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北極冰層融化,有生之年再一次見證歷史?

2020-04-23 四知熊

近期NASA科學家表示,「北極的冰快要消失了」!

北極目前是而且仍將是地球上被研究得最多的地區之一,因為它揭示了氣候危機對地球影響的許多秘密。但不幸的是,自從俄羅斯人亞歷山大·庫茲涅佐夫1948年首次抵達北極點以來,這片冰冷且荒涼的風景已成為受全球變暖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其粗獷的冰蓋已不斷退縮,留下曾經覆蓋巨型冰川的海灘。

可能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大家會想「呵,怎麼可能!」,「冰川融化和我有什麼關係」,千萬不要抱有這種心態!冰川融化與我們息息相關,不僅對我們的影響巨大,嚴重一點的可能對我們的生存都會造成不可想像的後果!


2050年北極冰層融化,有生之年再一次見證歷史?

白色為冰川分布,灰色為水面結冰分布

據西班牙《先鋒報》網站4月21日報導,一項對北極地區展開並發表在《地球物理通訊》的研究預測,到2050年夏季之前,北冰洋的冰層可能將全部融化。氣候保護措施的效果將決定其融化頻率和期限。

該研究團隊分析了40個不同氣象模型的最新結果。藉助這些模型,研究人員對北極海洋冰層基於二氧化碳排放量高、氣候保護程度低的條件下的演變情況做出預測。

正如研究人員所預料的那樣,在這些模擬情況中,北極海冰將會在夏季迅速消失。然而,出乎他們意料的是,即使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北極海冰也可能在夏季偶發性地消失。

研究組長迪爾克·諾茨說:「即便我們迅速且大幅度地減少全球排放量,從而使全球氣溫升幅較工業化前水平保持在2攝氏度以下,北極海冰仍很可能在2050年之前的夏季偶爾消失。這樣的結果的確令我們大吃一驚。」

2050年北極冰層融化,有生之年再一次見證歷史?

對於生存在北極的北極熊等動物來說,失去可以休息的冰面,他們不得不四處遊動,確不能像往常一樣在食物難覓的時候保存體力,最後可能會因為體力耗盡而死亡或者因為無法捕食而活活餓死。預計2050年時,北極熊的數量會減少到一萬隻以下。

2050年北極冰層融化,有生之年再一次見證歷史?

從現在起,我們能做的就是保護環境,不光是為了地球的環境,能讓我們還可以繼續看到冰川,更是為了我們自己賴以生存的環境!目前,北極終年被海冰覆蓋。每年夏季,海冰覆蓋面積都會減少,到了冬天又會增加。受目前的全球變暖影響,北冰洋的海冰覆蓋面積近幾十年來已迅速減少。這對北極的生態系統和氣候產生了重大影響。北極熊將是主要的受害者,因為海冰不僅是它們和海豹的獵場和棲息地,而且還通過反射陽光使北極保持低溫。

北極冰層融化,幾千萬年前的病毒會不會復活?

2020年的1月7日,生物學預印本網站bioRxiv上發表的一份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內布拉斯加州大學科學家團隊的研究報告顯示,他們在我國青藏高原西北部冰川中發現了33種已經被冰封了15000年的史前病毒,其中28種病毒都是現代科學未知的。


2050年北極冰層融化,有生之年再一次見證歷史?


2016年,由於氣溫升高的影響,西伯利亞地區的凍土層融化,使75年前的一頭感染了炭疽桿菌孢子的馴鹿屍體裸露了出來,直接導致了炭疽桿菌孢子的釋放和傳播,最終使西伯利亞爆發了一場殺死2000多隻馴鹿、致96人入院治療的炭疽熱。

2015年,法國科學家從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層中復活了一種30000年前的巨型病毒——Mollivirus sibericum。這種病毒長約0.5 ~ 1微米,超過了正常細菌的大小。此外,這種巨型病毒的基因組也遠遠超過了普通病毒,即便已經被冰封了30000年,復活後仍能感染單細胞的阿米巴原蟲(變形蟲)。

相關焦點

  • 北極冰層融化或給海洋生物「加餐」
    網絡配圖丹麥研究人員發現,北極地區冰層融化,海洋生物可能成為受益者,緣由是冰層融化將向海中釋放大量營養物質,使北極海域「食材」更豐富。美國國家冰雪數據研究中心說,今年3月,北極地區的海冰面積是有衛星圖像記錄38年以來最少的一次,氣候變暖對海洋冰川的體積和分布產生了巨大影響。
  • 北極擔憂!NASA公布了德克薩斯州大小的冰層融化的數據
    美國宇航局與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合作,跟蹤了冰層覆蓋的變化。今年,北極的冰似乎已經達到了頂峰,有些冰的水平是有記錄以來最低的。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稱,2019年冬季的最高氣溫與2007年衛星記錄的北極冰層最小值持平。冰的範圍並不是歷史上最低的,但已經在1981年到2010年的平均峰值之下達到了頂峰。
  • 為保護北極冰層不融化,計劃在上面撒上玻璃?
    北極的冰正在迅速融化,沒有了這些閃閃發光的冰層,北極反射的陽光就會減少,地球就會進一步升溫且融化更多的冰,造成可怕的惡性循環。如果這種情況不改善,到了2050年全球會再升溫2度,我們未來的居住環境將可能被海水淹沒。
  • 科學家發現北極的冰層將全部融化,人類的災難即將到來
    ​提起北極,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在上萬年的時間裡,北極一直處於一個完整的模式:冬季時,北極以零下的溫度凍結了當地的水,海冰不斷擴大;夏季時,冰層退縮,因為溫暖的溫度使冬季凍結的海冰又重新融化。在人為活動導致全球變暖之前,這個模式的周期似乎是永遠存在的。
  • 科學家發現北極的冰層將全部融化,人類的災難即將到來
    提起北極,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在上萬年的時間裡,北極一直處於一個完整的模式:冬季時,北極以零下的溫度凍結了當地的水,海冰不斷擴大;夏季時,冰層退縮,因為溫暖的溫度使冬季凍結的海冰又重新融化。在人為活動導致全球變暖之前,這個模式的周期似乎是永遠存在的。
  • 北極垂危!北極恐將夏季無冰,氣候變化重災區
    19國科學家探險1年敲響氣候變暖警鐘北極海冰正快速消失!大家都知道,北冰洋是全球四大洋之一,雖然是四大洋中最小的,但北極有厚厚的冰層,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儲集之一。但是多年以來,人類觀測到北極冰層在持續融化,並且融化速度不斷加快。
  • 2050年北極海冰可能完全消失,將給我們帶來什麼影響?
    近日,NASA用動畫展示了35年來北極海冰的消融情況,其中多年海冰相比1984年已經消融了95%以上。更有專家預測,到2050年,北極海冰將完全消失,這將給地球氣候帶來巨大影響。在北極的熱量交換、氣候、生態環境中海冰尤其是多年冰扮演著重要角色,而根據動畫顯示,35年以來多年冰消融95%以上,所以專家預測到2050年北極海冰可能將完全消失。北極冰的消失會給地球帶來極端化的氣候,而對於哪些對海冰賴以生存的北極熊更是毀滅性的打擊。
  • NASA:北極冰川面積35年間減少了95% 北極冰川融化的後果有什麼?
    9月11日消息,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格陵蘭冰川融化已經不是新聞了,而NASA指出,北極冰川面積35年間減少了95%。NASA近日發布的一段動畫顯示,北極海冰在過去35年間顯著減少。若這一趨勢持續下去,對氣候造成的影響將無法逆轉,全球環境將受到劇烈影響。北極冰川融化的後果有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 北極:創紀錄消逝的冰層
    北極冰層縮至40年有記錄以來的第二小面積。專家們指出,這表明,「我們星球的毀壞正如何大步推進」。北極冰層今年再度迅速融化。上周,專家們測得冰層面積為374萬平方公裡,是1979年首次測量以來的第二低值,僅次於2012年的數據。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國家雪、冰數據中心(NSIDC))專家塞雷澤(Mark Serreze)表示,「我們正朝向季節性無冰北冰洋的時代靠近,今年是棺材上的又一枚釘子。
  • 北極海冰持續融化 最古老海冰發生崩裂
    海冰崩裂發出強烈警告今年2月甚至更早時間以來,北極地區異常高溫導致海冰融化加快,越來越多位於海岸帶附近的海冰開始分裂出去,進而漂流到遠海,其數量之最達到了自20世紀70年代有衛星記錄以來的最高值。  據丹麥氣象研究所研究人員露絲·莫特拉姆介紹,監測發現格陵蘭島北部海冰多數已碎裂,冰層不穩定性增強,這種現象非常不正常。
  • 北極又出事了?為什麼北極融化的速度比南極快?
    北極又出事了!研究表明,北極融化速度早已超過南極!據北極理事會北極監測與評估項目的一份報告顯示,北極融化的速度比預期的要快得多,到20世紀30年代末,北極地區甚至可能在夏季無冰。先前的研究預測,到本世紀中葉,北極將在夏季無冰。雖然北極的前景黯淡,但南極也有一線希望:冰層的融化速度比之前想像的要慢。
  • 都是冰川融化,南極和北極所面臨的危機其實不同
    2019年初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的研究表明,格陵蘭島的冰蓋不僅正在融化,而且融化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冰層消失的速度是2003年的四倍。2019年6月,格陵蘭島西北部的氣溫接近歷史最高水平,研究人員在該地區遇到了不同尋常、令人驚訝的冰層融化。自1972年以來,格陵蘭島對海平面上升的貢獻約為1.4釐米。
  • 北極融化:海冰、冰川大不同
    圖中數據截止至今年9月2日,可見今年夏天海冰的情況和2007年的歷史最低值不相上下。可以說,北冰洋夏季海冰面積近年來基本上是一直在降低。(原圖來自: 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  實際上,北極海冰最少的月份在9月,9月過後,冰層又會開始漸漸增厚、擴大。長期以來,北極地區與南極地區的海冰在冬夏之間此消彼長,使這個星球表面有將近7%的面積常年被海冰覆蓋。
  • "最後一片冰區"告急 北極最古老最厚冰層首次破裂
    在格陵蘭島北部沿岸出現無冰水域很不尋常,這片區域常被稱為『最後一片冰區』,一般被認為會是北極地區最後存在的終年海冰。過去幾周的現象表明,實際上堅持到最後的冰區可能更加偏西。」報導稱,通常情況下,北極貫穿流推動冰層從西伯利亞穿過北冰洋到達海岸,並在沿岸將冰層壓實,因此格陵蘭島北部冰層通常特別堅實。
  • 北極恐怕將要面臨夏季無冰的危機
    眾所周知,北冰洋是全球四大洋之一,雖然是四大洋中最小的,但北極有厚厚的冰層,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儲集之一。但是多年以來,人類觀測到北極冰層在持續融化,並且融化速度不斷加快,專家表示,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
  • 北極融化,可能被放出的都是什麼病毒?
    由於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原本覆蓋在北極的厚厚的冰層正以驚人的速度融化。北極圈洋流系統和生態系統也隨之發生變化,一系列意義深遠的影響接踵而至。2020年新冠病毒的肆虐,對全球經濟發展和人們身體健康都帶來極大危害,科學界開始更加關注和警惕近年來已經在北極冰層裡發現的病毒。
  • 北極冰層,正在創紀錄地消逝
    北極冰層縮至40年有記錄以來的第二小面積。專家們指出,這表明,「我們星球的毀壞正如何大步推進」。棺材上的又一枚釘子北極冰層今年再度迅速融化。2020年9月底,專家們測得冰層面積為374萬平方公裡,是1979年首次測量以來的第二低值,僅次於2012年的數據。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國家雪、冰數據中心(NSIDC))專家塞雷澤(Mark Serreze)表示,「我們正朝向季節性無冰北冰洋的時代靠近,今年是棺材上的又一枚釘子。
  • 最新研究表明,北極夏季海冰很可能在2050年之前消失
    自從1979年開始記錄衛星以來,夏季北極冰的面積減少了40%,體積減少了70%如果排放量仍然很高,則即使在冬季,北極地區也可能會無冰最新研究表明,即使迅速削減了導致氣候危機的碳排放量,現在極有可能在2050年之前使北極夏季海冰消失。
  • 北極古老冰川1.1億平米冰層斷裂:冰川全部融化人類能撐多久?
    全球持續變暖,北極古老冰川1.1億平米冰層斷裂,科學家在本周一宣布,上個月在格陵蘭島東北部有一塊巨大冰層斷裂,總面積約110平方公裡。據悉,史帕特冰層近些年一直在慢慢融化破裂,今年歷史性的高溫導致冰層完全從冰川脫離。
  • 北極高燒不斷,遠古病毒的「冰牢」正融化
    冰層融化影響北極地區生物的棲息和生存。美國地質勘探局的科學家表示,由於北極海冰融化,北極熊不得不到阿拉斯加北部的陸地上進行繁殖,導致繁殖成功率下降,獵物也相應減少,捕食期越來越短,對北極熊的生存造成影響。此外,北極冰層的融化造成北極狐食物減少、海豹棲息地改變、海鳥養育後代困難、冰藻數量急劇減少等一系列問題,威脅著北極生物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