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貓
這個冬天,我的朋友小兵還留在海南島做著下一步計劃:划船穿越三沙市。這只是整體計劃的一部分,從廣西到這裡,已經過了兩年多的時間,而全部計劃是廣西東興到日本的長崎,大陸海岸線18000公裡,島嶼海岸線14000公裡,計劃的工作天數是一千天。
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活在普通人的認知之外,過著匪夷所思的生活,實現莫名其妙的理想。而實際上這些人比大部分普通人活的真實,因為他們遵從內心的召喚,不被外境所綁架,只為自己的理想而存在。
人生是一個從無到無的過程,每個人從出生起就一步步的走向死亡。在這個過程中,社會會灌輸所有的觀念,讓你認為每一步都是自我的選擇。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所謂的普世價值觀就是唯一的選擇?
我們的生活就像一座巨大的肖申克監獄,裡面的規則覆蓋每一個人。而離開這些規則,將面對生命的虛無,更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安全感」是這座監獄的圍牆,人們困在其中,完成基因規定的任務:生存、繁衍乃至死亡。
欲望是基因的武器,欲望無法滿足時痛苦,而欲望滿足後又陷入虛無。我們在其間循環往復,不斷的提高欲望的閾值,欲望不能帶來自由,卻讓我們深陷其中。
所謂的自由不是可以做什麼,而是可以不做什麼。存在的意義也是自己創造的,幾千年來人們一直在尋找,我們找到過神也找到過政治主義,而未來的意義更是在許多的小圈層裡面實現,每個圈層都是有其核心目的,找到了目的也就找到了意義。
找到存在真正的意義有三種途徑,宗教、哲學和藝術。宗教我們容易理解,哲學需要辯證思維來理解,比如黑格爾辯證唯物主義,否定之否定規律是哲學的基本規律之一。否定之否定規律的原理對於人們正確認識事物發展的曲折性和前進性,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馬雲說,未來應該去學習藝術,說的是要具備藝術思維,在未來具備藝術思維或許是很重要的事情。藝術思維是一種相當直觀的思維,在藝術家眼裡,世界是「解構」的,就是說藝術家看到這世界表象的碎片以及本質的完整性。萬物之間底層那個龐大的關係網,或許才是這個世界的「實相」。佛陀一再告誡我們: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也是基於認識到這個碎片化的世界之後的醒悟,多年來的智者和哲學家都在說著同樣的道理,那就是透過表象看到本質。
古希臘德爾菲神廟依然鐫刻著那句詰問:認識你自己!一直到今天,真正能夠做到認識自己的人寥寥無幾。尼採說,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必將回望,要做一個敢於凝視深淵的人,突破所謂的安全感界限,才能找到自己,找到人生的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