在天庭越來越大,儼然有一種不把玉帝放在眼裡的感覺。  而玉帝深感這樣的局面再這樣發展下去,恐怕會威脅到自己的統治地位。於是玉帝為了能夠對道家進行打壓,並從中制衡道家。
  • 虎力大仙身為三清弟子向玉帝求雨,為何卻供著觀音的楊柳枝
    雷神們包括雷公電母風伯雨師及鄧辛張陶龐劉荀畢等元帥,不僅執役於雷部,亦為玉帝守衛天門。孫悟空大鬧天宮即將衝入凌霄殿,御前護駕的就是三十六位雷將。虎力大仙具體求雨過程是這樣的:執著寶劍念聲咒語將一道符在燭上燒了,兩三個道士拿過一個執符的象生,一道文書亦點火焚之。玉帝收到虎力大仙求雨的申請,擲下旨意徑至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府下。天尊按照玉帝的旨意安排各位雷神立馬進入工作狀態。
  • 西遊記中的豬八戒在天庭是天蓬元帥,為何跟了唐僧後,變那麼慫?
    偏偏這個看似呆頭呆腦的豬八戒做到了,很多人認為他傻人有傻福,其實這話對也不對。不傻!要說豬八戒或是天蓬元帥傻?恐怕他比誰都要精明,並且天資還非常之高,這點不弱於孫悟空,更甚至要比孫悟空都聰明,他的天蓬元帥也不是隨意得來的,也是經過自身努力,最終得到了玉帝的賞識才達到如此高度的。傻!在成為天蓬元帥之前,他也曾經是一個修仙者,也的確是傻,不僅傻,還懶還笨。
  • 龍族終極解碼:豬八戒八萬水軍究竟有啥用,答案或藏在玉帝身上?
    豬八戒進了水裡就能泡在水裡還能說話,沙僧估計也是這樣,所以也可以推斷有一批神仙由於屬性近水,是可以打水戰的。八萬水軍大概就是這樣形成的。西遊記裡出現了很多陸地上的妖精,會飛的,會跑的都有,可水裡沒出過什麼大妖怪,偶爾有一兩個龍族的叛逆者充當一下妖怪,本事也都不大。九頭蟲是有羽毛有翅膀的,會飛,並不是水妖。
  • 細讀西遊記:三清為何只出現了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
    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但是,唯獨同屬三清之一的上清靈寶天尊沒出現過,是不是很奇怪呢?所以,今天我們就在西遊記中尋找一下上清靈寶天尊的蛛絲馬跡。要搞明白上清靈寶天尊,我們就要先弄清楚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的身份。三清的名號,是在第七回中出現的,猴哥被如來鎮壓在五指山,天庭舉行按天大會,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千真萬聖,來此赴會。
  • 佛祖如來跟道祖三清誰更厲害?西遊記中的如來恐怕要弱上幾分
    如來佛祖和三清都是我國神話小說中的重要人物,一般三清被認為是道教的始祖,而如來是佛教的現在佛都是各自教派的主要人物。所以也有讀者好奇三清和如來,到底誰更厲害?由於我國神話並沒有一個嚴謹的體系,在這裡我們主要參考更為人所熟知的西遊記中的設定,來對比一下如來和三清的地位。
  • 鎮元子和三清是朋友,只供奉天地,那為何還「巴結」悟空呢?!
    鎮元子和三清是朋友,只供奉天地,那為何還「巴結」悟空呢?! 在取經之路上,那些有勢力有後臺的妖怪,悟空就算想要打死,也要看靠山的面子,留下她們一命,而沒有後臺的妖精,反而都被打死了,可見在西遊中,背景勢力有多重要,因此神仙之間也會拉幫結派,壯大自己的勢力。
  • 西遊記三清觀中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的三清道祖
    西遊記三清觀中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的三清道祖講到西遊記,大家都很熟悉,天庭的管轄的事情很多,比如地下的施雲布雨都要經歷玉皇大帝的批准,包括下雨的時刻、下雨的點數等等都有嚴格的規定。其中西遊記的第九回涇河龍王就是因為剋扣了點數,修改了下雨的時辰就被玉帝給斬首了。
  • 玉帝如此軟弱,是怎麼成為三界主宰的?你不看看他師父是誰
    玉帝在影視劇中,給大家的印象是那種軟弱無能,甚至有些怕老婆的形象。那麼 像這樣一個人,他是怎麼做上三界主宰的呢?原來啊,我們都被玉帝騙了,他並不是表面看到的那樣軟弱,也不是孤立無援沒背景。他的實力不亞於三清和如來,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在三界可是名列前茅的強悍。他只是不願出手罷了,面對孫悟空大鬧天宮,他也就是不屑於和其爭鬥,因為玉帝的身份太高,他怎麼可能放下身段,和一個僅有幾百年修為的猴子去爭鬥呢?那麼玉皇大帝的實力究竟有多高呢?這一點通過如來的描述,就能找到答案。
  • 西遊記裡有一個人侮辱了三清,卻沒有受到任何處罰,這是為什麼?
    看過西遊記的都知道,天庭裡地位最高的神仙不是玉皇大帝而是三清,按照順序分別是:玉清聖境無上開化首登盤古元始天尊、上清真境太衛玉晨道君靈寶天尊、萬教混元教主玄元皇帝太上老君。據說他們在天地開闢之前就已經存在,其年齡比玉帝還要大上好幾倍。
  • 菩提祖師三星洞為何沒供奉三清像?他的地位還高過太上老君?
    但都有個硬傷無法解決:他在講課時,一會兒講一下道,一會兒說一下禪,「三家配合本如然」。什麼意思呢?就是他精通釋、儒、道,也就是全真教門派的人。無論是太上老君還是如來,他們都只精通本門功夫,就算太上老君化胡為佛是真的,他也只精通兩門,對儒家還是不了解的,或者說,作為堂堂道組,是不可能去學孔子那一套的。這就證明,菩提祖師既不是老君變的,也不是如來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