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這種癌症隱藏得很深,飲酒者特別注意!

2020-12-05 閃電新聞

點擊藍字關注健康山東

早期沒有典型症狀,一經發現80%患者已經到達腫瘤三、四期,多伴有淋巴轉移……山東省耳鼻喉醫院頭頸外科主任呂正華介紹,下咽癌是一種隱藏很深的癌症,是頭頸癌家族中當之無愧的「頭牌殺手」。

下咽癌多發於人體的梨狀窩、環後區與喉咽後壁區,是不折不扣的藏於「隱秘角落」的敵人,正因為如此,更容易被忽視,從而發現時就錯過最佳治療期了。

很多患者都是因為吞咽有阻礙感或者咳血才到醫院就診,這個時候基本都是晚期了。因為在下咽癌初期,患者異常感覺並不明顯,即便有一點異樣感覺,也常被誤認為是慢性咽炎。

「在臨床中遇到的下咽癌患者當中,90%有菸酒史。」臨床結果表明,長期飲酒特別是飲劣質白酒更容易罹患下咽癌,另外情緒長期消沉也是誘發疾病的因素之一。「前些年,我們接觸的患者還多為老年人,但近些年一些四五十歲的患者開始增多。」呂正華說,「現在不少年輕人酒場多,長期喝酒導致食管反流、反酸,對咽部不斷地刺激,這樣就容易出現黏膜上皮的角化、不典型增生,進而為腫瘤的發展創造了可趁之機。」

下咽癌屬於低分化癌症,很多人會誤認為低分化就意味著不容易擴散和轉移,答案其實恰恰相反。「在臨床中我們經常用分化程度來判斷腫瘤的惡性程度。」呂正華解釋,「其實惡性腫瘤或多或少都有向正常細胞分化的特點,瘤細胞分化越接近正常細胞,則越成熟,而相反,則越幼稚。」如此也就意味著,瘤細胞分化差、不成熟,但仍保留某些來源組織的痕跡,醫學上就將其定義為低分化程度,這樣的腫瘤是更容易發生轉移的。甚至有時候腫瘤細胞分化太差,根本找不到來源組織的徵象,我們將其稱為未分化,這樣的腫瘤就更兇險了。所以不要再認為低分化代表著低轉移,越是那些幼稚的癌細胞,越是伴隨著高惡性程度。

下咽癌之所以成為頭頸癌中的「頭牌殺手」,手術操作複雜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下咽癌時常累及氣管,食道、腸胃等,並不是單一的手術能夠解決。

「下咽癌手術之所以複雜困難,其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下咽切除後,還要面對如何幫助患者彌補和代替下咽功能的問題。」呂正華介紹,現在比較先進的手術方式是游離空腸移植手術,簡單來說就是在切除腫瘤,清掃轉移腫瘤之後,開腹取腸,應用顯微外科技術將這移植的空腸段在咽部接活,來修復患者的吞咽功能。手術之外,開展多學科合作的MDT治療模式,用手術+放化療的方式最大限度避免腫瘤轉移。另外,患者手術後還可以通過食管發音訓練課程,最大程度實現發聲願望。

祝您健康

微信號 : sdswsjkw

統籌: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宣傳處

撰稿:王小飛 郭玉環

相關焦點

  • TV動畫「工作細胞BLACK」特別PV發布
    TV動畫「工作細胞BLACK」特別PV發布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1-01-09 14:39:45
  • 吃素不一定身體好,千萬慎選這種「偽健康」素菜
    添加劑也是分種類的,「食品添加劑」才不是什麼可怕的東西,它叫了這個名字,也就享有了可以加在食品中的特權。只要是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添加劑」,而且不超過國家規定的使用量,就是安全的。萬一餐館超標了怎麼辦?萬一不正規了怎麼辦?這種問題估計只能摸著良心、拿命試了。● ● ●它,是用冷凍的半成品做的?
  • 一個癌症科普博主和他夢想中的醫院
    每年,中國約有超過3萬名兒童罹患癌症,這個數據說出來可能像個冷知識——醫務社工李孟燃曾做過一個小調查,她在大學做分享,問現場110名同學,誰聽過兒童會得癌症,舉手的只有兩位,剩下的人都覺得,「不可能吧 」,「孩子居然會得癌症,不是說這是老年人的事嗎」。
  • 這種常見行為,與數百種健康問題有關
    2015年《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18歲以上成人過去12個月內的飲酒率總體為41.3%,男性為61.7%,女性為20.3%。 然而,飲酒有害健康。有研究顯示,飲酒與包括傳染性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胃腸道疾病、神經精神疾病以及損傷等在內的大約230種健康問題有關。
  • 躲不掉的「996」,為什麼現在得癌症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這次,騰訊醫典特別邀請到了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宣傳部部長、北京宣武醫院胸外科首席專家支修益教授,拍攝了一部科普動畫,教你如何科學防癌   這意味著,中國得癌症的人真的越來越「年輕」了。
  • 慢生活·健康|我市癌症發病率289.40/10萬 關於癌症的三個「三分之...
    伴隨經濟快速發展和城鎮化程度逐年攀升,以及老百姓生活方式和習慣的改變,癌症已經成為全球性問題,癌症高發是大家必須面對的問題。截至2019年底,重慶市癌症發病率289.40/10萬。癌症防治工作是健康中國重慶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此,市衛生健康委圍繞腫瘤登記、科普宣傳、預防篩查、規範診療、康復管理,打造腫瘤防治全流程服務鏈。
  • 輕而易舉擊破了抑鬱症等所謂的「心理癌症」
    抑鬱症和心理問題,十大錯誤認知之二「心理癌症」我不知道說抑鬱症是「心理癌症」是誰提出來的,我想在網上找到這個人的名字,好好拉出來批鬥一下,沒找到。這個概念造成的後果是極其惡劣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相信了自己得了「心理癌症」,而陷入更絕望的境地,因此自殺的人一定不少。這個觀念是極其無知的,首先心理問題,根本不存在不可治癒的問題,也不存在像癌症那樣對人身體實實在在的損傷,只要能改變,好了以後不但會恢復,還會變的更好。一旦患者從內心真心相信了這個觀念,那基本上就是對自己宣判了死刑。
  • 「健康白酒」真的有益健康嗎?適量飲酒需謹慎
    白酒是我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由澱粉或糖質原料發酵後經蒸餾而得。《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高度酒所含能量很高,白酒基本上是純能量食物,不含其他營養素。無節制的飲酒,會對人體造成多種損害。  適量飲酒需謹慎  國外學者分析顯示,除了適量飲用普通酒可能有利於心血管健康外,即使每天喝25克的小劑量酒精,也會導致多種疾病發病風險明顯增加  那麼,坊間流傳的「大酒傷身,小酌怡情」,認為適量飲酒會有益健康,這種說法靠譜嗎?食品工程博士雲無心介紹,適量飲酒有益健康的說法大致起源於1991年。
  • 研究警告稱封鎖和隔離導致一些人過度飲酒,使其面臨健康風險
    一項新研究警告說,封鎖和隔離導致過度飲酒,使這些人面臨健康問題的風險,並出現酒精使用障礙。研究人員稱,大量飲酒在已經有暴飲傾向的人以及患有抑鬱症的人中更為常見,在「居家令」期間,他們的飲酒量會增加。新冠大流行導致了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這種改變毫無預警地到來,讓許多人陷入混亂,因為他們需要學會如何應對居家辦公、在家教孩子和保持安全。
  • 只要家裡沒有癌症家族史,多喝點酒沒事的?| 健康闢謠日曆
    只要家裡沒有癌症家族史,多喝點酒沒事的?每日一則健康謠言 :只要家裡沒有癌症家族史,多喝點酒沒事的?有人可能會認為,家裡老一輩都是酒鬼,從來也沒人因此得過肝癌,所以喝酒多少與得肝癌沒有直接關係。其實,飲酒與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肝癌、胰腺癌等皆有明確的關係,酒精是「致癌」物質這一說法已毋庸置疑。
  • WHO 最新癌症報告:乳腺癌取代肺癌,成全球第一大癌
    近期,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全球最新癌症數據。乳腺癌成「全球第一大癌」根據 IARC 最新數據,全球新增癌症人數共計 1,929 萬人左右,中國新增癌症患者 457 萬人,佔比 23.7%,成為癌症新增人數最多的國家。
  • 「健康科普」胸越大,是不是越容易得乳腺癌?
    擁有優秀A cup的朋友,一直都很羨慕那些胸大的,感覺身材賊棒~直到耳邊聽來這樣一個消息:胸越大,越容易得乳腺癌!我不禁昂首挺胸,還夾雜著莫名的自豪感~不過,話說回來,胸大真的容易得乳腺癌嗎?那為啥沒有胸的男生也會得乳腺癌呢?
  • 他們通過「雞叫聲」監測雞的健康狀況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養雞場中可以實現自動化監測,通過雞的叫聲判斷雞的健康狀態。 真的有「雞語」?清晨,鳥類一般都很吵鬧,到處都充滿了咕咕咯咯的叫聲。通常這意味著它們今天很健康也很開心。在晚上,這些咕咕叫的雞則變得溫和的多。當母雞在下蛋的時候,它會用一連串斷斷續續的咯咯的叫聲來慶祝。
  • 世界上最華麗的一種鳥——福格科普華美天堂鳥
    但最近,鳥類學家艾德溫.斯科爾斯與攝影師提姆.拉曼在學術期刊《PeerJ》期刊上發表的研究裡,詳細描述了一個從中獨立出來的新種──福格科普華美天堂鳥。研究團隊在結合了野外調查與博物館藏分析後得出結論,福格科普華美天堂鳥與原本隸屬的華美天堂鳥具有相當的遺傳差異,而後者現在更名為大華美天堂鳥。
  • 連「sleep late」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怎麼敢稱為熬夜冠軍?
    「黑眼圈」的英文是「dark circles」,其中「dark」表示顏色深的、暗的,在形容膚色、顏色以及頭髮的顏色比較深時,都用「dark」而不用「black」。Not getting enough sleep can lead to dark circles.
  • 9種癌症「遺傳」風險高!有家族史的人要小心了……
    癌症來臨前,會給你12項提示有些腫瘤很難早期發現,80%以上的癌症患者被確診時已經到了中晚期。這並非醫生無能,而是腫瘤太狡猾。早期預防尤為重要,特別要關注身體發出的12個「呼救信號」。有持續性進行性加重的頭痛,伴有噁心、嘔吐或復視、視物障礙,或伴有鼻出血、頭暈、耳鳴、耳聾等症狀。
  • 人只要活著就會得癌症?這份「避癌」指南請收好!|白血病|睪丸癌|...
    點擊查看 人為什麼會得癌症?這恐怕要從「活著」開始說起......,當然,並不是「有了這些症狀,就等於得了癌症」,只是提醒大家注意身體發出的信號,出現問題時多留個心眼。
  • 佛教:何謂「無分別智」與「後得智」?
    由以上的略解,便知日常生活所應用的是可以善辨諸法的後得智,而「無分別」是聖者的修證境界,並非在世俗的層面說的。凡夫若將有分別的世俗事看作無分別,那不但誤解「無分別」的深義,而且做起事來也必然糊塗透頂了。
  • 「間歇性斷食」到底如何執行?一次搞懂「168、186、52」斷食法
    其中有「186飲食減肥法」、「168斷食減肥法」都是間歇性斷食的一種。「18」是指一天中的18小時內不吃東西,「6」是指在6小時內進食。聽起來雖然誘人,但當中如果吃錯方法不但減肥無效還會有反效果!下面一起分析斷食減肥法的效果、該注意的細節還有周一斷食法與之前流行的5:2斷食,來看看差別在哪裡。什麼是「18:6飲食減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